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遊戲「廢寢忘食」,逐漸成癮,這和孩子成長環境密切相關

2020-09-10 小羽媽媽育兒

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非常高,幾乎人手一臺成為了標配,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只要是有時間就會掏出手機看一看。而手機低齡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在這背後則是爆炸的網絡信息量,孩子接受的內容繁多,其中難免會充斥著一些不堪入目的內容,對於孩子手機的管控,顯然成了一些家長目前最重要的事。


而孩子當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好好學習,而有太多孩子因為網路遊戲的影響,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肯定是想盡力挽回,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

在家長們的眼中,手機真的是一個危險物品,可是在生活當中卻又處處離不開它,一些孩子總是趁家長不注意拿起手機開始玩起了遊戲。看著孩子每天都沉浸在遊戲之中,不去學習,甚至連飯也不吃,似乎什麼都不如手裡的遊戲重要。

對於孩子來講,手機等同於遊戲機


許多父母也對此感到非常焦慮,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就要先了解孩子問什麼會玩遊戲。

增強多巴胺分泌

大腦分泌多巴胺,是我們感受到快樂的原因。而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多巴胺的分泌會比平時多很多,大量的多巴胺在刺激著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更容易產生興奮的感覺。

況且現在的遊戲設計的都很有趣,環環相扣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大腦會誤判時間的概念,從而讓孩子沉迷遊戲當中。


之所以孩子會愛玩遊戲,多半和孩子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沉迷於遊戲無疑就這幾點原因

認為遊戲好玩

有些孩子本身就認為遊戲很有趣,便一點點開始嘗試玩遊戲,起初可能是看到別人玩,認為非常的有趣。之後自己去嘗試,由於多巴胺的刺激下逐漸對遊戲產生依賴,進而逐漸成癮玩的廢寢忘食,這一點其實無可爭議,沒什麼好說的。


同學推薦

現在的孩子,攀比心極強,周圍有同學玩遊戲,自己難免也會覺得好奇。尤其是孩子,對於這些根本就沒有抵抗力,看到同學之間談論的都是遊戲,自己難免會選擇隨波逐流。為了能夠融入到圈子當中,被別人看得起,不至於總被同學當成是「局外人」。久而久之遊戲逐漸成了孩子和同學之間社交的一種手段,孩子沒得選。


生活中受到挫折

這其實是許多孩子的真實寫照,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難,來自方方面面,可能是父母不在身邊,或者一些別的原因,現實當中缺少關愛,從而轉向在網絡當中尋找精神寄託。


現實當中沒朋友,遇到問題不能解決,求助無門遭人排斥嘲笑。其實這一部分人無一例外,都非常的自卑,喜歡在遊戲當中交朋友,來獲得內心上的滿足。慢慢的出現了一種類似成癮的感受。

其實沉迷於網路遊戲,更多的是一種假象,並不是說孩子不愛學習,只是我們並不了解孩子而已。這個時候採取一些強硬的方法,比如打罵孩子,沒收手機這些都是沒有用的,往往會更加激化雙方的矛盾。


這就容易造成孩子自我封閉,社交障礙等等情況發生,不管父母做什麼方法,孩子對於學習應該是自願的,如果孩子不願意,那麼父母即使做再多的工作,最終也會毫無效果。孩子玩遊戲也是一樣,重點是如何讓孩子主動不去玩遊戲,這就需要各位父母好好研究了。


我們要知道孩子愛玩遊戲的原因,是為了融入同學的圈子?還是因為現實中沒有朋友?只有知道了這些,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給孩子「對症下藥」,父母也要堅信自己的付出,一定會有收穫的。

當然多半孩子都是跟環境有關係,只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所給予的尊重,知道爸爸媽媽是對自己好,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所以當我們有時間的時候,不妨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說說話,聊聊天,互相之間感情的溝通,往往比比冰冷的遊戲來的更直接不是嗎?

我是小羽媽媽,一位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業知識豐富;

教育兩個娃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我在這裡每天都會與你分享最專業、最實用的育兒知識。

如果你也感興趣,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記得關注點讚哦!


