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市場需求呈現井噴 有效供給不足呼喚「金牌保姆」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

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有效供給嚴重不足

家政市場呼喚「金牌保姆」(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②)

春節前夕,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社局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家政等技能培訓。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與人們不斷升級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務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擁有較高專業素質、較強服務技能的家政服務人員數量總體偏少。要以提質擴容為核心,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需求旺盛供不應求

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供給明顯不足,家政從業者的職業認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願意從事家政服務業

「提前一周預約,好不容易約到了小時工,總算放心了。」家住北京市通州區的王剛最近有些煩惱,妻子兩個月前生了二孩,家裡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臨近春節,住家阿姨提前回家過年,家裡人手一下緊張了起來。「住家阿姨已經連續三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家裡出了點事,過完元旦就回了老家,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能不同意。」王剛無奈地說。

「還好我媽從老家過來陪我們一起過年,可以照顧一下孩子,但一年到頭,家裡的大掃除還得請專業的保潔員。」一周前,王剛就聯繫了家政服務公司,沒想到市場火爆,一直排了七八天。「我們家住在十樓,像窗戶玻璃、油煙機等死角,自己清潔不到位,交給專業人員,乾淨利索又省心。」王剛說。

春節前夕,許多家庭正在忙著掃屋除塵,為辭舊迎新做準備,家政服務市場也迎來了旺季,然而人手不足的現象更加突出。

「我們的保潔員根本忙不過來,有的人從天沒亮就開始出勤,一直忙到晚上9點。」江蘇省南京市某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肖雅告訴記者,進入農曆臘月,預約電話不斷,訂單驟增,這給公司運營帶來不少壓力。為應對需求旺季,公司除了全員上陣外,還調集臨時工來應急。「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客戶預約已經排到一周後了。」肖雅說。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家政服務業的經營規模達到5762億元,同比增長27.9%,從業人員總量已超過3000萬人。「近年來,我國家政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

肖雅認為,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支付能力不斷增強,加上全面二孩政策落實,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人們對居家養老、育嬰育幼、烹飪保潔等多樣化的家政服務需求快速增長。

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的同時,家政行業的供給卻明顯不足。網際網路生活服務平臺「58同城」發布的《家政服務行業報告》顯示,預計到2022年,家政行業工作人數將達到4000萬人,但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家政服務市場的供需缺口達到3000萬人。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濤看來,之所以市場供給短缺,是因為家政從業者的職業認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願意從事家政服務業。因此要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的職業認可度,改變人們對家政服務業的固有印象,吸引更多的人從事家政服務,增加供給數量。

提質升級迫在眉睫

有報告顯示,「80後」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佔比不到20%,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僅佔14.1%

「我們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專業性很強哩!」浙江省寧波市資深月嫂吳美華給記者簡單梳理起工作日常:給嬰兒換尿布、餵奶、哄睡覺,還要觀察新生兒臍帶、黃疸、大小便;觀察產婦產後恢復情況、按摩,給產婦做營養餐和疏導情緒等。

「每天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一直要到深夜十一二點,等寶寶和媽媽都熟睡了,才能休息一會兒。」吳美華表示,即便工作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她也一刻沒停地為自己「充電」:這兩年,她一邊工作一邊考取了多個職業資格證書,包括育嬰師資格證、健康管理師證。「現在月嫂服務內容不斷增加,想要幹得好,就得提升自己的能力。」吳美華說。

住家保姆、老人陪護、鐘點工、做飯阿姨……近年來,家政服務領域不斷擴展。傳統的保潔、搬家、保姆等簡單勞務型家政服務市場也在不斷細分,比如,保潔可分為日常保潔、家電清洗、窗簾沙發地毯清洗、地板護理、瓷磚美縫等。知識技能型家政服務市場如育嬰師、家教、護理快速發展,需求旺盛。目前,家政服務涉及的細分產業已有20多個門類、200多種服務項目。

然而像吳美華這樣專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高的家政從業人員並不好找。

「找一個好家政員太難了,我父親中風後需要護工照顧,本來以為很好找,結果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重慶市民翟蕭感嘆道,老人歲數大了,需要陪伴和照護,這就對家政服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幫助老人進行身體康復,還要給老人做心理疏導,讓老人保持心情愉悅。

「之前也請過一些住家保姆、專業護工,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做不長。家政公司也接觸了不少,但各方面都很合適的保姆依然難找。」翟蕭說。

