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2020-07-26 寒石冷月

暑假到了,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孩子們都會歡呼雀躍,然而很多家長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大人要去上班,孩子放在家裡真不放心。家裡有老人的還可以管一管,沒有老人的則只能單獨把孩子放在家裡。

要說最令家長們頭痛的一件事,莫過於對孩子所用手機和家裡電腦的管理。別看孩子在你離家上班走前答應好好的,一定會先寫暑假作業,然後再按要求玩手機遊戲,或者電腦遊戲,可真等到家長下班回家檢查時,立刻會讓你血往腦門上湧,因為孩子根本沒有按要求完成作業,或者是寫了也有很多錯誤。

既然無奈的現實就擺在眼前,家長該用什麼招數來避免孩子過度玩遊戲,既而導致遊戲成癮呢?今天我就送給你幾招。

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第一招:密碼管理法。

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只要家長設置上密碼,而不讓孩子知道,一般來說憑孩子的本事是猜不對密碼的。但是必須要把密碼設置的稍複雜一點。

儘管孩子可能心不甘情不願,家長要態度堅定,明確告訴孩子:「由於缺乏自控能力,如果爸爸媽媽不加強對你的手機和電腦管理,你必然會很快遊戲成癮,如果真讓那樣的結果出現,將是我們最大的失職。儘管你可能心情不快,但是爸爸媽媽相信你是懂事的好孩子,很快就適應我們立下的規矩。」

電腦和手機上了密碼,對於電腦來說自然是用不成了,但是可以告訴孩子:「電腦需要爸爸媽媽在家時你才能用,我們會安排專門的時間給你。」對於手機來說有密碼也能接電話,但是孩子卻進不了系統玩不成遊戲。對於手機的使用,同樣和電腦一樣,告訴孩子你立下的規矩即可。

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第二招:視頻監控法。

請家長們注意,視頻監控法絕不能一開始就用,因為你會讓孩子感覺你對他極不信任,內心會產生不滿。但是可以與孩子約定,先給你一周時間適應密碼管理法,待你適應之後,我們再用視頻監控法,那時會感覺爸爸媽媽隨時在用眼睛盯著你,你自然就不會隨意改變任務約定嘍。

事例:有一位浙江紹興的媽媽,女兒上三年級,在花一周時間應用密碼管理法後,便告訴女兒,媽媽看到你這一周表現非常不錯,為了提高你的自控力,我們再用一周時間來鍛鍊手機密碼開放狀態下你的自控力如何?女兒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媽媽便在家裡安裝了攝像監控設備,遠程用手機就可以把家裡看得清清楚楚。由於事前教育和引導做的很到位,女兒還真就做到了自覺管理。

視頻監控法最大的挑戰就是親子關係,如果家長和孩子親子關係構建的很好,平時的教育和引導也不錯,孩子對父母非常信任,便可以用這種方法。但如果你的孩子以往根本沒有好習慣養成,且你的育兒觀念有問題的話,請慎重使用這種方法。

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第三招:獎勵兌換法。

現在絕大多數小學生都有手機,就更不要說中學生了。家長為什麼要給孩子買手機呢?原因很簡單,就是怕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不放心。可是問題來了,有了手機之後就必須要管理好,但是在這方面不少家長缺乏管理的技巧,下面給你的這個技巧就是獎勵兌換法。

事例:有一位北京的媽媽,兒子上初一,一放假的時候,媽媽就與兒子做了約定,爸爸媽媽上班不在家裡時,我們用密碼管理法,我們到家後,把手機密碼給你解開,然後你就可以用自己完成的學習任務兌換遊戲時間了。兌換分為幾個級別:第一級是按照規定完成上午或下午的學習任務,獎勵遊戲時間一小時;第二級是超額完成規定學習任務,即孩子能自覺趕進度,獎勵遊戲時間一個半小時;第三級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之上,完成課外閱讀書目內容或自己加練習題,獎勵遊戲時間兩小時,但是要分兩次來使用。由於獎勵兌換細則很明確,父母檢查孩子作業很認真,兌現承諾很及時,結果發現孩子越來越自覺。