相關焦點

  • 你以為孩子玩遊戲成癮?其實孩子在意的並不是遊戲本身
    玩遊戲會上癮,這一點無論是玩遊戲還是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 遊戲的魅力之大在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接觸了它 ,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那麼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曾經人民網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84歲的老爺爺在玩遊戲時,因為被兒子打斷叫去吃飯,竟然生氣的要絕食。
  • 孩子玩遊戲成癮,父母該如何是好?
    前言:現在的網路遊戲,讓家長深惡痛絕。害了很多的家庭和很多幼小的孩子。太多聰明的孩子被遊戲而耽誤了學業和前途。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幫助孩子戒掉遊戲成癮也最頭疼的問題,似乎一直以來都沒有非常明確的辦法。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玩遊戲成癮了,上來就是打和罵,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跑去網吧玩,將他關在家裡。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一對從北方到廣州求醫的父母描述說,原本成績優異、愛好廣泛的兒子小林從上中學開始沉迷遊戲,並且患有抑鬱,多次試圖自殺。醫生發現,小林的問題,和其父母糟糕的關係密切相關。原來,小林不願意看到父母關係不好,害怕他們離婚,因此希望通過出格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以消耗父母爭吵的精力,卻在不經意中成為「問題少年」。
  •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網絡成癮」?
    這個孩子之前很聽話,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初二的寒假回老家過春節,偶然玩兒了幾次遊戲,從此對「網遊」越來越感興趣。父母發現後嚴格管理,但是總有看不住的時候,逐漸發展到逃課、騙家人的錢去網吧。 怎麼管束都不行,孩子總是跑出去不安全,和孩子訂好協議後,就在家裡給裝了電腦。
  • 馬斯洛需求模型:孩子遊戲成癮是因為貪玩?其實娃在意的不是玩
    玩遊戲會上癮,這一點無論是玩遊戲還是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遊戲的魅力之大在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接觸了它,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那麼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曾經人民網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84歲的老爺爺在玩遊戲時,因為被兒子打斷叫去吃飯,竟然生氣的要絕食。
  •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你也玩玩試試
    現在市場上的電子遊戲產品五花八門,商家為了吸引玩家無所不用其極,特別是為了逃避審查,在隱蔽的細節中加入黃色、暴力和粗俗,不去認真玩這些遊戲的家長根本看不出來。那些暴力和色情的情景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情緒、神經,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網際網路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善與惡、文明與無知並存。
  • 《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
    是怕孩子沒事幹在家玩手機,不能自拔,造成手機遊戲成癮。疫情期間,因為居家學習的特點,孩子使用手機上網課和使用手機接收老師布置的作業,因此使用手機的頻次增加,也造成許多孩子使用手機失控,手機遊戲成癮。雖然4、5月份,孩子們陸續復學,使用手機過度現象有所減少,但也有不少孩子身在課堂,心在遊戲,己經無法回到規律的作息狀態。暑假期間,那些原本蠢蠢預動的心又開始活絡了,手機遊戲失控的問題又出現了。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家庭是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重要因素據權威數據,每天玩遊戲12小時、持續12個月以上,是判斷一名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雙十二標準」。而事實上,孩子持續幾個月打遊戲就讓很多家長接近崩潰了。遊戲成癮者往往對遊戲失去自控力,日常生活以遊戲優先,過度沉迷導致無法自拔,社會功能受損。在葉堅看來,影響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關鍵因素莫過於家庭。
  • 孩子一哭鬧就給玩手機?這或許是孩子成癮行為的根源
    隨著3C產品愈來愈普及、近乎已成為人手必備的重要工具,人們在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因應科技的轉變有莫大的變化,孩子們今日的童玩不再是彈珠、踢罐子、跳房子,取而代之的各種電玩和手機,早已成了他們成長過程的習慣。
  • 馬斯洛需求模型:孩子遊戲成癮是因為貪玩?其實娃在意的不是玩
