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和不少外企老闆或負責人談論人才的問題。毫無疑問,現在的畢業生,英語水平棒棒的,要什麼證書都有。關鍵是工作之後,他們遲遲不進入狀態,英語表達並沒有達到預期,大部分不能用英語和老外談業務。
為什麼在校園可以和老外聊天,到了外企談業務就表現那麼弱呢?那是因為工作實踐太少,沒有系統學過商務英語,不懂外企外貿常用的那套表達。我們可以看看商務英語都有什麼不同。
第一個:要表達「備貨時間」,該怎麼說?竟然有大部分翻譯成preparing time for goods,當然錯了,這是直譯的結果,而在外企,經常說lead time。泛指從客戶給訂金到產品做好,可以出貨的這段時間。
第二個:要表達「居高不下的價格」,怎麼說?考了不少同學,部分不知道,部分說middle price,理解完全錯誤!居高價格,依舊是高價的呀,不是處於中間。地道說法應該是hard price。如果是「半價」,應該說half price,也可以說fifty percent discount。
第三:怎麼翻譯「產量低於預定指標」?這個讓人犯難了,有人翻譯成the output is lower than expectation,翻譯得生硬,老外基本懂,單地道的說法是shortfall in output,單詞shortfall是「缺口差額」。
第四:如何表達「收支平衡」?剛入職員工都會說income and spending keep the same !外企經理莫名其妙。正確的說法是break even,還可以說make both ends meet。後者還可以表示「量入為出」。
那麼,你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運費到付」嗎?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外企前臺小妹都可以回答的問題。現實是,很多沒有工作經驗的同學都說成pay money when you receive the package,對不對呢?也不算錯,但是翻譯過於直白,不像是一個外企員工該有的英語水平,外企老闆對你的回答會非常不滿意!
在外企,前臺小妹可以告訴你,「運費到付」的正確說法是freight collect。要知道freight除了有「貨運」的意思,還有「運費」含義,而collect就有「收取欠費」的含義。對於經常寄送國際快遞的前臺小妹,她自然懂得。
有同學說,能不能用cash on delivery 表示「運費到付」,對不起,真的不可以哦!因為cash on delivery 是「貨到付款」的意思,側重的是「付貨款」,不是付運費!
The Bill of Lading should be marked "Freight Collect" instead of "Freight Prepaid".
提貨單上應該是運費到付而不是運費預付。
要去外企,或者從事外貿,需要學習太多常用表達。這些詳細而優質的分享,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