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次講過了德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點,(請參考【梁老師的德語課】一個重要知識點:動詞變名詞),今天在課堂上講到「大學生創業問題」,看到有的同學寫了這樣一個句子:
die Gründung eines Unternehmes von den Studenten
在這裡,這位同學把「大學生成立自己的公司」翻譯為上面的句子,乍一看,似乎不難理解,但是卻是存在著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
我們都知道,大學生成立公司,正常不考慮時態應該是 die Studenten gründen ein Unternehmen,在這裡,動詞gründen及物動詞,die Studenten是第一格主語,ein Unternehmen是第四格賓語。
正常我們口語就這樣說沒有問題,但是在書面語中,特別是新聞報導或科學文獻中,我們很多時候就需要使用名詞化的形式,這個時候就需要把動詞名詞化(Nominalisierung)。
具體的運作程序是:首先將及物動詞變成名詞,即gründen名詞化為die Gründung。
其次,原來及物動詞的賓語作為第二格出現,即die Gründung eines Unternehmens。
第三,而原來的主語或動作發出者一般跟在介詞"durch"後面,用第四格,即die Gründung eines Unternehmens durch die Studenten。
舉一個從前我們老師教給我們的頗有時代色彩的短語作為例子:
地主對農民的壓迫
正常是die Grundbesitzer unterdrücken die Bauern
如果名詞化:die Unterdrückung der Bauern durch die Grundbesitzer
注意要點:
1. 動詞必須是及物動詞才能這麼變。如果是不及物動詞,那也就沒有賓語,這時候把主語變成第二格結構即可,例如
die Preise steigen an.
名詞化就是:der Anstieg der Preise。
2. 個別一些第四格及物動詞名詞化時,動詞賓語會變成介詞定語,例如
員工要求漲工資
Die Mitarbeiter des Unternehmens fordern ein Lohnerhöhung die Forderung der Mitarbeiter nach einer Lohnerhöhung
歡迎掃碼關注梁老師的德語課
(bitte die Werbung anklicken, danke schö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