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提倡樹立良好美得形成社會良好風氣,然而也有部分的人是與之背道相馳的。這部分人往往是沒有寬容之心,不能包涵原諒別人的過錯。而且還咄咄逼人。
孩子拿原子筆把同學衣服弄髒,媽媽主動賠償,對方家長:賠得起嗎
劉女士的兒子小傑讀一年級,平常比較調皮搗蛋所以經常會被媽媽或者老師批評。
一天,劉女士來學校接孩子回家時被告知:小傑拿原子筆把同學衣服給弄髒了。
劉女士馬上讓小傑和對方道歉,並且劉女士也給孩子家長道歉了還表示給家長賠償損失。但是沒想到對方家長沒有絲毫接受劉女士的道歉,還說:"賠?你們賠得起嗎?這是牌子貨買的時候1200多,才沒穿幾次呢,按原價賠償1200塊",劉女士覺得對方家長簡直是勒索,最終事件在老師的協調下解決了,劉女士賠償衣服600元。
在這個事件中,很多人都會覺得對方家長是咄咄逼人的,而且有點趁火打劫的意味,雖然孩子有錯在先,但是孩子與家長已經誠懇的道歉,並且提出補償。家長處理孩子矛盾的態度就出現了鮮明的對比。那麼該怎樣正確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孩子有矛盾,雙方家長正確做法
1、弄清事情原委
當父母被告知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父母首先要冷靜下來,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不要光聽對方的一面之詞。把事情弄清楚再慢慢分析,想處理的方案。
2、態度誠懇
無論自己是過錯者還是受害者,態度都要誠懇,都應該奔著決絕問題去。態度端正是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誠懇的給別人道歉,別人就會給你臺階下,原諒孩子的過錯,。或者別人給你道歉,你態度不端正咄咄逼人,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也展現了自己沒有教養。
3、有包容之心
小孩子自己鬧矛盾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應該多多包容一下。如果是小摩擦道歉致歉就可以了。如果有直接的利益損失,那也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儘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孩子有錯就需要及時的糾正,這就需要父母正常的引導。父母的教育對孩子行為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那麼當孩子與別人發生矛盾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孩子犯錯誤,家長該怎麼教育
1、讓孩子真誠道歉
孩子犯了錯誤,首先是要讓孩子先道歉,然後才是家長道歉。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就應該是第一個出來賠禮道歉的,要有責任感。同時還要有一顆誠懇的心,讓別人原諒自己。
2、讓孩子自我反思
人經常反思自己就會知道自己的錯誤,然後會吸取教訓,下次不會再犯。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就應該讓孩子反思,讓孩子牢記心中,成長路上累累收穫。同時也可以讓父母少操點心。
人生在世,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涉世未深,不懂人情世故。孩子犯錯誤,家長應該多有包容之心,給孩子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孩子父母也要好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乖巧且有禮貌。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