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為了取這些菜名,到底費了多少功夫?

2020-12-20 小銘美食記

當我坐在飯桌旁,聞著挑逗味蕾的香味,看著色澤鮮亮的牛肉時,我本以為,這會和我以前吃過的很多美食一樣,留下一段愉悅的回憶。

廣東朋友熱情介紹,這道菜叫牛歡喜,青椒鮮辣,牛肉鮮香,一口咬下去,韌勁十足。

大快朵頤之後,我心滿意足:這道菜的名字真不錯,不僅牛歡喜,我吃了也很歡喜呀。

朋友卻給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那你知道,牛歡喜就是母牛的生殖器嗎?」

從今以後,我再也無法直視「牛X」這個詞了,因為我居然在廣東吃到了真正的牛X。

但為啥要叫「牛歡喜」?你們廣東人,取菜名都這麼歡喜嗎?!

part.1

廣東人起菜名究竟有多少流派?

江湖上盛傳著「廣東人什麼都吃」的傳聞,「大吃省」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

傳聞中,廣東人可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無一不涉獵。興致來了,福建人也是必備零食,嘎嘣脆,雞肉味兒。

但事實上,我們真的不吃福建人。

各省人民瑟瑟發抖:騙人,那煲仔飯是什麼?人頭飯又是什麼?

可是,老婆餅裡難道有老婆嗎?盲公餅裡也沒有盲人啊!

不過說起來吃,廣東人可不是簡單的愛吃,在給食物起名兒上,廣東人也是費盡了心血,但誤會嘛,也由此而生。

「我們真的不吃人」派

在廣東茶餐廳,你要是聽到,「老闆,來個肥妹,敗家仔打包,唔該!」可千萬不要報警抓人販子。

廣東茶餐廳處處都是黑話名單。「肥妹」是熱巧克力,「敗家仔」是阿華田,仔細想想,是不是很有道理?

熱巧克力,熱量太高喝了立馬變「肥」;阿華田,這麼高熱量的飲品,當然很「敗家」了!

萬年謎題煲仔飯,到底是把誰的仔「煲」在飯裡了?廣東人不是喜歡叫小哥哥「靚仔」嗎?難道……

但其實,煲仔飯就是用砂鍋煲煮出來的米飯,因為把飯和菜混合在一起,混到相互融合,所以特別好吃。

至於為什麼叫「煲仔飯」呢,那是因為廣東人將燒鍋稱為煲仔,所以就用燒鍋做的飯,就叫煲仔飯。

在廣東餐館吃飯,酒過三巡,一桌人總會有一個起頭問大家:「拿不拿飯啊?」然後衝著服務員大喊一聲:「唔該!人頭飯!」人頭飯是什麼?其實就是按就餐人數下單相同數量的白米飯。

至於及第粥裡也真的沒有及第狀元啊!這種粥用豬內臟煮成,豬內臟又稱「雜底」,美化為「及第」,成為一大賣點。

「不知當吃不當吃」派

如果有一天,一道名字裡含有「雞屎」,長得又極其不堪的菜,出現在你的餐桌上,你會選擇吃下去嗎?

這道「雞屎藤餅」,長得烏漆麻黑,真是黑暗料理的典型代表了。

不過,其實這和「雞屎」沒有半毛錢關係,雞屎藤是一種多年生的藤本植物,通常4-5月份的雞屎藤最好吃,風味獨特。

《綱目拾遺》云: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

後來人們覺得臭藤不雅,改了個很空靈的名字——雞矢藤,寫著寫著就成了「雞屎藤」。

用雞屎藤為原料做成的雞屎藤餅是很多地方清明節必備的小吃,味道不但不奇怪,反而十分,想不想嘗嘗呢?

除此之外,還有「屎坑粥」這個更讓人難以下咽的名字,九十年代肇慶有粥鋪開在公廁旁邊,店主煲粥手藝精湛,大批食客來此吃粥。

老主顧們都很實在,每次見面就說「不如一齊去屎坑隔離啊間店食碗粥啦。」久而久之,屎坑粥的叫法就傳開了。

再來說說「油炸鬼」。害怕,廣東人連「鬼」都不放過嗎?

等等,這個「油炸鬼」,為什麼看起來有點眼熟?

其實「油炸鬼」就是油條,這個名字的由來據說還和姦臣秦檜有關。

相傳,嶽飛被秦檜害死後,痛恨秦檜的百姓們為了紀念嶽飛,用油炸了麵粉條來吃,並起名為「油炸檜」。後來時間久了,不知道怎麼的,這道小吃的名字就從「油炸檜」演變為了「油炸鬼」。

看看這菜,不但好吃,還能出氣,真真是物盡其用!

