-
【新生談校訓】我們眼中的校訓
什麼是校訓?對於剛剛走過初高中的我們,校訓很可能只是在主題演講時才會被賦予激情的八個字,或是在校史展覽時被高高掛起的紅色條幅。然而初到南開,我已強烈地感覺到校訓與形式無關。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一種融入血液的意識,是師長們最殷切的期待,是我們今後為人處世中時常湧上心頭的囑咐,是我們迷茫沮喪時點燃勇氣的信念。
-
南開中學校歌校訓介紹_重慶南開中學_重慶奧數網
◇——百年南開 精神傳承 ◆南開校訓 南開系列學校的校訓均為:「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校訓壁 ◆ 校訓釋義(申泮 文) 校訓壁南開校訓是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範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本世紀20年代前後共同制定的。
-
天津日報:南開大學:挖掘校訓內涵 彰顯文明南開
南開學子參觀主題展覽 本報記者 徐麗 南開大學堅定不移推動學校事業發展「日新月異」,努力加快「雙一流」建設步伐,以文明校園創建為契機,不斷提高學校綜合管理水平。 【工作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上的重要講話,特別提到南開「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指出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是一致的。南開大學積極挖掘「公能」校訓思想內涵,發揮價值引領作用,彰顯核心價值觀的南開表達。在全國高校率先制定《素質教育實施綱要》,倡導德智體美四育融合的「公能」素質教育。
-
吳榮生:南開校訓中的愛國主義情懷
吳榮生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百年南開時勉勵師生:「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開大學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這是南開的魂。」南開大學是為公為國而興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是愛國主義傳統的主要表達方式。 國難孕育「公能日新」校訓。
-
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學校教育重在育人,而育什麼樣的人及如何育人,這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自南開學校孕育之初,其創辦人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們在長期辦學實踐中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這就是必須培養具備「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素質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
中科大校長侯建國等談校訓:我的大學,我的校訓
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訓短短幾字,卻能反映學校的精神氣質。一句振奮人心的校訓,能讓人激起拼搏的鬥志與挑戰的勇氣;一句文辭雋永的校訓,能給人帶來平靜與安寧,是象牙塔裡的一壺清茶;一句腳踏實地的校訓,教人既要讀懂書本學問,也要鑽研做人的學問、生命的學問。
-
[校訓是什麼]南開大學: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家有家風,校有校訓。校訓,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的凝練表達,既沉澱著長期形成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又標註著鮮明的時代氣質。有人統計了我國100多所名校的校訓發現,「學」、「德」、「實」、「行」等字是最常被提及的校訓關鍵字。校訓傳遞的價值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
-
國內大學校訓:八字校訓最多,「學」和「德」兩個字最受歡迎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國內高校眾多,有許多大學的校訓高度雷同,已經說不清是誰借鑑誰,因為百年大學變得越來越多了。採用最多的是譬如厚德、博學、團結、創新之類的詞彙,其中八字校訓成為最大熱門,因為讀起來霸氣對仗,符合喊口號時的習慣。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隨著各類大學的陸續開學,各類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校訓、校規、校徽、校歌的學習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很多新生卻反映,自己大學的校訓沒啥特點、來源和含義也不明確,不好記也記不住,如何讓自己「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
