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讀書不用功怎麼辦?皇帝老師有辦法讓皇帝「屈服」

2020-12-13 夜讀史書

在古代,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國家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須絕對臣服於皇帝的權威。

不過,皇帝的權力雖然至高無上,但說白了也是凡眼肉胎,和普通人一樣需要吃飯、睡覺,有七情六慾。此外,皇帝還需要比普通人學習更多的知識,為治理國家打好理論基礎。可是有的皇帝覺悟高,不用人提醒就會主動用功學習。有的皇帝覺悟低,不喜歡用功讀書。皇帝貴為「天子」,不能打,不能罵。遇到不愛學習的皇帝,他們的老師該怎麼辦呢?

首先,能成為帝師的人,除了學富五車外,教書育人方面的本領也是非常了不得。可能大家讀書的時候都會有過體驗,某位老師講課特別生動,大家聽起來就會覺得讀書也沒那麼枯燥了。反之,老師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坐在下面的學生就會感覺備受煎熬。皇帝的老師都是萬裡挑一的飽學之士,雖然無法把那些儒家經典著作講述的生動活現,但至少能做到引經據典,套用歷史故事等方式,儘量讓課程不至於太枯燥。

當然,即使老師講的再好,遇上「學渣」皇帝,還是很頭疼的。畢竟皇帝讀書用不用功,主要還是取決於皇帝本人的意願。帝師雖能旁敲側擊的督促,但卻不能擺出為師者尊的威嚴,「雖師,臣也,雖徒,君也」,這個尊卑順序的位置是絕對不容許逾越的。

不過,在對付「學渣」皇帝方面,老師也有他自己的辦法。首先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皇帝不用功,那就多講幾次。光自己講還不夠,帝師還會將每天學過的功課交代給皇帝身邊的太監,並要求他們每天在皇帝起床的時候,就開始在皇帝臥室外面大聲朗讀。皇帝雖然沒有強制背誦的要求,但聽的多了,一些內容也就自然記在腦海中了。這就好比我們今天的電視廣告,誰也不會刻意去背誦裡面的廣告內容,但播放的次數多了,許多廣告臺詞就自動被我們給記住了。比如那句家喻戶曉的「洗洗更健康」!

一般成年皇帝讀書,能學到多少知識,主要看皇帝自己對學習的態度。但如果對象是幼年皇帝,帝師還有一種讓皇帝主動「屈服」的辦法。

如果幼年皇帝不喜歡讀書,那可以為其配上幾個年齡相近的伴讀學生。對於小孩子來說,在有人一起學習的情況下,往往學習效率更高。而且皇帝的伴讀都是萬裡挑一出來的好學生,對皇帝也有個督促學習的作用。

伴讀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代皇帝受罰,正所謂「成王有過,則撻伯禽」。如果皇帝讀書不用功,那他的伴讀就要倒黴了。帝師的地位很高,雖然不能打罵皇帝,但對伴讀就沒那麼多規矩了,哪怕伴讀學生是王侯將相之子,該打該罵都是由帝師說了算。當然,帝師往往也是「看菜下飯」,挨罰最多的一般都是父親官職最低的那個伴讀學生。

