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作為商業社會的細胞,其優劣好壞直接影響到商業環境的健康和持續發展。因此,企業修身與市民修身同樣重要。而企業修身中,誠信又是重中之重。中山市內湧現了一批以誠信作為其企業名片的優秀名企。他們有的以「技術」取勝,有的以情感感染員工,無論以何種方式,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建立企業誠信,以誠信換取企業的長遠發展,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而其中,百年老字號中山咀香園公司、水產大王水出集團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咀香園:誠信是辦企業的最基本的要求
「首先將大量綠豆粉覆蓋在餅模上,用力壓一壓。然後撥開餅模上的綠豆粉,再於表面補一層綠豆粉,再將餅從模具中拿出就能做出香噴噴的綠豆餅啦!」咀香園導遊阿明邊說邊演示,他身邊香港旅行團團友個個看得出了神。「記住哦,綠豆餅拿起不散架,在桌上能滾動才算質量過關哦!」阿明說。這是中山名企咀香園公司參觀室裡的有趣一幕,也是咀香園修身學堂的日常課程內容。
百年老字號中山咀香園公司始創於1918年,是專業生產杏仁餅、廣式月餅等地方特色食品,集開發、生產、加工、銷售、專賣連鎖、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知名食品企業。咀香園一直把誠信作為「立人之道」和其「企業名片」。
2011年,咀香園啟動誠敬修身行動以來,咀香園先後開設了誠信長廊、誠敬學堂,積極引導企業員工向善、向誠,著力打造「誠信」企業示範點。
誠信長廊
寧願虧損也要堅持誠信
早在2010年,張悟本等「養生專家」吹捧綠豆的食用功效,使綠豆的批發價格從原本的每噸5000元直線上揚至每噸2萬元。這使咀香園企業走到了虧損的邊緣。面對艱難局面,有人建議咀香園的董事放棄綠豆,改用其他代替品生產產品。但這個建議馬上被董事會否決了。「我們當時考慮,使用代替品或許能夠暫時緩解我們的虧損狀況,但如此選擇將會給公司員工傳達一個非常負面的信息:為了生存可以放棄誠信。這動搖了我們這家老字號企業的立足資本。」張延傑說。隨後,咀香園上下群策群力,研究出一套損失最少的生產方案。最終國家出臺政策限制綠豆囤積,艱難局面得以瓦解,咀香園公司以其誠信姿態挺過了艱難時期。
用誠信感染員工
咀香園認為,誠信是對企業最基本的要求,企業應該將誠信作為自己的名片,強化員工誠信行為引導。因此咀香園在員工中全面推進「鑄魂、塑形、育人」三項工程。通過開展「誠信省悟」內化、「誠信修身」讀書、「誠信立德」踐行、「誠信示範」創建等四大塊內容,不斷優化企業內部管理,強化員工誠信行為引導,培養企業的誠信觀念和規則意識,全面加強企業的誠信制度建設,打造企業誠信文化。
咀香園開展「誠信立業」講座
辦誠敬學堂向社會傳達正能量
張延傑介紹,咀香園2011年辦起了修身學堂,向員工及社會各界人士提供誠信教育,主動的承擔了社會責任。「我們主要針對小學生開展修身課堂。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上,學習怎樣做餅,親身體驗企業是如何生產放心食品的。既讓為他們創造了接觸社會的機會,也讓他們認識到『誠信』的概念。」張延傑介紹說,目前修身學堂反應熱烈,先後已有3萬中小學生、30萬遊客參加過修身學堂的課程。「對於企業而言,誠信並不是一個選項,而是必須完成的任務。」張延傑說。
小學生們在學做杏仁餅
水出集團:誠信生產是一門「技術活」
水出集團全稱廣東中山食品水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是集科研、養殖、加工、保鮮、貯存、運輸、出口一條龍的綜合性外貿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全國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從事水產養殖及進出口業務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近年來,公司淡水魚及製品出口保持穩定,2013年出口額達7000多萬美元,其中在香港和澳門的塘魚市場佔有率分別保持35%和70%。在多年的水產養殖、加工和銷售中,水出集團堅持把水產品的質量、安全作為首要的工作來抓,並建立了較完善的可追溯體系。
水出集團董事長何榮洪介紹,水出集團也將誠信作為自己企業的名片。而要具體做到企業誠信,關鍵要技術過硬,從技術制度上保障產品的高質量。
水出集團榮獲中山首屆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傳媒大獎
應用專業技術平臺保證生產質量
水出集團董事長何榮洪介紹,水出集團之所以能夠保持淡水魚的質量,成為穩定供港水產企業,是因為公司在2010年加入農業部「國家大宗淡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項目,成為唯一的企業工作站。此後,水出集團利用體系內的先進技術資源解決養殖中的問題,也為體系研究提供實踐數據,提升淡水健康安全質量。
「該技術體系的功能很好很強大。企業能夠根據養殖的淡水魚所出現的具體情況,向平臺上的在線專家進行互動交流。專家通過專業會診,為企業量身訂做解決方法。除此以外,技術體系也能為企業配備專職專家,專業也會親自到企業進行考察。」何榮洪說。