翟蕭的煩惱不是個例,長期以來,與人們不斷升級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務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供需結構失衡、專業化程度較低,擁有較高專業素質、較強服務技能的家政服務人員數量總體偏少。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當前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88.6%來自農村,年齡結構偏大,「80後」從業人員所佔比例不到20%。同時,文化水平較低,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僅佔14.1%。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流動性高、穩定性差,大多數是行業「新手」。

更加多元、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亟須匹配高質量、專業化的有效供給。劉濤認為,下一步要以提質擴容為核心,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市場秩序仍須規範

在缺乏信息有效甄別機制的情況下,家政服務人員的素質和質量很難識別,家政服務市場規範化水平較低

對於深圳市新媽媽肖婕而言,找一個靠譜放心的家政員成為眼下最頭疼的一件事。她3個月已經換了4個阿姨,下載的家政APP佔了半個手機屏。「簡歷都挺豐富,家政公司承諾得也挺好,可用起來才發現和說的差距很大。」肖婕說。

肖婕在深圳市某金融機構工作。「有時候身邊的朋友會給我推薦口碑不錯的阿姨,這些阿姨雖然服務質量高,但同樣存在不規範的問題。」肖婕說,熟人介紹的阿姨與僱主間一般都是口頭協議,沒有標準化的合同可以規範雙方的行為,雙方權益保護也不到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前家政服務市場的規範化發展水平較低。一些家政服務企業通常僅採集從業人員一般性身份信息,缺少對身份、健康等信息進行核查的途徑。同時,由於家政服務員從業經歷未被跟蹤記錄,交易活動的一次性特徵決定了一些家政服務員在服務中往往考慮單次服務的利益最大化,容易誘發家政服務員的短期化行為。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表示,在家政服務市場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在缺乏信息有效甄別機制的情況下,家政服務人員的素質和質量很難識別,容易造成服務行為不規範,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為了促進家政服務業規範發展,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指出,要加強平臺建設,健全家政服務領域信用體系,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同時,要健全家政服務標準體系,推廣使用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提升家政服務規範化水平。

莫榮表示,要通過稅費減免支持、靈活用工支持、失業保險返還支持、公租房保障支持、培訓費用減免支持、表彰激勵支持等,引導更多家政企業向規範的員工制家政企業發展,支持員工制家政企業做強做大,使從業者願意來、留得下、穩得住,使消費者願意用、放心用、持續用。

 ■延伸閱讀

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去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國培育100家以上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實現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地級市家政服務培訓能力全覆蓋。

支持院校增設家政服務專業。原則上每個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

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結餘等支持家政培訓的力度。將家政服務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範疇,並把靈活就業家政服務人員納入培訓補貼範圍。

健全家政服務標準體系。開展家政服務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家政電商、家政教育、家政培訓等新業態服務標準和規範。推進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專項行動。

建立健全家政服務法律法規。加強家政服務業立法研究。充分發揮家政行業協會作用,制定完善行業規範。各地要制定或者修改完善家政服務領域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和標準。

(尚 文)

