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造假系列,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考古造假事件?

2020-12-24 足跡歷史

2005年,一支美國和英國專家組成的團隊,來到了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他們取出了著名的「瑪雅水晶頭骨」,用電子顯微技術和X射線技術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水晶頭骨上有多處細微旋轉劃痕,這是一種叫做「旋轉輪」的珠寶加工設備造成的。所以,水晶頭骨是近代珠寶匠的作品,典型的考古造假。但是,不管是不是造假,水晶頭骨已經成為了一個大IP,為很多人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是這樣的:1924年,英國探險家米歇爾·黑吉斯帶領團隊來到了中美洲,探尋神秘的瑪雅遺址。隨同他而來的,還有17歲的養女安娜。

這個水晶頭骨長17釐米,寬和高12釐米,重達5公斤。可以明顯的看出,它是由一塊完整的水晶雕刻而成,做工細緻,惟妙惟肖。但是,質疑總是存在的。用一大塊水晶打造頭骨,瑪雅人需要掌握怎樣的技術才行?如果按照當時的情況,需要使用沙子和水慢慢的打磨超過300年,才能完成一個頭骨。瑪雅人真的有能力做到嗎?關於水晶頭骨的傳聞越來越多,越來越離奇……

藤村新一造假前日本的石器考古狀況考古界的朋友都知道,恐怕沒有什麼能讓一個考古者挖出幾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更加讓人自豪了。這意味著,你拉長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想想都讓人興奮。其實,在藤村新一造假之前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還只是發現了大約3萬年前的後期舊石器,到底有沒有前期和中期舊石器,由於一直沒有挖到貨真價實的東西,日本的考古界只能在口頭上來猜想。

伊特魯裡亞兵馬俑說到兵馬俑,大家第一想到的可能是咱們國家著名的西安秦始皇兵馬俑。而在義大利的伊特魯裡亞地區也發現過兵馬俑。一共是三尊雕像,它是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1925年至1921年間購買的。該兵馬俑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一件大型的青銅戰車,第二部分是一尊雕像,後來被稱之為老戰士。第三部分是一名侍衛,後面被稱為大戰士。這三個雕像於1933年被首次展出。

而在被展出的幾年當中,各種藝術史學下對他們所展出的該兵馬俑產生了懷疑,並指控其調上可能是偽造的。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沒有一個科學的證據能夠證明它是偽造的。直到1960年,雕像釉料的化學測試證明其兵馬俑當中存在錳元素,這是在伊特魯裡亞人當中從未使用過的元素,而當時將這三個兵馬俑賣給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義大利人也被找到,在證據下,他也承認了兵馬俑的偽造。該事件也成為了美國文物史上有趣而清醒的教訓。

