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帶大倆外孫,卻更喜愛奶奶,孩子說出原因後,媽媽陷入深思

2020-11-08 梨渦媽咪

朋友米蘭是家裡的獨生女,結婚的時候和老公自己的小家離娘家非常近,而婆婆卻住在市區的的另一頭。婚後不久米蘭就懷孕了,因為離娘家比較近,所以懷孕期間的生活起居基本都是媽媽在照顧,不過婆婆也經常會來看看。米蘭覺得畢竟和媽媽相處比較自在,所以米蘭的兩個孩子出生之後,米蘭也是交給媽媽照顧。奶奶因為家離得比較遠,肯定不如姥姥照顧的時間長,但是每次來看孩子都會大包小包地給孩子帶。

前一陣子,米蘭工作調動,工作單位離婆婆家近一些。所以米蘭就把兩個孩子也一起帶過去,正好和奶奶相處一陣子,沒想到這一去兩個孩子還上癮了,等到要回姥姥家的時候反倒不願意了。米蘭詢問孩子為什麼不想回家,大兒子說:「奶奶比姥姥更疼我們,每次都會給我們買好多吃的,可是姥姥卻每次都不讓我們買太多。」我覺得這也正常,可是後來兒子還說奶奶跟他說,只有他們是一家人,姥姥是外人。

米蘭剛開始覺得是孩子太不懂事,姥姥也很疼他可是這孩子卻不懂得感恩。可是深入一想,小孩子出現的問題,其實多多少少大人也有點責任。

大人的哪些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1、陪伴的方式

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雙方都有自己愛孩子的方式,這種方式本身沒有對錯,只是孩子是否喜歡。奶奶總是不拒絕孩子的各種要求,給孩子買吃的買玩具,又經常帶孩子出去玩,作為孩子肯定更喜歡這樣的,相對姥姥比較有原則的教育方式,孩子就會覺得姥姥不好。不過不管怎樣,家長都要告訴孩子,姥姥和奶奶不管怎樣,都是最愛他們的。

2、老人的素質

有時候姥姥和奶奶和容易因為孩子就起矛盾,雙方都覺得孩子和自己最親,當孩子和誰感情比較好的時候,素質比較低的老人就會和孩子說對方的壞話,給孩子灌輸一些錯誤的思想。孩子年齡小,也不會想那麼多,很容易就會被老人的想法所左右,孩子如果表現出對一方的冷淡,對家庭的和諧會造成很大影響。

3、父母的言談舉止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告訴孩子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都和我們是一家人。也要教孩子基本的禮儀,逢年過節要帶孩子回去看看,父母千萬不要在言行舉止上明顯地偏向一方,這樣孩子也會跟著學的。只有孩子心裡明白,大家都是一家人,才能拿出對長輩基本的尊重,不然孩子偏愛那一邊,老人心裡都不好受。

結語:

不管父母把孩子交給誰照顧,作為父母都要在其中做好橋梁的作用,及時引導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看待親情的心態,孩子才能獲得更多親人的愛和關心,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無異於是最好的了。

