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不知道「運費到付」如何翻譯,老闆真的不滿意

2020-12-11 教育家園

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和不少外企老闆或負責人談論人才的問題。毫無疑問,現在的畢業生,英語水平棒棒的,要什麼證書都有。關鍵是工作之後,他們遲遲不進入狀態,英語表達並沒有達到預期,大部分不能用英語和老外談業務。

為什麼在校園可以和老外聊天,到了外企談業務就表現那麼弱呢?那是因為工作實踐太少,沒有系統學過商務英語,不懂外企外貿常用的那套表達。我們可以看看商務英語都有什麼不同。

第一個:要表達「備貨時間」,該怎麼說?竟然有大部分翻譯成preparing time for goods,當然錯了,這是直譯的結果,而在外企,經常說lead time。泛指從客戶給訂金到產品做好,可以出貨的這段時間。

第二個:要表達「居高不下的價格」,怎麼說?考了不少同學,部分不知道,部分說middle price,理解完全錯誤!居高價格,依舊是高價的呀,不是處於中間。地道說法應該是hard price。如果是「半價」,應該說half price,也可以說fifty percent discount。

第三:怎麼翻譯「產量低於預定指標」?這個讓人犯難了,有人翻譯成the output is lower than expectation,翻譯得生硬,老外基本懂,單地道的說法是shortfall in output,單詞shortfall是「缺口差額」。

第四:如何表達「收支平衡」?剛入職員工都會說income and spending keep the same !外企經理莫名其妙。正確的說法是break even,還可以說make both ends meet。後者還可以表示「量入為出」。

那麼,你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運費到付」嗎?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外企前臺小妹都可以回答的問題。現實是,很多沒有工作經驗的同學都說成pay money when you receive the package,對不對呢?也不算錯,但是翻譯過於直白,不像是一個外企員工該有的英語水平,外企老闆對你的回答會非常不滿意!

在外企,前臺小妹可以告訴你,「運費到付」的正確說法是freight collect。要知道freight除了有「貨運」的意思,還有「運費」含義,而collect就有「收取欠費」的含義。對於經常寄送國際快遞的前臺小妹,她自然懂得。

有同學說,能不能用cash on delivery 表示「運費到付」,對不起,真的不可以哦!因為cash on delivery 是「貨到付款」的意思,側重的是「付貨款」,不是付運費!

The Bill of Lading should be marked "Freight Collect" instead of "Freight Prepaid".

