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花筒》是統編教材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習作。那麼,習作單元怎麼教習作?習作單元如何讓學生寫出滿意的文章?習作單元的先寫後教如何實施?學生寫下的第一稿,如何用課文、例文的「寫作智慧」來引導學生修改?下面是我的一次教學嘗試。
這一單元,我是以「先寫後教」的模式展開的。上這一公開課前,我把寫第一稿的作文紙通過郵件發給老師,並再三要求老師千萬不要教,不要做任何引導。在作文格子前面,是與學生的一段對話: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老師絕對相信你們,看完第72頁「生活萬花筒」習作教材,想一想就能立即寫起來。
教材上的題目可以用,但由於要求大家寫「生活萬花筒」,我還是建議你們別用教材上的題目,因為你們親身經歷的事、看到和聽說的事太多太多。
好的,不多說了。寫下來吧!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僅僅過了4天,就收到了老師發來的郵件。打開一看,是24個學生的第一稿。我快速讀了一遍,看得出來,這位老師的確沒有指導,因為每篇文章都有不少問題。我立即將其列印好,接著一篇篇細看,看看大家暴露出什麼問題,以便我用這一習作單元的課文、例文教材來教他們如何修改。
看完學生的第一稿,我是這樣教的:
第一環節:給孩子介紹一本書《格列佛遊記》及根據這本書改編的電影。以這樣的方式開頭,目的是讓學生認識這本書的作者——英國的喬納森·斯威夫特,以便講述他寫過的一首關於修改文章的詩:
修改
塗掉,糾正,加字,精練,
增添,刪減,寫在行間。
要留心,
沒了想法,
撓撓頭皮,
咬咬指甲。
這首詩很簡單,我帶著孩子一邊讀,一邊說說每個詞的意思,然後帶著他們做「撓撓頭皮、咬咬指甲」的動作。經過這麼一玩兒,他們知道了修改真是好玩。
第二環節:讚美學生。
點擊PPT,展示我根據24名學生的第一稿總結他們各自寫了什麼事的表格。我說:「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太棒了!你們寫下的24篇文章,寫了什麼事,起因、經過、結果都很清楚。請大家給自己鼓掌!」
第三環節:你認為這次習作修改什麼呢?目的是讓學生大膽說。課堂上,學生說了,錯別字一定要改正,不通順的句子一定要改,還要加一些話……
第四環節:修改文章的題目——我的文章必須有一個特別亮眼的題目!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因為孩子交來的文章,一些題目是這樣的:《生活萬花筒》《極速光輪》《捉蟲趣事》《捉蚊趣事》《找蝸牛》《教室裡的掌聲》《一起去探險》《中國,真了不起》《想起那件事我就後悔》《遲到的祝福》《種糖記》……
我是怎麼教學生修改題目的?
一教本單元的課文題目:《麻雀》《爬天都峰》,讓他們評說這兩個題目。學生說這兩個題目非常好。《麻雀》讓我思考,這是怎樣的麻雀,作者為什麼要寫麻雀……總之,一看題目就想到了許多問題。《爬天都峰》,題目簡單,不讀就知道這篇文章寫的什麼。但《麻雀》難以準確判斷……
二教本單元的例文題目:《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讓他們評說這兩個題目。學生說《小木船》的題目與《麻雀》相似,《我家的杏熟了》,一看題目就知道這篇文章肯定會寫「吃杏」的事,與《爬天都峰》也是相似的。
三教本單元習作裡的題目:《捉蚊趣事》《一件煩心事》《她收到了禮物》《爺爺戒菸了》《照片裡的溫暖》《家庭風波》《教室裡的掌聲》,讓他們評說這些題目。孩子們說,如果不是我建議他們不要寫這些題目,這些題目他們都可以寫。因為這些題目所涉及的事與他們有關。
接著我讓他們根據這些題目的特點,看看能否改一改自己文章的題目。在他們修改的過程中,我一邊巡視,一邊讚美他們的修改,當然也幫助個別學生。孩子們修改後,都覺得比原來的題目好很多。課堂上,孩子們就《中國,真了不起》這個題目爭論起來,有多位學生表示這個題目不好,因為有個「逗號」。我讓他們對比讀一讀這個題目,看看逗號要不要?孩子們堅持要去掉。不過,我站在了一名學生身邊,支持這個題目好。沒想到,其他學生立即將自己的題目也加了「逗號」,我讀了幾個,孩子們笑了。在笑聲中,他們又改了回去。
最終,我對本次習作的題目提出幾個注意點:
1.忘記寫題目的,必須加題目(1人)!
