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誕的簡介_起源_習俗

2020-12-11 廣州本地寶

  波羅誕

  南海神廟的廟會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一至十三舉行,其中十三為正誕,也叫菠蘿誕,即南海神誕,是廣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節慶活動、最大的民間廟會,也是現今全國唯一對海神進行祭祀的活動。它是珠三角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民間廟會,蘊含了廣州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民間文化元素,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宋代詩人劉克莊的《即事》詩中,就描述了「波羅誕」廟會的盛況。

  簡介

  菠蘿廟會期間,珠江三角洲一帶村民和善男信女便結伴從四面八方到黃埔的南海神廟,或祈福,或觀光,或購物,參觀遊覽人數達數十萬。廣州民間俗語有云「第一遊波羅、第二娶老婆」,可見廟會影響之大。

  由于波羅誕廟會影響越來越大,近年來,當地政府啟動了南海神廟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波羅誕」、「波羅雞」等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 經過多方努力,2011年6月,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埔民間信俗波羅誕(民俗)榜上有名。廣州黃埔波羅誕廟會已有千年歷史。近年屢有創新,今年的波羅誕廟會融入微博互動元素,吸引大批年輕粉絲。

  起源

  菠蘿廟會起源於何時,今已難考證,一說是明朝,但從宋代劉克莊《即事》詩中的記載:「香火萬家市,煙花二月時。居人空巷出,去賽海神廟。」 當時廟會可能已經有了。在每年一度的「波羅誕」期,南海神廟周邊地區鄉民延續著古老的拜祭南海神的民間傳統和習俗,祈求國泰民安,海不揚波,出入平安。因此說菠蘿誕是一個具有千年悠久歷史的民間節日,而且富有廣州地方特色。

  由來

  相傳唐朝時,一位天竺(印度)屬國波羅使者來華,因故誤了歸期,終老於廣州,後被封為「達奚司空」,建海神廟供奉。因其來自波羅國,帶來波羅樹,在南海神廟種植了波羅樹,神廟在民間又被稱為「波羅廟」,設定的生日也被稱作「波羅誕」。因此南海神誕也就被稱作「波羅誕」。

  2005年,廣州市將南海神廟管理使用權移交黃埔,並創辦了廣州民俗文化節,將民俗文化與傳統節日「波羅誕」結合起來,成為廣州市民文化生活的又一個亮點。

  2007年3月27日,第三屆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活動開幕。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向東生、潘勝燊及市文化局、黃埔區有關負責人出席開幕式。黃埔區委書記陳小鋼表示,今年將依託黃埔軍校、南海神廟等品牌效應,加快發展革命軍事教育遊、民俗文化古蹟遊、鄉村農業生態遊等旅遊項目。啟動「農家樂」鄉村旅遊和古民居的綜合開發,將南海神廟打造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啟動南海神廟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波羅誕」、「波羅雞」等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

  2008年,第四屆廣州民俗文化節暨黃埔「波羅誕」千年廟會分別榮獲中國首屆「節慶中華獎」最佳公眾參與獎及「2008年中國十佳民俗節慶獎」、「改革開放30年·中國節慶傑出典範獎」。

  南海神廟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位於黃埔區穗東街廟頭社區,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創建於隋開皇14年(公元594年),已有1410多年的歷史,為祭祀南海神祝融而建,是我國古代由歷朝官方拜祭的四大海神廟中規模最大最古老、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海神廟,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之一,是南方古碑刻保存較多的廟宇之一,也是廣州古樹名木編號的起點。1962年7月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神廟宏偉深廣,前堂後寢,1985年後經重修復原,重建了大殿、碑亭、頭門、儀門。廟前西側有一土埠名章丘,昔為觀望海上日出之地,築有浴日亭,單簷歇山頂,梁架簡潔,亭旁古木蓊鬱,高聳一株紅豆古樹。南海神廟及鄰近的浴日亭以「扶胥浴日」之美譽在宋、元、明、清均列為「羊城八景」之一。歷朝歷代都有拜祭,而且用的是王侯之禮,這裡是我國古代海外交通貿易史上的一個重要遺址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很多商人在此先拜海神,然後揚帆出海,遠赴南洋、印度,直達西亞一帶。

  南海神廟是南海絲路最早的出發地,是我國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南海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後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它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從3世紀起,廣州已取代徐聞、合浦而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廣州成為當時中國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明初、清初海禁,廣州長時間處於「一口通商」局面。自古以來,以廣州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有多條航線,目前廣州市內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遺址共有20多個,包括南海神廟、懷聖寺光塔、光孝寺、清真先賢古墓、華林寺、蓮花塔、沙面西式建築等,其中南海神廟是南海絲路最早的出發地。

  相關連結:

【關于波羅誕】 【波羅誕時間】 【波羅誕一日遊】 【波羅誕主要活動】 【波羅誕交通指引】

  【推薦文章】:

  廣州2013南海神廟波羅誕全指南

  3月23 南海神廟舉辦「遊波羅 娶老婆」相親大會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冬至時節起源與習俗
    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冬至時節有什麼起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冬至起源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是上古時期根據天象物候確定陽氣漸漸開始回升而定出的節氣。有傳說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據傳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佔卜國家社稷的吉地。
  • 觀音誕的起源與習俗!
    觀音誕起源  在中國佛教史上,自東晉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後,人們對觀音有了更完整的認識,尤其是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一部最小型的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更是深入北傳佛教傳播地區。觀音誕習俗  1、漢族民間以為,小孩的平安長大,有賴神明的保佑。因此,在信仰觀音為女身的中國,流傳在節日向神明祈求護身帶與護身符。讓兒童上契觀音為乾娘,希望神明保護兒童快高長大。
  • 萬聖節的來歷、起源、發展、習俗與主題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傳說那時凱爾特 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傳說二萬聖節及萬聖節前夜也來自於天主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詮釋。萬聖節前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者「鬼節」。
  • 清明節的起源和文化習俗
    提到清明節,我們都知道是一個祭祖掃墓的節日,那到底它起源是怎麼樣的呢?有哪些風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 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起源 冬至, 是周代出現的,到了唐朝開始成為節日,盛行於唐宋時期,相沿至今。 冬至習俗 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餘,擇日拜神祭祖。並逐漸發展成節日宴飲活動,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在冬至這天,也是如此。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冬至習俗。
  • Halloween萬聖節的起源,含義及習俗活動
    萬聖節由來又代表什么意義或習俗呢?讓我們來告訴你萬聖節的由來意義及起源介紹吧!祝所有人們「Happy Halloween!」萬聖節起源故事萬聖節是每年的11月1日,10月31日的晚上叫做萬聖節前夕(All Hallows' Eve),後來簡稱為「萬聖節」。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簡介
    小編整理了中秋節來歷的簡單介紹,既有二三十字的簡要版,也有100字左右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吧。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最早見於《周禮》。中秋節的來歷故事中秋節的起源50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稱「中秋」。
  • Valentine’s Day 情人節的起源和習俗(雙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Valentines Day 情人節的起源和習俗(雙語) Every February 14,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other places around the world, candy, flowers and gifts are exchanged between loved
  • 春節祭祖的起源和發展,這個習俗你了解多少?
    儘管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關於春節的傳統習俗到如今,大部分也都增添了新的內容,各個地域所形成與發展的形式也各異,但其中所包含的倫理與意義依舊根植在習俗當中,深深影響著國人。比如除夕前後的祭祖儀式,不僅體現了漢文化當中的追根溯源和崇尚祖先的觀念,也是一項起源甚早頗具神話色彩的民俗活動,極具儀式感。
  • 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後來,每年五月五,這一風俗流傳了下來,逐漸發展成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的習俗。除了屈原投江的故事外,也有說法稱:賽龍舟最早起源於古吳越水鄉,是為避水旱之災而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此外,湖南西北部沅陵,也有自己的龍舟賽起源傳說。
  • 你知道過年倒貼"福"字習俗的起源嗎?
    關於這一習俗的起源眾說紛紜。最為常見的說法有兩種。一是源於朱元璋查「福"字。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農曆正月十五微服出行,在一個鎮上看見有人圍觀一幅繪有赤腳女人抱西瓜的漫畫,意為取笑淮西婦人不纏足。明太祖以為鎮上人有意取笑他的馬皇后。
  • 豬扒包的起源 碧勝扒包簡介
    一、豬扒包的起源當年葡萄牙佔領澳門,忽悠好多華人去西方舊金山淘金,西方人稱這批華人苦力為豬仔,每頓只給白麵包,白麵包難以下咽,華人吃不慣,聰明的華人就夾一塊豬肉來吃,就誕生了澳門的豬扒包。二、碧勝扒包簡介碧勝扒包起源於澳門,誕生在毗鄰的珠海,目前在珠三角地區遍地開花。扒包以其健康、美味和顏值的特性逐漸受到都市年輕人的廣泛喜愛。碧勝扒包已成為華南特色美食的一塊亮麗招牌。
  • 英語四級翻譯之七夕:情人節的起源和習俗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英語四級翻譯之七夕:情人節的起源和習俗 2015-08-21 09:19 來源:
  •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簡單簡短介紹 感恩節意義及各國習俗風俗|感恩節|...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感恩節的由來起源簡單簡短介紹 感恩節意義及各國習俗風俗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2019年11月28日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獨創的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感恩節源遠流長,感恩節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中,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     原標題:感恩節的由來起源簡單簡短介紹 感恩節意義及各國習俗風俗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人草木茶禪文化首先,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下面簡單說3個有關端午節傳說的故事。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中秋節,別稱、起源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居然與這位大菩薩淵源如此
    中秋節,人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在晚上夜飲賞月的習俗,還有媳婦歸省到這一天必定還家的俗歸,並且以圓月為象徵,所以又稱中秋節為團圓節。傳說唐朝的唐明皇在這一天晚上出遊月宮,於是就稱中秋為月夕。 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中秋節呢?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麼時候呢?當前,已經沒有確切的記載了,關於中秋節的來歷,人們大致有這樣幾種看法:
  •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簡單簡短介紹 感恩節意義及各國習俗風俗
    感恩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2019年11月28日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獨創的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感恩節源遠流長,感恩節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中,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的習俗和慶祝方式有什麼特色?其他國家過感恩節嗎?中國有感恩節嗎?
  • 臘八節的來歷和風俗習俗簡單介紹 臘八節的由來起源故事
    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俗語有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過年開始的標誌。  究竟臘八節從何而來,這天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讓我們從民間傳說、習俗,以及名家筆下的文章中尋找答案。
  • 用英語介紹中秋節起源和習俗(附中秋節祝福語)
    中秋節的起源~   Mid-Autumn Festival has a history of over 3,000 years, dating back to moon worship in the Shang Dynasty (1600–1046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