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非常高,幾乎人手一臺成為了標配,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是有時間就會掏出手機看一看。而手機低齡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在這背後則是爆炸的網絡信息量,孩子接受的內容繁多,其中難免會充斥著一些不堪入目的內容,對於孩子手機的管控,顯然成了一些家長目前最重要的事。
而孩子當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好好學習,而有太多孩子因為網路遊戲的影響,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肯定是想盡力挽回,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
在家長們的眼中,手機真的是一個危險物品,可是在生活當中卻又處處離不開它,一些孩子總是趁家長不注意拿起手機開始玩起了遊戲。看著孩子每天都沉浸在遊戲之中,不去學習,甚至連飯也不吃,似乎什麼都不如手裡的遊戲重要。
對於孩子來講,手機等同於遊戲機
許多父母也對此感到非常焦慮,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就要先了解孩子問什麼會玩遊戲。
大腦分泌多巴胺,是我們感受到快樂的原因。而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多巴胺的分泌會比平時多很多,大量的多巴胺在刺激著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更容易產生興奮的感覺。
況且現在的遊戲設計的都很有趣,環環相扣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大腦會誤判時間的概念,從而讓孩子沉迷遊戲當中。
之所以孩子會愛玩遊戲,多半和孩子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沉迷於遊戲無疑就這幾點原因
有些孩子本身就認為遊戲很有趣,便一點點開始嘗試玩遊戲,起初可能是看到別人玩,認為非常的有趣。之後自己去嘗試,由於多巴胺的刺激下逐漸對遊戲產生依賴,進而逐漸成癮玩的廢寢忘食,這一點其實無可爭議,沒什麼好說的。
現在的孩子,攀比心極強,周圍有同學玩遊戲,自己難免也會覺得好奇。尤其是孩子,對於這些根本就沒有抵抗力,看到同學之間談論的都是遊戲,自己難免會選擇隨波逐流。為了能夠融入到圈子當中,被別人看得起,不至於總被同學當成是「局外人」。久而久之遊戲逐漸成了孩子和同學之間社交的一種手段,孩子沒得選。
這其實是許多孩子的真實寫照,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難,來自方方面面,可能是父母不在身邊,或者一些別的原因,現實當中缺少關愛,從而轉向在網絡當中尋找精神寄託。
現實當中沒朋友,遇到問題不能解決,求助無門遭人排斥嘲笑。其實這一部分人無一例外,都非常的自卑,喜歡在遊戲當中交朋友,來獲得內心上的滿足。慢慢的出現了一種類似成癮的感受。
其實沉迷於網路遊戲,更多的是一種假象,並不是說孩子不愛學習,只是我們並不了解孩子而已。這個時候採取一些強硬的方法,比如打罵孩子,沒收手機這些都是沒有用的,往往會更加激化雙方的矛盾。
這就容易造成孩子自我封閉,社交障礙等等情況發生,不管父母做什麼方法,孩子對於學習應該是自願的,如果孩子不願意,那麼父母即使做再多的工作,最終也會毫無效果。孩子玩遊戲也是一樣,重點是如何讓孩子主動不去玩遊戲,這就需要各位父母好好研究了。
我們要知道孩子愛玩遊戲的原因,是為了融入同學的圈子?還是因為現實中沒有朋友?只有知道了這些,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給孩子「對症下藥」,父母也要堅信自己的付出,一定會有收穫的。
當然多半孩子都是跟環境有關係,只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所給予的尊重,知道爸爸媽媽是對自己好,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所以當我們有時間的時候,不妨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說說話,聊聊天,互相之間感情的溝通,往往比比冰冷的遊戲來的更直接不是嗎?
我是小羽媽媽,一位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業知識豐富;
教育兩個娃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我在這裡每天都會與你分享最專業、最實用的育兒知識。
如果你也感興趣,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記得關注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