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於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有一次在店裡,幾位新客人問我,WIFI密碼是什麼。」「『沒有WIFI。』我說。」
「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我發現他們大概沒有明白,於是我又說,密碼就是『沒有WIFI』呀。」
「他們先是驚訝,後來和我一道大笑起來。」
這是Maksy告訴我的故事,「我很享受這種和客人拉近距離的感覺,把他們逗笑,很要緊。」他總結道。
Maksy名下有一家義大利餐廳Al Borgo,還有一家甜品店,Dolci del Borgo,意為「Borgo糖果店」,在香港廣場的地下一層,六月剛開。
Maksy和他剛開的糕點店 本文圖均由 受訪者 提供
吸引了我注意力的,便是這家甜點店。店名logo下寫著「義大利傳統糕點房」,長長的櫃檯裡,擺著截然不同的兩類甜點,一種是可以一口一個的傳統點心,比如奶油角、蛋白餅、薩波內塔、提拉米蘇,另一邊則是造型現代,做法複雜的創意蛋糕,比如聽名字就很玄幻的「皮格蒙特的雲」,或是運用了桂花、自製花椒餅乾等元素的「桂花銀河」。「當然,你絕對不會覺得自己在吃火鍋。」Maksy向我保證。
「皮格蒙特的雲」
底下有一層花椒餅乾的桂花銀河
Maksy來自義大利的威尼託大區。和他現在經營的「傳統」義大利甜點不同,他自己一點都不傳統,而是一個從小就調皮搗蛋,不遵守規則的「壞學生」。14歲時,由於中考成績太差,他母親讓他假期去打工,他便去餐廳跑堂兩個月,沒想到掙了一筆錢。拿著這筆錢,他決定輟學去旅行。從此,他的人生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潛水教練、國際貿易、餐廳經理……Maksy嘗試過各種職業。16歲時,Masky第一次來亞洲旅行,18歲他便來過上海,這座大都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年,已經在亞洲呆了好幾年的Maksy決定把家安在上海,換過幾份工作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手了朋友的餐廳,於是進入了他日思夜想的餐飲業。
雖然在個人生活上有點離經叛道,但Maksy骨子裡仍有特別「義大利」的一面,也就是對美食的愛。在餐廳Al Borgo,他提供的是簡單溫暖的義大利家常食物。餐廳在徐涇東,離市區很遠,但好處是安靜,餐廳的一面還靠著河。「走進餐廳就像進入另一個世界。」他說。
Dolci del Borgo也是Maksy早就想做的事。上海有許多法式、日式甜點店,也有少數幾家昂貴的義大利式甜點店,他覺得,上海市民還沒有機會品嘗到真正的日常義大利點心。
這些可以一口一個的傳統意式點心在上海幾乎找不到第二家做
光籌備這家甜點店,就花了Maksy一年半時間。為了解上海人的口味,他按照盲品葡萄酒的標準,設計過許多問卷,才有了菜單上的12種點心。
這些點心都是手工製作,精益求精:奶油角裡的香草籽的細微黑色顆粒清晰可見,薩可兒裡的香橙醬是店裡自己製作的,點心頂端那一丁點大的糖漬橙皮,是員工們在嘗了5種糖漬橙皮後最終確認的產物。
「古法」提拉米蘇
他還分享了一次從失敗中獲取的經驗:「試驗了一次慕斯,沒想到成品塌了。我們反覆尋找問題所在,最後發現原因竟然是買到了假的吉列丁。」
這是一個國際大品牌的吉列丁,但Maksy沒能聯繫上進口商來確認可靠的渠道。無奈之下,他們從不同地方買了好幾種同品牌吉列丁,挨個嘗試,直到確認售賣正品的商家。
「也許上海的許多甜品店,還在用著假吉列丁而不知情。」
Maksy還記得,開業前正逢新冠疫情,許多人都勸他,別開了,現在不是好時候。「但是對我來說,有人說『不』正是一種挑戰,我反而會全身充滿幹勁,一定要做成。」「莓果精靈」採用了自製莓果醬
除了美味點心,Dolci del Borgo另一讓人「彈眼落睛」的,大概是它的價格。坐落在昂貴的新天地的點心店,一枚點心8元起,一杯濃縮咖啡的價格也是8元。
「上海的甜點和咖啡的溢價太高。」他說,「而我想像在義大利那樣,一塊點心,一杯咖啡,都只賣1歐元。雖然這裡租金非常高,但好的原料其實也沒有那麼貴。我不想客人們花高價嘗一次點心,之後就不再來了。」
點心套餐是店裡的特色
因為點心個頭不大,許多人都會買好幾樣嘗嘗。因此Dolci del Borgo還賣套餐,8枚小點心或是4枚大點心64元,最多的可以買30隻一盒。來這裡吃點心,有時需要排隊,因為在這些可愛的小點心中挑選幾樣出來,實在是個艱難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Maksy的父親,一位波蘭裔義大利人,是一位狂熱的旅行探險家。他深入過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始部落,騎過駱駝穿越中亞,也曾劃著一隻救生船橫跨大西洋。「我對旅行的激情,對挑戰的熱愛,應該就是從他身上來的。」 Maksy說。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