如果皇帝在上課時候開小差,老師就會嚴厲呵斥伴讀學生。這種指桑罵槐的教育方法很有效。看到同伴因自己而受罰,小皇帝基本上也就不好意思再「犯規」了。

相關焦點

  • 古代熊孩子的結局:太子讀書不用功,老師告狀後,皇帝一招解決
    原來葉赫那拉氏只是嘉慶皇帝時選入宮,被安排到當時太子也就是旻寧身邊的一個婢女,旻寧怕父皇會對他的德行產生看法。所以對自己的兒子甚是厭惡,也將這件事給隱瞞了起來。連他的名字都是隨便起的奕緯。葉赫那拉氏自然不會甘願就這麼白白獻出自己的美色的,她表面不動聲色,暗地裡卻想方設法地將旻寧有兒子的事情讓嘉慶皇帝知道。
  • 光緒皇帝不肯讀書怎麼辦?記小冊子上,給慈禧太后看
    光緒皇帝即位時,年僅4歲。為了培養光緒皇帝治國理政的能力,慈禧太后給他請了兩個狀元老師,分別是翁同龢與孫家鼐。翁同龢的故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今天我們詳細說一下孫家鼐的事情。孫家鼐是安徽壽州人,字燮臣,生於1827年。
  • 漢朝初期為什麼有兩個皇帝,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
    那麼西漢初期為什麼會有兩個皇帝呢,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那麼趙佗為什麼敢於在西漢面前稱帝,西漢為什麼卻默認了趙佗的稱孤道寡?漢高祖劉邦去世:本以為趙佗只會是一個「王」,然而他卻活出了「皇帝」的感覺。並且趙佗還實實在在的稱了帝,當上了真正的皇帝。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逝世,劉邦的長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下)含皇帝野史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6.乾隆皇帝-和珅有龍陽之好。乾隆是清朝第6位皇帝,與前輩康熙共創康乾盛世,在位期間屬於清朝的鼎盛時期。歷時68年,終於平定準噶爾,並派手下紀昀紀曉嵐編撰《四庫全書》,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總結整理,是一部大成之作。
  • 皇帝老來得子宴請群臣,大臣:無功不受祿,皇帝:這事你要啥功?
    皇帝老來得子宴請群臣,大臣:無功不受祿,皇帝:這事你要啥功?在很多影視劇中,經常演繹的皇帝就是乾隆,大家從劇中就能看出來,乾隆不是那種比較冷漠嚴肅、不苟言笑的皇帝,他這個人比較喜歡開玩笑,所以和許多大臣們的關係還是比較融洽的。在這一點上,歷史上還有一位皇帝跟乾隆的性格比較的類似,他就是東晉的一位皇帝---司馬睿。
  • 皇帝問什麼東西最大,丞相思索一番回答,皇帝便重賞了他
    在朝為官,如果官至丞相那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丞相擁有很大的權利,是皇帝非常倚重信賴的人,那麼能當上丞相的一般都是非常有才學的人,不說便看群書,那也得學富五車吧。偏偏凡事都有例外,北宋的丞相趙普便是這個特殊的存在,因為他不但沒有學富五車,反而非常的不喜歡看書,雖然他的學問不是很多,但是輔助皇帝治理國家可是有一套的,因此不能因為他沒有學問就小瞧他。
  •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正德皇帝
    正德皇帝正德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在歷史上的評價呢,有人說他不好 荒淫無道;當然也有人說他幹的不錯,只是熱愛自由。總而言之,他的評價非常兩極分化。而且明武宗他也不是瞎胡鬧,正德12年,蒙古小王子犯邊,正德皇帝就親自帶著部隊上了,然後取得了應州大捷,從此之後,蒙古幾十年不敢再犯,所以說人家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但是可惜的是,明武宗的這場戰果被人家黑了。要知道這場戰爭,明軍出動了大概五萬人,然後敵方大概是3.5萬人,七八萬人在那裡打了一天,結果他的傷亡統計是這樣的:明軍陣亡52人,敵軍陣亡16人。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 清朝皇帝與眼鏡的逸聞
    皇帝與眼鏡  永傑兄提到溥儀的金絲眼鏡,令我想起了清朝皇帝與眼鏡的逸聞。  有清一代296年,12位皇帝中惟有溥儀留下了戴眼鏡的照片,就是那幅為讀者所熟悉的圓框金絲眼鏡。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有這樣的記述:「我十五歲那年,莊士敦發現我眼睛可能近視,建議請個外國眼科醫生來檢驗一下,如果確實的話,就給我配眼鏡。
  • 皇子對老師說:以後我當皇帝,一定殺了你!皇帝老爹一腳踢死了他
    博古通達文化,趣聞,演義世界,生命,人文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故,多讀書,多思考
  • 萬曆皇帝朱翊君
    所以張居正在萬曆前十年的身份是雙重的,既是朝廷首輔大學士,相當於宰相的功能,同時還是皇帝的老師。陳時龍:當然我們就要想,張居正究竟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小皇帝為什麼會如此依賴張居正?但坦率來說,小皇帝這十年過得不是非常如意,在他頂上,首先有他母親對他的管制,其次他的老師張居正對他也非常嚴格。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他的母親李太后對皇帝的管束非常嚴格,據說每次萬曆小皇帝如果不樂意讀書,李太后就會把皇帝叫過來,讓他跪在地上,而且一跪就是很長時間。每到要上朝的那天,大概五更時分,太后就會到皇帝睡覺的地方把皇帝叫起來,讓太監宮女把皇帝扶起來,給他洗臉,之後上轎上朝。所以小皇帝也非常辛苦。