相關焦點

  • 歷史是可以發明的麼?考古造假,帶你認識歷史上著名的歷史發明家
    歷史是可以發明的麼?考古造假,帶你認識歷史上著名的歷史發明家歷史是可以發明的麼?東亞某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宇宙第一強國」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但其實,還有很多著名的所謂「發明家」發明了許多所謂「歷史」矇騙世人。
  • 碳14造假、日本「偽造考古文物案」
    本文屬於【文行忠信】系列文章,作者宗伯正曜,轉載請註明。關鍵點科技本身不會造假,人會造假。所有造假技術都和科技有關,如工業酒精勾兌假酒、假種子、假藥、假食品、假名牌等。甲骨和簡牘也是100%假冒偽劣,屬於騙子冒充文人與科學家偽造出贗品詭物。
  • 日本考古驚曝醜聞:藤村42處"遺址考古"全部造假
    今年10月7日,負責對日本東北舊石器文化研究所原副理事長藤村新一造假醜聞進行調查的日本考古學會特別調查委員會委員長戶澤充則教授宣布,「經藤村參與的遺址考古全是假的。此類假造遺蹟多達42處,遍及東北、關東和北海道地區的1道6個縣。」此消息一出,立即在日本考古界和全社會引起強烈震撼。考古學者普遍認為,日本有關舊石器時代的研究將為之倒退20年,相關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也將為之修改。
  • 炮轟「甲骨簡牘」第四彈|碳14造假、日本「偽造考古文物案」
    比如有一位倪方六先生最近在博客上就說,國家博物館曾經收過一批河南洛陽農民造假的北魏陶俑,「歷史館的專家雖然從肉眼上看這批文物是真的,但還是不放心,館裡便使用考古中常用的高科技斷代手段——C14進行檢測,發現這批在年代上與北魏完全吻合。」而在今年又起烽煙的曹操墓真偽爭論中,不少網友又拿碳-14斷代技術說事了:比如一位網友說:「趕緊對墓碑做C14檢測,真假立辨!」
  • 日本考古界的「神之手」,因造假轟動國內外,至今都是個笑話
    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這句話的確是非常有道理的,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這麼說,在日本考古界有這麼一個考古專家,他被譽為是日本的「神之手」,甚至有網友評價他是「考古界的工藤新一」,可是這是這麼一個人卻在日本考古中弄虛作假,最後被攝像機直接拍攝到,之後因為這件事情,他徹底被推上了恥辱柱,而且還令日本考古界至今都抬不起頭啊!
  • 考古造假領軍人藤村新一,造假造進教科書,將日本歷史推前70萬年
    為了證明「神國」的歷史悠久,為了刷新日本的文明史,一位名叫藤村新一的日本考古愛好者,宣稱自己在考古發掘時,多次挖到年代久遠的舊石器,而且其年代不斷被刷新,最早可以追溯至70萬年。——相當於北京猿人的時期。殊不知,這其中竟隱藏著一場世紀造假騙局。他叫藤村新一,1950年出生於宮城縣,高中學歷,非考古專業出身,也就是一個業餘考古愛好者而已。
  • 有哪些曾經被人懷疑的歷史事件,最終被考古發現證明了的例子?
    歷史文獻以及地方志裡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到這起歷史事件,這些財物價值幾何?據文獻記載,估摸著億萬銀兩,簡直令人乍舌。《蜀難紀實》記載:「累億萬,載盈百艘」。民國轟轟烈烈挖銀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場。雖然楊白鹿的「沉船寶藏圖」這個橋斷只是民間的說法,還有待商榷。但整個「探寶」結果就是一場鬧劇,所以人們都將「張獻忠沉船寶藏」當成傳說,作為飯後談資,很多人打心眼裡都覺得這個寶藏或許本身就不存在。然而傳說跟歷史往往就隔著一次考古發掘。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四川省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 文物界的造假奇事,兩個文盲竟「創造」出來文字,騙到了大量專家
    文物承載著歷史的沉浮滄桑,其不可再生的特性,決定了它們無法比擬的研究價值,更在市場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經濟價值。學者們研究文物往往要跟時間賽跑,因為盜墓團夥、文物販子和造假販子的猖獗,往往給研究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阻礙,也讓無數珍貴的歷史信息就此消失。
  • 一個業餘考古家,偷埋了幾塊骨頭,製造出人類進化史上最大騙局
    文/快哉風世界考古史上,誕生過很多轟動一時的著名騙局。風哥此前寫過,日本有個考古假大師藤村新一,通過偷埋舊石器,讓日本歷史一下提前了70萬年。今天,來說一個人類進化史上最大的欺騙事件:皮爾當人(Piltdown Man)騙局。引發轟動的皮爾當人事件發生在20世紀初。那時候的西方科學界,對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普遍認可,但是進化論也有個很大的缺陷:既然「人是猴子變的」,理論上應該存在一個「從猴到人的過渡期」,那麼,為何全世界都找不到一塊「既類人又類猿」的化石?
  • 有比他更狠的,造假給整個民族鍍金!
    這事的真假,我在這裡就不多糾結了,大家自己可以有個分析。不過,就算是學術造假,也不奇怪,畢竟這也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人也幹過這種事情。西晉玄學家郭象,有一部流傳至今的名著《莊子注》,就是對莊子的文章進行注釋。
  • 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公眾考古實踐走入阜新
