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可以發明的麼?考古造假,帶你認識歷史上著名的歷史發明家

2020-12-13 老俏說事兒

歷史是可以發明的麼?考古造假,帶你認識歷史上著名的歷史發明家

歷史是可以發明的麼?東亞某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宇宙第一強國」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但其實,還有很多著名的所謂「發明家」發明了許多所謂「歷史」矇騙世人。其中,考古造假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手段,這在歷史學界是非常卑劣的行為,但卻沒有哪個人在考古方面弄出影響如此巨大,規模如此驚人的騙局。

對於考古學家乃至整個考古界來說,恐怕沒有什麼比不斷發掘出幾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更為讓人自豪的,這不僅意味著考古學家的能力,更代表著國家的久遠歷史和厚重底蘊。在日本,有一位考古學家從1980年代開始就展開了自己的輝煌。

考古發掘

這位叫藤村新一的「考古學家」是原日本東北舊石器文化研究所前副理事長,他曾經憑一己之力,在日本發掘出過許多年代久遠的舊石器,而且年代不斷被刷新,最早甚至能追述到70萬年前,直逼著名的「北京人」。此事使得整個日本一片歡呼,日本政府甚至命令將之寫入教科書。

1981年,只有高中學歷的考古愛好者藤村新一,在跟隨一支考古隊發掘被認為有4萬年歷史的「座散亂木遺址」的時候,居然獨自一人挖出了49枚舊石器殘片,證明了在4萬年前,日本就已經有人類活動了。這一發現讓整個日本考古界為之振奮,很快,官方部門就公布這一消息,並聲稱日本是否存在舊石器時代的爭論終於有確切的定論了。

真正的舊石器時代的石刀

而且,這只是藤村新一「輝煌」的開始。之後幾年中,他在「座散亂木遺址」的17萬年地層中又發現了舊石器的殘片,這更是為日本舊石器前期時代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證據」。只是略顯蹊蹺的是,藤村新一出土的石器都埋藏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儘管當時有少數專業的考古學家對此質疑,但大多數學者沉浸在狂喜中。日本媒體自然不會放過這重大發現,反覆甚至是24小時滾動報導。之後十多年中,藤村新一更是不斷發掘出越來越古老的舊石器,其中甚至包括7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遺物,他甚至宣稱要發掘100萬年前的舊石器。

日本教科書上有關舊石器的內容

然而,這的的確確就是一場騙局,一場轟動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世紀騙局。其實,藤村新一的作假手法其實相當拙劣,只要稍微留心就會揭穿。然而這一絕世醜聞,卻在日本成為了歡呼的依據,藤村新一也被譽為「神之手」在日本考古界享有盛譽,對他的任何質疑都被日本民眾乃至官方認為是「對全日本的誹謗」。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藤村新一這拙劣的騙局,就是被日本人自己揭露的。2000年10月22日,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為了能24小時,全方位無死角地報導藤村新一發現的過程,在他工作的地方偷偷設置了監視器。結果監視器拍攝下來的畫面,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藤村新一被拍攝下來的造假行為

凌晨時分,藤村新一獨自一人出現在鏡頭裡,在某個挖掘坑中將事先準備好的6塊石器埋在地下,甚至還仔細踩平地面後悄然離去。次日,他果然如同往常般到現場,沒多久就宣布自己挖出了所謂的舊石器。這才有人發現:原來震驚日本考古界的「舊石器」,是發現者本人自掘自埋入的人工製品。

事件被日本媒體曝光後,藤村不得不承認在此次挖掘中造了假。不過同時,他還試圖欺瞞輿論,只是承認他挖掘的42餘處遺址是假的。但這一次,他沒能再取得日本考古學家以及民眾的信任。他們決定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對藤村新一所參與的所有考古挖掘成果重新進行驗證。

日本媒體對此的報導

2003年日本考古學協會報告指出,藤村新一參與發掘工作的遺蹟有162處有捏造行為,其中159個遺蹟被認定沒有學術價值。這一結果,也造成了日本考古界的學術成果整整倒退了20年,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將所有涉及藤村新一考古成果的所有內容從教科書中抹除。