「想入非非」派

在廣東,常能喝到的一種叫「鴛鴦」的飲品,其實,把咖啡和奶茶搭配在一起就是「鴛鴦」,奶茶的甜、醇、滑包容了咖啡的香、澀,怪不得廣東人要浪漫地起名「鴛鴦」。

再比如,大名鼎鼎的「絲襪奶茶」。

咦,奶茶和絲襪有什麼關係,該不會奶茶是用絲襪做的吧?或者杯子外面裹著一層絲襪?甚至乾脆就沒有杯子,直接用絲襪裝著奶茶?

大誤!其實,絲襪奶茶並非要用絲襪衝茶,而是因為衝茶的器具被茶水反覆衝刷而顏色發生改變,看起來像絲襪,廣東人乾脆就將奶茶叫做了「絲襪奶茶」。

「修辭手法加量不加價」派

語文老師說,修辭手法的第一要素是比喻。廣東人深以為然,各類菜名將比喻手法運用得淋漓極致,比如平平無奇的肉沫排骨,廣東人選擇將肉沫做成佛祖之手的形狀,然後採用暗喻的方式,就取出了一個「佛手排骨」的菜名。

一道炸土豆,廣東人將它們做成圓球狀,中間打一個小孔,然後採用借喻的手法,就取出了一個「算盤子」的菜名。

另一類被廣東人用得登峰造極的修辭手法是雙關,特別是跟金銀髮財相關的雙關菜名,在廣東人的餐桌上比比皆是。比如用蠔油豆豉做的髮菜,被廣東人利用發音相似性,取名「發財好市」(髮菜蠔豉)。

炸得金黃的饅頭,自然是不能叫炸饅頭的,只有叫它「黃金萬兩」,才能在誘人的金碧輝煌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和前途的寬廣。

同樣,一頭烤得焦香四溢的乳豬,如果僅僅被叫做「烤乳豬」,那實在太簡單了。所以,看重好兆頭的廣東人便將它叫做「鴻運當頭」。因為有了這麼一個喜慶的名字,所以在各種宴席中,這道菜總是能夠拔得頭籌。

part.2

菜名這麼野,藏的都是廣東文化

一城一味,一菜一魂。

每一道廣東菜菜名的背後,其實都是源遠流長的粵菜飲食文化。

最常見的起名文化,是將廣東各地的地名納入到菜名之中,形成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粵菜菜名。比如東江鹽焗雞、潮州豆醬鴨、大良炒牛奶、廣州文昌雞等。

這種起名文化最著名的代表,可能要屬潮汕牛肉火鍋了。如今在火鍋界,已經形成了北方銅鍋涮肉、川渝麻辣火鍋和潮汕牛肉火鍋三足鼎立的格局。

身處祖國東南沿海,廣東人有自己獨特的方言。這些方言中的詞彙,很自然進入到菜名之中,形成其背後獨特的文化內涵。

比如咕咾肉。不懂粵語的朋友,多半很難理解「咕咾」兩個字的意思。其實在粵語裡面,「咕咾」就是普通話中「古老」的意思。

同樣,潮汕的「返沙芋頭」、「白果鴨母捻」等菜名中,「返沙」、「鴨母捻」等也都是潮汕話中土生土長的詞彙。

不過,就算你對這些菜名真的一頭霧水,但只要嘗一口,也會沉醉其中啦!

你還知道哪些奇怪的廣東菜名?

