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2020-08-04 爸媽精讀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作者:一鳴(爸媽進化論主筆)

放暑假了後,浙江義烏的初中生小楊雖然沒考好,卻不急不躁,天天手機遊戲玩得不亦樂乎。

母親看著不爭氣的兒子,將他的手機一下子沒收了,小楊眼看著手機沒有了,非常氣憤,甚至還想要跳樓。

整個案例看下來,我看到了一個管控極端的家長,和一個越管越叛逆的孩子。

但放眼望去,這已經是一個網絡遍布各個角落的時代。

根據CNNIC發表的《2019年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網路遊戲》顯示:

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路遊戲用戶規模達4.94億,佔網民整體的57.8%;手機網路遊戲用戶規模達4.68億佔手機網民的55.2%。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現實生活中,只要一提到遊戲,很多家長就視它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讓孩子與它隔絕。

許多的家長開始對孩子的手機使用時間進行控制,極端的甚至是沒收手機,禁止孩子再去進行使用。

但是家長的這種過度管控真的是在幫助孩子嗎?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父母過度控制,其實是強化了孩子玩的欲望

一口氣買4個手機玩遊戲,會是種什麼體驗?

去年一個13歲的男孩,就體驗了一把。

他拿走爺爺的2萬元現金,一口氣買了4部手機,逃學想玩個夠。當民警與焦急的家人找到他時,他正在賓館的床上悠閒地玩著遊戲。

現在的孩子,可真不讓家長省心啊!

可仔細一看原因,才知道原來事出有因。因為家長擔心他玩手機影響學習,所以就給他買了一部老年機。

而看到其他同學都有智慧型手機玩遊戲,孩子十分難受,於是就做出了這種事。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這種事情並不稀有。

朋友小春聊起剛上初二的女兒就直皺眉頭,「讓她氣的我胸口疼!」看樣子非常生氣。

原來,她的女兒這次期末成績沒有考好,她為了讓女兒收收心,把家裡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束之高閣。

沒有想到培訓班的老師跟她在微信上交流說,上課睡覺、打哈欠、精力非常不集中。

她還納悶,每天都跟以前一樣按點睡覺,怎麼還休息不好?

有天半夜,她看到女兒的房間裡傳出來一片微光,走近一看,原來女兒正在玩遊戲。 手機也是跟好朋友借的。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氣的朋友差點暈過去,女兒卻說:「我同學的媽媽都是周末讓她看一會,如果你也允許我規定時間玩一會,也許我就不那麼愛看了!」

真沒想到孩子像彈簧,越壓制越反彈。

哲學家佛洛姆說:

教育的對立面就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

面對孩子玩遊戲,過度控制反而把孩子推的更遠,在孩子教育上宜疏不宜堵,唯有疏導,才能更好管教。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適當玩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

1、磨練心性

有位網友的女兒很喜歡玩第五人格,也由此喜歡上一個遊戲主播,叫「羚羊」。

他是他們隊唯一的屠夫,玩遊戲的技術很好,但他有一個重大的性格缺陷——他只適合打順風仗,如果被別人打蒙了,他就停擺了。

目前第五人格的比賽,還是需要屠夫去搶奪比賽的優勢。

如果他停擺了,他的隊友們就要頂著壓力打逆風局,這樣贏的可能性就很小,因為他們的對手都很強。

意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後,羚羊就領著他們隊去找不同風格的隊比賽,積累經驗的同時,也磨練自己的心性。

有了這樣穩定的心理素質,他以後再遇到挫折,還會驚慌得不知所措嗎?即使比賽不能拿冠軍又怎樣?他已經超越了自我。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2、拓寬孩子社交範圍

王者榮耀的總裁就說,王者榮耀是一款社交軟體。

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個小朋友的媽媽就跟我說,以前她從來不讓孩子看喜羊羊,可是班上的小朋友都看,小朋友們聊天的時候,她的孩子插不上嘴。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沒有人喜歡被孤立。

很多同學都在玩這個遊戲,孩子要融入同學中,就必須要去玩這個遊戲,即使他對這個遊戲沒有太多感覺。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3、提高智力

相關研究顯示:

玩電子遊戲時,孩子需要處理多重任務,而這個過程會讓他們變得更聰明,所以電子遊戲對弗林效應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正確玩遊戲,孩子的智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遊戲是高科技產物,對學習的利與弊主要看如何利用,家長嚴防死守不如理性看待。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3孩子沉迷玩手機遊戲,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網際網路巨頭馬雲說過,遊戲本身並不是壞事,但如果對遊戲失去控制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家長需要採取一些措施,對孩子玩遊戲來進行管理。

1、參與遊戲,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陪伴

網絡成癮的孩子父母都有一個共性,你知道是什麼嗎?