  • 古代皇帝的女老師,教完皇帝後,她們最終的下場是什麼?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那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也是有許多的老師陪伴。他們的待遇與我們不同,一人一師,也許身邊還會有個陪讀之類的。老師們也分很多種類,有個人教他文史,有個人教他武功,有的人教他治國。不過作為皇帝,他的傳宗接代,血脈延續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些生理啟蒙知識也需要老師來教授他。我們現如今的這些生理知識,大多是在生物課上習得的,而且是一整個班一同學習。那麼古代皇帝的生理啟蒙老師又是誰呢?
  • 末代皇帝溥儀有一才能,在皇帝中排名第一,可惜封建社會不接受
    要說近代哪個人物,生活最波折,想必大家都會毫不猶豫的說是溥儀,作為一個末代皇帝,他的經歷可以說不是起起落落了,大起大落這個詞,應該更適合他,雖然他是亡國之君,但是很幸運的是,他晚年的生活,還是很不錯的,不過溥儀,有一個特殊的技能點,歷代皇帝都沒有。
  • 古代皇帝的生理啟蒙老師,在教完皇帝後,她們的下場究竟是怎樣的
    在說起古代的時候,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皇帝的三宮六院以及七十二妃了,相信現在有很多男人都特別羨慕古代皇帝那後宮佳麗三千的嬪妃們,還有那專門伺候他們的宮女與太監們,這樣的生活誰不想要的,自己不用動手,動動嘴就能夠讓下人忙得團團轉。他們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任何東西都能夠隨意挑選,稀世珍寶甚至是美人那都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總的來說,皇帝的生活簡直就像是神仙般的生活,沒有人不羨慕的。
  • 這位皇帝不愛江山,不愛美女,論「木匠皇帝」的功與過!
    皇帝,各種各樣的都有,但是對於大明朝,說句毫不客氣的話,奇葩皇帝好多都是這個朝代裡面走出來的。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聊一下傳說中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可以說1620年,對於朱由校來說既是迎來輝煌的時刻,也是自己情緒低落到谷底的一年。
  • 對古代皇帝一生的評價——諡號
    有了諡號,人們就不稱呼死者的姓名。各代帝王在世就一律稱為「天王」,但死了之後便不能這樣叫了。於是繼任者,就要為他取一個諡號。他的兒子見了,忙安慰父親,說不用「靈」字,換成「成」字。於是最後,宋太祖的諡號變成了「啟運立極英式聖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從而以後,就形成了慣例。
  • 秦國皇帝列表及簡介 秦國皇帝列表及名字
    那麼有的網友要問了,這樣就把周朝秦三世這個時間段的皇帝給盤點出來唄。這個時候小編要再說一件事情,其實在嬴政的之前,是沒有皇帝這一說法的,皇帝雖然是中國帝制時期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但是這個知識點還是要說一說的,話說在我們聽過三皇五帝,也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帝王,他們要麼是部落的首領,要麼就是聯盟的首領,「黃」和「帝」這些都是後人追加上去的。
  • 兩個人爵位相同,皇帝的兒子碰見皇帝的兄弟,要怎麼行禮?
    文/林林讀史   在古代,封建等級是及其森嚴的,甚至在那時有一套極其完善的禮教制度,古人們的行走坐臥都大有講究,任何時候都不得僭越,想必大家都知道百姓肯定要跟官行禮的,小官要向大官行禮,那麼如果是一樣的爵位,皇帝的兒子面對皇帝的兄弟,到底誰需要給誰行禮呢?
  • 有皇帝畫畫,也有皇帝愛詩詞,那你知道有位愛木頭活兒的皇帝嗎?
    眾所周知,中華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淵遠歷史,數千年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王朝更迭,出現過的皇帝就有好幾百位。這些皇帝的愛好也各不相同,有愛好音樂戲曲的李存勖,有愛好詩詞的李煜,也有愛好畫畫的趙佶,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位喜歡做木工的皇帝,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 天姿聰穎、喜歡讀書的光緒, 是怎麼變成一個結巴皇帝的
    比如說,光緒在早晨四點了還在賴床,比如說在陪慈禧進早餐時餐具發出了「叮噹」亂響,再比如光緒在「上朝」時如坐針氈胡亂扭動身子有失體統……無一例外,光緒都會受到慈禧不假姿色的批評。甚至在走路時蹦蹦跳跳,如果讓慈禧看到了,都會招來一頓嚴厲的斥責。光緒身周的所有人,都在隨時隨地地提醒他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