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第四招:自我管理法。

前三招都是大人給孩子規定的管理方法,當前三招你都嘗試用上後,發現孩子越來越自覺時,還需要再把管理法升級,那就是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想辦法,看看除了這三種方法外,是否還有創新的管理方法。只要家長及時誇讚孩子做的好,對於孩子來說自然很有成就感,也願意想出新辦法。

事例:如在山西有一位爸爸,他的孩子上小學五年級,前三招都逐漸嘗試應用後,他發現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越來越好,於是就問兒子:「你知道什麼樣的孩子最受父母喜愛與尊重嗎?」孩子說:「當然是聽話的好孩子了。」爸爸說:「其實除了聽話外,還有能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的好孩子。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下了班如果能用最少的時間做飯,那就可以多獲得休息時間了。順著這個思路,你看看能做些什麼呢?」兒子想了半天說:「我不會做飯,但是我可以幫你們掃地、拖地、摘菜、洗菜、切菜和燜米飯啊。」爸爸說:「太棒了,兒子,爸爸相信你一定能把這些事做好,因為你是非常有家庭責任感的小男子漢。」

在第四招中,大家是否發現我並沒有提手機或電腦遊戲?其實這就是思維的拓展,你不能光把目光放在孩子玩遊戲上面,還應該再充分利用好暑假來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當孩子帶著責任感付出家務勞動時,必然會讓生活更有情趣,不無聊了,自然就不會總想著手機了。

暑假裡孩子最容易玩遊戲失控,聰明的家長用這幾招可避免遊戲成癮

結束語:真正考驗家長育兒能力的時機,恰好是在孩子的寒暑假或周末時間裡。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小,自控力太差,但是你是否想過如何用可操作的方法來增強孩子自控力呢?也可能有家長會說,我和孩子都做不到,尤其是我的孩子。如果你要是真這樣說,說明你壓根就沒有自信,請想想看,你平時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嗎?你的育兒觀念更新了嗎?或者說你愛動腦筋去發現與總結管理技巧和方法嗎?對於有心的家長來說,絕不會總是說自己不行,說孩子不行,而是堅定地與孩子一起做各種方法應用的密切配合。

