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代教養—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競爭、生存壓力也在不斷加劇,年輕一代的父母往往無暇專注於子女的教養問題,而「二胎」時代的到來使得幼兒的家庭教育問題愈加凸顯。許多家庭往往都會將幼兒交給祖輩進行帶養,這種方法確實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中的子女照管矛盾,但是,與之同時還需要認識到,祖輩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的發展存在著雙面影響。
-
優化家庭隔代教養
優化家庭隔代教養的幾點措施隔代教養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家庭教育中幼兒的照管問題,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容忽視,我們現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應該是對隔代教養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逐步改善隔代教養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其在家庭教育中發揮最大價值。
-
隔代教養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帶孩子對祖父母來說是輕車熟路,然而隔代教養也衍生了許多問題。有學者曾做過統計,在上千例青少年諮詢個案中,有超過70%的家長曾提到祖父母對孩子的早期管理和培養失當。隔代教養有何優缺點?祖父母與年輕父母可能產生哪些衝突?隔代教養是否會導致親子關係的生疏?年輕父母該如何與老一輩溝通不同的教養意見?
-
提起隔代教養,很頭疼?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由於隔代教養的教育觀念不同問題所導致的家庭矛盾。所謂隔代教養主要是指祖輩對孫輩實施的一系列教育教養活動,隔代教養與親子教養相對應而存在,親子教養就是指父母直接對子女的教養活動。目前在我們國家,由於諸多的因素,比如父母雙亡、離婚、單親家庭、農村父母雙雙外出務工、城市雙職工家庭、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導致的隔代教養現象在城鎮及鄉村都非常普遍。
-
問題不在「隔代教養」,而在家庭關係.
提起隔代教養,很多父母都會無奈的搖頭,甚至會覺得苦不堪言。雖然都知道親自教養孩子的好處,但是現實中的種種原因,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對很多年輕父母而言又是最經濟理想的選擇。所以,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隔代教養」已然成為一個不願面對卻又無法迴避的話題。那麼,與其攻擊「隔代教養」的不好,不如找到「隔代教養」引發的實質問題,並在接納現實的基礎上找到解決之道。
-
「隔代教養」——怎麼「養」才是「教」?
父輩為主祖輩為輔的聯合教養形式成為過半家庭的選擇。由此可見,中國的隔代教育正在成為一種主流。本文將從隔代教養的利弊,以及作為父母如何更好的應對「隔代教養」來展開。若是長輩年紀太大,在教養孩子上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世代的隔閡也會加劇此種狹義的隔代教養經常會出現「年紀大的辛苦,年紀小的抱怨」之情形。我們一般常聽到的隔代教養則是廣義的隔代教養,指的是長輩協助照顧孩子。
-
隔代教養對孩子產生的心理健康
隔代教養中的信念主要包含期望、評價與認知三個方面,可有效預測兒童心理及行為,即為父母對兒童發展中的行為看法與認知。父母自身教養信念極大程度影響使用教養策略與教養態度,對兒童未來發展與能力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
早教小知識——隔代教養問題
隔代教養已是普遍的現象,然而所衍生出的問題也不少。
-
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隔代教養
於是,在中國便形成了一種無奈而又不可避免的教養模式——隔代教養。對於60後、70後這代人來說,當城市裡的子女需要他們照顧孩子時,他們便收拾行囊,在本該養老的年紀,來到異鄉當「保姆」。當農村裡的子女都外出打工時,他們便留守家鄉,全心全意照顧孫子孫女,生怕讓在外拼搏的人寒了心。
-
走出隔代教養誤區 促進良性互動
,但純粹隔代教養的比例並不高;三、接近三成的祖輩參與兒童教養但並不與兒童同住,36.5%家庭中存在為照顧兒童而 「老漂」的祖輩;四、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參與兒童教養的比例大致相當,在對兒童的影響方面,大多數男性祖輩的影響要弱於女性祖輩。
-
