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數學最高獎公布:阿貝爾獎首次頒給女性學者【中國科訊】

2021-02-15 中國科訊
 

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剛剛公布 2019 年阿貝爾獎(Abel Prize)得主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以表彰她「在幾何偏微分方程、規範理論和可積系統方面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她的研究對分析、幾何和數學物理的重大影響。

▲ 烏倫貝克在三十歲的階段發表了很多重要論文。圖片來自 Andrea Kane/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阿貝爾獎以挪威數學家 Niels Hendrik Abel 的名字命名,該獎項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自 2003 年起,該獎項每年頒發給為數學界帶來重大影響的人。之前的 19 位獲獎者(其中三年有兩名數學獎獲得此獎項)全部為男性。他們包括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 Andrew J. Wiles、紐約大學數學系教授 Peter D. Lax、電影《美麗心靈》的原型約翰·納什(John F. Nash Jr.),以及 89 歲挑戰黎曼猜想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等。

凱倫·烏倫貝克是首位獲得阿貝爾獎的女性得主。她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任高級研究訪問學者,她也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客座副教授。

據《Nature》報導,烏倫貝克在 3 月 17 日上午獲知自己得獎的消息,其時一位友人正打電話告訴她,學院正視圖聯繫她。「我感到非常驚訝,」烏倫貝克表示,「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然,正式的獲獎結果是在 19 日公布的。

烏倫貝克表示,目前自己還不知道如何使用獲得阿貝爾獎帶來的 70 萬美元獎金。

▲圖片選自:http://www.abelprize.no/

英國皇家學會 Fellow Jim Al-Khalili 說道:「我們應該更廣泛地認可烏倫貝克的成就,因為她的工作引領了過去 40 年來數學界一些最重要的成就。」

烏倫貝克是一位數學家,但她也是數學與科學領域中性別平等的堅定倡導者。烏倫貝克 1942 年出生於美國克利夫蘭,小時候非常喜歡閱讀,希望成為一名科學家。目前她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級研究訪問學者,同時也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Park City Mathematics Institute (PCMI) 的創始人之一,該研究機構旨在培養年輕研究者,並提升他們對數學中令人興奮的研究與挑戰的理解。

烏倫貝克還是 IAS Women and Mathematics 計劃 (WAM) 的聯合創始人,該計劃創建於 1993 年,旨在招收和促進更多女性研究者在學術生涯的各個階段參與數學研究。

在最初對於物理的興趣之後,1968 年烏倫貝克在布蘭迪斯大學獲得了數學博士學位。她是該係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該校的一些學者意識到了她不同尋常的天賦並給予她鼓勵,但更多人並無表示。「我們被告知不能研究數學,因為我們是女性。」烏倫貝克在 1996 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喜歡做別人認為我不應該做的事,這是一種合法的反叛。」

烏倫貝克曾在多所大學擔任教職,最初常被男性同事忽略或邊緣化。1976 年她前往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任教,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女性教授。1983 年,烏倫貝克在芝加哥大學成為了正式教授,當時她已經成為一名傑出的數學家。隨後在 1987 年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任教,直到 2014 年退休。

1990 年,她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發表演講,繼抽象代數奠基人 Emmy Noether 在 1932 年做過演講之後,她是第二位在此大會上發表演講的女性。烏倫貝克還贏得了其他多項頂級榮譽,包括 2000 年的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烏倫貝克起初不願意成為一個榜樣。但是,在她那一代女性數學家取得部分成功之後,她意識到公平之路比預期的更難。烏倫貝克說:「我們都認為,一旦法律障礙下降,女性和少數人群就能踏入學術之門並佔據應有的位置。」但是,修正大學比修正人們成長的文化容易得多。她希望她的獎項將激勵新一代女性進入數學領域,就像 Noether 和其他激勵過她的人那樣。

「凱倫·烏倫貝克因其在幾何分析和規範理論方面的基礎工作獲得了 2019 年的阿貝爾獎,她的貢獻顯著改變了數學領域。她的理論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於極小曲面(minimal surface)的理解,例如肥皂泡的曲面,以及更為廣泛、更高維度的最小化問題。」阿貝爾獎委員會主席 Hans Munthe-Kaas 表示。

