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曲老師的特教團隊將在上海成立一個對準特殊教育人群的職業培訓學程!為ASD和ADHD人群和其他因人格障礙、社交障礙或情緒障礙而造成就業困難的適齡青少年提供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我們將融入臺灣多年來在特殊職業培訓方面的專業,同時培養大陸地區的就業協助人才!歡迎持續關注我們,以下分享臺灣高職綜合職能科相關的作法
《甚麼是綜合職能科?》
綜合職能科是為高中階段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所設立,意在融合環境中,提供有就業能力的孩子們就讀職業學程之機會,以培育個人、社會與職業適應的能力,使其成為獨立自主,有就業能力的社會人。綜合職能科的主要目標有下列三項:
鍛鍊學生身心、充實生活知能,發展健全人格,以提昇個人及家庭生活的適應能力。
了解生活環境,順應社會變遷,擴展人際關係,以培養學校及社區生活的適應能力。
認識職業世界,培養職業道德,建立工作技能,以增進就業及社會服務適應能力。目前臺灣地區已經有398個綜合職能科的班級,分別設置在各個職業學校中;在融合的環境提供孩子最適當的職業課程,提升個人能力,以就業為最終目標。許多輕度智能障礙、自閉症、情緒障礙的孩子都因為就讀綜合職能科,獲得適當的指導而成功就業;不但讓孩子找到自信與歸屬,更給予家長與社會相當大的支持與幫助。
《綜合職能科的主要課程》
以職業為導向的綜合職能科,按照孩子的能力與興趣,主要可分為汽車美容、門市服務、餐飲服務、清潔服務等職業類別組。職業專業科目的共同目標為:
具備基本清潔技術與能力
具備餐飲服務業所需之技術與基本知識
簡易食物製備能力
良好的工作態度與生活習慣
加強實作能力,配合產業趨勢,結合社區資源增進就業潛能。
除了這些職業專業科目外,孩子也需要學習未來就業所需的實用語文、數學等一般科目以提升競爭力;加上專門為孩子的特質量身設計的特殊需求課程(如情緒管理、生活管理、體適能、社交技巧、自我決策等),三者融合成最具功能性,最適合孩子的完整學習課程。
《轉銜評估與未來就業方向》
配合職業學校中三年所學,綜職科畢業後的孩子可以就業的方向為『環境服務』『生命服務』『健康服務』三大類。如加油站洗擦車、汽車美容、簡單機械操作、門市、賣場服務、清潔、排補貨、包裝、園藝、作物栽培、烘焙學徒、餐飲內外場服務員、餐飲內外場服務員、美容美髮助手、美容美髮助手、洗衣員、清潔員、各類作業員(食品加工、組裝)、品檢員等。在高職三年中,為了確實掌握孩子就業能力與規劃未來方向,校內老師會進行每位孩子的個別化的轉銜評估工作。高一、高二透過職業課程及生涯探索融入相關課程,進行職業試探,瞭解學生能力及興趣,做初步職業能力評估。二年級時進行職場參觀、校內外模擬實習;三年級時校外職場實習。學生三年級時,會安排聯繫就業場所,主動尋找各單位資源,輔導有就業能力與意願之學生媒合就業機會。
《職場適應的關鍵與給家長們的建議》
工作動機與態度:如果孩子本身沒有自覺需要獨立,那麼具備再多工作技能也是無用。在職業教育的養成中,建立孩子生涯規劃、自我決策等概念,讓孩子了解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獨立自主、回饋社會家庭的自我價值。而在建立孩子職業技能與知識的同時,『態度』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目標。職場環境與學校或家庭不同,是講究競爭力與圓融性的場所;缺少社會人該有的概念與行為,很快就會被職場無情淘汰。所以在學校和家庭中,從小就要建立孩子『負責』『勇於認錯與改過』『準時』『忍耐』等良好美德,讓孩子具備讓人喜愛與願意包容的特質,在職場中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
工作速度與品質的平衡:職場中講求結果與品質,在訓練孩子工作時,『持續性』『體力』與『專心度』是絕對必要的教學目標。在學校中會將工作量以少到多,從易到難,逐步提升孩子工作的穩定度;而為了保持工作時的體力(服務業大多是站立時間長、體力消耗大的工作),教師與父母平時就要注重孩子肌耐力的訓練,跟著孩子一起保持運動的習慣。當體力與精神變好,工作的專心度與持久度將自然跟著提升。
特殊行為的狀況:孩子可能因為特質與能力而在職場中出現工作或人際上的問題,造成適應不良而無法繼續工作的狀態。在學校期間,除了加強孩子社交技巧與職場倫理等概念外,平時必須透過真實的演練,反覆練習,讓孩子可以有機會熟練正確的行為與表達方式。教師也可在孩子進入職場前,先與該單位負責人進行友善溝通,將孩子的狀況與應對方式做完整說明,幫助孩子順利轉銜,適應工作場所與工作內容。
家長與職場的支持:個人生涯發展受到「家庭」的影響最大,家人的支持對學生就業轉銜最具影響力,且對於其在就業後的工作角色行為、工作滿意度、工作表現與整體工作適應均有正面而顯著的影響。家長必須意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配合學校教師,尊重孩子的意願,共同擬定孩子未來的方向,並全力給予心理上與實質上的支持。所謂的支持,是我們給予孩子機會與資源去學習體驗、引導思考、允許犯錯、陪伴鼓勵、給予選擇。過程必須由孩子自己去體驗,父母與教師無法幫孩子做決定與承擔後果。當孩子長大,即將進入職場就業,意味著他即將是一個社會人,必須在真實的體驗中學習自主思考、自我負責、從錯誤中調整作法,將自己融入社會與團體,貢獻自己的力量,不再依附教師與父母,這才是真正的獨立。職場中的支持,必須靠社會團體的宣傳與倡導,讓各企業與公司能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改觀;教師們除了努力讓孩子具備穩定工作能力讓僱主有信心外,也要做好橋梁的角色,進行雙向溝通,讓僱主與孩子能完全了解彼此,消彌可能的誤會與紛爭。
參考資料:
臺灣新北市三重商工綜合職能科課程計畫
邱憶茹,《高中職綜合職能科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與家庭支持》, 特教園丁29卷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