相關焦點

  • 《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
    是怕孩子沒事幹在家玩手機,不能自拔,造成手機遊戲成癮。疫情期間,因為居家學習的特點,孩子使用手機上網課和使用手機接收老師布置的作業,因此使用手機的頻次增加,也造成許多孩子使用手機失控,手機遊戲成癮。雖然4、5月份,孩子們陸續復學,使用手機過度現象有所減少,但也有不少孩子身在課堂,心在遊戲,己經無法回到規律的作息狀態。暑假期間,那些原本蠢蠢預動的心又開始活絡了,手機遊戲失控的問題又出現了。
  • 擔心孩子遊戲成癮?家長不沉溺就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北京安定醫院成癮醫學科主任醫師遲勇表示,孩子觸網年齡越來越小,遊戲障礙不僅會導致孩子的攻擊行為和心理抑鬱等問題外,還會帶來身體缺乏鍛鍊、忽略健康飲食、視力或聽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系列健康問題。遊戲成癮應早幹預早治療遲勇指出,遊戲成癮的發展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患者開始有些沉迷於遊戲,但學習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第二階段,玩遊戲開始有些失控,還能堅持學習,但學習成績、效率開始下降;第三階段,沉溺於網路遊戲並嚴重影響學習和睡眠,雖還能勉強堅持上學,但經常遲到、精神不振;第四階段則已經放棄學習,晚上玩遊戲至第二天凌晨甚至通宵達旦
  • 公益課程|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
    本月開設的課程有《做「四有家長」,護航中學生》《送你一份提升自控力的修煉手冊》《孩子手機遊戲「成癮」怎麼辦》《了解運用語言的力量》《「心」期待,「欣」行動,「馨」氛圍,共迎新學期》這五門,家長們注意收聽。如果不能及時收聽也沒關係,隨時打開我們的微信,有音頻哦!
  • 孩子玩遊戲成癮,父母該如何是好?
    前言:現在的網路遊戲,讓家長深惡痛絕。害了很多的家庭和很多幼小的孩子。太多聰明的孩子被遊戲而耽誤了學業和前途。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幫助孩子戒掉遊戲成癮也最頭疼的問題,似乎一直以來都沒有非常明確的辦法。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玩遊戲成癮了,上來就是打和罵,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跑去網吧玩,將他關在家裡。
  •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你也玩玩試試
    前幾天,有位家長前來諮詢:說最近幾天,在她陪孩子玩耍時,經常被孩子要求拿著積木拼成的飛機或者汽車進行對撞大戰,隨著積木被撞得四分五裂,孩子會開心地大笑,表情滿足。甚至在玩的過程中,還會說一些不文明的話語。經過家長的耐心詢問,原來是孩子在玩平板時,看到別人玩遊戲的視頻,畫面內容充斥著暴力、血腥,加上玩家解說時不斷說出的髒話,讓孩子不自覺地被吸引,並有樣學樣。
  • 孩子痴迷遊戲,不思進取?聰明家長利用這三點陪孩子共同遊戲
    這樣的話語孩子的媽媽每見到鄰居就會不自覺地訴起苦來。之所以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也正說明了浩浩平日裡確實沒有少玩遊戲,或者說是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遊戲上,這讓一位母親感到憂慮的情況就不足為奇了。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愛玩的天性,這是與生俱來的,因為遊戲一直是孩子認為最容易獲取快樂的一種途徑。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孩子遊戲成癮怎麼辦?
    那時我父母單位的電腦上裝著一兩款簡單的電子遊戲,為了玩遊戲,那個暑假我經常往爸媽的單位跑。每次玩都會玩上癮。那是我初次感受到遊戲帶來的強烈的吸引力。雖然那時候我有許多小朋友玩,還有一條大狼狗。記得有一年的暑假,因為英語四級沒過,我本來是要複習英語的,但有兩款我特別喜歡玩的武俠類的電子遊戲。所以那個暑假,我哪兒都沒去,天天坐在電腦前,除了吃、喝就是玩遊戲。一個暑假把好幾個遊戲通通玩了一個通關。但很奇怪的是,等我回到大學後又彈起了吉他,似乎把遊戲忘記了。
  • 家長三千問|| 孩子沉迷遊戲,陷入網癮,家長怎麼辦?
    因此,他們在遊戲中設計的即時獎勵功能、社交功能,豐富多彩的遊戲畫面等等,這些都和孩子的需求結合得非常緊密。所以,遊戲是非常容易吸引孩子的。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很難有這麼好玩的東西,所以孩子很容易愛上玩遊戲,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這裡有一些概念是不同。
  • 學生玩手機成癮,家長老師該怎麼辦?
    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用好了能夠帶來好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如果用不好也會後患無窮。現在的孩子幾歲開始就會用手機,而且玩的「很溜」,據調查顯示,初、高中是學生玩手機上癮的高發期,如果無人監管,讓學生玩手機遊戲成癮,成績肯定會直線下降,給家長和老師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學生玩手機成癮的問題呢?下面一起來探討。
  • 孩子玩遊戲「廢寢忘食」,逐漸成癮,這和孩子成長環境密切相關