▲ 在烏倫貝克的早期研究中,她在高維彎曲空間裡形容了肥皂泡的形狀。

「肥皂泡」是數學家稱之為優化問題的一個例子,這些問題通常非常困難且不知道有多少個解。「你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在 n 維空間中有一個肥皂泡,」烏倫貝克介紹道,「事先你不知道肥皂泡的最小形狀會是什麼。」

宇宙經常是懶惰的,總會尋求能耗最少的解決方案。在平面中,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明優化問題: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直線。即使在像地球這樣的曲面上,問題也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一個被稱為大圓的弧。但在肥皂泡中——三維空間中的二維表面——問題就會變得複雜。為了使表面張力最小化,氣泡會形成具有最小面積的形狀——球體。當兩個或多個氣泡彼此接觸,或在扭曲的金屬環內部形成肥皂膜時,氣泡的形狀會變得更複雜,但仍遵循最小面積的規律。

在更高維度上,理論會變得更加困難,標準技術完全無法使用。對此,烏倫貝克構建了一些革命性的技術。粗略地說,她找到了近似問題的解決方案,然後試圖限制這些近似解以獲得實際解。

烏倫貝克開發了用於全局分析(global analysis)的工具和方法,今天這些方法已成為每個幾何學者和分析者的必備工具。她的工作也為數學和物理學中的當代幾何模型奠定了基礎。

受到另一位阿貝爾獎得主、已故的麥可·阿提亞爵士的影響,烏倫貝克開始對規範理論產生興趣。規範理論是理論物理的數學語言,烏倫貝克在這一領域的基礎工作對粒子物理學、弦理論和廣義相對論中模型的現代數學理解至關重要。

烏倫貝克最為人矚目的工作集中在規範理論:她從四維分析了楊-米爾斯方程,為現代物理學中如標準模型、量子引力理論等眾多想法奠定了一定的分析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烏倫貝克在布蘭迪斯大學完成了以變分法為主要內容的博士論文,取得了數學博士學位。變分法在機器學習研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2007 年,作為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她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烏倫貝克回顧了自己漫長的學術生涯。「總而言之,我在探尋數學的道路上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她在接受美國數學學會 Leroy P. Steele 獎時寫道。「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朋友,並與一些有創造力、有趣的人一起工作。我從無趣、無助和自我沉迷之中被救贖了。夫復何求!」

▲圖片來自 Olena Shmahalo/Quanta Magazine

尼爾斯·亨利克·阿貝爾是挪威著名數學家,1802 年 8 月出生於挪威一個農村,1829 年 4 月逝世,去世時年僅 27 歲。但其短暫的一生為數學領域做出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在大學課程中,我們總能聽到其名字,例如阿貝爾函數、阿貝爾積分、阿貝爾群等。但是阿貝爾是個「隱沒的天才」,雖然成就極高,卻在生前沒有得到認可。直到阿貝爾去世前不久,數學領域才認識到他的價值。

2001 年,挪威政府為紀念 2002 年阿貝爾二百周年誕辰,宣布開始頒發阿貝爾獎,啟動資金為 2 億挪威克朗。阿貝爾獎委員會由挪威自然科學與文學院的五名數學家院士組成。2003 年,委員會宣布第一位獲獎人:法國數學家讓-皮埃爾·塞爾。

現在,阿貝爾獎已經成為了數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與菲爾茲獎、沃夫獎並列為數學界的三大獎項,獎勵對數學領域有極大影響的貢獻者,獎金為 600 萬挪威克朗。

麥可·阿蒂亞(愛丁堡大學)與艾沙道爾·辛格(麻省理工)

Peter D. Lax(紐約大學)(表彰他對求解雙曲線型 (hyperbolic) 偏微分方程所做出的貢獻。)

裡納特·卡爾松(瑞典皇家工學院)(表彰他在調和分析和光滑動力系統方面深刻和重大的貢獻。)

美籍印度數學家、紐約大學教授斯裡尼瓦·瓦拉丹(表彰他在概率論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教授約翰·湯普森(John Griggs Thompson)和法國法蘭西學院教授雅克·蒂茨(Jacques Tits)(表彰他們在代數領域特別是在現代群論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法籍俄羅斯數學家米哈伊爾·格羅莫夫(表彰他對現代幾何學的貢獻)。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代數數論與代數幾何學家約翰·泰特(John Tate)。