    玩遊戲會上癮,這一點無論是玩遊戲還是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遊戲的魅力之大在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接觸了它,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那麼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曾經人民網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84歲的老爺爺在玩遊戲時,因為被兒子打斷叫去吃飯,竟然生氣的要絕食。可見這位老爺爺真的是一位老頑童,他的表現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甚至覺得有些可愛。
  • 孩子打遊戲成癮?光是焦慮沒用,專家給出戒癮方子
    但如果孩子出現一些狀況就確實要考慮成癮問題,比如失控,也就是失去對這種行為的自我控制,玩遊戲,本來設計只玩2個小時,可有的孩子玩上就停不下來,甚至玩通宵。第二種是想癮,也就是極其想要,想盡一切辦法,使用一切手段要得到,包括欺騙、威脅、甚至暴力等,這種「想癮」幾乎不能自控。
  • 孩子沉迷讀書無法自拔?警惕,這是「讀書上癮」,孩子成癮難戒除
    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酷愛閱讀,非常高興,都以為這是一種愛學習的表現,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成績。 但其實,愛讀書並不等於愛學習,學生閱讀,大多只是為了娛樂或消遣,和我們所謂的「沉迷遊戲」一模一樣。這種沒有自控力的讀書,會讓孩子「讀書成癮」,孩子成癮後形成「成癮性人格」。
  • 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別看孩子在你離家上班走前答應好好的,一定會先寫暑假作業,然後再按要求玩手機遊戲,或者電腦遊戲,可真等到家長下班回家檢查時,立刻會讓你血往腦門上湧,因為孩子根本沒有按要求完成作業,或者是寫了也有很多錯誤。既然無奈的現實就擺在眼前,家長該用什麼招數來避免孩子過度玩遊戲,既而導致遊戲成癮呢?今天我就送給你幾招。
  • 公益課程|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
    疫情期間,因為居家學習的特點,孩子使用手機上網課和使用手機接收老師布置的作業,因此使用手機的頻次增加,也造成許多孩子使用手機失控,手機遊戲成癮。雖然4、5月份,孩子們陸續復學,使用手機過度現象有所減少,但也有不少孩子身在課堂,心在遊戲,己經無法回到規律的作息狀態。暑假期間,那些原本蠢蠢預動的心又開始活絡了,手機遊戲失控的問題又出現了。
  • 家長太難啦,每4個孩子中就會有1個孩子對遊戲成癮!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路遊戲用戶規模達4.84億。其中,12歲到16歲的青少年是網絡成癮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遊戲成癮的患病率約為27.5%。也就是說到初中後,不到4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會患有遊戲成癮症。
  • 玩手機成癮對孩子的成長傷害太大,讓你的孩子遠離手機
    網上有個段子,一群青年男女同在一個房間,有人在手機微信中提議,大家一起聚一聚,吃火鍋 ,群裡的朋友都應聲同意,可是這才發現大家都在同屋裡各玩各的手機。段子很深刻的反映了當下手機對現代人的影響,「手機控」者不在少數。成人如此,我們在看看假期的學生們,三五一群聚在一起討論遊戲、玩遊戲,甚至還未上學的幼兒也有些手機上癮。有些家長還時不時以此為榮,炫耀自己的孩子手機玩得好,遊戲打得棒!
  • 孩子遊戲成癮怎麼辦?家長可用四步遊戲規則商定法來幫助孩子
    小軍的媽媽說小軍一回家就想玩遊戲,根本沒有心思去做作業,即便做也只是應付了事。做完之後呢,馬上就想玩,在吃飯睡覺的時候都不肯放下手機,一放假就廢寢忘食每天玩上十幾個小時。小軍媽媽為此感到非常的焦慮和不安,也習慣性的不停的用嘮叨的方式來說服孩子終止遊戲。但是小軍會假裝沒有聽見,當媽媽強行要求他關掉遊戲的時候,他就耍賴拖延或者偷著玩。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聽聽專家怎麼說
    家庭是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重要因素據權威數據,每天玩遊戲12小時、持續12個月以上,是判斷一名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雙十二標準」。而事實上,孩子持續幾個月打遊戲就讓很多家長接近崩潰了。遊戲成癮者往往對遊戲失去自控力,日常生活以遊戲優先,過度沉迷導致無法自拔,社會功能受損。在葉堅看來,影響青少年遊戲成癮的關鍵因素莫過於家庭。
  • 孩子玩手機成癮的原因與應對
    孩子玩手機、電子遊戲,幾乎成了當今天下父母,談之色變的話題。並幾乎一致地用「成癮」這一標籤,給孩子玩手機、電子遊戲,進行蓋棺定論。 所以,天下父母,為了「防患於未然」,為了「治病救孩」,費盡心思,想盡了各種方法。 但結果還是只有一個:孩子該惦記還是惦記,孩子該玩,還是照玩。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專家:家庭是重要因素
    一對從北方到廣州求醫的父母描述說,原本成績優異、愛好廣泛的兒子小林從上中學開始沉迷遊戲,並且患有抑鬱,多次試圖自殺。醫生發現,小林的問題,和其父母糟糕的關係密切相關。原來,小林不願意看到父母關係不好,害怕他們離婚,因此希望通過出格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以消耗父母爭吵的精力,卻在不經意中成為「問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