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長安十二時辰》:古代時間的雅稱

2020-12-15 騰訊網

前段時間的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司天台報時博士龐靈出場的第一句臺詞便是:

「巳正,大荒落,萬物,熾盛大出,霍然而落,故云荒落。」

司天台在唐代真實存在,劇中龐靈報時所用的說辭也有文獻可考,他所用的文言文,多出自《爾雅·釋天》。

十二地支的雅稱如下:

子,名曰困敦,為混沌萬物之初萌,藏黃泉之下。

醜,名曰赤奮若,氣運奮迅而起,萬物無不若其性。

寅,名曰攝提格,萬物承陽而起。

卯,名曰單閼,陽氣推萬物而起。

辰,名曰執徐,伏蟄之物,而敷舒出。

巳,名曰大荒落,萬物熾盛而出,霍然落之。

午,名曰敦牂,萬物壯盛也。

未,名曰協洽,陰陽和合,萬物化生。

申,名曰涒灘,萬物吐秀,傾垂也。

酉,名曰作噩,萬物皆芒枝起。

戌,名曰閹茂,萬物皆蔽冒也。

亥,名曰大淵獻,萬物於天,深蓋藏也。

十天幹雅稱如下:

甲,名曰閼逢:

乙,名曰旃蒙;

丙,名曰柔兆;

丁,名曰疆圉;

戊,名曰著雍;

己,名曰屠維;

庚,名曰上章;

辛,名曰重光;

壬,名曰玄黓;

癸,名曰昭陽,

資治通鑑起手一句就是: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就是起於戊寅年,盡於壬子年的意思。同理,如果你寫了一本小說,2018年(

戊戌年)寫的,2020年(庚子年)寫完,可以說:起著雍閹茂,盡上章困敦。這麼一寫,逼格是不是變高呢?

附十二時辰對照表:

子時(23時至01時):夜半,或子夜、中夜,是十二時辰中的第一個時辰。

丑時(01時至03時):雞鳴,或荒雞,是第二個時辰。

寅時(03時至05時):平旦,或黎明,指太陽露出地平線天將亮的時候。

卯時(05時至07時):日出,或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初升起的時間。

辰時(07時至09時):食時,或早食。古人吃早飯的時間。

巳時(09時至11時):隅中,或日禺,表示快到中午的時候。

午時(11時至13時):日中,或日正、中午,這時太陽已經升到了中天。

未時(13時至15時):日昳,或日跌、日側等,指太陽開始西落。

申時(15時至17時):晡食,或夕食等,表示一天中第二次

下面是一個小問題,2016年上的高中,2019年畢業,應該怎麼說呢?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沒有鐘錶、手機,古人如何知道時間?
    日升月落,我們每天都經歷著時間的流逝,在古代,人類是用什麼方法計量時間?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劇中向人們展現的那些古人計時的智慧。
  • 《長安十二時辰》引熱議!小師父十二生肖,帶你了解古代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由易烊千璽、雷佳音主演,已經播出就引發許多討論。古時候的中國人,將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相當於24小時,每個時辰等於2小時。子鼠、醜牛、寅虎、卯兔……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習性、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小師父饕餮紋十二生肖,帶你了解古代十二時辰,了解中華民族知識,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 最近《長安十二時辰》很火,那麼歷史的十二時辰時間是如何算的?
    古代時間十二時辰計算方法源於西周。十二時辰對應時間是古代對於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方法。古代的十二時辰有:子[zǐ]時醜[chǒu]時 寅[yín]時 卯[mǎo]時辰[chén]一天當中古代以子時開始算起。對應時間如下。
  • 《長安十二時辰》的幕後黑手徐賓,在戲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老實人
    《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徹底完結了。作為今年暑假最火熱的電視劇之一,《長安十二時辰》不僅讓優酷賺得盆滿缽滿,同時還讓劇中的很多演員和角色為觀眾所熟知。除了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之外,最讓觀眾感到驚豔還有《長安十二時辰》的幕後黑手,心機深沉的徐賓。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是什麼?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結局揭秘他死的最慘
    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結局是什麼?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結局揭秘他死的最慘   優酷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懸疑劇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泌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趣味英語:長安「十二時辰」如何看盡盛唐繁華?
    由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懸疑劇 counter-terrorism thriller 《長安十二時辰》 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 正在熱播,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火在哪兒?帶來了哪些啟示?
    《長安十二時辰》火在哪兒?帶來了哪些啟示? 原標題:   何天平 日本愛知大學訪問學者,廣播電視學博士  湯 嫣 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幹部  曹曉靜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曹 盾 《長安十二時辰》導演  日前,在優酷上線播出的國產網絡劇《長安十二時辰》,一經推出便得到了業內和觀眾的好評。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子民的驕傲與哀愁
    帝國強盛至極,如太陽罩頂,底下往往伴隨著呼之欲出的陰影,如同《長安十二時辰》所點題,人性的善惡交雜、時代的華麗萎靡、文明的燦爛崩毀、長安的溫柔殘酷,在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盡顯無遺,生活在盛唐時代的人們各有各的欲望和心事,在一場追緝行動中,他們或大或小的選擇,左右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方向。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上元節:古代中國每年最熱鬧的一天
    《長安十二時辰》整個故事雖然只有24小時,卻為我們勾勒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唐代生活圖景,從劇集第一個畫面、第一句臺詞、第一行字幕開始,處處都透露著長安城上上下下、正派反派、宮裡宮外的人們,雖然目的不同,但都為即將到來的上元節做了充足的準備:百姓趕著去看上元花燈、狼衛掐準時機製造混亂、不良人張小敬步步緊逼、靖安司要保長安捉真兇……一年有8760個小時,為何上元節這天的十二個時辰如此與眾不同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表達
    有人問導演曹盾, 《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不叫《西安二十四小時》 ,曹盾答: 「如果時間都不是自己的,還談什麼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自信了,文化怎麼自信? 」曹盾言語中所流露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貫穿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始終。
  • 古代的十二時辰,究竟有哪十二個時辰
    說起十二時辰,想必對大家來說那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但說起十二時辰中究竟有哪十二個時辰,相信很多人都會一臉懵,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時辰是古代的計時單位,古人把一晝夜,也就是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所以現在的一個小時就等於古代的半個時辰。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算起,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麼十二個時辰對應到現在,分別都是幾點呢?子時,十二時辰中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 《長安十二時辰》內容飽滿寓意深刻,只因生僻字過多,讓網友頭疼
    最近,由易烊千璽和雷佳音領銜主演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據悉,該劇改編自著名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小說,劇中演員演技精湛,畫風別具一格,開播後,便獲得了網友們的大量好評。與小說原著相比,《長安十二時辰》的內容豐滿程度依舊,故事性以及劇情的節奏感非常強烈,整部劇韻味十足、令人陶醉。無論在哪個方面,《長安十二時辰》都有著極高的水準,因此,這部劇更是被譽為今年最強國產古裝劇。在內容上,《長安十二時辰》也漸進式地顯現出深度。一開始,大部分觀眾可能以為,這只是一個在上元節反恐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隱藏的含義,是對歷史的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是近期在優酷獨播的一部網劇,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這是一部古裝懸疑劇,以一個案件貫穿始終,在十二時辰內,講述不良帥張小敬和靖安司司丞李必聯手捉拿襲擊長安的恐怖分子的故事。恐怖分子是所有衝突和矛盾的來源。
  • 暑假陪娃十二時辰!長安劇教會你古代計時法,給娃科學啟蒙必備
    最近看《長安十二時辰》了嗎?這個發生在唐長安城24小時的懸疑探案故事,從天寶三載正月十四的巳正開始,到正月十五的巳正結束。故事每一集為半個時辰,每集開頭都會以日晷報時,半個時辰等於現在的一個小時。人類對於時間的感知,最早的來源就是太陽,日升日落,周而復始。「日」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為「太陽的影子」。
  • 長安十二時辰 手記
    於是,這個寒假的第二周,和他商量了一下,去喜歡的老師那裡上五天的主題課,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主題,從盛唐時代的衣食住行切入,用一幅幅生動的小圖展現唐朝的風貌。 於是就這樣開始了,每天下午從兩點畫到五點,連續十五個小時的專注。晚上回來,我給他提議可以把每天的繪畫和感想寫一篇日記記錄下來,這樣圖文並茂,最後我來幫助他排版,做成一篇生動可愛的小文,永久記錄和保存下來。
  • 《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生日特輯 「五尊閻羅」震長安
    由作家馬伯庸原著,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等領銜主演的超級劇集《長安十二時辰》發布主演雷佳音全新生日特輯。《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生日特輯 「五尊閻羅」震長安
  • 《長安十二時辰》十二問解讀 導演回應觀眾質疑
    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十二問解讀   《長安十二時辰》展現了唐代長安上元燈會的恢弘景象。   由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優酷播出。該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刺客」狼衛企圖使得長安城陷入危局,靖安司主腦李必(易烊千璽 飾)委託「死囚」張小敬(雷佳音 飾),務必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城的故事。新京報專訪導演曹盾解讀了《十二時辰》的十二個問題。
  • 馬伯庸:遺憾不能把西安更多地方寫進《長安十二時辰》
    據悉,《唐朝人的日常》是由優酷文化聯合曲江文旅,聯動優酷劇集《長安十二時辰》,共同打造的精品文化課程,是一部以唐朝人的日常為小切口,談當下中國民眾對中國文化回歸的知識性節目。而文旅君也有幸採訪到了馬伯庸,了解《長安十二時辰》以及《唐朝人的日常》背後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時辰計時法到底是啥?古人的記時方式不一般
    隨著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大火,人們除了對盛唐文化的嚮往之外,也對劇中主要的時間線索——時辰計時法,充滿了興趣。《孔雀東南飛》說「晻(yǎn)晻黃昏後,寂寂人定初」,可以看成為古代這兩個時段之間的確切描繪。人定以後就是夜半了。 《詩經》說:「女曰雞鳴,士曰昧旦。」(見《詩經·鄭風·女曰雞鳴》)雞鳴和昧旦是夜半以後先後相繼的兩個時段。昧旦又叫昧爽,這是天將亮的時間。此外古書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這是天亮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