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70年:以傳承激發奮進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影主題論壇

35毫米電影放映機

北京民族電影展

中外影人齊聚一堂

編者按心懷家國情,共享光影夢。4月20日晚,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踏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節點,本次北京國際電影節以「家·國」為主題,繼續秉持「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的辦節宗旨,推進中外影人的互動、交流與合作,在8天時間裡,舉辦了300餘項活動,項項精彩,場場生動。

本期《廣電周刊》05、08版,為讀者帶來此次電影盛會的具體報導。

從《白毛女》《早春二月》《小花》《城南舊事》,到《霸王別姬》《紅高粱》《紅海行動》《戰狼2》《流浪地球》……70年來,中國電影的崛起,成功改寫了世界電影的格局。2018年,中國電影的總票房達到609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和世界電影生產大國。如今,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節點上,怎樣用電影藝術書寫新時代史詩,助力中國電影從大國向強國邁進,是中國影人正在思考的奮進方向。

在剛剛結束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光影七十年奮進新時代」電影主題論壇上,電影評論家、教育家與一線創作者一道,共同回顧70年來中國電影走過的光影之路,以傳承激發奮進,探討推動中國電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薪火相傳:

這是難得的歷史機遇

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雖然國土滿目瘡痍,但人民的精神熱情空前高漲,誕生了中國電影藝術之橋,首部在美國上映的中國彩色藝術片,讓世界感受到上世紀50年代特有的蓬勃面貌。

進入了上世紀60年代,《小兵張嘎》《大鬧天宮》等電影無不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到了70年代,一部《小花》震動了中國影壇,隨之出現了一系列影片,創新了中國電影的創作面貌。在那個中國國門逐漸打開、放眼世界的時代,重新燃起了大眾對電影的熱情。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電影工作者因不斷開創新的藝術風格而廣受好評——以謝晉為代表的第三代導演,開創了新的歷史風格;以吳天明、謝飛為代表的第四代導演,其作品細膩而富有詩意。

回顧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電影創作,第四代導演代表謝飛難掩自豪之情:「那是新時期中國電影最輝煌的時期。80年代,每年有290億人次進電影院,90年代初有50億到60億人次,那時候真的是電影大國。」

在藝術層面,當時的中國電影也達到了一個高峰。謝飛說:「同一年,在國際三大電影節獲獎的都是華語電影,這簡直是空前絕後。中國電影藝術在1992年、1993年已經走向世界了。」談及中國電影產業近期的發展,謝飛認為,近十幾年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票房成績上,而中國電影走向世界,還有較長的路。

此後,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創作了《霸王別姬》《紅高粱》《孩子王》等影片,以強烈的探索精神展現歷史和現實。後續出現的第六代導演以及新生代導演,分別從自身的人生經歷出發,表達了對歷史、社會、人生的多角度透視,呈現了多樣的電影形態和美學風格。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電影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創作活力持續迸發,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呈現了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變化和機會」是新生代導演代表寧浩對這一時期中國電影的最大感受:「我們這個時代已經開始用市場化的方式拍電影。技術上也有了很大進步,拍《瘋狂的石頭》的時候,已經是用數字機拍,大大降低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寫故事,就可以拍出來,這是非常難得的歷史機遇。」

對於導演郭帆來說,從2014年的《同桌的你》到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郭帆趕上中國電影最繁榮的時代。對他而言,最大的心願是「做跟電影工業有關的東西」。

一代代導演薪火相傳,不斷拓展電影表現力,不斷創新電影語言,推動中國電影一步步往前發展,也給一代代觀眾留下寶貴的青春記憶和時代印記。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電影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並迅速向世界展示出中國電影獨特的文化內涵。

立足現實:

變革時代擁有創作土壤

「現實主義作品創作一直貫穿在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當中。」在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看來,變革的時代是現實主義創作的土壤。「現實主義作品並不等同於現實題材作品,後者的表達可能是非現實主義的精神,可能是虛假的、空洞的現實,而現實主義作品不僅是在表達現實主義精神,還會用向現實逼近的方式表現現實。」

「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電影創作,實際上是在現實主義創作的基礎上,把人物的命運放在了大時代、大背景下,去反覆琢磨和表達,它所折射的東西可能給我們的父輩,給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以很多的思考。」電影教育家、北京電影學院原院長張會軍補充說。

