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大自然戶外面臨渠道及人力成本之困,IPO後毛利率會否變臉?
12月17日,證監會發審委將審核浙江大自然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自然戶外」)等公司的IPO申請。
毛利率與可比公司偏離值加大
大自然戶外主要產品包括充氣床墊、戶外箱包、頭枕坐墊等戶外運動用品。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夏永輝、陳甜敏夫婦,二人合計持有公司75.08%的股份。2017、2018、2019及今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5億元、5.09億元、5.45億元、3.4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89億元、0.82億元、1.31億元、0.95億元。
擬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99%、35.06%、39.82%和41.57%,呈現逐步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毛利率遠高於擬招股書列舉的4家可比上市公司,牧高笛、浙江永強、聚傑微纖、開潤股份4家公司報告期對應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30.58%、26.02%、28.68%、29.11%。
對迪卡儂逐步形成渠道依賴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大自然戶外高毛利率及與可比上市公司差距拉大的背後,隱藏著較大的渠道風險,以及人力成本上漲的風險。
擬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迪卡儂一直都是大自然戶外的第一大客戶,而且其銷售金額佔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呈現大幅持續上升趨勢,直到今年上半年,這種趨勢仍在發展中。
2017、2018、2019、2020年上半年,大自然戶外通過迪卡儂銷售的金額分別為0.77億元、1.11億元、1.57億元、1.27億元,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18.06%、21.93%、28.87%、36.31%。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大自然戶外的銷售越來越依賴於迪卡儂,因此迪卡儂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大,在大自然戶外上市後,公司對迪卡儂銷售的毛利率是否會大幅下降呢?
合法用工及人力成本存疑
另外,從員工構成比例看,大自然戶外存在員工年齡偏大、大量使用退休返聘人員等問題,這樣雖然能短時間內節省人力成本,但長期來看需要修正,而修正的過程就是人力成本逐步增加的過程。
擬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員工總人數為1212人,其中退休返聘人數為135人,而這135人中的76人有工傷保險,其餘退休返聘人員則沒有。至於這135人是否與公司籤訂了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個人所得稅又是如何申報的?為何部分返聘人員繳納了工傷保險,其餘人員則沒有繳納等問題,大自然戶外在擬招股書中沒有披露,公司也沒有回覆經濟導報記者提出的疑問。
擬招股書還顯示,公司40歲以上員工佔比高達60.23%,30歲以下人員僅為14.19%。
報告期內,大自然戶外除大量使用年齡偏大員工及退休人員外,還存在通過非法延長勞動時間壓低人力成本的現象。根據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於2018年5月29日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第 2120180229 號),大自然戶外全資子公司上海眾大戶外用品有限公司違法延長17名勞動者2018年1月工作時長共計252小時,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之規定,被給予警告並罰款。
對於大自然戶外勞動保障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能否保障生產經營的合規性,其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是否存在應繳未繳的情形等問題,證監會在反饋文件中也進行了問詢。
(文章來源:大眾報業)
(責任編輯:DF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