提貨單上應該是運費到付而不是運費預付。

要去外企,或者從事外貿,需要學習太多常用表達。這些詳細而優質的分享,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在外企工作,把「首付款」翻譯成first payment,老闆非常不滿意
    你讓一個託福雅思高分的人,剛開始去美國,在和英語native speaker交流上,肯定會有點問題;同樣,一個學漢語十幾的老外,剛到北京,依舊不能完全理解我們說的話。所以,要去外企工作,也要懂外企常用的那套英語表達。一般來說,工作語境用到的英語是非常實用,非常準確的,這樣就不容易引起誤解。直白翻譯的話,會錯誤不少。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以下幾組表達。
  • 把「銀行水單」翻譯成bank water bill,外企老闆非常不滿意
    為什麼呢?因為外企經常用的表達,和我們考試見到的,非常不一樣。所以,在外企工作的前面一年,很多英語高手都會做不少筆記,以防止出差錯,鳥哥我不是高手,卻也記了不少。我們可以對比外企經常使用的英語和隨便自由組織的有什麼不一樣。相信你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
  • 在外企把「銀行水單」翻譯成bank water bill,老闆會非常不滿意
    不少英語好的同學,去外企工作的前面半年,依舊會在英語方面受到打擊!為什麼呢?因為外企經常用的表達,和我們考試見到的,非常不一樣。所以,在外企工作的前面一年,很多英語高手都會做不少筆記,以防止出差錯。我們可以對比外企經常使用的英語和隨便自由組織的有什麼不一樣。相信你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
  • 把「質量差」翻譯成 bad quality,外企老闆非常不滿意
    筆者覺得,想獲得老闆青睞,獲得外國客戶大訂單,真的需要提高商務英語,不然,誰會放心把百萬美金的大單,交給一個表達含糊的人呢?錢多了是嗎?我們今天來學習一些常用表達,覺得有用可以記筆記。說到「單獨包裝」,不要翻譯成single packing,正確表達是individual packing,單詞individual體現了「獨立性」。
  • 總把「質量好」翻譯成have good quality,外企老闆越來越不滿意
    要翻譯「生產能力」,在外企儘量不要說production ability,一般都說production capacity;要表達「到期付款」,過四級同學翻譯成pay money when it reaches time,這樣就不好,一般都說pay at due date,單詞due就是「到期的」;
  • 在外企把「lead time 」翻譯成領導時間,老闆會嚴重懷疑其能力
    第一個:你怎麼翻譯「剩下的利潤低」?大部分在校大學生翻譯成「The remaining profits are low」,對不對呢?意思是正確的,但是不夠地道。外企經常說it leaves us with small margin。
  • 把「收回成本」說成get money back,外企老闆直搖頭,表示不滿意
    如果真的這樣,說明你待在舒適區太久了,失去了自我提高的勇氣。我們分享了很多外企常用表達,大部分朋友都能夠接受,而且覺得學不夠,讓我們繼續分享。今天來學習對比一些。要翻譯「分期付款」,不要說pay by many times,一般都說 payment by installments;要表達「試銷訂單」,不要說order of trying to sell,老外常說trial order;說到「一式三份協議」,直接譯成copy three pieces of
  • 在外企把「水貨」翻譯成water goods,外企老闆表示你就是個水貨
    要去外企工作,或者到外貿公司工作,你必須要懂得一些實用的商務英語。那是工作場合最常用的英語,你運用得好,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溝通沒有問題的人。老闆願意委託重任給你,隨之而來的是好職務和高工資;外國客戶也樂意給你大的訂單,因為訂單在你手裡,他們十分放心。
  • 把「最低價」翻譯成the lowest price,在外企老外會不停笑你
    而工作用到的英語是商務英語,和四六級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需要在工作中多加學習。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一些外企常用表達。說到「銀行水單」,千萬不要說bank water bill,正確的說法是bank slip;要表達「實業公司」,不要說real career company,正確的表達是industrial company;要表達「母公司」,說成mother company,要鬧大笑話了,正確說法是parent company;要翻譯「收到付款之後」,我們最喜歡說after receiving the money,
  • 把「注意」翻譯成 pay attention to,要進外企很不容易
