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工作,把「首付款」翻譯成first payment,老闆非常不滿意

2020-12-25 教育家園

在現實環境中學習英語,進步才會飛快。你讓一個託福雅思高分的人,剛開始去美國,在和英語native speaker交流上,肯定會有點問題;同樣,一個學漢語十幾的老外,剛到北京,依舊不能完全理解我們說的話。所以,要去外企工作,也要懂外企常用的那套英語表達。

一般來說,工作語境用到的英語是非常實用,非常準確的,這樣就不容易引起誤解。直白翻譯的話,會錯誤不少。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以下幾組表達。

第一個:要表達「平攤費用」,你會怎麼說?聽到有直譯說each one pays the half,也有說go Dutch。雖然都對,但是不是外企常用。前者肯定是中式思維翻譯,後者是「吃飯買單」時候常用。在外企,做買賣的時候,「平攤費用」一般都說split the bill 或者go fifty-fifty。

第二個:如何表達「設計圖紙」?很多同學直接說design picture,可以告訴你,肯定是錯的!正確說法是design drawing。要知道,那些標有產品大小,尺寸,材料,厚度,層數等具體細節的圖案,都是叫做drawing。

第三個:怎麼說「硬性規定」?很多同學說strong regulation,完全錯啦,地道的翻譯是hard and fast rule,查閱詞典,你會發現hard and fast其實是一個短語,意思是「不能變通的,不能更改的」,這些你應該沒有見過。

第四個:要表達「該產品保修兩年」,如何說?不少同學翻譯成this product can be protected to repair within 2 years,雖然意思也明白,但是外企常說this product comes with 2 year limited warranty,是不是更清楚明白?warranty就是「(商品)保用單」。在「保修期內」可以說under warranty。

說了那麼多有用表達,現在我們來討論,如何表達「首付款」這個意思。

對於量大的東西,一次性付完,可能沒有那麼多現金,況且,你付款完太早了,對方不交貨,你存在很大風險。因此做買賣,一定要籤訂協議,先交首付款,驗貨合格之後才付尾款。

有同學把「首付款」翻譯成first payment,或者first pay money,其實都不對!外企老闆會覺得你英語差,怎麼去面對面溝通問題?對你不滿意!首付款」通常譯成down payment,一般是指「分期付款中的首付款」;此外 initial payment 是對的,表示「首筆付款」;在外企中,還經常說deposit payment,側重表達的是「訂金」 。

你可以通過下面的例句來理解:

We are saving for a down payment on a car.

我們正攢錢支付買車的首付金。

New customers have to pay 35% as the deposit payment if they place fresh order with us.