相關焦點

  • 家政市場呼喚「金牌保姆」(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②)
    要以提質擴容為核心,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需求旺盛供不應求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供給明顯不足,家政從業者的職業認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願意從事家政服務業「提前一周預約,好不容易約到了小時工,總算放心了。」
  • 實現高效精細化運營管理 「網際網路+家政」讓保姆不難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實現高效精細化運營管理 「網際網路+家政」讓保姆不難找實現高效的精細化運營管理「網際網路+家政」讓保姆不難找本報記者 金 晨有效供給不足、服務滿意度不高、行業發展不規範……面對傳統家政行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網際網路+家政」的產業模式近年來從競爭激烈的家政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眾多消費者預約家政服務的新選擇。
  • 「問題保姆」事件頻發 家政服務業亂象如何治理?
    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二孩政策的放開,家政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月嫂、保姆、小時工等家政從業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加。與此同時,這一過快發展的快速產業,也有著不少問題,保姆摔打小孩、虐待老人、偷盜錢財的新聞屢見報端。
  • 代表在線:保姆體檢如何完善?家政市場如何規範?
    潘富:  適當增加保姆體檢項目  潘富說,在七八年前,溫州家政服務市場對保姆的健康體檢沒有要求,基本都是僱主自己要求,並帶保姆去醫院體檢。後來隨著家政市場的慢慢規範,開始要求保姆做一些基礎性的體檢。
  • 「本科保姆」助力家政升級
    (見12月14日《新京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家政行業悄然發生變化。「全能型保姆」和「管家式阿姨」——既能上得廳堂做好家居裝飾,又能做好營養管理,還能陪伴孩子輔導孩子懂得幼兒教育,這類高素質家政人員需求居高不下。但高素質專業型家政人員非常稀缺,需求遠大於供給。  高校開設家政學本科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與示範效應。
  • 溫州節前保姆家政服務市場遇冷 呈現「兩少一多」趨勢
    2019-01-31 05:53 | 掌上溫州客戶端春節假期,新溫州人返鄉,保姆市場如何?1月30日,記者走訪位於市區大同巷的保姆家政服務市場。發現保姆家政服務市場從去年12月份開始一直延續到臨近春節前較為冷清,保姆數量比去年少很多,來請保姆的東家也比去年少很多,但是費卻比去年同期高了不少。市場冷清只有20-30個保姆 外地保姆居多上午,大同巷的保姆家政服務市場,20來個保姆正在各家家政服務介紹所門口聚集,等待東家。
  • 本科家政等於大學生當保姆?非也非也
    (12月14日 新京報) 看到家政人員也要入本科學歷的消息,不少人會發出這樣的疑惑:家政專業還要入本科,難道是教大學生怎麼打掃衛生看孩子?家政專業畢業後就是當保姆?或是憤慨道:簡直就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但事實上,家政專業畢業後就是當保姆是社會對該專業的刻板印象在作祟,本科家政並不同等於「本科保姆」,兩者之間也大有區別。
  • 【焦點】呼和浩特家政服務市場現狀調查
    據悉,在家政服務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行業管理具有法規制度完善,從業保障機制建設,服務專業化、服務平臺信息化、市場運作等特點。在香港等地,家庭請保姆是單純的私事,需要備案。同時對保姆的權利義務和準入條件,也有明確的規定。在這些方面,呼市還有許多改進優化的地方,從而推動保姆、月嫂市場的健康發展。
  • 「保姆要守20條家規」?更應該制定家政國標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著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素質、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增加家政服務有效供給、改善家政服務人員從業環境等10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對一個從業人員超過2800萬,並且將達到萬億規模的家政市場而言,意見猶如一縷春風,將大大促進家政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以市場化機制提供更加優質的家政服務,消弭僱主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一方提供服務,一方購買服務,家政市場的邏輯說起來簡單得很。
  • 咋找靠譜保姆?專家:去正規家政考察 和保姆深度交流
    現場探訪僱主並不多保姆一條街生意有點秋昨日上午十點,青羊區過街樓街,不少找工作的保姆已經開始等待僱主。這裡是成都主要的家政市場之一。「育兒嫂、育兒嫂,找育兒嫂哇?」眾多年紀在40-50歲之間的保姆或家政服務員,有的在街道上站著,有的在街沿邊坐著,有的在街道上大聲吆喝著自己的服務技能。只要有僱主靠攏,他們就立馬圍上去詢問。