    工作用到的英語,也就是商務英語,涉及到的面比較到廣,既需要簡潔明了,也需要禮貌得體。鳥語哥帶大家來對比一些中文意思,翻譯成英文,看看用詞有何不同。比如,要表達「運費由你方付」,我們常說 the shipment should be paid by your side,實際上只要說shipment at your expense 就很好; 要表達「當你有空的時候,儘快做某事」,我們一般翻譯成「when you are free,please do sth」,外企卻常用「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please
  • 把「背書」翻譯成recite the book,在外企,真的鬧笑話
    大概十年前,剛到外企工作時候,發現部門經理在電話中用英語和客戶聊上半個小時,客戶來公司,經理也可以和外國客戶在談笑風生中籤下上百萬美金訂單。我還真的挺羨慕,覺得他肯定是國內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後來才知道他就二本學校畢業,專業是印刷包裝!
  • 如何用英語表達「虛價」?說成false price,外企老闆搖頭說不
    有同學剛畢業去了外企工作,覺得怎麼有那麼多陌生的英語表達,簡直要崩潰了。你要問公司經理某個表達怎麼說,他還是會告訴你,但他不會總結出全部告訴你,因為他是憑著多年工作經歷學到的,沒想過系統去總結。但是問多了,你也不好意思,畢竟語言學習是你個人的事情!為了解決這些工作需要英語同學的困惑,我做個好人吧,總結了不少外企外貿高頻表達。
  • 在外企工作,千萬不要把「驗貨」翻譯成check the goods
    在國外讀書或者有機會在外企工作的朋友,運用的英語一般都比較地道,貼切。地道表達是draw up a contract;要表達「運費到付」,說成pay when receiving the goods,也是中式表達,直接說freight collect就好了。如果要表達「驗貨」,你會怎麼說?
  • 在外企把「籤收」翻譯成sign name and take it,老闆會感覺不專業
    很多同學都不敢去外企面試,覺得肯定要考英語,進去工作之後也用到英語,自己英語差, 沒有信心。其實,到外企工作,也不一定都用英語,比如你做後勤工作。你想在辦公室有好的發展,自然少不了英語。為了幫助大家掌握外企常用英語,我總結了不少典型表達,大家可以看一看。第一個:如何表達「帶領某人參考」?老外到公司談業務,你少不了帶他走走。怎麼表達「參觀」,有同學犯難了。
  • 把「額外費用」說成additional fee,外企經理說,翻譯不及格
    這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工廠老闆聽了之後,臉色大變,為什麼呢?其實這句話非常有問題,我們說的「打九折」,是價格按照原來的90%,也就是減少10%,在英語裡面是10% discount.,所以她應該說we would like to allow you 10% discount。動詞allow 可以替換成 grant,offer。如果有求於對方,記得說話要委婉一些,不要說得太硬氣。
  • 不知道翻譯「公司總部在某地」,去外企求職,容易被刷下來
    有一同學畢業於一本學校,在上海某企業工作了幾年,後來想跳槽到某著名外企,但英語面試沒有過關,他一氣之下回鄉創業。他回去做什麼呢?他買了一臺挖掘機幫人挖土!自然成為了村裡人譏諷的對象,說既然知道這樣,高中畢業都可以幹這事了!他頂不住壓力,把機器轉手錶弟,又去了上海。他向我請教說,怎麼樣才能迅速提高工作英語呢?他想去外企當高管!
  • 寄一公斤重包裹到上海 運費先付收六元到付卻要翻倍
    其中最容易被消費者忽略的一點是,現在很多快遞公司,在運費上先付(寄快件時先支付運費)和到付(收到快件後再付運費)的執行標準是不一樣的。  快遞公司在運費收取上,先付和到付的價格究竟差別有多大?記者近日專門作了一次調查。  記者給市區多家快遞公司打電話,諮詢一個1公斤重的包裹,從市區快遞到上海,運費如何收取?
  • 解讀|航空貨物運輸中,「運費到付」的支付風險如何規避?
    我們都知道,在航空貨物運輸的過程中,與「運費預付」相比,「運費到付」的收款風險顯然會要大得多。因為一旦出現目的港無人提貨或收貨人收貨後拒絕支付運費,那麼承運人就會面臨著無法收取運費的風險,進而向託運人主張運費的情況,並由此引起糾紛。
  • 把「請你放心」翻譯成don't worry,外企老闆對你不放心
    翻譯成first payment並不好,一般都說deposit payment,單詞deposit本身也可以表示「訂金」,還有「存錢」的含義。客戶說給你打訂金了,但是空口無憑,這個時候,你會讓客戶發來「銀行水單」,也就是匯款的相關證明,怎麼翻譯「銀行水單」呢?
  • 運費預付款莫名成到付 因無收據市民吃了「啞巴虧」
    對自己滿意的單位投上支持的一票。同時,部分讀者將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維權問題向本報反映。3月10日下午,聊城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261999反映,在2015年春節前,他在外地往聊城發了一次物流,本已預付運費,但在提貨時物流公司告知張先生應該到付費用。由於沒有任何收據,張先生至今還在於物流公司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