新客戶要付35%的款項作為訂金,如果他們要在我們下新訂單。

今天分享的這些表達,在工作中是高頻地出現,掌握好了,可以讓你表達更流暢,意思更清晰。這樣的內容,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把「首付款」翻譯成first pay money,在外企將難獲重用
    剛到外企工作的同學一般都深受打擊,因為感覺自己的英語發揮不出來。其實學校學的英語適合考試,適合演講,也適合寫學術文章,但是不怎麼適合用在工作上。畢竟,工作用到的都是商務英語,有自己常用的很多固定表達。讓你翻譯「最後確定預算」,你會如何說?不少同學說make sure of the budget at the last minute,作為直譯,意思也表達明白了,但是很囉嗦。外企直接說那麼,我們來深度討論一下,如何翻譯「首付款」呢?
  • 把「銀行水單」翻譯成bank water bill,外企老闆非常不滿意
    為什麼呢?因為外企經常用的表達,和我們考試見到的,非常不一樣。所以,在外企工作的前面一年,很多英語高手都會做不少筆記,以防止出差錯,鳥哥我不是高手,卻也記了不少。我們可以對比外企經常使用的英語和隨便自由組織的有什麼不一樣。相信你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
  • 在外企把「銀行水單」翻譯成bank water bill,老闆會非常不滿意
    不少英語好的同學,去外企工作的前面半年,依舊會在英語方面受到打擊!為什麼呢?因為外企經常用的表達,和我們考試見到的,非常不一樣。所以,在外企工作的前面一年,很多英語高手都會做不少筆記,以防止出差錯。我們可以對比外企經常使用的英語和隨便自由組織的有什麼不一樣。相信你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
  • 總把「質量好」翻譯成have good quality,外企老闆越來越不滿意
    在外企這樣的商務語境,儘量不要用過於口語化的表達。我們總結了很多外企高頻表達,不妨來對比學習一下。要翻譯「生產能力」,在外企儘量不要說production ability,一般都說production capacity;要表達「到期付款」,過四級同學翻譯成pay money when it reaches time,這樣就不好,一般都說pay at due date,單詞due就是「到期的」;
  • 把「質量差」翻譯成 bad quality,外企老闆非常不滿意
    見過不少同學,工作很久,寫的英文郵件還是很差勁,和老外面對面交流更是無話可說。為什麼呢?直接原因是放棄了學習,反覆用最簡單的表達,以為可以滿足工作要求。其實,這是對自己要求低的表達,也就是說僅僅學會了救命英語。
  • 把「收回成本」說成get money back,外企老闆直搖頭,表示不滿意
    我們分享了很多外企常用表達,大部分朋友都能夠接受,而且覺得學不夠,讓我們繼續分享。今天來學習對比一些。要翻譯「分期付款」,不要說pay by many times,一般都說 payment by installments;要表達「試銷訂單」,不要說order of trying to sell,老外常說trial order;說到「一式三份協議」,直接譯成copy three pieces of
  • 把「請你放心」翻譯成don't worry,外企老闆對你不放心
    我對這句話還是非常贊同!現在雖然就業競爭激烈,但拼的就是個人的整體素質,去埋怨不是名校畢業,沒有博士文憑的意義不大。把英語練好,在北上廣深,你會有一席之地的,特別是工作常用的高頻表達。我們總結了不少外企外貿高頻用語,覺得有用的,可以學習一下。大城市沒有一個企業會嫌棄英語好的人,除非企業負責人想把企業弄搞垮。
  • 外企老闆說,你這個表達非常不好:把「在途中」翻譯成on the way
    如果在外企的話,你還要注意很多常見的表達。有時候自己翻譯的意思是對的,但是未必符合老外的用法習慣。為了讓大家學到地道的外企英語,我們不遺餘力地分享一些有用表達。要表達「訂購一空」,翻譯成have sold out,那就錯了,訂購不等於賣出,所以地道的表達是was booked out;要表達「使合同生效」,翻譯成let the contract meaningful,也不算好,一般都說bring a contract into effect;要表達「分期付款」,說成pay by different time,老外會困惑,一般都說payment by installments
  • 說成false price,外企老闆搖頭說不
    有同學剛畢業去了外企工作,覺得怎麼有那麼多陌生的英語表達,簡直要崩潰了。你要問公司經理某個表達怎麼說,他還是會告訴你,但他不會總結出全部告訴你,因為他是憑著多年工作經歷學到的,沒想過系統去總結。但是問多了,你也不好意思,畢竟語言學習是你個人的事情!為了解決這些工作需要英語同學的困惑,我做個好人吧,總結了不少外企外貿高頻表達。
  • 在外企不知道「運費到付」如何翻譯,老闆真的不滿意
    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和不少外企老闆或負責人談論人才的問題。毫無疑問,現在的畢業生,英語水平棒棒的,要什麼證書都有。關鍵是工作之後,他們遲遲不進入狀態,英語表達並沒有達到預期,大部分不能用英語和老外談業務。