就是他們大部分對網絡很陌生,不知道網絡世界的樂趣,無法和孩子討論與網絡相關的話題,更別說引導了。

有位資深治療師說過:治療遊戲成癮的最好辦法就是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孩子會通過你對他欣賞和肯定,替代在遊戲中獲得的關注和成就感。

好友小林就是這樣帶著女兒邊學邊玩的,已經刷完西遊記,唐詩系列。

她去找童行學院時空之旅,為孩子創作好玩的時空中暢遊,有時間她也會跟孩子一起看。

她說,太爽了!我都不知道這麼好玩!

因此,孩子玩的很開心,學習也沒讓老母親體會到雞飛狗跳。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2、因勢利導,用遊戲喚醒孩子的潛能

有個14歲的印度小夥,沉迷於「吃雞」遊戲。爸爸擔心他持續沉迷影響生活,就將他送去參加射擊訓練。

沒想到遊戲與現實一拍即合,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他在射擊奧運資格賽上獲得了銀牌,並將代表印度出戰2020年東京奧運。

真是忍不住想給這位機智的爸爸點讚!

不但沒有用暴力方式解決孩子玩遊戲,還因勢利導用遊戲喚醒了孩子的潛能。

就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

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3、承擔後果,增強孩子的自控力

在一次採訪中,馬雲說兒子12歲時沉迷網路遊戲。

剛開始他也像其他家長一樣對兒子說教,但後來意識到說教的方法不能解決問題,便提出讓兒子去網吧玩三天三夜再回家的建議,並要求他回來後說出玩遊戲的好處。

兒子聽後興奮不已,很愉快地答應了。

但從網吧回來後,馬雲問他玩遊戲的好處是什麼?

兒子卻回答:「又累又困,沒啥好處」,從這以後就非常自覺控制了玩遊戲的時間。

只有讓孩子真正體驗玩遊戲的後果,他就會從內心都這件事有一個判斷,也決定以後會不會沉迷其中。

因此,面對孩子玩遊戲,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引導、疏導,而不是壓制、控制。

孩子生活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孩子們能接觸到的「少兒不宜」內容,遠比我們想像的多,就算有防火牆的阻擋,「翻牆」也不是什麼難事。