美國數學家 Milnor 教授,以表彰他在拓撲、幾何和代數方面的先驅性發現。

匈牙利數學家安德烈·塞邁雷迪(Endre Szemerédi),以表彰其在離散數學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傑出貢獻,以及對堆壘數論和遍歷理論產生的深遠影響。

比利時數學家德利涅,以嘉獎其對代數幾何的開創性貢獻及其對「數論」、「表示論」及相關領域的「變革性」影響。

俄羅斯數學家雅科夫·西奈(Yakov G. Sinai),以表彰其在動力系統、遍歷性理論以及數學物理學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和路易斯·尼倫伯格,以表彰他們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以表彰他在證明費馬大定理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法國數學家伊夫·梅耶爾(巴黎第九大學),以表彰他在小波分析理論發展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加拿大數學家羅伯特·朗蘭茲,以表彰以他名字命名的「朗蘭茲綱領」將數學中的表示論和數論聯繫了起來。

參考連結:

http://www.abelprize.no/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karen-uhlenbeck-uniter-of-geometry-and-analysis-wins-abel-prize-201903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932-1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阿貝爾獎/188053?fr=aladdin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19/science/karen-uhlenbeck-abel-prize.html?smid=fb-nytscience&smtyp=cur&fbclid=IwAR3HVW0NHGF0Bf7y9aT-bjSnIN7YEi5KK6YjXAQxvsJzV1v8EN7jFpFXYco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karen-uhlenbeck-uniter-of-geometry-and-analysis-wins-abel-prize-20190319/

