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民科」們

2020-12-12 冷歷史觀

民科,是「民間科學家」的簡稱。在很多人眼裡,這個詞多少有些貶義的成分,但其實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是民科出身。這裡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幾位代表性人物。(本文中「民科」概念泛指非官方的民間科學研究者)

民科鼻祖——費馬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費馬大定理」這個概念,費馬大定理提出300多年後,才於1995年被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宣布證明。現在,費馬大定理與黎曼猜想已經成為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融合的m理論幾何拓撲載體。

費馬和他的大定理

費馬大定理的提出者皮耶·德·費瑪(Pierre de Fermat)一生創造了很多偉大的數學成就,涉及範圍包括解析幾何、微積分、概率論、數論等,還在光學理論方面有所貢獻。費馬被人稱為「業餘數學家之王」,被認為是17世紀數學家中成就最大、最多產的明星,甚至沒有之一。

然而這樣一位成就斐然的數學家竟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數學教育,其工作也與數學無關,他的全職工作是一名律師,費馬所有的數學成就都是在他工作的業餘時間完成的!但是,費馬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死後由其長子發表才得以被數學界和大眾所知的,費馬研究數學完完全全是由於興趣。

電磁理論奠基人——法拉第

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也是我們中學物理課本上必不可少的著名科學家,他首先提出了電磁感應學說,也是發電機的發明者,而以他名字命名的「法拉第電解定律」是電化學的基本定律,至今仍然指導著電沉積技術。

法拉第

而這位「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其實只上過兩年小學,他的起點比絕大多數「民科」都還要低。法拉第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早早輟學,只能從事報童、學徒這樣的職業,但業餘時間裡他不僅如饑似渴地學習各類自然科學知識,還建立了興趣小組共同探討學習。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法拉第還喜歡做各種實驗,他用廢舊物品製作靜電起電機,進行簡單的化學和物理實驗。法拉第之後許多偉大的發現、發明幾乎都是從實驗裡得到的。

歷史上著名的「民科」還有班傑明·富蘭克林、山福德·弗萊明、詹姆斯·瓦特、喬治·史蒂芬森、尼古拉·哥白尼等等。下面再補充一例中國歷史上一位罕為人知的偉大」民科「。

一顆小行星以她命名——清代女科學家王貞儀

王貞儀這個名字在國內鮮為人知,但國際天文學會卻用她的名字為一顆小行星命名,還上了國外明信片的畫面。要知道,能夠被國際天文學會命名小行星的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第一顆以中國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張衡。

外國明信片上的王貞儀

而王貞儀一介女子,如何能和張衡並駕齊驅、享受一樣的禮遇?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她在科學界的成就:

她撰寫的《月食解》一文,精闢地闡述了月食發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淺等知識。她對月亮的陰晴圓缺、日食進行說明,和現代的天文學闡述的日月食原理一致。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完備的日月食成因的解釋。

《自然》雜誌對王貞儀命名小行星的宣傳

王貞儀還總結了中國古代數學成就和西方籌算法,寫下了當時的科普書,《勾股三角解》《歷算簡存》《籌算易知》《象數窺餘》等等。據傳她的著作共有64卷之多,可惜如今我們只能讀到很少一部分了。

在那個重男輕女、重文輕理的封建時代,王貞儀的出現就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個黑夜,向世界與後世傳遞出女性力量和勇氣。

需要說明的是,科技發展越早期,「民科」的貢獻就越大,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的分支越來越多,科學研究越來越深同時也越來越細分化,今天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非常專業、精深的階段,基本上不再由業餘愛好者推動。今天業餘科技愛好者被稱為「民科」,確實含有眾所公認的貶義。

但筆者認為,「民科」在歷史上曾經產生的偉大作用不可否認和泯滅,他們愛探索、愛發明的精神應該得到發揚和鼓勵。今天的」民科「,除了自身應努力學習、積極「轉正」,也應該得到外界的正確鑑別和一定支持。

