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一工業用地違規建服裝城,業主認購5年後要求退錢,卻被告知沒錢了

2020-12-22 河南一百度

河南商報記者 劉遠懷 實習生 劉若愚/文 受訪者供圖

5年前在南陽市臥龍服裝城有限公司籤下合作協議時,張女士沒有想到,5年後自己要為繳納的10餘萬元而到法院起訴,而勝訴後還因為公司沒錢而不得不踏上維權之路。

與張女士有著相同遭遇的市民還有不少,他們與建設在工業用地上的臥龍服裝城籤訂了協議,繳納了部分或全部的購房款,卻沒有等到盼望中的收益和不動產證。

南陽市民張女士,2015年10月繳納了10餘萬元,與南陽市臥龍服裝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臥龍服裝城)籤訂了《合作建房協議》。「每年還款1萬元,認購一套商鋪,5年後收益歸個人了,如果對收益不滿意可以退房。」張女士說,這是協議上的內容。

南陽市臥龍服裝城項目,於2012年左右開始建設商鋪對外售賣。10%的首付,優惠40%的房款以及「先賺收益,再賺房產升值」的宣傳,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這些「合建房」。

張女士與臥龍服裝城籤訂的《合作建房協議》顯示:如果對於服裝城項目發展經營不滿意可以退出合作建房。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項目的發展遠遠沒有達到宣傳中的樣子。張女士表示,服裝城僅在每年的8月~11月有過來賣皮草的。

眼看5年期滿,收益無望,張女士便按照合同規定要求退房時,但卻被告知公司沒錢,沒辦法退錢。

據了解,類似的情況不止發生在張女士一人身上,還有一些業主,也在要求退錢。

【原因】公司沒錢,政府有關部門正協調

面對這樣的情況,業主起訴了臥龍服裝城。最終法院判定臥龍服裝城在工業用地建造商鋪和公寓屬於違法行為,並且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業主訂立的《合作建房協議》無效,臥龍服裝城應當退還其購房款。

法院的判決已經確定,但業主卻一直沒有拿到錢。

有業主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們一年前提交的退房申請被臥龍服裝城告知「全扔了,找不到了,」不再接受新的退房申請。

河南商報記者從相關法院的執行裁定書裡了解到,如今臥龍服裝城名下財產所剩無幾,僅剩幾輛被查封多次的汽車,法院的判決無法執行,法院的執行程序目前已經終結。記者多方聯繫該公司,但未果。