2.絕不能用「生活萬花筒」做題目(7人)。
3.教材上的題目不是不能用(儘可能不用他人的)。
4.題目中不要出現錯別字。
5.去掉「記」字,題目可能會更精彩。
6.好文章的題目:《極速光輪》《找蝸牛》《一起去探險》《中國,真了不起》《想起那件事我就後悔》《遲到的祝福》
7.本次習作,最佳題目是哪個?我讓孩子們選並說出理由,大家一致認為《想起那件事我就後悔》好。
【教學中,這一環節出現了教學高潮。孩子們進行了多次爭辯,相互反對,針鋒相對,很有意思】
最後給學生一個好題目的大致標準:
1.字數1-8個字(四年級上冊的課題題目,平均4.5個字)。
2.一眼看上去,就喜歡這個題目。
3.看到題目能立即生出許多問題。
第五環節:別讓你筆下的人物個個是啞巴。
1.我把24個人的第一稿,哪些小作者寫了說話句,文章出現多少句,哪些沒有寫說話句,做成一張表,讓學生讀思。
2.一起快速看《爬天都峰》課文,數一數《爬天都峰》裡的說話句。我們共同發現10個自然段有6個自然段中有說話句。分別是:
第3段: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第4段: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我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第5段:老爺爺也點點頭,說:「對,咱們一起爬吧!」
第8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說:「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第9段:「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第10段: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看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數一數這則例文共有7個說話句:
第1段:從我家門前路過的人,總要望望那棵杏樹,羨慕地說道:「嗬,好杏啊!」
第2段: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的懷裡問她:「奶奶,咱們家樹上的杏有多少個?」
第3段:「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得數不清。要不,你數數看。」
第4段:我仰著頭數起來,「一、二、三……」
第5段:我沒好氣地說:「看我奶奶怎麼收拾你們!」
第6段:奶奶走過去扶起小淘淘,給他揉揉腿,看他沒傷著,就站起身往屋裡走,又回過頭來對孩子們說:「你們先別走。」
第8段:看我們吃得那樣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轉過頭對我說:「要記住,杏熟了,讓鄉親們都嘗個鮮,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
4.看例文《小木船》中,數一數這則例文共有3句說話句:
第3段:我上前分辯說:「我不是故意的。」
他生氣地說:「誰叫你不小心,非賠不可!」
第4段:他滿臉通紅,激動地說:「那次是我不好,不該弄壞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這隻船送給你,留個紀念吧!」
5.再一起看這3篇文章的說話句,共兩類:一類是提示語在前,引語在後;另一類是沒有提示語,只有引語的。我說:「親愛的同學們,這些說話句,你們都能寫。請大家在文章中要添加儘可能多的說話句,這一次訓練,我們只在文中添加這兩種類型說話句。寫說話句需要反覆思考,這節課的時間根本不夠,請大家回家做這件事。」
第六環節: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只完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文章的題目修改。關於文中添加說話句,這一修改需要大家回家慢慢想、慢慢加,一定要好好琢磨,不可隨意。不過,這只是本次習作的「兩改」。接下來,你們的老師肯定要細講課文《麻雀》《爬天都峰》,請大家一定要用好這兩篇文章中的寫作智慧,對自己的文章進行第三、第四改。一篇文章,只有如此多改,好文章才能出現,你也才能越來越喜歡自己的作品。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崑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中國教師報》2020年12月09日第5版
作者:高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