相關焦點

  • 2019 年阿貝爾數學獎出爐,Karen Uhlenbeck 成首位女性獲獎者
    ,決定將「2019 年阿貝爾數學獎」授予美國奧斯汀德克薩斯大學的 Karen Keskulla Uhlenbeck,以「表彰她在幾何偏微分方程、規範理論和可積系統方面的開創性成就,以及她的工作對分析學、幾何學和數學物理學的根本性影響。」
  • 數學最高獎女得主烏倫貝克 因何說她的貢獻顯著改變了數學領域?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了女性。當地時間3月19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在奧斯陸宣布,將2019年的阿貝爾獎(Abel Prize)頒給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名譽教授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
  • 細說數學界的最高榮譽之阿貝爾數學獎
    數學家的資料——極客數學幫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數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的阿貝爾數學獎,阿貝爾是一位令人惋惜的數學天才,為了紀念他,挪威設立了阿貝爾數學獎。一起來了解下這個被稱為數學界最高榮譽之一的獎項吧。設立此獎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項。阿貝爾數學獎每年頒發一次。自2003年起,一個由挪威自然科學與文學院的五名數學家院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宣布獲獎人。獎金為600萬挪威克朗(約合100萬美元),從2003年起每年頒發一次,獎金大致與諾貝爾獎相近。
  • 2020年阿貝爾獎公布,又一位數學「三大獎」大滿貫得主誕生
    在大學課程中,我們總能聽到其名字,例如阿貝爾函數、阿貝爾積分、阿貝爾群等。但是阿貝爾是個「隱沒的天才」,雖然成就極高,卻在生前沒有得到認可。直到阿貝爾去世前不久,數學領域才認識到他的價值。尼爾斯·亨利克·阿貝爾阿貝爾獎委員會由挪威自然科學與文學院的五名數學家院士組成。
  • 美籍印度數學家獲「阿貝爾獎」 國際數學獎中金額最高
    美籍印度數學家獲「阿貝爾獎」 國際數學獎中金額最高
  • 世界數學頂尖獎項——阿貝爾數學獎今日揭曉
    北京時間今晨,2020年阿貝爾數學獎揭曉,希勒爾·弗斯滕伯格(Hillel Furstenberg)和格雷戈裡·馬古利斯(Gregory Margulis)因「率先將概率論和動力系統的方法用於群論、數論和組合數學」榮獲獎項表彰。
  • 塞萬提斯獎首次授予雙語詩人,詩人胡安·瑪格麗塔獲獎
    塞萬提斯獎首次授予雙語詩人,詩人胡安·瑪格麗塔獲獎 唐奕奕 2019-11-16 10:32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年阿貝爾獎揭曉,兩位概率論大佬橫掃數學界最高榮譽
    阿爾貝獎、菲爾茲獎和沃爾夫數學獎,號稱數學界三大獎,均是國際數學界推崇的最高榮譽。3 月 18 日,阿貝爾獎官方網站公布消息,2020 年度阿貝爾獎頒給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哈裡弗斯滕伯格(Hillel Furstenberg)和美國耶魯大學的格雷戈裡馬古利斯(Gregory Margulis),以表彰他們在群論、數論和組合數學中開創性地使用概率與動力學方法。
  • 這個國際大獎首次頒給中國學者
    昨日凌晨,來自加拿大2019 IEEE頒獎典禮現場的消息稱,東莞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XBOT PARK發起人李澤湘教授及其學生——DJI大疆創始人汪滔先生獲得2019 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獎(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ward),這也填補了此前無中國學者獲得該獎的歷史性空白。
  • 「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揭曉,最佳長篇小說獎首次空缺
    記者丨何安安10月24日,有「中國科幻最高獎」之稱的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在成都揭曉。「閱文杯」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在成都少城劇場舉行。第31屆「閱文杯」銀河獎以「回歸創作」為主題。銀河獎是我國創立最早的科幻獎項,由 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設立於1985年,是公認的中國科幻最高獎,包括《三體》、《逃出母宇宙》等國內頂尖科幻作品均獲得過相關獎項。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歷屆「最高獎」給了誰
    中新網1月10日電 綜合消息,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共同榮獲本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美國數學會官網顯示,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2021年科爾代數獎授予中國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給華人。2021年科爾代數獎授予中國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以表彰他對K-穩定性法諾簇的模理論以及使用K-穩定性研究極小模型綱領中的奇點的貢獻。
  • 重磅 | 2019年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
    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於2019年11月21日在廣東佛山召開。
  •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揭鍋,北歐時報四問諾獎大師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務秘書悅然·漢森Grank Hansson(中)宣布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北歐時報 攝北歐時報斯德哥爾摩快訊(記者 吉利)瑞典當地時間10月14日上午11點45分,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揭曉,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學者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
  • 2019年數學最高獎公布!阿貝爾獎獲得者是:凱倫·烏倫貝克
    博科園:本文為數學類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剛剛公布了年度阿貝爾獎的獲得者是凱倫·烏倫貝克(Karen Uhlenbeck),以表彰她在阿貝爾獎是數學領域的最高獎之一,有時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曾獲這個的獎項的數學家包括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Andreww J. Wiles)和電影《美麗心靈》中的主角納什(John Nash),而烏倫貝克也成為了這個獎項的第一位女性獲得者。
  • 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首次將獎頒給漫畫小說
    據外媒報導,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周一宣布,一部漫畫小說首次被授予了2020年伯瑞獎(John Newbery Medal)以此表彰其對兒童文學最傑出的貢獻。
  • 阿貝爾獎,一項堪比諾貝爾獎的數學大獎!
    但這一大獎並不包括數學。而在此之前,根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的要求設立的於1936年首次頒發的國際性數學獎項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諾貝爾文學獎今頒"雙黃蛋" 中國女作家殘雪成奪獎大熱門
    今天,備受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公布2018年度、2019年度得主。中國女作家殘雪成為英國博彩公司預測的奪獎大熱門。或許就連中國的讀者,認識她的人也沒有萬分之一,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博彩公司預測 女性作家獲獎機率大  10月7日,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公開的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顯示,中國作家殘雪、餘華、楊煉等榜上有名,其中排名最高的殘雪排第四名。加拿大作家安妮·卡森排名第一,而2018年諾貝爾「新學院文學獎」得主瑪麗斯·孔戴則排名第二。被戲稱「萬年陪跑」的村上春樹也名列第四。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 得主800萬獎金要交稅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據央視新聞報導,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三級評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兩名廣東籍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作為全國科技界的的重磅獎項,一直受到各界關注。
  • 王貽芳等4人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首位女性獲獎者出現【中國科訊】
    9月7日下午,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王貽芳、陸錦標獲得「物質科學獎」;王小雲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