    而手機低齡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在這背後則是爆炸的網絡信息量,孩子接受的內容繁多,其中難免會充斥著一些不堪入目的內容,對於孩子手機的管控,顯然成了一些家長目前最重要的事。在家長們的眼中,手機真的是一個危險物品,可是在生活當中卻又處處離不開它,一些孩子總是趁家長不注意拿起手機開始玩起了遊戲。看著孩子每天都沉浸在遊戲之中,不去學習,甚至連飯也不吃,似乎什麼都不如手裡的遊戲重要。
  • 你以為孩子玩遊戲成癮?其實孩子在意的並不是遊戲本身
    玩遊戲會上癮,這一點無論是玩遊戲還是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 遊戲的魅力之大在於,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接觸了它 ,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那麼便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曾經人民網報導了一則消息,一位84歲的老爺爺在玩遊戲時,因為被兒子打斷叫去吃飯,竟然生氣的要絕食。
  • 孩子玩遊戲成癮不可自拔,只因你沒有學會這一招
    因為家長擔心他玩手機影響學習,所以就給他買了一部老年機。而看到其他同學都有智慧型手機玩遊戲,孩子十分難受,於是就做出了這種事。有天半夜,她看到女兒的房間裡傳出來一片微光,走近一看,原來女兒正在玩遊戲。 手機也是跟好朋友借的。
  • 孩子打遊戲成癮?光是焦慮沒用,專家給出戒癮方子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雖然知道孩子打遊戲不好,可我們要工作,有時候無奈只能讓他打遊戲。」不少上班族家長經常向記者透露這種無奈。家長們很擔憂,孩子難戒「遊戲癮」。但如果孩子出現一些狀況就確實要考慮成癮問題,比如失控,也就是失去對這種行為的自我控制,玩遊戲,本來設計只玩2個小時,可有的孩子玩上就停不下來,甚至玩通宵。第二種是想癮,也就是極其想要,想盡一切辦法,使用一切手段要得到,包括欺騙、威脅、甚至暴力等,這種「想癮」幾乎不能自控。
  • 預防孩子遊戲成癮的方法竟然是……陪他一起玩?
    特別是在家的時候,手機放在茶几上或者沙發上,一不留神就讓孩子拿走了,一玩起手機來就——停——不——下——來!讓他做作業也支支吾吾的聽不進... ...把手機拿走不給他玩可能還會哭鬧... ...晚上不好好睡覺... ...拿著ipad偷偷躲在被窩裡玩... ...這暑假,父母盡跟孩子鬥智鬥勇了。
  • 痴迷遊戲,哥哥拉著妹妹跳樓:改變遊戲成癮,需要知道的5個原則
    兄妹沉迷遊戲被誤導跳樓:「遊戲裡能重生,我想試一試!」這是甦醒後的11歲的申達告訴記者的!3月22日那天,11歲的申達拉著9歲的妹妹申娜從四樓的露臺一躍而下,只是因為他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發現在遊戲裡人可以重生,他想試一試。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疫情期間,因為不能外出,看電視、玩手機的機會多了很多。每天都不自覺拿手機刷會抖音,打會吃雞。看著我們玩手機,孩子也會湊過來瞧瞧。在這樣的「薰陶」下,有一天,孩子自己安裝了吃雞遊戲。此後,一連著幾個晚上都要玩兩把吃雞才睡覺。甚至每天的睡前聊天內容也離不開遊戲,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像我家這樣痴迷手機的孩子真不少!這些年,新聞中經常報導孩子玩遊戲,揮霍家長血汗錢。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當白雲心理醫院的醫生第一次見到遊戲成癮的少年小陳(因涉及隱私,本文中的未成年人均為化名,下同——記者注)時,他的頭髮又長又亂,顯然很長時間沒有打理,嚴重駝背且高低肩,頸椎脊柱明顯側彎變形,按在手機屏幕上的兩根手指指關節粗大,指腹凸起,臉上滿是熬夜長的暗瘡,身上一股餿味。「這是遊戲成癮給他帶來最直觀的傷害。」
  • 為研究 「網路遊戲成癮」,我陪兒子玩王者榮耀
    撰文|雷皓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相信暑假期間,為了小朋友窩在家裡打電子遊戲的事情,家長們一定不少操心。我自己就是個例子:我兒子今年10歲,9月份開學就要上五年級。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迷上了《王者榮耀》、《吃雞》等網路遊戲。
  • 家長太難啦,每4個孩子中就會有1個孩子對遊戲成癮!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路遊戲用戶規模達4.84億。其中,12歲到16歲的青少年是網絡成癮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遊戲成癮的患病率約為27.5%。也就是說到初中後,不到4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會患有遊戲成癮症。
  • 關於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家長到底應該怎麼看待?這篇文章全了!
    這名15歲的男孩來自湖北,今年剛剛中考結束,暑假裡他放飛自我,沉迷手機和電腦遊戲,時常玩個通宵,整天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基本不出房門,無論家人怎麼勸說,孩子就是不聽不改。就在7月28日下午,男孩玩了一把手遊後,突然感到頭部劇痛,還伴隨嘔吐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