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市場呼喚「金牌保姆」(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②)

2020-12-11 人民網

春節前夕,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社局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家政等技能培訓。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與人們不斷升級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務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擁有較高專業素質、較強服務技能的家政服務人員數量總體偏少。要以提質擴容為核心,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需求旺盛供不應求

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供給明顯不足,家政從業者的職業認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願意從事家政服務業

「提前一周預約,好不容易約到了小時工,總算放心了。」家住北京市通州區的王剛最近有些煩惱,妻子兩個月前生了二孩,家裡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臨近春節,住家阿姨提前回家過年,家裡人手一下緊張了起來。「住家阿姨已經連續三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家裡出了點事,過完元旦就回了老家,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能不同意。」王剛無奈地說。

「還好我媽從老家過來陪我們一起過年,可以照顧一下孩子,但一年到頭,家裡的大掃除還得請專業的保潔員。」一周前,王剛就聯繫了家政服務公司,沒想到市場火爆,一直排了七八天。「我們家住在十樓,像窗戶玻璃、油煙機等死角,自己清潔不到位,交給專業人員,乾淨利索又省心。」王剛說。

春節前夕,許多家庭正在忙著掃屋除塵,為辭舊迎新做準備,家政服務市場也迎來了旺季,然而人手不足的現象更加突出。

「我們的保潔員根本忙不過來,有的人從天沒亮就開始出勤,一直忙到晚上9點。」江蘇省南京市某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肖雅告訴記者,進入農曆臘月,預約電話不斷,訂單驟增,這給公司運營帶來不少壓力。為應對需求旺季,公司除了全員上陣外,還調集臨時工來應急。「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客戶預約已經排到一周後了。」肖雅說。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家政服務業的經營規模達到5762億元,同比增長27.9%,從業人員總量已超過3000萬人。「近年來,我國家政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

肖雅認為,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支付能力不斷增強,加上全面二孩政策落實,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人們對居家養老、育嬰育幼、烹飪保潔等多樣化的家政服務需求快速增長。

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的同時,家政行業的供給卻明顯不足。網際網路生活服務平臺「58同城」發布的《家政服務行業報告》顯示,預計到2022年,家政行業工作人數將達到4000萬人,但仍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家政服務市場的供需缺口達到3000萬人。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濤看來,之所以市場供給短缺,是因為家政從業者的職業認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願意從事家政服務業。因此要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的職業認可度,改變人們對家政服務業的固有印象,吸引更多的人從事家政服務,增加供給數量。

提質升級迫在眉睫

有報告顯示,「80後」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佔比不到20%,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僅佔14.1%

「我們的工作一點也不輕鬆,專業性很強哩!」浙江省寧波市資深月嫂吳美華給記者簡單梳理起工作日常:給嬰兒換尿布、餵奶、哄睡覺,還要觀察新生兒臍帶、黃疸、大小便;觀察產婦產後恢復情況、按摩,給產婦做營養餐和疏導情緒等。

「每天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一直要到深夜十一二點,等寶寶和媽媽都熟睡了,才能休息一會兒。」吳美華表示,即便工作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她也一刻沒停地為自己「充電」:這兩年,她一邊工作一邊考取了多個職業資格證書,包括育嬰師資格證、健康管理師證。「現在月嫂服務內容不斷增加,想要幹得好,就得提升自己的能力。」吳美華說。

住家保姆、老人陪護、鐘點工、做飯阿姨……近年來,家政服務領域不斷擴展。傳統的保潔、搬家、保姆等簡單勞務型家政服務市場也在不斷細分,比如,保潔可分為日常保潔、家電清洗、窗簾沙發地毯清洗、地板護理、瓷磚美縫等。知識技能型家政服務市場如育嬰師、家教、護理快速發展,需求旺盛。目前,家政服務涉及的細分產業已有20多個門類、200多種服務項目。

然而像吳美華這樣專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高的家政從業人員並不好找。

「找一個好家政員太難了,我父親中風後需要護工照顧,本來以為很好找,結果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重慶市民翟蕭感嘆道,老人歲數大了,需要陪伴和照護,這就對家政服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幫助老人進行身體康復,還要給老人做心理疏導,讓老人保持心情愉悅。