河南商報記者通過企查查軟體查詢了解到,臥龍服裝城的裁判文書已有122個,涉及案件總金額超過2億元。

針對目前臥龍服裝城的情況,南陽市臥龍區委宣傳部一工作人員表示,區裡針對此事已經開過會議,現在正在對服裝城進行依法整改,有關部門正在協調此事。

相關焦點

  • 武漢:開發商德成控股堅稱樓盤不存在違規用地
    開發商德成控股集團表示,樓盤不存在違規用地,「房子可以辦『兩證』,只是時間沒到」。新洲區房管局也表示可以辦「兩證」,只是產權只有50年,同時還說武漢其他各區也有此類工業用地改建商品房的情況,「以前根本沒有明確的法律來界定這種情況是否違法」。有律師則表示,開放商不主動介紹,也不隱瞞土地性質,是在打「擦邊球」。
  • 工業用地違規建寫字樓 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公開售賣
    原標題:工業用地違規建寫字樓 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公開售賣   江蘇南京康緣科技廣場:工業用地開發寫字樓無證售賣   近期,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南京建鄴區開發的甲級寫字樓項目——康緣科技廣場,涉嫌在工業用地上違規建造寫字樓公開售賣。
  • 浙江一公司以建職工宿舍為名在工業用地建商品房
    新民網7月7日報導 近日,記者接到浙江省金華市一退休職工舉報,稱浙江高峰新材料管業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用地,其利用廠區內工業用地建造商品房,並以廠內職工名義對外出售謀利。5月18日,中國質量萬裡行記者趕赴金華市展開了相關調查。
  • 一類工業用地建藥廠 業主抵抗華立醫藥園上演拉鋸戰
    口水爆料:翡翠城「杯具」了,邊上要建藥廠了】       >>>更多圖片和內容    下午1點記者來到翡翠城,發現已經有近50位業主守候在翡翠城的東南會所,他們悉數接受記者的採訪。    業主維權委員會:抗爭到底    業主李先生從一開始就積極維護翡翠城業主權益,對於華立集團要在翡翠城旁邊建立醫藥園的信息奔走相告,並積極負責業主聯名書的起草,組織業主籤名抵制華立集團建造醫藥園,在接受杭州網記者採訪時,他說:「我們翡翠城的業主都會團結一致,為了我們潔淨的家園鬥爭到底。
  • 江蘇工業用地上違規建造寫字樓公開售賣
    近期,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南京建鄴區開發的甲級寫字樓項目——康緣科技廣場,涉嫌在工業用地上違規建造寫字樓公開售賣。  後了解到,該項目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泰山路上,毗鄰南京地鐵中勝站以及河西CBD商圈。
  • 南陽常綠臥龍府項目五證全無非法預售 涉嫌非法集資
    導讀:南陽市宛城區有群眾反映在訂購一個名為「常綠臥龍府」的樓盤後發現,該項目剛開始挖地基,而這一項目的開發商甚至還未繳納土地出讓金,更沒有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等相關手續。而很多購房者因為覺得位置好,根本就沒有查驗開發商的相關證照,就付款定購,結果上了當。
  • 河南名門地產遭投訴:業主買房5年拿不到房產證 公司總資產500億
    近日,多位鄭州市航空港區名門郡景小區業主向時間財經反映,他們購房多年,開發商一直未及時辦理房產證,甚至有業主買房5年還沒能拿到證。據統計,該小區未拿到房產證的業主超過一百戶。鄭州業主劉女士告訴時間財經,「我於2015年11月交付房款,之後一直沒有籤購房合同。我去名門總部問,才發現他們把我的信息漏掉了。
  • 樓市再現潛規則:工業用地被「商業化」
    據悉,今年一季度全國共發現違法用地行為7661件,涉及土地面積3.1萬畝。 浙江金華一公司以職工宿舍樓名義建商品房牟利在工業用地上蓋商品房,是房地產業的潛規則之一。
  • 物業擅改綠化用地,疑用來建商業停車位,業主:怎麼沒跟我們說?
    長沙縣松雅湖畔小區業主反映,在未經他們同意的情況下,小區物業竟擅自改造綠化用地,疑似用來建商業停車位,大夥對此非常不滿。11月14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長沙縣松雅湖畔小區,此時在現場聚集了不少業主。記者觀察發現,正在施工改造的這塊綠化地,位於小區西門,緊靠臨街商鋪。
  • 河北三河一小區「一夜變」工業用地,70年產權縮水四五十年
    購買了將近10年的房子,突然變成了工業用地。使用權限從70年大產權,縮水成了四五十年。河北三河燕郊上上城五期北院的3000套房子,在這個春節,突然成了「尷尬」。開發商在不該建房的土地上建房了,有關部門不該核發的「房屋所有權證」也核發了,試問,這是誰的錯?
  • 卓爾發展原罪:工業用地違建漢口北
