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破壞他人家庭,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嗎?

2020-12-22 法官解疑

第三者破壞他人家庭,這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希望破壞他人家庭的第三者,需要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法律並未規定其需要為自己的插足行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即使構成重婚罪,法律明確規定其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而不是民事責任。

那麼,是不是說,法律對第三者插足,破壞他人家庭就沒辦法制裁了呢?回答肯定是:不。

一、第三者的插足,必然構成對婚姻關係中的另一方的侵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我國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夫妻雙方互有相互忠實的義務。插足別人婚姻的第三者已經侵犯了原有配偶關係的配偶權,侵犯了婚姻當事人中另一一方的合法權益。

根據法律規定,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這就是說,法律是平等的保護婚姻家庭關係的,第三者破壞的就是原有的穩定的婚姻關係。

那麼構成婚姻關係的侵權,那麼為什麼又不能請求民事賠償呢?因為法無明文規定。請求賠償的依據和數目,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在民事賠償請求中是無法可依的。

二、受害者可以有過錯的另一方進行損害賠償。

夫妻之間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當其中一方與第三者發生了婚外情的關係,那麼就違背了夫妻之間的忠實義務,作為婚姻主體一方的過錯行為對另一方的傷害更為直接,也更為痛心。因此,受害者雖不具有請求第三者的民事損害賠償的權利,但是可以請求婚姻中有過錯的另一方進行損害賠償。

所以,法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第一項和第二項都是關於忠誠請求損害賠償的的情形的,而這兩項都與第三者的插足有關係,只不過請求賠償的對象只能是婚姻關係中的另一方。

三、受害者一方可以共同財產為由追回第三者因插足得到的財產。

有配偶與他人同居的或重婚的,往往會把一部分財產「贈與」第三者,但這部分財產仍然是夫妻共同財產,受害者有權利追回。這樣也是對第三者的懲罰,使她(他)不能因插足得到她想得到的東西。

四、法律為什麼不規定直接對第三者進行懲罰呢?

這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第三者剛開始並不知道對方的婚姻情況,許多都是受矇騙者,而知道事實之後又往往受制於許多因素而難以作出去留的決擇;而婚姻中的另一方,從一開始就懷有不良的目的,有故意破壞自己婚姻忠實的主觀故意,所以其主觀惡性更大。