近年湧現出的如《我不是藥神》《找到你》《江湖兒女》《地久天長》等現實主義作品,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對此尹鴻認為,這類現實主義作品的創作手段和方法,體現了非常強烈的、自覺的現實主義精神,可以被稱為「積極現實主義作品」。他認為,這類電影不僅表現了主流價值,還得到了主流市場認可,這些影片讓觀眾看到了生活的現狀,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未來,具有積極的、建設性的意義。他希望,構建更好的輿論環境和產業環境,讓這類影片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我們現在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講好一個故事,還有對當下社會更形而上的思考和總結。」尹鴻談道,這些主流的現實主義作品裡,都是先遇到困境,但最終解決了問題,「它是讓人向上、向善、向美、向前的,因此能夠帶給人們一種推動性的力量,滿足大眾的正義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謝飛表示,中國電影的發展壯大得益於改革的持續,不光是創作理念和手法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投資、營銷、發行等多方面的產業化改革,「我們這70年,特別是這40年,在藝術創作方面有很多經驗要總結,但是我覺得市場管理和市場發展方面的經驗是更重要的。電影是個產業,是種商品,電影產業要發展需要多方面共同進步」。

守正創新:

推進從電影大國走向強國

伴隨著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步伐,中國電影也走過了70年的光輝歷程。70年間,中國電影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了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時代的進步與變遷,以及每一個中國電影人的青春記憶。

「新中國電影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國的電影市場發行體系,由此讓全國觀眾都看到了中國電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說,「而在新時代,中國電影最大的主題,就是要走向電影強國。」

饒曙光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推進中國電影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同時推進電影的供給側改革,目前文藝電影,以及一些農村題材電影、少數民族電影、戲曲電影、兒童電影等在市場上處於弱勢狀態,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來保障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的電影都能夠各得其所,有效對接自己的目標觀眾群體,實現其良性發展,「由此,中國電影的發展才是更加健康和更加可持續的」。此外,還要擁抱高科技,實現融合發展,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傳播力。

要實現中國電影從大國到強國的轉變這一目標,既要守正,也要創新。饒曙光認為,守正是要堅持中國電影的優秀傳統,包括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促進優秀文化傳統的現代化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同時通過創新來實現守正,為中國電影的發展開創更大空間。

專家們一致表示,為實現中國從電影大國到強國的轉變,中國電影人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為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

(郝天韻)