在父母的推薦和引導下,手機遊戲也會變成孩子的翅膀,讓孩子飛的更高更遠。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作者簡介:一鳴,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孩子沉迷遊戲不可自拔,你的方法用對了嗎?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漸普及,智能生活走進尋常百姓家,慢慢地,孩子們的生活也被手機電腦、遊戲包圍著。孩子為何會過度沉迷在網路遊戲中,不可自拔呢?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種:1、孩子的閒暇活動太單調孩子的每日時間以及互動都太單調,除了學習,很難找到能快速放鬆自己的方法。現今許多活動都離不開網絡,網際網路悄無聲息地潛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 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別看孩子在你離家上班走前答應好好的,一定會先寫暑假作業,然後再按要求玩手機遊戲,或者電腦遊戲,可真等到家長下班回家檢查時,立刻會讓你血往腦門上湧,因為孩子根本沒有按要求完成作業,或者是寫了也有很多錯誤。既然無奈的現實就擺在眼前,家長該用什麼招數來避免孩子過度玩遊戲,既而導致遊戲成癮呢?今天我就送給你幾招。
  • 《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
    是怕孩子沒事幹在家玩手機,不能自拔,造成手機遊戲成癮。 孩子們為什麼為手機遊戲成癮?作為父母,我們如何預防孩子手機遊戲成癮?對於已經遊戲成癮的孩子,我們又孩如何幫助TA呢?謝維興老師將為大家分析孩子手機遊戲成癮的原因並提供預防和解決手機遊戲成癮的有用措施。
  • 孩子沉迷遊戲不可自拔?了解行為上癮的3個原因,輕鬆戒掉遊戲癮
    從一開始的苦口婆心到忍不住動手,從巴掌到棍棒,依然沒法勸阻孩子玩遊戲。孩子在遊戲裡有些網絡好友居然還說:「不要怕,你爸怎麼可能真的打死你,你是他兒子,沒有你他怎麼活。」就這麼過了好幾年,朋友看著自己原來可以考上名牌大學的兒子變成了成績爛不說、整天無所事事的人,無計可施束手無策,不禁感慨...
  • 孩子玩遊戲成癮,父母該如何是好?
    前言:現在的網路遊戲,讓家長深惡痛絕。害了很多的家庭和很多幼小的孩子。太多聰明的孩子被遊戲而耽誤了學業和前途。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幫助孩子戒掉遊戲成癮也最頭疼的問題,似乎一直以來都沒有非常明確的辦法。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玩遊戲成癮了,上來就是打和罵,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跑去網吧玩,將他關在家裡。
  • 公益課程|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
    本月開設的課程有《做「四有家長」,護航中學生》《送你一份提升自控力的修煉手冊》《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了解運用語言的力量》《「心」期待,「欣」行動,「馨」氛圍,共迎新學期》這五門,家長們注意收聽。如果不能及時收聽也沒關係,隨時打開我們的微信,有音頻哦!
  • 孩子手機成癮?家長不用打罵,學會3招,讓他心甘情願放下手機
    這是時代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也讓很多兒童過早的接觸到這些產品,此時我們家輕監管,以免他們過於沉迷這些而耽誤了學業。成年人對於手機都沒有完全的自制力,更何況是孩子。我們經常在遊戲中匹配到小學生,有的孩子玩的比大人還厲害,有的孩子會習慣用一些粗魯的網絡用語,很明顯是經常性的上網,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想想我們上學時,和小夥們玩玩遊戲,捉迷藏、丟沙包、跳橡皮筋基本都是這一類活動。
  •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你也玩玩試試
    前幾天,有位家長前來諮詢:說最近幾天,在她陪孩子玩耍時,經常被孩子要求拿著積木拼成的飛機或者汽車進行對撞大戰,隨著積木被撞得四分五裂,孩子會開心地大笑,表情滿足。甚至在玩的過程中,還會說一些不文明的話語。經過家長的耐心詢問,原來是孩子在玩平板時,看到別人玩遊戲的視頻,畫面內容充斥著暴力、血腥,加上玩家解說時不斷說出的髒話,讓孩子不自覺地被吸引,並有樣學樣。
  • 你以為孩子玩遊戲成癮?其實孩子在意的並不是遊戲本身
    玩遊戲會上癮,這一點無論是玩遊戲還是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 遊戲的魅力之大在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接觸了它 ,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那麼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曾經人民網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84歲的老爺爺在玩遊戲時,因為被兒子打斷叫去吃飯,竟然生氣的要絕食。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當白雲心理醫院的醫生第一次見到遊戲成癮的少年小陳(因涉及隱私,本文中的未成年人均為化名,下同——記者注)時,他的頭髮又長又亂,顯然很長時間沒有打理,嚴重駝背且高低肩,頸椎脊柱明顯側彎變形,按在手機屏幕上的兩根手指指關節粗大,指腹凸起,臉上滿是熬夜長的暗瘡,身上一股餿味。「這是遊戲成癮給他帶來最直觀的傷害。」