整個婚姻關係的存在,作為夫妻中的一方,本身的權利義務就更應該得到保障,法律更為嚴格的要求對方的忠實義務。因此,讓有過錯的一方賠償無過錯一方損失是合乎情理的。

相關焦點

  • 破壞他人家庭的第三者,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嗎?
    其實大家都希望破壞他人家庭的第三者,需要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賠償責任,但現實是,第三者雖然構成侵權,但是法律者並未規定其需要為自己的插足行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即使構成重婚罪的情形,法律也明確規定其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只是明確了刑事責任。
  • 李玉川:淺談夫妻關係中第三者的民事責任
    依照該項規定,第三者作為共同侵犯婚姻關係中無過錯方配偶權的侵權行為人之一,應當承擔侵害配偶權的民事責任。那第一點中說到的婚姻法將第三者排除在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很明顯這與我國《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是不相符合的,應當予以修改。
  • 確立對第三者追究民事責任制度之必要性
    然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設和市民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婚姻家庭的觀念產生了許多變化。與此同時,通姦、姘居、重婚等第三者侵害婚姻關係的現象日益增多,其所引發的對家庭和諧、社會安定及倫理道德的嚴重衝擊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要求制裁第三者的呼聲日趨強烈,但是,目前我國尚未確立對第三者追究民事責任的制度。這一立法上的缺失,給我國婚姻關係的法律保護留下了空白。
  • 破壞家庭要判刑幾年 新婚姻法對第三者的處理
    現在婚姻中出現第三者的情況也是越來越多,對於破壞家庭的第三者,我國婚姻法有什麼規定及處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破壞家庭要判刑幾年,新婚姻法對第三者的處理。破壞家庭要判刑幾年 新婚姻法對第三者的處理「婚姻中的第三者」是指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其發生不正當的男女性關係,從而故意導致他人夫妻感情破裂的行為。一方和婚外異性保持不正當關係的行為違反了社會公序良俗,理應受到道德的譴責,但是對於道德層面的懲罰,我們不過多敘述。
  • 淺議「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的法律處理
    社會輿論將此歸責於「第三者」。「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直接導致惡性刑事案件數量的增多,影響社會安定。也破壞了傳統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模式。破壞了婚姻和諧更不利於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離異家庭中的青少年犯罪比例不斷攀高。本文從「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的成因、認定「第三者」介入導致離婚如何取證和獲得賠償來維護無過錯方的權益;「第三者」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等多角度作簡要分析。
  • 第三者別「得瑟」,破壞他人家庭,可追究責任,網友:應該判刑
    兩個原本陌生的人能夠走在一起,組建一個家庭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婚姻靠的是兩個人共同經營。可是有一些人偏偏就不懂得珍惜,做出了很多對自己的家庭和另一半造成傷害的事,也違背了婚姻道德。近些年,我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婚內出軌,婚姻遭到了第三者破壞,想要再維繫下去也不太容易。現在的人對這種第三者可以說是恨之入骨,外界的誘惑太大,男人把持不住自己,給第三者鑽了空子。
  • 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應該處罰嗎?有法律規定嗎?
    她爹剛死,她媽的網名是「花好月圓」,她妹妹也開計程車,聽人說一直不願出對象就是因為勾引著一個有家庭的男人。汪某包了一個小工程需要一個接送工人幹活的計程車。正好同村的泡泡糖做這行好幾年了,就用了她。汪某的妻子在工廠上班,為了多掙些錢上班時間很長,自然就顧不上家裡。結婚時一無所有的,現在有孩子上學,妻子想趁著年輕的時候多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誰會嫌錢多?
  • 家中有「小三」的參與,破壞家庭,該怎麼辦
    ,指的是背棄道德,插足他人情感生活,破壞原有夫妻、家庭關係的人。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三者因功利、情感需要等而投入他人懷抱。「小三」嚴重違背中國傳統道德觀念與公序良俗,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有極大的危害。當面對另一半有「小三」時,我們是希望拿起法律武器,對小三大肆討伐,結果發現在法律上第三者並不侵犯任何人的權利,幾乎不作為犯罪,除了不受婚姻法保護之外,單就第三者本身來說,並不違法。
  • 捏造事實破壞別人婚姻的法律後果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的家庭會因為第三者的插足而受到破壞,那麼捏造事實破壞他人婚姻犯法嗎,需要擔負法律責任嗎一、捏造事實破壞別人婚姻的法律後果有關捏造事實破壞別人婚姻的後果, 目前還沒有讓第三者承擔離婚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 民法典之「居」|侵害了他人的物權 應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侵害物權賠償損失民事責任「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在有意或無意中做出侵害他人物權的行為。如果我們的行為造成了相關權利人的損害,我們應該依法承擔哪些民事責任?【法律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 破壞別人婚姻的小三,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婚姻是兩個人愛情的見證,妻子和丈夫是婚姻中的主體,一段婚姻需要雙方的珍惜和愛護才能長久,而導致夫妻關係破碎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第三者的插足,受不了誘惑跟寂寞的人們選擇出軌找「小三」,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這樣不被道德法律所認可的關係最終還是會「引火燒身」,導致自己婚姻關係的破裂。
  • 婚姻中第三者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建立與完善
    婚姻中「第三者」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指的是「第三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其保持婚外性關係導致他人合法婚姻關係破裂或瀕臨破裂,造成無過錯配偶方財產和精神上遭受損害,依法應承擔的以給付金錢或實物為內容的民事責任方式。
  • 婚姻中怎樣向「第三者」追償與追責?
    「第三者」侵害他人婚姻的現象愈演愈烈,不但給他人的婚姻造成了不幸,也帶來了很多嚴重的附隨後果,因此要求在婚姻法中建立第三者責任制度的呼聲愈來愈高對於什麼是「第三者」,目前的立法中沒有明確的規定。我國執法意義上的定性,「第三者」主要是指破壞他人婚姻家庭的第三人,由於過錯而與有配偶者進行性行為,侵害了對方的配偶的合法權益,且造成了損害後果的人。
  • 捉姦不能違法,「第三者」也有下列權益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會感到很意外,第三者破壞別人的家庭,怎麼會有權益呢?小編絕對反對第三者插足他人的家庭和生活,婚外情不僅不道德,也有可能觸犯我國的法律。但是捉姦也要依法,不要因為捉姦觸犯了法律,最後得不償失。
  • 過失致人受傷或死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及需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過失致人受傷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呢?很多人認為過失致人受到傷害,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因為雖然過失致人受傷,自己的行為和結果有著因果關係,但是由於沒有主觀故意,所以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究竟是這樣嗎?要區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致他人受傷,傷害程度輕傷及以下這裡的「輕傷」指的是什麼呢?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 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此後,某縣公安局發現朱某行為異常,遂依法委託湖南省某司法鑑定中心對朱某有無精神病、作案時有無刑事責任能力進行了鑑定。經鑑定,朱某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現症期),作案時無刑事責任能力,朱某的行為不應追究刑事責任。之後,張某便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朱某及其監護人朱某的父母承擔朱某毀損財物的民事賠償責任。    爭議焦點:朱某的行為不被追究刑事責任,民事賠償責任是否應當承擔?如何承擔?
  • 正當防衛致人死亡的,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正當防衛致人死亡的,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呢?近日,大足法院審結一起正當防衛致人死亡案件,依法判決駁回死者親屬提出的民事賠償訴訟請求。死者謝甲與被告謝乙系同胞兄弟關係。2018年6月9日,謝乙、謝乙共同參加在靈仙廟舉行的廟會活動並飲酒。
  • 中華財險家庭成員責任保險產品簡介
    中華財險家庭成員責任保險產品簡介,一張保單保全家,幸福生活好助手。家庭責任風險全覆蓋不用針對每種風險都購買一份保險,只用一份搞定全家保障。家庭保障成員全覆蓋保障範圍由過去的一個人變為一家幾口+保姆+寵物。
  • 濫用遠光燈引發他人撞車死亡,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汽車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一輛甚至多輛小汽車。一到晚上,開車當然得開車燈。很多人都喜歡開遠光燈,畢竟更加光明,而且照的也遠。不過,遠光燈不能亂開,尤其會車的時候,應當及時改用近光燈。
  • 【普法課堂】第三者責任保險賠償範圍
    4、車載貨物掉落責任險: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格駕駛人在使用保險車輛過程中,所載貨物從車上掉落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毀,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在保險單所載明的本保險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車載貨物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 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