文/鄭川(Travon)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有哪些大科學家是民科出身?
    上面的這個定義很重要,民科不是只會譁眾取寵,騙人錢財的郭英森,龐青年之流。其實在科學史上許多著名的大科學家都是民科出身。被譽為民科鼻祖的是費馬,就是那個費馬大定理的費馬費馬本職是做律師,業餘時間研究數學,雖然在數學上他只是利用業餘時間,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在數學上取得的豐碩成果。費馬在研究丟番圖的方程過程中,得出了許多重要的數論成果,比如費馬大定理。
  • 中國民科獨特的歷史根源
    至於郭英森,當然是確鑿無疑的民科。之前,他在網上發賣腎換科學資料,有人說,你要什麼文章與數據,我都可以幫你,但郭並不理睬。總之,郭要麼是騙子,要麼是精神問題。不過,說郭是民科,本質上,並不是因為他的這些行為,更不是指學歷與資歷,而是因為郭沒有按照科學共同的範式來對話。不過,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他們認為郭被打壓了。
  • 歷史上有民科出身的科學家嗎?
    按照現在關於民科的定義,從古至今歷史上就沒有民科出身的科學家,能被稱之為科學家的都不是民科。民科與科學家處於對立面。在早期民科就是指民間科學家,指一群游離在官方體制之外的科學研究者,或者說其主要工作並不是長期進行科學研究,而是業餘愛好。
  • 愛迪生是不是民科?為什麼網友都認為他是民科
    要回答這一問題有一個前提就是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民科這個詞—民間的科學家。真正的民科是什麼?其實筆者在心中是佩服那些真正的「民科」,因為他們因為各方面原因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但他們從沒有放棄過學習,不斷進取有些人的專業水平甚至比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還要強!試問如果每位民科都是這種人,你還認為民科不可靠嗎?
  • 民科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認識和解讀一下那些著名的民科理論
    而數學領域通常是見不到民科身影的,因為我們剛才說了,民科不具有科學精神,所以不會進行嚴謹的科學研究,而數學是最為精確的科學,沒有一定功底的人是無法評說的。單從理論上來講,我們難以完全認清民科,所以還是讓我們通過那些耳熟能詳的民科理論來見證一下這神奇的民科世界吧。
  • 也談民科——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民科」一詞最早的網絡記錄出現於2000年的BBS上。雖然該詞出現不過20年,但其所指向的特定人群卻擁有悠久的歷史。學者們給出的定義內涵能否全面準確地概括這個群體的特徵呢?學者田松將「民科」定義為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2]。
  • 你誤會民科了,真正的民科是這樣的
    民科,顧名思義,就是民間科學家,和官科相比,名科的劣勢太多了,因此,民科是非常少的,每一個民科都是人類的財富。民科這麼高貴的詞,是這些人能玷汙的?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幻想家。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民科呢?今天我來介紹一個真正的民科,看了他的事跡之後,你就會覺得,你對民科的誤會有多深,你就不會隨便稱呼別人為民科了。
  • 中國民科,重新定義想像力
    然而,只是在文藝領域向傳統相聲和郭德綱叫板的「公式相聲」和真正的「民科」相比起來還是太小打小鬧了。畢竟在民科的世界裡,向大學教授發起挑戰僅僅是入門級操作,深度民科們都是直接向牛頓力學發起挑戰的。人類試圖發明永動機有著悠久歷史,據記載在公元1200年前後的古代印度就有人開始幹這事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大地上迎來了一波永動機熱,就連達·文西也曾參與其中。
  • 「民科」有所不知,科學探索無「捷徑」
    近日,輿論再次因「電荷不存在」的爭議論文關注「民間科學愛好者」(以下簡稱「民科」)話題。這讓我想起12年前就讀研究生時,寫給「民科」的一篇網文中給他們出的6道普通大學物理題,這麼多年未曾收到他們的正確答案。
  • 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往事
    所謂「民科」,通稱「民間科學愛好者」,科學史學者田松為曾為其專門制定了一個定義,即:「指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
  • 那些荒唐透頂的中國「民科」