相關焦點

  • 省法院舉辦第二期「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奮進力量」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
    省法院舉辦第二期「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奮進力量」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 2020-12-08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全媒頭條·精讀)崛起中華民族精神新高度——從70年奮進徵程...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題:崛起中華民族精神新高度——從70年奮進徵程品讀中國氣質新華社記者吳晶、何雨欣、施雨岑1949-2019。歷史的長河,記錄新中國70年一路奔騰向前的步伐;世界的目光,見證億萬中華兒女始終昂揚奮進的姿態。新時代的躍遷中,古老的中華民族正在崛起精神新高度,彰顯更加成熟自信的中國氣質。一個民族追逐夢想的執著,鑄就世代傳承的堅韌品質。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激發廣大民警奮鬥熱情
    回眸偉大曆程 凝聚奮進力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激發廣大民警奮鬥熱情70年風雨兼程,天安門廣場上的紅飄帶寓意著紅色基因連接歷史、現實與未來。70年砥礪奮進,張張照片、件件實物串聯成一部中華兒女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2019年12月31日,歷時100天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閉幕。
  • 建校70周年,全球最大電影大學想要幹件大事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專業設置最全的電影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已走過70年曆程。今天上午,新中國電影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發展前瞻暨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學術論壇舉辦。「一部新中國電影教育的70年發展史,就是北京電影學院與時俱進、砥礪前行的70年發展史,就是幾代電影學院人堅守電影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的70年奮鬥史。」
  • 七十載芳華正勁 徵程路奮進不止——國管局建局70周年有關工作綜述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2020年12月8日,國管局迎來了70歲的生日。這一天,國管局召開建局70周年表彰大會,回顧總結光輝歷程,宣誓接續奮鬥精神,在機關事務改革創新發展歷程中鐫刻下了熠熠閃光的印記。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孩子們聆聽這一場愛國主義教育宣講!
    2019年7月12日,安徽蕪湖,蕪湖市弋江區火龍崗中心學校禮堂內,一場主題為「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在這裡舉辦,本次活動由蕪湖市弋江區火龍街道文明辦、火龍街道文教、火龍街道關工委、火龍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火龍崗中心學校、蕪湖心連心愛心協會聯合主辦。
  • 《人民日報》刊發:典型案例激發奮進力量
    《人民日報》刊發:典型案例激發奮進力量 2020-10-2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激發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
    接下來,參與人員集體觀看了電影《南京!南京!》,進一步了解了日本侵略者當年在華夏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觀影結束後,師生們紛紛在「和平許願牆」上簽名留言,表達了自己要牢記歷史、熱愛祖國、勇敢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重任的堅強決心。
  • 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校長論壇舉辦
    人民網北京10月19日電 (郝孟佳 張露凝) 17日,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校長論壇在學校報告廳召開。作為獻禮新中國電影教育、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新中國電影教育的歷史演進與發展前瞻」。
  • 新中國電影發展70年:在摸索中前進 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央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記者 劉一荻)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電影也迎來了70年的關鍵歷史節點。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歷史性的609億元,電影熒幕數量超過6萬塊,中國電影市場向世界展示了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發展空間。中國電影70年來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中國如何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
  • 對民建「深化政治交接、傳承優良傳統、繼續砥礪奮進」的學習與...
    2018年1月6日,郝明金主席在民建中央和省級組織部分新任領導幹部集體談話座談會上的作了「深化政治交接、傳承優良傳統、繼續砥礪奮進」的重要講話,這個重要講話的題目,也是出自於2017年12月16日中國共產黨在致民建召開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賀信中的18個字重要內容。
  • 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44)丨丁澤成:新生代企業家的「年糕戰略」
    70年來,浙籍海外僑胞,不忘初心、勇擔使命、敢於作為、砥礪奮進,熱情支持中國建設、改革事業,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愛國之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中國戲曲學院迎來70周年華誕 《春華秋實》線上展播持續推出
    標識的色彩選用代表新中國的紅色與黃色,意在凸顯70周年的特殊意義和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展播展演:薈萃國戲七十載粉墨芳華長風破浪,擊楫中流。70年來,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都是中國戲曲學院不斷奮進、繼往開來的新起點。4個月,140場線上展播,17場線下展演,展現國戲七十載滄桑變遷,薈萃國戲七十載育人成果。
  • 七秩芳華,長歌奮進 蘭州文理學院迎來70周年校慶
    甘肅省委書記林鐸為在學校70年發展歷程中作出突出貢獻和顯著成績的十名傑出貢獻獎獲得教師頒獎。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嘉毅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蘭州文理學院建校7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廳局及市州領導、兄弟院校來賓、校友代表、師生代表、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共計3000餘人參加了慶祝大會。
  • 郝萬忠原型電影《警察日記》入選「70年優秀政法題材影視作品」
    郝萬忠原型電影《警察日記》入選「70年優秀政法題材影視作品」 2019-09-25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社評論員:弘揚勞模精神 激發奮進力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
    習近平總書記24日出席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卓越貢獻和崇高精神,發出了「勤於創造、勇於奮鬥」的行動號召,匯聚起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勞動是最美的身影,創造是最好的奉獻。
  • 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弘揚勞模精神 激發奮進力量
    半島網11月26日訊  11月26日,青島市市北區稅務局「朱冰勞模創新工作室」 全體人員,利用午休時間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激發奮進力量。
  • 致敬70年—行進中的上海海洋大學:70年砥礪奮進,從校門變遷史細數...
    致敬70年—行進中的上海海洋大學:70年砥礪奮進,從校門變遷史細數學校滄桑巨變 2019-12-2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砥礪奮進七十載 服務教育謀新篇——新中國70年教育裝備行業發展...
    70年披荊斬棘,70載波瀾壯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壯麗發展進程中,教育裝備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其不斷豐富的內涵與價值伴隨和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  且行且歌  相隨教育發展70載  應用導向,從統購統配逐步走向多元裝備。
  • 傳承黃大年精神,砥礪奮進新時代
    傳承黃大年精神,砥礪奮進新時代吉林大學舉行「地質宮•不滅的燈光」黃大年精神傳承座談會 發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