除此以外,技術平臺還建立大事件通報機制,方便水出集團能實時監測全國各地同行所出現的問題,並對此做好預防準備。而水出集團也會將自己的一線實踐數據,交由技術平臺進行分析,從而驗證技術平臺智囊的科研成果,雙向循環保證企業的產品安全與質量。
何榮洪認為,要讓誠信成為企業的名片,讓市場對企業產生信心,並沒有任何捷徑。「只有秉著良心,堅持技術革新,保障每一個魚塘、每一份飼料都安全可靠,保證送到飯桌上的每一條魚都可以安心食用,誠信之名才能當之無愧。」何榮洪說。
保證淡水魚的質量
保障飼料安全可靠
配備先進檢測手段,保證質量安全
何榮洪介紹,除了參與技術平臺會診,水出集團還建立檢驗監控機構,每個自有基地建立檢驗室,對水質、魚病等開展檢驗。建立了水產品質量監控檢測中心,面積500平方米,配置了WFX-1E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芬蘭產的MK3酶標儀、F-723V測汞儀、7230分光光度計、檢測農藥殘留的液相色譜儀等大型檢測儀器設備,有專業檢驗技術人員8人,開展水產品微生物、理化指標、重金屬殘留、藥物殘留(氯黴素、孔雀石綠、三聚氰氨等)等項目檢測。
此外,水出集團還建立了生產過程和產品檢驗檢測規程,對養殖基地的水質、土壤定期抽檢;對註冊場的魚苗、魚格和成魚各階段都進行抽樣檢驗,銷售出口前,每批魚都進行致病菌、藥殘檢驗,保證銷售的產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並對檢驗結果進行歸檔。
中山食出:開創全市最大菜籃子基地
凌晨4點時分,當人們還在被窩裡酣睡,標記著「中山食出」的一箱箱符合出口標準的蔬菜已經就位,等著檢驗運往港澳。這個看似跟中山市民沒有任何關聯的事,近兩年來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每天清晨六時,同樣標記著「中山食出」的蔬菜也已送至分布於中山城區各大市場的15間「食出鮮風」出口鮮活產品連鎖店,供市民消費者選購。 「毫不誇張地說,石岐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跟『中山食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山食出」董事長總經理馮銓祥介紹說。
中山食出始終堅持 「品質源於專注,責任成就未來」的經營理念,優先發展鮮活商品經營,加大對鮮活商品基地的投入和建設。至今已形成以市白石豬場有限公司、市白石雞場有限公司、市石岐鴿養殖有限公司、食出開心農場為主的鮮活商品生產基地,擁有白石龍駿豬、食出鮮雞蛋、石岐乳鴿、中僑牌食品、香山華豐蔬果、食出鮮風出口鮮活產品連鎖等品牌產品和服務組合。去年銷售總值超過12億元,發展成為中山最大的菜籃子供應基地。
中山食出控股的白石豬場是中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企業,現已發展成為集生豬良種繁育、飼料加工、品牌肉連鎖經營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農牧企業,到目前為止,食出在中山的各大市場共開設了40多個白石豬肉專賣檔口,為市民提供優質、放心的豬肉。同樣,中山食出旗下的石岐雞場、鴿場、開心農場等,均是中山規模較大的種養場。
開心農場實景圖
白石雞蛋生產線
為市民吃得放心出力
馮銓祥關心食品安全,並不止於口頭上的關心。他在思考,思考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食品安全不出問題,出問題也能找到出處原因,然後從源頭上杜絕。「像入駐中山西區的德國麥德龍超市,所賣的每一樣產品都是可追溯的。比如一個蘋果,可以從它身上貼的標籤和條碼查到它的『出生地』,來自哪個國家、哪個地方、哪個農場甚至出自哪個農戶生產的。」這種經營模式是值得學習借鑑,它既確保產品有監管保障,也讓消費者放心。
作為中山歷史最悠久的農產品出口企業,中山食出的種養場均為出口註冊場,嚴格按照出口標準生產,從來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如白石豬場採用獨立封閉豬舍的健康養殖模式,堅持高標準、規範化養殖,是全國重點示範養豬場,生豬100% 合格上市。食出開心農場蔬菜,建立了完備的由 「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對選種、育苗、田間種植、採收、加工等一系列流程都制定了嚴格的、符合出口要求的質量控制標準,構建起「品質保證鏈」。質量安全就是企業的生命,質量安全意識早已融入每個食出人的骨髓。
食出鮮風-出口鮮活產品連鎖店
追求超越利潤的社會責任
馮銓祥介紹,創辦開心農場,是他就任食出董事長、總經理以來一大亮點,也是最大的困難和挑戰。1600多畝的開心農場2011年正式啟動,至今投入超1000萬元,榮譽和困難同等,一方面是產出好產品,市民非常歡迎,知名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因各方面成本大,蔬菜價格上不來,面臨虧本壓力。「自然災害多,人工成本高,是我們的一個最大挑戰。」但他從不言退:即使虧本也要辦好開心農場。
中山食出在原有的禽畜蛋等農產品供應基礎上,開辦開心農場,這是該公司產業鏈中的一條,也是中山市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不遺餘力地專注於產品的品質,追求超越利潤的社會責任,按照出口標準為中山市民提供安全、健康、綠色的高品質的食品,與市民一起共創未來的和美生活。」馮銓祥鄭重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