    日前,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與阜新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讓考古學走近公眾」主題公眾考古實踐活動在阜新市博物館拉開大幕。1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主動承擔起「向廣大社會公眾宣傳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識、提高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弘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責任,舉辦此次活動目的是將考古工作的全貌更真切地展現於公眾面前,讓其感受到考古學的真實、歷史的厚重以及中國文化的絢爛。
  • 「揭秘考古界的巨人族」世界上真的有巨人族嗎?
    直到1869年12月,霍爾自己承認巨人化石為假造,雖然大家都知道了是造假之後,但是大家對巨人的那股熱情,並沒有減退。反而更加絡繹不絕的前來參觀。之後巡展承辦人巴納姆有意租用加的夫巨人,被霍爾拒絕後乾脆自行製作,複製品比初製品引來更多的人潮。因為此事霍爾還把巴納姆告上法庭,加的夫巨人現收藏於紐約州的博物館裡。
  • 觀點 | 瑞幸造假事件背後的ESG問題
    「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吸取歷史教訓」。但是,僅憑營運長(COO)兼董事劉劍和幾名員工就能瞞天過海,造假22億嗎?董監高是如何履職的,審計委員會是否盡職盡責,哪些環節的漏洞縱容了如此巨額的財務舞弊的最終完成?想必這些重大的內部治理問題絕非簡單幾個人的行為就能操作完成和交代清楚的。
  • 歷史、考古與中醫藥
    其中有這樣兩個例子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一位湖南的高分考生選擇了北大的考古系,另一位江蘇的高分考生因為歷史選修成績不夠好而沒能進入清北。這兩位高分考生引起關注的原因,在於她們的選擇和境遇,與人們的「經驗認知與期待」不符。但實際上,這種表象背後,反映出全社會長期以來對歷史與考古的嚴重低估。
  • 尼雅考古與精絕歷史
    取得這些成果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在於西域考古的突破、進步。持續一個世紀的西域考古,曾有過許多為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重大收穫,都曾為西域、中亞歷史文化研究一次又一次地揭開新的篇頁。其中,尼雅考古堪為重要典型之一。尼雅遺址,位於今民豐縣北部、距約120公裡的沙漠中。
  • 考古2019︱隋唐考古:從長安到邊陲,從考古走入隋唐歷史
    墓葬的考古與研究考古學進入轉型期,歷史時期考古在解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形成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文物局有意識地組織實施「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梳理中華文明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的脈絡,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价值的認識。
  • 傅正:沒有他們的考古發現,中國恐錯失文明古國之名
    雖間有竄亂,或儒學以外雜書有之,則劉歆採擷之所自出也。於是渙然冰釋,怡然理順,萬理千條,縱橫皆合矣。[1] 換成白話文,學問的步次是:一、先拿《漢書》跟《史記》比較;二、找到同一段歷史中,《漢書》有記載而《史記》沒有記載的內容,並斷定這些多出來的記載一定是後人造假添附上去;三、再去找劉歆的造假動機,發現那些內容果然出於劉歆造假。
  • 讓「三晉文物活起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與考古博物館掛牌
    是文博單位的整合,也是歷史的交融回顧歷史,作為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身的勘查組和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前身的山西省教育圖書博物館在1952年、1919年分別成立。先後有15項考古發掘項目獲得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殊榮,10個項目榮獲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發表考古調查發掘簡報、報告和研究論文千餘篇,出版考古發掘報告和研究專著一百餘部,其中60餘部(篇)獲省級以上社科類獎。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二合一
    是文博單位的整合,也是歷史的交融回顧歷史,作為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身的勘查組和原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前身的山西省教育圖書博物館在1952年、1919年分別成立。老一輩考古工作者在考古發掘現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勘察組。
  • 三菱綜合材料社長因造假事件引咎辭職
    產品造假事件發酵後,日本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下稱三菱綜合材料)的管理層正在進行洗牌。《日本時報》6月11日報導稱,三菱綜合材料當天宣布,針對公司有色金屬部門出現的一系列產品質量造假事件,社長竹內章(Akira Takeuchi)做出引咎辭職的決定。辭職後,現年63歲的竹內章將擔任沒有股東代表權的主席一職,現任副總經理執行董事小野直樹(Naoki Ono)將接替成為新任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