相關焦點

  • 姥姥帶大倆外孫,卻更喜愛奶奶,孩子說出原因後,媽媽很驚訝
    孩子小時候跟誰比較親要看和誰子啊一起比較久。一般來講,奶奶帶大的和奶奶親,姥姥帶大的和姥姥親。因為是自己的媽媽,所以小藝很放心,平時也不操心孩子的事情。孩子的奶奶想要看小孩就只能夠跑到姥姥這裡。奶奶每次來看孩子的時候都很上心,大包小包的禮物往姥姥這裡搬。
  • 姥姥帶大倆外孫,卻更喜愛奶奶,孩子說出原因後,家長需要反省
    引言眾所周知,孩子小時候由誰帶 就會跟誰親。尤其是外出工作的爸爸媽媽們,把孩子都留給姥姥姥爺或者爺爺奶奶,正因此長大以後孩子就會和老一輩的長輩,比較親密。但媽媽們似乎帶娃都交給了自己的母親,因為畢竟跟婆婆還要處理一定的關係,自己的媽媽帶孩子比較親暱。
  • 姥姥帶大的兩個外孫,為什麼更喜歡奶奶?孩子說出原因,媽媽自責
    葉子和老公結婚3年生育了兩個可愛的寶寶,因為養孩子壓力比較大,所以葉子在出月子沒多久後就開始上班了。家裡孩子本來讓奶奶照顧,奶奶卻以自己身體不好為由推脫了,葉子只好叫來了孩子姥姥來帶娃。有天葉子和孩子姥姥外娃在樓下遛圈,樓下鄰居故意逗孩子問:「你們覺得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啊?」,誰知孩子都回答著奶奶好,這下姥姥面露尷尬,葉子心裡也不是滋味。回家後葉子問孩子為什麼覺得奶奶好,孩子回答說因為奶奶經常給自己買好吃的好玩的,姥姥卻很少給自己買。
  • 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導讀: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明明是姥姥帶大的外孫,長大後為何孩子更喜歡奶奶?太現實了
    導讀:明明是姥姥帶大的外孫,長大後為何孩子更喜歡奶奶?太現實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明明是姥姥帶大的外孫,長大後為何孩子更喜歡奶奶?太現實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兒求媽媽帶娃被一口拒絕,揭示了姥姥們不願帶外孫的根本原因
    在現代社會,年輕人的壓力很大,為了工作和事業,他們中的很多人就很難照顧到家庭,於是,現代家庭中帶娃的責任很多還是落在了老人們的身上,更確切地說是落在了奶奶或者是姥姥的身上。就像那句話說的那樣,「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姥姥們心疼自己的女兒帶孩子上班辛苦,於是就選擇了放棄自己退休後的休閒生活,專門給女兒帶孩子。但是在現實中,卻也有一大批姥姥是不願意帶孩子的,例如小編的朋友樂樂的媽媽。樂樂是家裡的獨生女,她的爸爸前幾年因為癌症去世了,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
  • 姥姥帶大的孩子,為什麼更喜歡奶奶?孩子的心裡話,家長最好重視
    也就是說,年輕人更願意讓姥姥幫忙帶娃,姥姥付出的辛苦也更多一些。不過,儘管姥姥會幫忙帶娃,但孩子們對姥姥的態度,好像並沒有因為關係更近而變得更好一些。王奶奶有一個6歲的外孫,從女兒懷孕後,母女倆就一直在一起,直到孩子出生再到如今的6歲,王奶奶照顧孩子和女兒一家從沒缺席一天,可外孫突然的一句話,讓王奶奶非常寒心。那天是孩子奶奶來看自己的大孫子,因為很久沒見面,爺爺奶奶喜歡孫子給買了很多玩具和小零食,而這些全部都是姥姥平時禁止的。
  • 為何姥姥帶大的孩子最後和奶奶親?原因戳心窩,卻一個比一個現實
    姥姥們帶孩子,這本不奇怪,奇怪的是不少由姥姥帶大的孩子,最後卻和奶奶們更親近,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幾方面原因了解下,可以說也是一個比一個現實了。「半路截胡」不得不說,現在不少家庭的狀況都是這樣,因種種原因,姥姥們從外孫一出生就開始接手照顧,好不容易把孩子帶到了3歲,可以送到幼兒園了,而此時,孩子的奶奶卻來「半路截胡」,而姥姥們為了顧全大局,也就只能選擇退出。
  • 姥姥帶外孫逛街,被誤認為媽媽,網友:怎麼會這麼年輕?
    1)教育理念姥姥通常會給寶寶灌輸媽媽是非常愛你的想法,比如孩子想媽媽了,姥姥會告訴孩子,媽媽去上班賺錢給你買好吃的,下班就回家了。而奶奶帶孩子,雖然也會很用心,但是如果跟兒媳有矛盾的時候,有一些奶奶會給孩子說「媽媽就是因為不愛你了,才會天天這麼晚回家」,讓孩子誤會媽媽。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孩子給的答案既現實又扎心,家長要深思
    可是,當媽媽要回到職場時,看護孩子又變成一個艱巨的問題,因此大多數的家庭都會讓姥姥或者奶奶暫時幫帶一下,不過究竟讓誰帶,便成為一大難題。含含出生不久後,由於夫妻雙方工作壓力巨大,沒有辦法照顧孩子,於是商量著先把孩子放在姥姥家,讓姥姥幫忙帶一下,一直到含含2歲多才給接回去。
  •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被嫌棄,姥姥帶娃卻成主力軍?原因令人深思
    「我才不會讓婆婆幫我帶孩子,到時候我帶著孩子回娘家,讓我媽照顧。」準媽媽小李已經懷孕6個多月,最近我們倆說到以後帶娃的事情。我很羨慕的說,你家公婆剛剛退休,正好有大把的時間幫助帶孩子,你以後可享福了。小李直接反駁道,就算婆婆閒著,我也不會讓帶孩子,我發現了,我們倆各方面都不合,以後一起帶娃,還不知道會鬧成啥樣了,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杜絕這個隱患。