留言區聊一下

相關焦點

  • 沒有感情的廣東人們,取個菜名都要整的這麼恐怖!
    網絡上描繪廣東吃貨的梗是越來越多,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廣東人什麼都敢吃!」最近有個「一個沒有感情的廣東人」的梗流行了起來,將烏龜這個話題帶火了,圍觀群眾看圖再說話:看完真是心裡冒有一絲涼意啊,讓網友給烏龜取個名字,居然是菜名!這彎拐的,我愣是沒接住!這就是為什麼會讓其他省份的吃貨產生這樣的錯覺的原因了吧!
  • 菜名這麼野,廣東的吧?!
    菜名這麼野,廣東的吧?!「煲仔飯」「人頭飯」「油炸鬼」「福建人」……相信不少外地人在來廣東之前聽到這些食物的名詞都會瑟瑟發抖,廣東人這麼兇殘的嗎?連孩子都不放過?還要用人頭做飯?福建人又做錯了什麼?吃貨屆「食在廣東」的傳說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4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廣東菜名,網友:還好第四個不是福建人!
    廣東是號稱最會吃的省份,而「廣東人吃福建人」是網友們調侃很久的梗,廣東菜味道清淡,吃的是食物的原汁原味,是很養生的飲食方式,不過很多廣東菜由於做法的原因或者粵語的發音,外地人聽到菜名就感覺「毛骨悚然」,比如下面這4道菜名,網友調侃:還好第四個不是福建人!
  • 5道「奇葩」的菜,名字一個比一個有意思,網友:佩服取菜名的人
    推薦語:很多人在飯店點菜的時候很多菜名讓人猜不出是什麼菜,下面這五道菜的名字,小編表示一個都猜不出來,你能猜出來嗎?下文轉載自作者:天天D農家小院5道「奇葩」的菜,名字一個比一個有意思,網友:佩服取菜名的人!
  • 人頭飯、煲仔飯、屎坑粉、油炸鬼,廣東菜名為何如此恐怖!
    中國的烹飪技術發展了幾千年,直到今天的八大菜系,要說哪個地方的人最擅長吃,恐怕大家都會說是廣東人無疑了。一直流傳著廣東人吃福建人的梗,其實也是從側面反映了廣東菜品種類繁盛,名目眾多。唐朝行政區劃匪夷所思的菜名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菜品,很多廣東的菜名也都非常令人匪夷所思:人頭飯、煲仔飯、屎坑粉、油炸鬼,其中煲仔飯大家見多了不以為奇
  • 廣東人到底有多可怕?!紅燒老鼠、爆炒蠍子......
    廣東人的胃裡,到底裝的是什麼?老婆餅、煲仔飯、人頭飯、艇仔粥、油炸鬼......煲仔飯、油炸鬼和人頭飯並稱粵菜三大「殘忍料理」,但這些梗已經out了。   對於吃,廣東人到底得有多可怕!
  • 這5道菜很「坑人」,菜名取的一個比一個「奇葩」網友:真有才!
    這5道菜很「坑人」,菜名取的一個比一個「奇葩」網友:真有才!那我們中國的話,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雖說我們中國的美食文化也是有很多的,而且地區不同,所以說美食文化也是不一樣的,因為地理位置地理環境得到這些因素,我國南北兩方的美食差異都很大,說起中國的文字的話,那更是世界上最有內涵的文字之一了,其實大家在平時吃飯的時候看到這些菜品的名字就能夠感覺得到,所以今天我要帶給大家的是這五道菜很坑人,菜名取的一個比一個奇葩
  • 年夜飯的吉祥從菜名開始
    春節將至,年夜飯家家戶戶都早早地預訂好了,但拿起滿紙喜氣的菜單,卻是頗費躊躇,「一帆風順」、「大展鴻圖」、「生意興隆」、「祝君如意」這些好意頭的菜名下,到底是些什麼菜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個中的講究:   又到年夜飯訂席的旺季,滿紙喜氣的菜單菜   名讓人眼花繚亂,弄不清所指何物。
  • 那些美味的廣東美食,因為菜名而被人害怕,廣東人:這都不算啥!
    很多人都認為廣東人的苦味很奇葩,只要是活的東西,都能做成美食,但卻沒有人說這是廣東廚師的廚藝高超,才能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組成美味佳餚。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不能怪其他人,只能怪廣東人自己。為什麼呢?還不是廣東人取得菜名,非常的奇葩,很容易讓人家誤會,大家要是不相信的話,可以和小編裡來瞧一瞧,是不是這麼理。第一道:牛三星小編剛聽到這個菜名的時候,還以為是韓國的那個三星手機呢,其實它這牛三星就是指牛的身上的部位,牛心、牛肝和牛腰。這是廣東西關的一道傳統小吃,一般會用料酒。
  • 廣東人粵語10級,卻聽不懂港式茶餐廳的菜名?
    來源:抖音@詹sir詹昊宸粵語10級的廣州人 卻聽不懂香港茶餐廳的菜名對的,你沒看錯!這些詞語猶如一個個「接頭暗號」,讓人瞬間回到那個港片盛行的年代,但也讓聽不懂的人好有壓力,覺得不明所以…「打爛」—炒飯:由於炒飯要加蛋,按照蛋炒飯的做法,為了避免飯炒焦,要先打蛋後炒飯,所以用「打爛」替代炒飯。
  • 中國人取菜名腦洞大開,棒打豬八戒不算啥,看菜名猜不出是啥菜!