同年,藤村新一被以「偽計業務妨礙罪」被提起公訴,但警方卻認為證據不足不予起訴。據說他幾乎在同一時間段砍下了自己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以此謝罪。同年11月,他又被進入了福島縣精神病院,被懷疑患有「解離性同一性障礙症」,俗稱雙重人格。

日本學術造假「新銳」小保方晴子

其實,這也不是日本學術造假的極致,或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藤井善隆」這個人。

相關焦點

  • 考古造假系列,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考古造假事件?
    他們取出了著名的「瑪雅水晶頭骨」,用電子顯微技術和X射線技術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水晶頭骨上有多處細微旋轉劃痕,這是一種叫做「旋轉輪」的珠寶加工設備造成的。所以,水晶頭骨是近代珠寶匠的作品,典型的考古造假。但是,不管是不是造假,水晶頭骨已經成為了一個大IP,為很多人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是這樣的:1924年,英國探險家米歇爾·黑吉斯帶領團隊來到了中美洲,探尋神秘的瑪雅遺址。
  • 被發明家點亮的現代文明:歷史上重大發明之一電話
    被發明家點亮的現代文明:歷史上重大發明之一電話大家好,我是患得患失說。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送你一個麼麼噠~電話是我只要拿起聽筒,一瞬間就可以被別人所理解,並且毫無理解成本的時候,這種衝擊感和對於信息傳遞的便利性的提升,距離電報來說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所以為什麼大家對于貝爾和他的所帶來的發明在這個歷史上一定要濃重的大書特書一筆,原因就在於它大大提升了我們信息處理的效率,從而帶動了一大批的行業的發展,以及整個行業的社會發展的進步。
  • 歷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發明的真正發明家
    愛迪生自由地依靠前人的工作,他在留聲機的創作中不承認他們的工作愛迪生與留聲機託馬斯·愛迪生是留聲機發明的功臣,留聲機是他於1878年首次獲得專利的一種設備。它不是第一個能夠錄音的設備,儘管它是第一個能夠以回放的形式忠實地再現聲音的設備。早期的設備可以錄製聲音,並且可以在視覺上而不是聽覺上再現。
  • 歷史上最牛的幾位大發明家,發明的一些東西至今都還影響著社會
    歷史上最牛的幾位大發明家,發明的一些東西至今都還影響著社會說起古代中國人的智慧,大家肯定就會想起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了。在古代,很多人的智慧可以說是讓大家嘆為觀止,發明的一些東西至今都還在影響著整個社會。
  • 歷史、考古與中醫藥
    其中有這樣兩個例子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一位湖南的高分考生選擇了北大的考古系,另一位江蘇的高分考生因為歷史選修成績不夠好而沒能進入清北。這兩位高分考生引起關注的原因,在於她們的選擇和境遇,與人們的「經驗認知與期待」不符。但實際上,這種表象背後,反映出全社會長期以來對歷史與考古的嚴重低估。
  • 考古造假領軍人藤村新一,造假造進教科書,將日本歷史推前70萬年
    為了證明「神國」的歷史悠久,為了刷新日本的文明史,一位名叫藤村新一的日本考古愛好者,宣稱自己在考古發掘時,多次挖到年代久遠的舊石器,而且其年代不斷被刷新,最早可以追溯至70萬年。——相當於北京猿人的時期。殊不知,這其中竟隱藏著一場世紀造假騙局。他叫藤村新一,1950年出生於宮城縣,高中學歷,非考古專業出身,也就是一個業餘考古愛好者而已。
  • 尼雅考古與精絕歷史
    前三次,都獲得過不少的文物,對認識尼雅、認識新疆及中亞歷史也確實產生過巨大影響。但在第四次時,面對變化了的時代,他以不變的前三次曾經成功的方式進入尼雅,終鎩羽而歸,含恨離去,隨即結束了他在中亞大地上的考古生涯。  斯坦因在新疆的考古,成就了他在中亞歷史文化研究中無法取代的歷史地位。
  • 瓦特:世界公認的蒸汽機發明家 歷史上的優才人物 No.41
    詹姆斯·瓦特是英國著名的發明家,是工業革命時的重要人物。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法蘭西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對當時已出現的蒸汽機原始雛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進,發明了單缸單動式和單缸雙動式蒸汽機,提高了蒸汽機的熱效率和運行可靠性,對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改良了蒸汽機、發明了氣壓表、汽動錘。後人為了紀念他,將功率的單位稱為瓦特,常用符號「W」表示。
  • 他的發明曾改變歷史,被譽時代英雄,為何幾十年後被世人唾棄?
    所謂先見之明,是對即將出現的事物的認識,而這認識要有一個過程。」 人類的發展史,其實自始至終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自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之後,就逐漸開始了文明的發展,而科技則一步步緊跟在文明的身後。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西方一共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伴隨著這幾次工業革命一同到來的,還有科技的進步。
  • 中國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著名發明家