  • 我國將加快保姆市場建設 解決「保姆荒」「保姆貴」問題
    「保姆荒」、「保姆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事實,但是必須要看到,我們現在需求和供給不足的矛盾,可能不會在近期之內解決。所以,要加快保姆市場建設,提供真正可信賴的企業,建立技能全面且服務熱情的隊伍。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方面主要是供需失衡,另一方面是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以及城市化。不同的家庭,也就是高中低端的不同家庭,對於保姆的需求目前呈現幾何數字的增長。
  • 家政行業的前景現在怎麼樣了 2021家政服務市場未來投資戰略分析
    現在我們所說的家政,一般指家政服務,包括:月嫂、保姆、保潔、護理、小時工、家庭搬遷服務等。而家政服務是指將部分家庭事務社會化、職業化、市場化,屬於民生範疇。由社會專業機構、社區機構、非盈利組織、家政服務公司和專業家政服務人員來承擔,幫助家庭與社會互動,構建家庭規範,提高家庭生活質量,以此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 正視知識型保姆的市場需求
    決定有沒有必要開設本科教育的因素是社會需求,如果社會對一個行業的需求趨向高端化,大學教育就有必要與時俱進開設相關課程。畢竟,教育的本質是為社會輸送需要的人才。作為全國第一所開設家政學本科的成人高校,上海開放大學此次招生有別於全日制大學,面向的是在職在崗的成人。校方表示,家政本科教育擁有廣闊前景,旨在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層次人才。
  • 金牌月嫂月入2.5萬以上,家政工作很容易做嗎?
    劉雙並不排斥「保姆」的說法,但說自己是升級版保姆,要帶著用戶體驗思維工作。她認為家政業有很大發展空間和潛力,希望能帶動更多大學生及高素質人才進入這個行業。家政行業中月嫂收入最高58同城發布的4月家政行業就業數據顯示,今年4月,家政行業招聘需求環比上升15.28%;家政行業平均企業支付月薪6031元,月嫂月收入排名首位,達到9699元。此前央視財經曾報導,我國「月嫂」市場根據個人能力的不同,為四檔收費區間,金牌月嫂的月收入高達2.5萬元以上。
  • 家政市場調查:當保姆有兩證就行 難查黑歷史
    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好保姆?誰來監管保姆市場?針對這些問題,6月26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南京多家家政公司。  現狀  家政公司:主要靠前任僱主評語  如何判斷保姆是否靠譜?杜先生稱,現在家政公司的情況大致相同,只需提供身份證和健康證就可以上崗。一般住家保姆只要會打掃衛生、會做飯就行。  「目前,只對考育兒嫂資格證的人員提供培訓,至於鐘點工、家政保姆,我們不進行培訓。」杜先生說,上崗最快隔天,最慢需要等幾個月,具體要看僱主需求。自2015年底,人社部放開相關政策,家政服務員不再需要持證上崗。
  • 怕春節難找保姆 成都家政市場提前升溫
    本報訊(記者姚長壽)每年的春節前夕是家政市場最火爆的時候,而成都今年元旦期間保姆市場就已開始升溫。昨日,記者從成都部分家政公司了解到,雖然距離春節還有1個多月,但成都的家政市場卻開始提前升溫,不少家政公司都接到了預約春節期間保姆、鐘點工的電話。
  • 沒有碩士學歷當不了保姆?上海將設家政本科專業,圓你家政夢想
    在之前,家政給我們的印象和學歷似乎掛不上鉤,能識字大概是對文化的最高要求了吧!杭州家政從業者劉雙的簡歷走紅網絡,原來她是一名碩士,會兩門外語,還具備海外工作經驗。高學歷,有能力的她並非家政公司的管理人員,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線工作人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保姆。朋友圈裡開始轉發,沒有碩士學歷連保姆都當不了的調侃。雖是調侃,但大家別擔心,上海將設置家政本科專業!
  • 年薪30萬女碩士辭職做保姆,家政工作真的很容易做嗎?
    家政行業中月嫂收入最高58同城發布的4月家政行業就業數據顯示,今年4月,家政行業招聘需求環比上升15.28%;家政行業平均企業支付月薪6031元,月嫂月收入排名首位,達到9699元。此前央視財經曾報導,我國「月嫂」市場根據個人能力的不同,為四檔收費區間,金牌月嫂的月收入高達2.5萬元以上。
  • 南粵家政金牌培訓教材預計明年8月面市
    擔心保姆不夠專業?不信任月嫂的餵養方式?為促進「南粵家政」母嬰服務、養老服務、居家服務、醫療護理服務培訓項目實施落地見效,近日,廣東省人社廳探討開發「南粵家政金牌培訓教材」,規範家政行業培訓。 據介紹,廣東省人社廳大力推進「南粵家政」工程培訓教材開發工作,集合行業企業、職業(技工)院校和出版單位三方力量,共同開發科學、規範、通俗、易學的「南粵家政金牌培訓教材」,為「南粵家政」工程助力。開發培訓教材將力求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符合家政從業人員文化水平,特別是站在從業者的角度突出典型案例的學習,通過案例教學讓技能知識深入人心。
  • 「本科保姆」開招順應時代新需求
    (12月15日《工人日報》)<br/><br/>  在民眾普遍認知中,從事保姆等家政服務工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根本就不需要什麼高學歷。而上海開放大學正式開招「本科保姆」,顛覆了民眾的這種認知。近年來,我國家政服務業快速發展,2018年家政服務業經營規模達到5762億元,從業人員總量已超過3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