    所謂「民科」,通稱「民間科學愛好者」,科學史學者田松為曾為其專門制定了一個定義,即:「指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他們卻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學共同體的基礎範式,與科學共同體不能達成基本的交流。總的來說,他們的工作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價值。」
  • 不要再勸民科從良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說的是真是假,但依然賭上自己的一切去做。  沒便宜自己,卻娛樂了別人。  你我可以鄙棄,唯獨不能忽視他們,他們就是——  民科。  先放一個不是民科但勝似民科的。  「網際網路+民科」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民科們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日益發展的網絡熱搜需要同民科們落後的出名方式之間的矛盾。  如何契合時代的主題,把握流量的旋律,才是這些杜撰家所主要去解決的問題。
  • 與「民科」作戰的年輕人:一場捍衛科學的大戰
    像這種利用磁力、浮力、毛細現象和槓桿原理製作永動機的方式,已經在人類歷史上被試錯無數次了。被永動機吸引到「民科吧」的網友「若月櫻修」覺得納悶,「這群人為什麼要耗費這麼長時間,去否定初中就學過、且後來不斷被驗證的能量守恆定律?」還有一個龐大的人群,痴迷於數論研究,其中大部分終生致力於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 與「民科」作戰的年輕人:捍衛科學的大戰
    沒想到,完全不是這樣——這些人缺乏基礎知識儲備,一上來就想解決某個重大科學問題、推翻著名科學理論,建立理論體系。最讓韓迪們氣憤的是,「民科」們四處宣揚自己的理論和發明,甚至跑到中學生聚集的貼吧。而這個人群的知識體系還沒建立,最怕被人誤導。理工男們決定捍衛科學,在網上集結。
  • 「民科」是種病,從哥德巴赫猜想說起,深度解析民科心理學
    民科一詞,本義是民間科學家的簡稱,後來特指一類偏執的民間科學愛好者,有人為他們專門做了一個概括和定義:在科學共同體之外進行所謂科學研究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或者希望一舉解決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或者試圖推翻某個著名的科學理論,或者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
  • 網紅民科「郭英森」的民科到底是什麼圈子?
    但是民科是怎麼推翻的呢?用臆想去推翻!網友們可能又發火了:你怎麼知道民科們就啥也不懂,都是臆想?別著急,筆者先給大家看一個數據,自大約上個世紀80年代起,全國各地湧現出來的民科很多。但是至今為止,只有非常少數,僅近10年中國最大的民科組織北京相對論研究聯誼會的數據來看,其會當中接近千名民科的數千種理論,只有約計數十個理論真正獲得了科學界的承認,內容翔實沒有漏洞。
  • 被25道數學題難倒的「民科」路在何方?
    那麼,究竟如何識別「民科」?歸納起來,「民科」們主要有以下特徵:一、「民科」們大多不屑於研究小問題。他們的「研究」往往針對某個重大的科學問題,要麼試圖推翻著名的科學理論,要麼致力於建立某種龐大的理論體系,立志於研究一些聽上去很玄、很牛的東西。愛因斯坦、相對論、宇宙模型等常常是他們挑戰的對象。二、「民科」們常常把科學和神話混搭。
  • 一個民科的論文(試圖統一物理上的相互作用、生物進化、意識形成...
    而我們普通老百姓給這些人起了一個專有名號:民科人士。什麼是民科?「民科」是「民間科學愛好者」的簡稱,當然這個詞目前已經特殊化,其意義不止於此。在某些人心中,這個詞帶有強烈的貶義,在另一些人的心中,這個詞泛濫著人生理想的崇高光輝。
  • 民科發明的各種永動機 為什麼民科喜歡發明永動機?
    相對論和永動機是民科的兩大「瑰寶」,圍繞它們產生的民科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永動機還造就了大量「發明家」。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關於永動機,上過初中的朋友都知道,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那為什麼民科還發明出這麼多「偉大的」永動機?
  • 為什麼民科們喜歡發明很多奇怪的理論?
    假如為了突然冒出的思維之火荒廢了學業,影響了工作甚至連生活都頹廢了,一門心思的想要要鑽出一個洞來,那麼這絕大部分將會發展成一個民科,當然很可能有會有一些真正的發明創造,這一類應該被稱為民間發明家,後者主要是從事實踐性操作比較多!但民科大都從事虛無縹緲的理論性研究,並且語不驚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