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裡的顧佳說:」當我兒子出生時,顧佳已經死了,取而代之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月子裡的媽媽經過母乳餵養的錘鍊後,都鑄就錚錚鐵骨,無堅不摧。
寶寶一定要喝母乳,這是媽媽們無法逃脫的宿命。
媽媽的乳汁,就該像自來水一樣,擰開水龍頭「譁譁」就來。母乳宿命論將純母乳餵養與好媽媽強行配對。
新生兒媽媽從生下寶寶後就開始磨礪自己,適應新身份,不知不覺地做了很多無用的行為,吃了很多苦。
著名主持人李靜曾經說過:「我經歷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就是生完孩子。大家不再談論我這個人,討論的都是我身體的某個器官,我成為了一種工具。」
01
母乳餵養的第一誤區:吃肉多就好下奶
豆芽媽媽生下豆芽後,為了讓豆芽吃到豐富的母乳,吃肉吃到口腔潰瘍,增重到170斤也沒奶。
母乳餵養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因人而異。難度母乳餵養就這麼難嗎
對比一下我們就不難發現其中的秘訣。
豆芽媽媽在婆婆家做月子,每天都被公婆不停地說教。在家人不斷和「別人家媽媽」比較中,變的非常焦慮。
豆芽爸爸呢,完全就是個擺設,什麼忙也幫不上。月子裡,沒人跟豆芽媽媽聊天。豆芽媽媽只能看看手機或者書報解解悶。但每次都被說教:「別看,對眼睛不好」。
而豆芽媽的表妹,就不一樣。月子是在自己家做的,專門請了月嫂照顧,表妹的老公負責買菜,其他的都交給月嫂。
家裡時常不斷有親戚朋友看望。天天歡聲笑語,什麼都不發愁。
只有100斤的表妹,想吃啥喝啥,按自己心情而定,輕而易舉地就奶水豐富。
豆芽媽媽很羨慕表妹的狀態,仔細問起表妹是怎麼做到的?她也想學習一下。
表妹大笑:「我可沒有一整天都吃肉!」我就是按自己平常的飲食習慣吃飯。
可見,母乳餵養與飲食無關,最重要的是心情放鬆。
這不,從表妹的經驗分享裡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想母乳餵養順利,以下8句口訣不可少。
固態事物清蒸煮,少油少糖少外賣,
肉湯裡面都是油,營養都在肉裡藏。
粗糧細糧和蔬菜,8、9分飽就停口。
心情舒暢最重要,追劇聽歌多睡覺。
02
母乳餵養的第二誤區:寶寶多吸就多奶
餵奶媽媽總被比較誰的奶多,誰的奶少。
想增加產量,多吃肉已經不好使了。咱就多喂,延長餵奶時間,一次15分鐘吃不飽,就吃25分鐘。
豆芽媽無聲地讓豆芽吃著奶,直到他吃累了睡覺,也不願鬆開口,不能漏過一滴奶。
盲目延長的餵奶時間,沒有帶來預期的增產驚喜,反而養成豆芽吃吃睡睡吃吃的惡習。
吃累了含著奶就睡,一拔出來就哭。終於豆芽媽也堵奶發炎了。
經過按摩排奶渣,疏通乳腺,豆芽媽才緩過神來。
可見,寶寶多吸,時間延長並不能決定媽媽的奶量。
追奶媽媽常常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消極情緒中。為了追奶,除了苦練內功,還不惜重金升級餵奶裝備。
據說吸奶器可以模擬孩子吮吸節奏,但比孩子更有力,更能刺激奶陣。
豆芽媽媽從某得樂的單邊手動,一直換到頂配雙邊飛韻。效果呢,還不如不用吸奶器。
所以,正確的餵養作息,勝過寶寶多吸,正確的哺乳方法,勝過一切吸奶裝備。
要想餵奶供需平衡,以下8句箴言要記住噢。
追奶媽媽莫心急,相信自己相信娃,
慢慢配合耐心喂,勤換兩邊多次喂。
不用外物來助力。感覺不適快疏通。
娃飽睡覺長身體,這種奶量整合好。
03
母乳餵養的第三誤區:只吃母乳不吃奶粉
有一種母乳叫我要餵到孩子2歲。
據某母嬰協會的統計,能堅持餵到2歲的媽媽不超過10%。很多媽媽可能堅持幾個月後,就因為各種情況而中斷了。
那娃得開始喝奶粉了。大麻煩來了。
娃!一!口!奶!粉!都!不!吃!
