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得好的慢性病,治不好的「窮病」:中國農村慢性病人生活實錄(下)

2020-12-20 騰訊網

十五年來,慢性病的併發症像魔鬼一樣纏著母親。

在嚴重的時候,她會面部潮紅、心悸,這些症狀嚇壞了她——她經常會平躺著床上,兩眼空洞地望著某處,一句話都沒說,但每一個動作都在訴說著絕望。

家裡那個小村子的鄉親們,早已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卻開始找上了他們。

很多人一直有一個誤解,慢性病的主打選手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性疾病、糖尿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謝類疾病,總被聯想為「富貴病」,似乎只有高收入發達國家的高脂肪飲食和缺乏活動的生活方式才會導致。

但是,實際上,80%的慢性病死亡都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慢性病專欄中,提出了關於慢性病的十大誤解,誤解之一便是 「慢性病主要危害富人」[1]。

與這種誤解截然相反的是,窮人比富人更有可能患慢性病,窮人比富人更容易因慢性病而死亡。

52歲的Roberto從不擔心自己的高血壓,也不關心自己的飲酒和吸菸習慣。圖片來源:WHO官網

WHO官網上列出了一個患有高血壓農民的例子——他從來不擔心自己的高血壓,也不關心自己的飲酒和吸菸習慣。「他是如此固執,」他31 歲的女兒說,「我們無法談論他的健康。」

這像極了母親。

母親從來不認為自己的「三高」需要控制,也不關心飲食,由於眩暈症狀,也從來不運動。

由於慢性疾病發病機制複雜,臨床對疾病主要以控制、改善為主,患者往往需長時間服藥,加上合理的生活方式,這要求患者具備較高服藥依從性和積極自主地改變生活方式。

但生活方式是什麼?

生活方式背後是一個人以及他的所有生命。

多個研究調研了農村慢性病的防治現狀,提到農村人由於經濟原因,通常不選擇正規機構就診[2]。

這些年來,母親經常光顧縣醫院、鄉鎮醫院,偶爾會在我和姐姐的強力幹預下去市醫院,前者給的治療方案無非是輸液——通常是心血管疾病防治領域的中藥注射液;市醫院會開幾味藥,讓母親吃完這個療程之後再去複查,但母親從來沒有複查過,也從來沒有明確的治療路徑。

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村文化落後,對慢性病知識的缺乏,疾病防治意識薄弱,使農村慢性病問題更加顯現。

《我不是藥神》中,藥販子張長林的一句話讓無數人無限感慨:「我賣了這麼多年藥,發現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種病你治不好,也治不過來。」

農村人大多用藥依從性不強,並且對日常生活方式幹預治療表示不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曾經過著粗糲的生活,亦形成了粗糲的想法,不能理解慢性病的防控要點,不能理解改變生活方式的關鍵作用。

他們常常在症狀出現時去醫院(大多是鄉鎮、縣級醫院),「生病了就吃幾味藥物、打幾針」;在症狀緩解時認為自己成了健康人,對健康幹預報以鄙夷的態度,「運動啥的都是鬧著玩兒的,生病了還得治」

近些年回家,村裡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了。多個研究表明,慢性病已經成為影響農村老年人生命質量最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命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3]。

常年累月,農村慢性病患者盲目頑固地堅守著自己的舊有信念,難以控制慢性病,在病人與健康人的身份間切換,在治癒的希望與又犯病的絕望中遊移,這種無法徹底擺脫的疾病成了他們無法理解的災難。

以前生龍活虎的鄰居病倒了,他是村裡的木匠,修建了村裡最豪華漂亮的一棟別墅,如今得了高血壓,也開始日常眩暈,病懨懨,表情中的活力消失了,他出了名的脾氣暴躁,妻子軟弱的個性以及女兒出嫁的不順心都能讓他雷霆大怒咆哮不已。

小賣鋪的老闆娘患了糖尿病,她身材短短胖胖的,因為控制不好血糖,她開始視物模糊,這種症狀讓她害怕極了。神色中以往的昂然變成恓惶,每次見到她,總是不住悲嘆著她的生活,一邊是因為高血糖造成的併發症讓她害怕;一邊是被連累家人的抱怨讓她愁苦。

在這個村莊裡,生活仍舊像以往一樣冗長地繼續著。

早飯後,悠悠走到村頭曬太陽,11點鐘回家做午飯,午睡到下午三四點,繼而又悠悠去村裡走走,天暗下來,可以回家吃晚飯休息了。

飲食以澱粉和油脂為主,優質蛋白和蔬菜攝入過少,油鹽不加控制;

男人們聚集在一起時,房間裡煙霧騰騰,呼朋喚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農活更多由機械代替,體力活動的機會大大減少,打麻將、嘮嗑在生活中的比重增加了;

一個個將雙手交叉著背在身後,繼續著村裡的閒話——誰家夫婦不和,誰家又掙錢了。只不過,關於健康的話題逐漸增多了——你的病吃什麼藥?輸液了沒?平常怎麼吃的?