    發明創造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有許多發明是廣大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歷史長河中,有些發明如果要追尋究竟是誰發明的或誰對這項發明作出的貢獻最大,卻是不可能的了。但也有些發明主要依靠個別非常有智慧的人發明出來的。
  • 到西安遊學,他們說:歷史有意思,考古很好玩,來吧!
    自己親自體驗考古(用盜墓賊發明的洛陽鏟打深洞),真得很有趣。趙先生:才辭秦始皇,又拜漢文景,著漢服行大禮,左擁老情人,右抱小美娘。走回坊人行街,品賈三清真餐。聽秦腔,學秦戲,吼一吼精神煥發,敲一敲返老還童。
  • 20年城市考古帶你穿越「地下濟南」9000年歷史
    展覽集中展示了濟南市近20年來50餘項重要考古發現中的850餘件(套)文物。與博物館展覽不同,濟南考古館以考古發掘項目為單位,對出土文物和考古信息進行了密集而詳盡的展示,眾多考古工具同時展出,讓觀眾得以一窺「神秘」的考古工作。9000年前濟南就有人類活動  你能想像,距今約9000年前的濟南人是怎麼生活的嗎?
  • 最糟糕的發明家:發明的東西危害人類幾十年,最後死於自己的發明
    大家都知道人類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偉大的發明家,特別是在近代正是因為有這些發明家,人類的生活水平才能夠變得像現在這麼便利。如果沒有這些發明家的話,那麼我們可能還在過著沒有電的生活,想要聯繫還只能夠靠書信沒有辦法打電話。
  • 歷史上著名的「民科」們
    在很多人眼裡,這個詞多少有些貶義的成分,但其實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是民科出身。這裡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幾位代表性人物。(本文中「民科」概念泛指非官方的民間科學研究者)民科鼻祖——費馬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費馬大定理」這個概念,費馬大定理提出300多年後,才於1995年被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宣布證明。
  • 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一、深刻理解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重大價值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遺存的保護是考古學研究的前提,考古學研究是文化遺產合理利用的學術基礎;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考古工作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 推動人類歷史進程的50大發明
    但經過幾個世紀之後,人們才發明眼鏡。眼鏡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類的集體智慧並最終導致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出現。  6.紙(2世紀)  查爾斯·曼恩說:「如果你有紙,作畫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在紙出現之前,人們在經濟上承擔不起作畫的成本。」
  • 【範文】做好考古工作 傳承偉大歷史(文字+音頻)
    5G翅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而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每一個考古發現都會促進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強。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的考古學。考古學研究要以傳承文明為己任,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 復旦大學這一考古發現,讓世人知道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有多能忽悠!
    曹操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我們了解曹操這個歷史人物一般都是從三國演義,或者是三國志等一些歷史資料,後世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也非常多,不過往往是兩個極端,甚至歷史上還有一些專門形容形象曹操歷史形象的成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寧我負天下人,勿天下人負我,這些都是古人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的描述
  • 孫機:考古能看得見歷史,也能望得見未來
    老先生高興地談起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關於考古工作的講話,還拿出不久前的《光明日報》讀給我:「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這話說得太深刻、太精準了!」
  • 細數歷史上關於孔明鎖的傳說,孔明鎖的發明者是諸葛亮還是魯班?
    細數歷史上關於孔明鎖的傳說,孔明鎖的發明者是諸葛亮還是魯班?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孔明鎖,孔明鎖是將六根木條咬合在一起形成的像鎖一樣的東西,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因為拆開它需要動一些腦子而重新組裝它也是非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