  • 為啥「帶娃主力」從奶奶變成了姥姥?三大原因,現實又心酸
    前不久,網上發起一起投票:你家的娃誰在帶?姥姥以近五成的票位列第一。而奶奶僅在保姆之前,倒數第二。正對應,現在育兒屆裡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爸爸遊戲、奶奶觀賞。媽媽的媽媽 無法言語的辛酸小區附近廣場上,每天上午10點多開始溜娃的時候,會發現自動地形成若干群體。通常是姥姥一堆、奶奶一堆、媽媽一堆、保姆一堆,這其中以姥姥規模最大。
  • 姥姥帶了外孫6年,孩子卻不喜歡自己,是老人做錯了嗎?
    「大軍」從奶奶變成了姥姥。每家老人帶孩子的原因不同,媽媽心疼自己的女兒太忙、年輕父母實在沒時間帶孩子、或者孩子的父母根本不在國內。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帶孩子,目的都不是得到錢或者是什麼回報,只要孩子跟自己親近他們就會很開心。
  • 相比姥姥,為啥現實中很多孩子更親近奶奶?原因有三,現實又殘酷
    孩子出生後,由於父母忙於工作,很可能會將娃交由奶奶或姥姥照顧,可是不管是誰帶大的娃,最終往往都會走向這種結局:相比於姥姥,孩子往往會跟奶奶更親。2、奶奶會更寵溺孩子一點眾所周知,奶奶帶娃會出現隔輩親的情況,對於自己的孫子、孫女會習慣性的寵溺、寬容,在媽媽教育娃的時候,大多也會選擇護著。
  • 姥姥道出帶娃本質:「外孫不懂事我來帶,懂事了再讓奶奶帶」
    在過去的時代,老人帶娃一般都是奶奶出手,但到了如今姥姥也加入了帶娃隊伍。這說明了現在愈來愈多的家庭都會選擇姥姥來帶娃,原因是寶媽覺得省心,溝通起來更容易,而寶媽對於奶奶畢竟不是親生,有些育兒觀念衝突也難以開口,難免會有家庭矛盾。
  • 小時候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憑什麼長大後就得和爺爺奶奶親?你配嗎
    因為婆媳相處不和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讓親媽幫忙帶娃。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聲音,說「姥姥姥爺帶孩子最吃虧,反正將來孩子還是和爺爺奶奶親」。誰聽到這話不生氣啊!不過這話說的真的有道理嗎?網友B:外孫上小學,昨天開學,爸爸媽媽來接他,他就跑進臥室一個人默默流淚,不願意離開。我進去抱著他安慰,說到學校他會有更多的朋友玩。他一聽更難受了,說「我們在一起過的日子多好啊,咱們三個過得好好的,他們來接走我幹啥?」網友C:從小在姥姥家長大,爺爺奶奶家很少去,現在和爺爺奶奶也不親。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網上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還有人笑出了眼淚,但也有人是真的心酸不已。不知道別的地區是什麼樣子的,但在天津有一大怪現象,那就是「姥姥帶孩子」。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帶孩子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姥姥,那句打油詩可以說是非常貼切。
  • 「姥姥好,還是奶奶好?」孩子脫口而出的回答,既現實又扎心
    從孩子出生起,孩子就一直由姥姥帶著,但是孩子兩歲多之後就由奶奶接手了,剛開始的時候怕孩子不適應,王阿姨就找藉口回了一趟老家,待了一個多月,就是為了讓孩子儘快的適應和奶奶相處。結果一個多月後回來,王阿姨發現自己的小外孫跟自己生疏了不少。
  •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更喜歡姥姥?孩子:能和姥姥說一天,奶奶沒話說
    為什麼孩子長大後更喜歡姥姥?婆婆和媽媽一起來伺候,可是,每天晚上孩子哭鬧的時候第一時間起來的一定是媽媽,婆婆總是聽不到,第二天帶孩子的時候,婆婆也都是趁著睡覺的時候哄孩子,自己的媽媽給做飯,後來,等到孩子一點點長大之後,張羅著去姥姥家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每次放假的時候都要去姥姥家,讓他去奶奶家也不願意,在奶奶家呆了幾天就要走,甚至,還會主動要求回家寫作業,用孩子的話說,就是在姥姥家帶著舒服,就算不說話也很舒服
  • 為何奶奶們退出了帶娃行列,姥姥則成了帶娃主力?原因說透人心
    不管是逛街還是溜娃,看到有老人帶著孩子,隨口問一句:你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姥姥?得到的答案多半都是「姥姥」。為何奶奶們退出了帶娃行列,姥姥則成了帶娃主力呢?以下原因說透人心。相反,如果姥姥不願意帶娃,那就只能找奶奶了。當年的獨生子女開始成家了,姥姥們「閒著也是閒著」這個原因也是很現實的。不少獨生女成家後,對她們的媽媽來說,女兒嫁人了自己基本也就沒什麼事情了,此時若女兒需要帶娃,她們自然也樂意。並且,親媽媽幫女兒帶孩子,也能避免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