《貧窮的本質》一書中討論了貧窮人的健康陷阱,窮人能負擔預防性措施的花費,但這種措施並沒有很廣泛採用,窮人依舊常常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擔心、緊張。「窮人所陷入的困境與我們其他人的困擾似乎是一樣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堅定、拖延。」作者如是說。

直到近些年,母親由於患有輕度糖尿病的原因,飲食帶來的血糖波動直接地影響到她的健康狀態——有一次在醫院,忍不住吃了兩片餅乾後,測血糖發現明顯高了,換來醫生的一頓批評。她開始意識到飲食方式的重要性,每天上午固定要吃的蘋果消失了,也不再吃油炸食物,「不能悠悠躺在床上等著某個神奇的力量來拯救我,要靠自己」。

錢不能買來命,窮的不一定是金錢。

是的,那個神奇的力量也許永遠不會來,但靠自己可以,中國的農村裡還有千千萬萬戶淳樸的鄉親們,他們窮的和缺的,是對健康的理解,抑或是我們常說的「健康素養」。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數據顯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每年導致4100萬人死亡,相當於全球總死亡的71%[4]。

關於保持健康的正解,很早以前,WHO就給出了完美的答案: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今年7月,國家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我國將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推動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到2022年不低於22%,到2030年不低於30%[5]。

但願,這一天早日到來,生活在黃土地上的農村父老鄉親們,不再為健康而「窮」。

參考文獻

[1]《「預防慢性病:一項至關重要的投資」》,世界衛生組織官網https://www.who.int/chp/chronic_disease_report/part1/zh/index6.html

[2] 《農村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就診行為與影響因素研究——基於CHARLS數據的實證分析》,寧滿秀等;2016,9(5);35-41.《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3]竇偉潔,韓志琰. 山東省農村居民健康相關生命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

[4]《非傳染性疾病》2018.6.1 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noncommunicable-diseases

[5]《我國推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至2030年提升至30%》 2019.7.16 中國政府網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6/content_5410313.htm