尤其是二胎老母親,親力親為的事情太多:忙工作、忙雞娃老大,母乳餵養實在有心無力。7個月大的老二必須得喝奶粉了。
然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面對媽媽突如其來的斷奶,一下子適應不過來,非常抗拒奶粉。
寶寶口糧斷了,這可如何是好?
折騰了好一番才讓寶寶重新適應了奶粉,過上有奶的日子。
表妹吸取前車之鑑,對於二胎的餵養,從一開始就開始母乳奶粉都給寶寶嘗試。隔三差五也給小四來杯奶粉,改改口味。
離乳後,小四再也沒有因為不吃奶粉而困擾。增加輔食之後,胃口真心不錯,家裡沒有為他吃飯發過愁。
要想實現寶寶餵養順利進行,離乳開心,這些口訣要記牢。
人人都說母乳好,小寶喝它防百病。
很多人說奶粉差,擔心奶源加工多。
超市奶粉大品牌,正規生產達標準。
母乳偶爾跟不上,喝點奶粉做預防。
母乳不是萬靈藥,正常起居保平安。
04
母乳餵養的第四誤區:小寶寶不吃才離乳
沒有不愛吃母乳的寶寶,只要不嫌累,餵到十八歲。
豆芽媽媽有一次在醫院樓道裡看到一個四歲的女孩還在媽媽乾癟的乳房上吃奶。豆芽媽當時很震驚,並沒有覺得媽媽很偉大,反而覺得有點問題。
4歲的女孩應該關注她的個人能力發展,雙商培養等等問題,怎麼還在吃奶?!
豆芽媽媽的老大餵到1歲5個月。其實她自己堅持到13個月,然後姨媽就降臨了,母乳的產量逐漸遞減,已經沒有什麼奶了。
本可以斷奶,但豆芽媽媽為了多餵些日子,不斷引導豆芽吃奶,養成了豆芽戀乳的習慣。要不是突然要出差培訓3周,豆芽也要持續到2歲吧。
突然中斷的母乳,最難適應的不是老大,而是豆芽媽媽。老大喝上奶粉啥問題都沒有。豆芽媽媽怕結疙瘩,漲奶時手動擠奶,每天都用圓白菜,土豆片交替敷。總算平安結束哺乳。
所謂自然離乳,是母乳媽媽內心已經不打算繼續餵或者客觀環境不允許再餵下去。奶量減產直到沒有。
孩子終究要長大,要去探索更廣闊天地,離開乳房,拉住媽媽的手,準備好踏進新世界的第一步。
05
母乳媽媽要自信
無論母乳與否,所有的媽媽都是偉大的媽媽。
生兒育女,就是一場一個人的馬拉松。無論有多少幫手,終究是幫手,最終都要靠媽媽們自己的力量跑完全程。
母乳,只是跑道上的一個障礙。每個人過障礙的方式都不一樣,唯一的裁判就是自己的寶寶。無論吃什麼只要他健康,就代表媽媽成功越過了這個障礙。
母乳餵養的道路上,肯定有很多人很多長輩都會來指點一番。然而,別人的辦法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媽媽的成長就是帶著寶寶一路打怪升級。每個人起點不一樣,裝備武器也都不一樣。好媽媽沒有固定的標準,自己認可,孩子健康,家庭氛圍和諧,就足夠了。
end
作者簡介:張2寶,中年二胎老母親,學校老師,自我成長在與萌娃神獸隊友的鬥智鬥勇的生活中,樂此不疲。
排版編輯:秋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