隔代教養家庭初中生的學習困難及其心理行為問題研究
注意缺陷水平比較高的是學前階段、學前和小學階段隔代教養家庭學生。而攻擊行為則是學前階段、小學階段、初中階段、學前和小學階段。 綜上,接受隔代教養的年齡段對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有一定影響,尤其是間斷性隔代教養(中間有中斷的)對學生的影響更大,而連續性的隔代教養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反倒較輕。
-
隔代撫養對幼兒社會化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的撫養、學校的教育、社區的影響、同伴交往的發展等。幼兒的活動時間幾乎全部在家庭中,家庭教養方式是影響幼兒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家庭教養方式是撫養人在教育幼兒的日常活動中表現出的一種行為傾向,是撫養人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綜合體現。
-
隔代教養的技巧
現代家庭中,不少幼兒都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下文稱祖輩)直接照看、教養的。幼兒給祖輩老人以慰籍,使他們享受天倫之樂;祖輩老人有更多的時間、更大的耐性,將自己的經驗、經歷傳授給幼兒,使幼兒受到教育。隔代教養,給上班幼兒的父母減輕了負擔,祖輩消除了寂寞。
-
對隔代教養幼兒的教育建議
(1)隔代撫養人(祖輩)要掌控把握好自己在幼兒教育中的角色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祖輩要掌控把握好自己在幼兒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輔助為主,配合幼兒父輩進行教育,及時更新幼兒教育觀念,掌握科學育兒方法,和幼兒父母達成統一教養目標及戰線,在對幼兒的要求上做到步伐一致
-
兩岸教育專家學術共商:「隔代教養」利弊與應對
嶽坤介紹,通常說的「隔代教養」指的是「單一祖輩教養,父輩基本不參與」,也就是說,「祖輩參與」並不等於「隔代教養」。從調查結果來看,「隔代教養」的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最差,問題行為也最多;而「父輩為主、祖輩為輔的聯合教養方式」更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但嶽坤也強調,「祖輩參與」教養對兒童的影響,必須結合兩個方面看:第一,誰在教養孩子?以誰為主教養孩子?
-
海峽兩岸專家齊聚青島共議「隔代教養」
光明融媒記者劉豔傑在「隔代教養」成為普遍現象的今天,如何理性發揮祖輩參與家庭教育的作用?如何認真履行父母的主體責任?如何建立良性的親子關係?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課題組2017年在北京、廣州、成都等6個城市進行了「中國城市家庭教養中的祖輩參與」狀況調查,課題負責人嶽坤以「父輩為主、祖輩為輔的教養方式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為題,總結了我國城市家庭教育中祖輩參與狀況的十大發現。
-
專家表示:隔代教養 注意保持「愛的距離」
專家表示:隔代教養 注意保持「愛的距離」時間:2020/6/10 9:37:48 來源:文匯報 作者:李晨琰 選稿:張丹洋 日前,山東菏澤92歲劉奶奶騎三輪帶30歲孫子出門兜風的視頻火了。
-
朱永新:80%的家庭存在「隔代教養」,如何讓父母帶好孩子
一個是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另一個就是隔代養育的問題。本文選自朱永新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的演講,相信能夠解決大部分家庭關於「隔代教養」的難題。目前,前者由於政策的調整已經逐步成為一個歷史的現象,但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中國家庭教育的格局。
-
別讓隔代教養消費孩子的安全感!
-
探討隔代教養策略!海峽兩岸專家齊聚青島共謀家庭教育科學發展!
、祖輩為輔的教養方式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為題,總結了我國城市家庭教育中祖輩參與狀況的十大發現:發現一:近八成城市家庭祖輩參與孩子的教養;發現二:城市中祖輩參與家庭教養的總體比例很高,但純粹隔代教養的比例並不高;發現三:接近三成的祖輩參與兒童教養但並不與兒童同住,36.5%家庭中存在為照顧兒童而「老漂」的祖輩;發現四: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參與兒童教養的比例大致相當,在對兒童的影響方面,大多數男性祖輩的影響要弱於女性祖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