  • 把difficult customer翻譯成「困難的客戶」,在外企無法脫穎而出
    在外企工作的同學,有不錯的語言環境,無須出國,也能和英美人士順暢地交流,甚至接觸到世界各地的英語口音,因此英語口語一般都會練得比較實用。鳥哥可以自豪地說,只要老外確定他說的是英語,沒有俺鳥哥聽不懂的!如果你覺得該學一點外企高頻英語表達,可以看我的分享。
  • 在外企把「水貨」翻譯成water goods,外企老闆表示你就是個水貨
    要去外企工作,或者到外貿公司工作,你必須要懂得一些實用的商務英語。那是工作場合最常用的英語,你運用得好,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溝通沒有問題的人。老闆願意委託重任給你,隨之而來的是好職務和高工資;外國客戶也樂意給你大的訂單,因為訂單在你手裡,他們十分放心。
  • 在外企把「請你放心」說成please don't worry,老闆會真的不放心
    每天學習一些外企外貿常用英語表達, 對你工作會有很大幫助。所謂的英語水平高,並不一定是精通語法,有一萬以上詞彙量,外企更看重的是英語運用能力。也就是說,哪怕你四六級就踩線過,但是和外國客戶能順暢地談論業務,進而接下訂單,比你過了專八卻不敢開口好,外企老闆更喜歡前者。
  • 在外企不要把「大宗訂單」翻譯成big order,不然會被老闆輕看
    有人翻譯成thin profit and sell more,意思雖然對,可惜是中式思維翻譯,外企常說small profits but quick turnover。單詞turnover在比賽語境中是「失誤」的意思,而在商務語境是「交易量」的含義。第二組:如何翻譯「最低價」?
  • 把「注意」翻譯成 pay attention to,要進外企很不容易
    鳥語哥帶大家來對比一些中文意思,翻譯成英文,看看用詞有何不同。比如,要表達「運費由你方付」,我們常說 the shipment should be paid by your side,實際上只要說shipment at your expense 就很好; 要表達「當你有空的時候,儘快做某事」,我們一般翻譯成「when you are free,please do sth」,外企卻常用「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please
  • 把lead time 翻譯成「通向時間」,在外企,很難有好的發展
    商務英語非常有用,也就是和進行商務活動,比如求職面試,和老外談生意等都用到。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一下。要表達「大宗訂單」,不要說big order,而是用bulk order。停業,歇業」,不要說stop business,一般都說go out of business;要表達「和國際接軌」,不要說connect to the world,一般都說gear sth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說到「在很短時間內」,翻譯成
  • 把「全額付款」翻譯成pay all the money,外企老闆將不會再用你
    在外企的話,要善於學習,看看同事或者外國客戶怎麼用,系統學習過商務英語,你的英語使用會更加地道。我們學習對比一些表達。說到「銷售說明書」,不要翻譯成selling instructions,也不要說成sales instruction book,地道的表達是sales literature;讓你翻譯「色差」,懂得說color difference 還不行,外企常說color variation,而服裝行業會說color shading;要表達「物有所值」,不要說product worths that price,一般都說
  • 在外企把「lead time 」翻譯成領導時間,老闆會嚴重懷疑其能力
    第一個:你怎麼翻譯「剩下的利潤低」?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翻譯成「The remaining profits are low」,對不對呢?意思是正確的,但是不夠地道。外企經常說it leaves us with small margin。
  • 在外企,不要把「色差」翻譯成color difference
    我對她說,他們不聽課,是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到工作需要到英語他們就知道錯了。現在不少公司都要求英語過六級以上,分數不能低。老師能夠多說一點實用內容,學生覺得有用,可能會更願意聽,畢竟照本宣科和自己看沒有差別。覺得英語可以幫自己找到更好工作的朋友,可以看我關於外企外貿高頻表達的筆記。
  • 在外企把「最高限價」翻譯成the highest price 會顯得有些Low.
    我們來學習一些外企常用表達,對你去外企工作或者和外國客戶交流有很大幫助。要表達「擬定合同」,記得不要說sign a contract,這個是「籤合同」,地道的說法是draw up a contract,短語draw up表示「起草,擬定」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