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前夜(西方節日)
萬聖夜(Halloween,為「AllHallowEve」的縮寫)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指萬聖節(AllHallow'sDay)的前夜,類似於聖誕夜被稱為「Christmas Eve」,是英語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英語使用區,如北美和不列顛群島、其次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Halloween:英 [ˌhæləʊˈi:n]美 [ˌhæloˈin])
1.名稱由來萬聖節前夜就是「聖夜」的意思。萬聖夜已經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許多玩家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萬聖夜在11月1日的前一夜,其實是讚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讚美春天的節日一樣。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西方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紀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
2.起源發展
起源傳說傳說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美國加州舉辦水下刻南瓜燈大賽。他 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 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 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 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傳說二
萬聖節及萬聖節前夜也來自於天主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詮釋。萬聖節前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者「鬼節」。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在世間遊走,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險。人們會把食物放在門口吸引有主的鬼魂靈魂,而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鬼節是一年中很特別的日子,英國人和愛爾蘭人在這個時候悼念他們死去的親友。這些人相信, 死去的靈魂會在這一天來到人世間,因此每年10月31日他們燃起篝火,舉辦盛宴以求好運。
天主教傳教士登陸不列顛諸島的時候,傳教士們為了壓制這種被他們視為異端的德魯伊傳統,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第一天定為萬聖節,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所以說是先有鬼節,後有萬聖節。然而,異教徒除了在萬聖節對天主教聖人表示尊敬之外,仍繼續在10月31日慶祝鬼節。
發展傳承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 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著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週遊蕩的妖魔。這也就是先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 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萬聖節這樣有趣,是因為異教徒沒有聽從教會。他們在萬聖節繼續沿用許多鬼節的儀式,有些儀式仍然存在。實際上萬聖節和鬼節的習俗,主要是在英倫三島和北美的前英屬殖民地,也就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其中,美國的萬聖節前夕傳統最初來自於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於19世紀傳入。而其他發達國家則於20世紀末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而開始慶祝萬聖節前夕。
3.節日習俗
南瓜燈萬聖夜的象徵物是南瓜燈(也叫傑克燈、傑克燈籠),另外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傑克(英文: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傑克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傑克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傑克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傑克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裡,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裡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不請客就搗亂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遊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客就搗亂」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不給糖就搗蛋》就是以萬聖節為題材的兒童恐怖片。
這個習俗起源還有一個說法是:這個習俗,來源於異教徒相信鬼魂會在每年降臨人間的時候給活著的人製造麻煩。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惡靈傷害,人們穿上看起來像鬼的衣服,並且準備麵包、雞蛋、蘋果等食物當供品以求好運。人們戴著面具,穿著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戶收供品。慷慨的人點起燈火,受到良好祝願,但吝嗇的人卻受到威脅。
太妃糖蘋果
由於萬聖夜臨近蘋果的豐收期,太妃糖蘋果(toffee apples)成為應節食品。製法是把蘋果插上竹籤,然後手持竹籤把蘋果放在太妃糖漿中轉動,有時會再粘上果仁。從前,各家各戶會準備太妃糖蘋果送給小孩,但當傳聞有人把大頭針和刀片放入蘋果中,送太妃糖蘋果的習慣逐漸消失。雖然大部分個案只是惡作劇,而真實個案中小孩也只是受輕傷,但是不少家長仍然以為在蘋果中放刀片是十分普遍的。
南瓜派
南瓜派是萬聖夜的節慶食品,特別是在美國。南瓜派是美國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傳統家常點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別在萬聖夜的前後,成為一種應景的食物。另外烘乾的南瓜子也是常被當做萬聖夜的食品。
熱蘋果西打
這種飲料是用蘋果酒加熱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熱時已經揮發得差不多了。這種飲料在歐美的冬天都很盛行,一路喝過聖誕節到春天,熱紅酒也常常在這個時候喝,做法頗為類似,就是把蘋果酒換成紅酒。
糖果
萬聖夜晚上小孩子和青少年都會化妝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種糖果也算是應景食品的一種,這時候商店裡賣的糖果較受歡迎的是各種鬼怪造型的糖、和以萬聖夜常見的橘色、棕色或黑色為包裝的糖。
4.節目主題和鬼怪簡介前夜的主題是鬼怪、嚇人,以及與死亡、魔法、魔怪有關的事物。通常與萬聖節前夜拉上關係的事物有鬼魂、食屍鬼、巫婆、蝙蝠、黑貓、貓頭鷹、小妖精、殭屍、骷髏、南瓜頭和惡魔、陰屍等,還有虛構人物如吸血殭屍和科學怪人,南瓜燈(西方的南瓜和亞洲的不同 外殼堅硬如木頭所以就好象在木頭上雕刻一樣)。黑色和橙色是萬聖節前夜的傳統顏色。現代萬聖節前夜的產品也大量使用紫色、綠色和紅色。秋天的元素如南瓜和稻草人等,也成為萬聖節的象徵。
【幽靈】
幽靈的傳說遍及全世界,鬼怪的節日自然也少不了它的出現。
【殭屍】
一臉煞白或是滿面掛彩,殭屍的形象隨你想像。
【吸血鬼】
優雅、高貴而又冷酷的血族歷來都是神秘午夜故事中的常客。
【巫婆】
黑貓、掃把、魔法帽……法力無邊,但要當心臉上的皺紋哦。
【科學怪人】
科幻史上的經典科學怪人,如今也經常現身於萬聖節中。
【精靈】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精靈,你想像的精靈是什麼模樣的?
【半人馬】
半人馬的來源在古希臘神話中說法不一,於是半人馬也有善與惡。
【狼人】
有時是吸血鬼的死敵,有時又傳播恐怖與瘟疫。
【魔鬼】
我能夠滿足你的願望,凡人,但是你要把靈魂抵押給我。
【哥布林】
不同的傳說與故事中,這些小東西時而邪惡時而滑稽。
【不死鳥】
沐浴於陽光,涅槃於火焰,象徵著不朽和重生。
【牛頭人】
克裡特島的牛頭怪傳說讓這種怪物世人皆曉。
【美杜莎】
傳說中能把人石化的蛇髮女妖,曾經美麗堪比雅典娜。
【泰坦】
希臘神話中曾統治世界的古老的神族,巨人的代表。
【石像鬼】
整日坐在哥德式建築屋頂上,在望天還是在思考?
【蜥蜴人】
全身披滿厚厚的綠色鱗甲,每隻手僅有三個指頭。
【木乃伊】
化妝好了是木乃伊,COS(扮演)不好就是重病號。
【貝希摩斯】
舊約所記載的巨獸,有人認為它是撒旦的化身。
【大腳怪】
這種巨型怪獸從未被證實,但傳說流傳已久。
【巴哈姆特】
巴哈姆特的傳說代表著阿拉伯人的宇宙觀。
【巫妖】
用魔法獲得永恆的生命,用永恆的生命研究魔法。
【矮人】
礦石、美酒、大鬍子,了解矮人要從這些開始。
【巨魔】
無論哪裡的巨魔傳說,都少不了它們神奇的再生能力。
【無頭騎士】
愛爾蘭民間傳說中的鬼怪,萬聖節不可缺少的角色。
【南瓜燈】
南瓜是萬聖節的代表,在腦袋上套個南瓜吧,記得留幾個洞。
【骷髏】
骷髏也是恐怖的東西。
方正在線微信公眾號:HT897243333
方正在線微信公眾平臺全線升級啦!
直接回復「首頁」更多選擇!了解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