*本文配圖來自WHO官網、站酷海洛、騰訊視頻。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慢性腸胃炎治得好嗎
    慢性腸胃炎治得好嗎1、慢性腸胃炎治得好嗎您好,根據您的描述來看,患者應該是飲食太不規律和長期的精神壓力而導致的慢性腸胃炎的發生
  • 得了慢性肥厚性咽喉炎是不是治不好
    核心提示:北京得了慢性肥厚性咽喉炎是不是治不好?你能夠留心一下本身的狀況,許多鼻炎病人會發現自個的嗓子很簡略發炎,而有些咽炎病人會發現自個的鼻子常常不通,噴嚏許多。疑問就在於鼻炎和咽炎是相互影響的,中耳炎病人通常也會有鼻炎或咽炎病史。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
    同時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會持續增加,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總死亡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防控工作仍面臨巨大的挑戰。挑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農村首次突破30%推薦上限。
  • 王建新:慢性病要用功能食品來養 不要天天吃藥告訴自己是病人
    來源:新浪財經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五屆全國顧客滿意度測評活動」於11月21日在北京舉行大會並頒發證書。山西保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王建新出席會議並發言。目前中國的醫療,僅僅是診斷、治療,而預防和康復是處於弱勢地位。他表示,保仁堂在發展的過程中藉助了中醫的優勢走兩端,一個預防、一個康復。他指出,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時候,生活習慣遭到了很大的破壞,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人類淺千百年來的生活習慣。但是,目前年輕人12點鐘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生活習慣大大破壞了身體結構。
  • 慢性支氣管炎,這樣治,沒有治不好的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冬季是慢性支氣管炎的高發期,臨床中一些常規療法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效果不甚理想,如果試試祖國的民間療法,卻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有的當下就好了~這個民間療法叫×形按壓法。用×形法治療此病,真有這麼好的效果嗎?我們來看看療效反饋——
  • 肝炎能徹底治好嗎 肝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肝炎是我們生活中容易傳染的疾病。一但感染上了肝炎就會很難治療。那麼肝炎能夠徹底治好嗎?肝炎的種類有很多,肝炎的分類也有很多。患者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上肝炎,肝炎的早期症狀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肝炎能徹底治好嗎在2006年曾經B肝的醫治是世界性的難題。
  • 2021年慢性病補助政策,有很多病是可以報銷的
    慢性病是指不會傳染、長期累積的疾病,慢性病具有醫療費用昂貴、危害巨大等特點。所以醫療保險對慢性病提供一定的補助。有哪些慢性病可以獲得補助?2020年慢性病補助政策有哪些?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我國慢性病補助病種共有31種,分別為:高血壓病、糖尿病、肝硬化、風溼性**病、肺心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淋巴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類風溼性關節炎、溶血性貧血、白血病、復發性阿弗他口腔潰瘍、冠心病(僅包括心肌梗塞和心絞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纖維化、慢性腎臟疾病(CKD)三期及以上、重症肌無力、系統性紅斑狼瘡、伴多發骨折的嚴重骨質疏鬆症
  • 又到「冬病夏治」時
    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深入社區進行冬病夏治知識宣講。王金悅 攝今日,我市迎來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這也標誌著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可以正式開始了。如今,隨著人們對中醫養生的日漸重視,利用三伏天進行三伏貼等「冬病夏治」治療已成許多市民的盛夏標配。
  • 慢性蕁麻疹真的治不好了嗎?
    慢性蕁麻疹真的治不好了嗎?其實以上症狀就是典型的蕁麻疹,而慢性蕁麻疹是指風團每周至少發作2次,持續 6周或以上的情況,這在臨床十分常見,由於病情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特別是大部分患者始終找不到確切的誘發原因,經常性發作的瘙癢性皮疹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失去了治療的信心。
  • 治未病到底治的是什麼病?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治未病」是什麼意思,「未病」不是「胃病」,更不是某一種病的名稱。最早源自於《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治好睚魯女兒和血漏婦女(下)
    現代醫生知道,可能引起女人月經長期不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多囊卵巢、內分泌失調、黃體萎縮不全、黏膜下的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息肉、分泌激素的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的病變等等。古人不知道這病具體是由原因引起的,就只會根據最明顯的症狀說患血漏,聖經舊約裡的耶和華不知道,新約裡編出來的耶穌照樣也不知道。
  • 讀懂鍾南山說的「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近來他受訪時談到的「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讓公眾看到了他作為一個出色醫生的仁者仁心。正如他在自己傳記《鍾南山傳》一開頭的那句話:其實,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我們常說「看病」,醫生看病,患者到醫院看病,看的到底是什麼呢?鍾南山說: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我們要經常想到的是,在醫學裡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你怎麼去解決?
  • 天津哪裡的婦科醫院治得好?
    核心提示:天津哪裡的婦科醫院治得好?現在女性朋友因為壓力大,還有婦科疾病越來越多,如果女性不及時去醫院治療,只會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給身心健康帶來雙重痛苦,同時,由於婦科疾病的種類太多,所以為了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我們建議所有女性朋友都應該針對自己的情況採取適當的措施,避免對自己的健康造成更多的影響和傷害,而很多人在醫院治療,對於婦科醫院更感興趣。
  • 焦點訪談:「治未病」是什麼?看完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村民周秀鳳,父親因為胃癌去世,母親冠心病、高血壓纏身,女兒又患慢性骨髓炎,全家的病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在大灣村,與周秀鳳家有著同樣遭遇的農戶很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了阻礙困難群眾脫貧路上的「絆腳石」。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大灣村充分利用各方面政策資源,逐步建立了多層次的醫療幫扶機制。
  • "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720/0f9093e50eca4b2b8fef4b8247c6f3db.mp3 "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2020年
  • 中大醫院氣道慢性疾病專病門診開診
    5月5日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內科開設氣道慢性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專病門診,該門診由呼吸內科專業醫師、專業護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每周二、周三、周五下午將在該院丁家橋本部門診大樓7 樓1號診室對外接診。
  • 哪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會造成慢性前列腺炎
    核心提示: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朋友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此病之所以發病率比較高是因為除了致病菌逆行感染會引發此病以外,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此病的發生,那麼究竟哪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會造成慢性前列腺炎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慢性中耳炎 小病不治常惹大麻煩
    [摘要]慢性中耳炎由於中耳腔與外界直接相通,中耳會出現反覆感染,表現為長期流膿,藥物治療僅僅只能暫時性的控制炎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耳炎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以往很多人認為耳朵流點膿不要緊,滴幾天藥水就好了,但是反覆發作的中耳炎不僅會造成長期流膿,而且還可能導致聽力下降,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過去很多患者以為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可以獲得根治,而這正是中耳炎的治療誤區所在。
  •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發布|心血管|重磅|中國|患病率|高血壓|...
    近幾年來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續高於城市水平。2004年至今,心腦血管病住院費用年均增速遠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中國心血管病負擔日漸加重,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緩。隨著社會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國居民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普遍暴露,呈現在低齡化、低收入群體中快速增長及個體聚集趨勢。今後10年心血管病 患病人數仍將快速增長。
  • 明日起「冬病夏治」三伏貼開貼啦
    燕趙晚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李惺又到一年三伏天,又到一年 " 冬病夏治 " 時!近年來," 冬病夏治 " 這一綠色獨特的治病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青睞。記者從省會各大醫院獲悉,隨著三伏天的到來,各大醫院基本上都推出了 " 冬病夏治 "。那麼," 冬病夏治 " 主要治什麼疾病?哪些人能貼?哪些人不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