    在全國各地都能淘到各種各樣美味可口的美食,但是很多菜名都起得非常搞笑,而且非常響亮,等到端上來一看,這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菜嗎?名字為什麼要起這麼高端大氣上檔次呢?就像是魚香肉絲裡並沒有魚,所以點菜前只看菜名是不夠的,如果把握不定的話,一定要問服務員這是什麼菜。不然就會被坑慘了。
  • 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菜名,牛逼炒飯,刀拍前男友,你吃過哪樣?
    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菜名,牛逼炒飯,刀拍前男友,你吃過哪樣?現在很多飯店都走一種搞笑的路線,就是不光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菜,還要費盡心思的給這些菜起一些稀奇古怪的菜名,這些菜名看了之後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看看你吃過哪樣吧!
  • 只聽過這四個字,其它菜名聽都沒聽過
    「滿漢全席」的鼎鼎大名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要是細究起來,估計多數人都要懵了。不少人還權當這只是個傳說,只知道它代表著豐盛的意思。滿漢全席是清朝時皇家的宴席,是結合了滿族和漢族的各種烹飪技藝,包羅了眾多菜餚。
  • 香港萬聖節「幽靈餐」 菜名「血肉模糊」
    除了菜名變得詭異嚇人外,連賣相也跟著變得「血肉模糊」、「鬼裡鬼氣」。此次,我們走進香港海洋公園,在園區內「大鬼」、「小鬼」的前追後趕下,不妨躲進園區內的各大餐廳,鼓起勇氣飽餐一頓「幽靈食」,待儲存能量後再出門大戰吧。
  • 中國趣味菜名大賞,包含了許多奇葩、搞笑、驚豔的菜名!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取這個菜名的人心機很巧,把一盤苦瓜燒肥腸,整得像戰士要去赴湯蹈火一樣。這地處廣東西南沿海地區的小城陽江,什麼時候也變得如此的開放和曖昧了?「一夜情」其實是一夜埕,這是廣東陽江地區一種鹹魚的叫法。以前出海打魚的漁民因擔心海魚變質,遂將海魚整條扔進裝著海鹽的埕(一種器皿)中醃著達到保鮮效果,待魚在埕裡醃了一夜之後再取出來烹飪食用,故而稱之為「一夜埕」。
  • 老闆,你取個這樣的菜名真的好嗎?又生氣又想笑!
    中國是個美食王國,是吃貨們的天堂,任何一種食材在中華兒女的手中都能變成一道道美味,這造就了各色各樣的美食,隨之而來的就是五花八門的菜名。以下的菜名超越你的想像力,讓你笑到肚子疼!真的不得不佩服有的餐飲店的腦洞,為了招攬生意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勾起消費者心裡那一丟丟好奇心,等點上來才會猛然覺得:我怕不是個傻的吧!但是人家給的解釋又那麼貼切,還能說啥?先打個預防針,下次吃飯再遇到這些菜,請遠遠繞開。
  • 河南一高校老師又出神仙題 讓學生在家做菜取古風菜名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滿城盡帶黃金甲」是玉米烙,「大珠小珠落雨盤」是章魚小丸子,「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冰淇淋,「關公戰秦瓊」是西紅柿炒雞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涼拌菠菜……近日,黃河科技學院中國古代文學老師張彩麗布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在家做菜取古風菜名。
  • 那些奇葩廣東菜名,聽過食過先糸地道廣東人!
    廣東名菜確係多,下面呢D聽落似菜名的「廣東名菜」其實都系粵語中的俗語,你食過邊D啊??
  • 讓人哭笑不得的6個奇葩菜名,只看菜名你能猜出是什麼菜嗎?
    熱商家為了招攬到更多的客戶,就想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菜色,或者是取一些讓人覺得很匪夷所思的菜名。而這些菜名會讓你們完全想不到這個菜名所代表的究竟是什麼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哪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奇葩菜名。1、白玉珍珠塔,這個名字是不是很高大上,如果你在餐廳中看到白玉珍珠塔,估計很多人都會點做這道菜,但其實這道菜就是白米飯,只不過形狀十分的奇怪。
  • 菜名翻譯無釐頭嚇壞老外
    隨著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國菜名統一翻譯在網絡上徵集意見,中國菜的翻譯一時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菜名英譯「四大最」   ●最無釐頭的翻譯   最無釐頭的菜名翻譯當屬「童子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