  • 孩子玩手機成癮的原因與應對
    孩子玩手機、電子遊戲,幾乎成了當今天下父母,談之色變的話題。並幾乎一致地用「成癮」這一標籤,給孩子玩手機、電子遊戲,進行蓋棺定論。 所以,天下父母,為了「防患於未然」,為了「治病救孩」,費盡心思,想盡了各種方法。 但結果還是只有一個:孩子該惦記還是惦記,孩子該玩,還是照玩。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孩子遊戲成癮怎麼辦?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就是12歲之前,我們跟孩子來將遊戲成癮當作一個課題去解決。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事情。解決的方法是什麼呢?雖然孩子遊戲成癮的問題是出在孩子身上,但解決的方式是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去探索。
  • 孩子玩遊戲「廢寢忘食」,逐漸成癮,這和孩子成長環境密切相關
    之後自己去嘗試,由於多巴胺的刺激下逐漸對遊戲產生依賴,進而逐漸成癮玩的廢寢忘食,這一點其實無可爭議,沒什麼好說的。尤其是孩子,對於這些根本就沒有抵抗力,看到同學之間談論的都是遊戲,自己難免會選擇隨波逐流。為了能夠融入到圈子當中,被別人看得起,不至於總被同學當成是「局外人」。久而久之遊戲逐漸成了孩子和同學之間社交的一種手段,孩子沒得選。
  • 遊戲成癮,父母該如何是好?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現在這一代的孩子似乎無可避免地要跟遊戲相遇。現在的小孩,沒有哪個是不會操作手機,iPad,有的甚至玩的比父母還厲害,比父母更加懂得這些電子設備的使用。時代不同,比起父母那輩的孩子,現在的小孩從小就能夠接觸到各種高科技產品,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到各種信息。
  • 手機成癮,很可能毀掉一個家庭所有的幸福
    當下的時代,社會飛速發展,接觸網絡的青少年年紀也 越來越小,對孩子來說,手機裡面藏著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神秘的、新奇的世界,它可以拍照、聊天、玩遊戲、看電影、視頻電話,甚至它可以成為一扇窗戶,讓孩子了解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
  • 孩子一哭鬧就給玩手機?這或許是孩子成癮行為的根源
    這或許是孩子成癮行為的根源。,這是從MRI斷層掃描中,可以發現並證實的一件事。」如何預防孩子遊戲成癮,北美的兒童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倒的確有一些很好的建議,如:明確規定何時、何地可以玩什麼樣的遊戲,並認真執行;限定遊戲時間,專家的建議是只允許周末和節假日玩,平時不能玩,另外,午夜12點之前必須關閉遊戲;十歲前每次玩遊戲不超過半小時,十歲後每次不超過一小時,在孩子身邊放上鬧鐘定時,並在到時間之前十分鐘、五分鐘提醒
  • 遊戲成癮是精神障礙?那麼如何克制遊戲成癮?
    精神障礙必須具備兩點:一是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二是社會功能受損。什麼叫成癮呢?你不用不行了,你受它控制了。遊戲成癮,遊戲障礙,具體而言:一個人在遊戲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以致其它興趣和日常活動都必須給遊戲讓位;玩遊戲已對學習、工作及生活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損害,這種狀態明顯持續了至少12個月;多次想戒,卻欲罷不能。
  • 如何幫助孩子戒除遊戲成癮這一壞習慣?不妨看看這裡
    Q:打遊戲對孩子的童年來說,意味著什麼?A:玩物?放鬆手段?娛樂工具?寓教於樂的成長機會?還是無意義地浪費時間?如果你是家長,恐怕認同最後一點會多一些。如果你是孩子,更可能認同前四點。在有限的時間裡,和孩子一起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比如說一起爬山,一起旅行,一起野餐,一起玩拼圖,一起看個電影等等,這些活動都是很好的,既可以讓孩子放鬆,還能在玩的過程中學到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和品質,而且還可以讓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更親密。有了這麼多喜歡的事兒,孩子又怎麼會沉迷網遊呢。比起遊戲,孩子更喜歡爸爸媽媽的陪伴。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鼓勵,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 孩子玩手機成癮,手機:這個鍋我不背
    近日很家長反映,孩子沉迷手機,管不住了,罵了,打了,手機藏了,不僅沒有讓孩子的行為有所收斂,反而變本加厲,越發上癮。家長表示很無助,直呼現在手機過於智能,各種遊戲、短視頻都是毒藥!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當白雲心理醫院的醫生第一次見到遊戲成癮的少年小陳(因涉及隱私,本文中的未成年人均為化名,下同——記者注)時,他的頭髮又長又亂,顯然很長時間沒有打理,嚴重駝背且高低肩,頸椎脊柱明顯側彎變形,按在手機屏幕上的兩根手指指關節粗大,指腹凸起,臉上滿是熬夜長的暗瘡,身上一股餿味。「這是遊戲成癮給他帶來最直觀的傷害。」他的母親搖著頭說,孩子成天不出門,手機不離身,已經兩個星期沒有洗澡、換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