大數據分析了2740所大學的校訓,我們記不住校訓的原因找到了
隨著各類大學的陸續開學,各類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校訓、校規、校徽、校歌的學習是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不過很多新生卻反映,自己大學的校訓沒啥特點、來源和含義也不明確,不好記也記不住,如何讓自己「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
在校歌校訓中「南開氣質」潤物無聲
在南開大學,多年來,新生第一堂課和畢業生最後一課的內容總是相同的:學生在廣場集會,一位教授擔任指揮,大家唱校歌。南開的學生沒有一個不會唱校歌。僅這一點,便被很多同行視為奇蹟。
-
談清華校訓
談清華校訓胡顯章什麼是清華校訓?它是怎樣產生的?有過怎樣的變化?怎樣體會它的內涵與價值?這些不僅是清華人應該知悉的問題,也是社會人關注和議論的問題。日後能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為社會之表率,作中流之砥柱,擔負起歷史重任。為此當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
-
「我最欣賞十大校訓」出爐 中華經典校訓受認可
本報記者 成梅 校訓,是大學精神的凝練。不同的校訓代表了各校風格迥異的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在眾多的大學的校訓中,哪些最受公眾欣賞呢?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新浪校園頻道聯合實施的「我最欣賞的十大校訓」調查(本次調查歷時1個月,共有4672人參與)近日統計完畢。
-
想了解大學的精神,就要看大學的校訓---中國名校校訓
大家好,我是糖瓜爸爸,關注我給你答疑解惑。想了解大學的精神,就要看大學的校訓,話是這麼說,可是看完這些校訓,我有點蒙,感覺大都相似,人大和天大竟然都用「實事求是」,中山大學比北大多兩個字,自強不息多次出現,果毅勇毅弘毅來回比拼,求實創新用的都吐了,大家是真沒創意呀,不會是互相參考著抄襲的吧
-
校訓,打上大學精神的烙印
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在他看來,能養成這樣君子品格的學生必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社會的表率。 百餘年來,它滋養、砥礪了一代又一代的清華師生。這正是校訓簡潔之中的深厚。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校訓都讓人難忘。翻讀中國不同大學的校訓,常常會看到一些眼熟的高頻詞:「創新」「求實」「勤奮」「博學」「團結」自在其中。「大學校訓用語形式的單一化由此可見。」有專家直言。
-
各國五花八門校訓全搜羅
美國:校訓在報導前就開始了 鳳凰衛視駐紐約記者龐哲:美國大學開學之前一個星期,專門用來對入學新生進行校訓教育,實際上,校訓教育在被錄取的大學生還沒有報導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每個學生會收到學校手冊,首先要閱讀熟悉學校的交通、方位、各種設施場所等。在新生入校之後,就會立即展開緊鑼密鼓的校訓。
-
我的大學,我的校訓
中國青年報微信ID:zqbcyol 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訓短短幾字,卻能反映學校的精神氣質。一句振奮人心的校訓,能讓人激起拼搏的鬥志與挑戰的勇氣;一句文辭雋永的校訓,能給人帶來平靜與安寧,是象牙塔裡的一壺清茶;一句腳踏實地的校訓,教人既要讀懂書本學問,也要鑽研做人的學問、生命的學問。 這個夏天,有人剛剛背起行囊,離開羈旅數年的大學宿舍;有人才收到錄取通知書,憧憬影響一生的大樓與大師。
-
【薦讀】中國名校校訓,詩意十足,勵志世人
下面,請隨小編一起品讀這些校訓裡的「經典」味兒。《周易》1. 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張伯苓在1916年9月在給學生所作的題為「打破保守,努力進取,建設新中國」演講中對《周易》此句談了自己的理解,「《易經
-
探尋校訓背後歷史 重慶最早校訓出自晚清求精中學
南開中學校訓記者吳珊攝 重慶大學 重慶最早高校校訓 1929年建立的重慶大學,是重慶最早的高校。而說起重大的校訓,大多數人第一個就想起了刻在重大A區鐘塔廣場的那16個大字「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振導社會」。這16字,被很多重大學子戲稱為「16字真言」。
-
36所廣州高校校訓大PK 有所學校校訓這麼美
出現得最多的字眼分別有「博」「篤」「德」「學」「新」,讓人傻傻分不清。但還有不少校訓和學校特質頗為相似,比如廣東藥科大學是「藥學中西,醫道濟世」,廣州美術學院是「先學做人,再事丹青」,廣州體育學院是「德厚學博、文精武傑」,廣東警官學院是「忠誠、責任、服務」,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是「注重實踐,扶助農工」,廣東金融學院則是「勤奮求是,廉潔開拓」。記者最喜歡廣美的校訓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