    經記者調查,商鋪的房產證、土地證規劃用途仍顯示為「工業、交通、倉儲」, 而並非「商服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這些在漢口北市場的銷售宣傳中卻從未提及。此外,部分樓層商鋪的銷售強制要求業主籤訂售後返租協議。
  • 【收藏】工業用地政策大全
    分類妥善處理在建違規項目。對未按土地、環保和投資管理等法律法規履行相關手續或手續不符合規定的違規項目,地方政府要按照要求進行全面清理。對未予認定的在建違規項目一律不得續建,由地方政府自行妥善處理;對隱瞞不報在建違規項目,一經查實,立即停建,金融機構停止發放貸款,國土、環保部門依據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理,對涉及失職瀆職和權錢交易等問題的予以嚴肅查處,對監管不力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同時,按照誰違規誰負責的原則,做好債務、人員安置等善後工作。所有在建違規項目的處理結果均應向社會公開。
  • 宣傳建設休閒區臨交房卻為墓地 開發商:註明用地紅線
    2017年5月,夏志勇與開發商「大廠孔雀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花費44萬元選購了三期8號樓一套74.77平米房子,按照後來籤訂的補充協議,房子最晚於2020年5月31日前交付,最新計劃於今年12月底交付。
  • 工業用地建大排檔?開發區否認 記者暗訪揭開違建真面目
    半個月後,記者再訪工地拍的照片。  前不久,南京市江寧區濱江開發區的一名報料人向揚子晚報記者反映,濱江開發區管委會準備將位於天成路濱江科創中心附近的一塊工業用地性質土地,打造成大排檔對外出租。報料人認為:首先,這樣出租屬於改變了土地性質、規劃用途,屬於違法違規行為;另外,一旦那裡開設了大排檔,周圍的環境衛生勢必受到較大影響。這位報料人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呢?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記者 季宇軒文/攝  工業用地建大排檔?
  • 長沙一商業用地出租建醫院 隔壁小區居民犯愁
    圖/瀟湘晨報記者謝長貴  紅網長沙12月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向帥 實習生 汪豔)走到新房陽臺,對面就是醫院病房,這讓恆泰廣場4棟的業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小區隔壁的這棟7層建築,驗收時為商業金融用地,卻被長沙慈濟醫院租來建醫院;慈濟醫院負責人則表示,申請建醫院時恆泰廣場4棟還未開建,且此前在媒體發布「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前公示」,5個工作日內沒有人提出異議。
  • 工業用地可配套建住宅和小型商業
    主要針對高新科技企業項目,申請要出具承諾書既然劃定為適應傳統工業向高新技術、協同生產空間、組合生產空間及總部經濟、2.5產業等轉型升級需要而提出的城市用地分類,所以新型產業用地(M0)的產業項目也有著嚴格地篩選表標準。
  • 深圳:土地性質變工業用地 業主房產流通遭凍結
    業主們紛紛質疑,為何房產證上標註的是「多層住宅用地」,市規土委為何會在一夕之間將其改為工業用地?  「工業用地」上的商品房  高發公寓位於北環大道與廣深高速交會處,於1999年竣工,2001年入夥。南都記者從奧一網報料得知,目前業主們手持的房產證上「土地用途」一欄有三種不同類型。
  • 合肥華府竹絲苑小區別墅業主佔公共用地建陽光房(圖)
    別墅業主「圈地撒野」 佔公共用地建花園陽光房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長了幾十年的大樹,短短時間之內就被人挖了!」別墅業主「圈地撒野」 佔公共用地建花園陽光房口述:有些樹都幾十年了「在我們業主入住小區的時候,小區就已經栽植了很多大樹,這些大樹有的都幾十年了。」
  • 廣東最大健身俱樂部突結業 消費者要求退錢遭拒
    然而,近日有消費者向羊城晚報爆料稱,力美健廣州天河北會所倒閉後,商家給2000多天河北會員開出的補償條件仍然是一個單選題:只能轉移到別的力美健會所繼續上課。  目前,已有近30名力美健會員聯合向廣州12315投訴,要求力美健退還所剩餘款,但力美健方面態度強硬:「要退錢絕無可能。」
  • 臨沂允許工業用地兼容商業用地!
    當前,我市產業用地發展存在以下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中小企業用地難。隨著新增建設用地越來越少,存量建設用地成本日趨增高,許多中小企業出現用地難、租房難等問題,缺少發展的場所和空間。二是園區土地利用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