「之前也請過一些住家保姆、專業護工,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做不長。家政公司也接觸了不少,但各方面都很合適的保姆依然難找。」翟蕭說。

翟蕭的煩惱不是個例,長期以來,與人們不斷升級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務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供需結構失衡、專業化程度較低,擁有較高專業素質、較強服務技能的家政服務人員數量總體偏少。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當前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88.6%來自農村,年齡結構偏大,「80後」從業人員所佔比例不到20%。同時,文化水平較低,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僅佔14.1%。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流動性高、穩定性差,大多數是行業「新手」。

更加多元、個性化的市場需求,亟須匹配高質量、專業化的有效供給。劉濤認為,下一步要以提質擴容為核心,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市場秩序仍須規範

在缺乏信息有效甄別機制的情況下,家政服務人員的素質和質量很難識別,家政服務市場規範化水平較低

對於深圳市新媽媽肖婕而言,找一個靠譜放心的家政員成為眼下最頭疼的一件事。她3個月已經換了4個阿姨,下載的家政APP佔了半個手機屏。「簡歷都挺豐富,家政公司承諾得也挺好,可用起來才發現和說的差距很大。」肖婕說。

肖婕在深圳市某金融機構工作。「有時候身邊的朋友會給我推薦口碑不錯的阿姨,這些阿姨雖然服務質量高,但同樣存在不規範的問題。」肖婕說,熟人介紹的阿姨與僱主間一般都是口頭協議,沒有標準化的合同可以規範雙方的行為,雙方權益保護也不到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前家政服務市場的規範化發展水平較低。一些家政服務企業通常僅採集從業人員一般性身份信息,缺少對身份、健康等信息進行核查的途徑。同時,由於家政服務員從業經歷未被跟蹤記錄,交易活動的一次性特徵決定了一些家政服務員在服務中往往考慮單次服務的利益最大化,容易誘發家政服務員的短期化行為。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表示,在家政服務市場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在缺乏信息有效甄別機制的情況下,家政服務人員的素質和質量很難識別,容易造成服務行為不規範,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為了促進家政服務業規範發展,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指出,要加強平臺建設,健全家政服務領域信用體系,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同時,要健全家政服務標準體系,推廣使用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提升家政服務規範化水平。

莫榮表示,要通過稅費減免支持、靈活用工支持、失業保險返還支持、公租房保障支持、培訓費用減免支持、表彰激勵支持等,引導更多家政企業向規範的員工制家政企業發展,支持員工制家政企業做強做大,使從業者願意來、留得下、穩得住,使消費者願意用、放心用、持續用。

■延伸閱讀

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去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國培育100家以上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實現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地級市家政服務培訓能力全覆蓋。

支持院校增設家政服務專業。原則上每個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

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結餘等支持家政培訓的力度。將家政服務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範疇,並把靈活就業家政服務人員納入培訓補貼範圍。

健全家政服務標準體系。開展家政服務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家政電商、家政教育、家政培訓等新業態服務標準和規範。推進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專項行動。

建立健全家政服務法律法規。加強家政服務業立法研究。充分發揮家政行業協會作用,制定完善行業規範。各地要制定或者修改完善家政服務領域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和標準。

(尚文)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2日 19 版)

相關焦點

  • 家政市場需求呈現井噴 有效供給不足呼喚「金牌保姆」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有效供給嚴重不足家政市場呼喚「金牌保姆」(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②)春節前夕,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社局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家政等技能培訓。人民視覺核心閱讀與人們不斷升級的新需求相比,家政服務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擁有較高專業素質、較強服務技能的家政服務人員數量總體偏少。要以提質擴容為核心,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 「問題保姆」事件頻發 家政服務業亂象如何治理?
    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二孩政策的放開,家政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月嫂、保姆、小時工等家政從業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加。與此同時,這一過快發展的快速產業,也有著不少問題,保姆摔打小孩、虐待老人、偷盜錢財的新聞屢見報端。
  • 代表在線:保姆體檢如何完善?家政市場如何規範?
    溫州網訊「僱了兩保姆,一個有梅毒一個打孩子」,上周,對市民蔡先生請保姆的遭遇進行了報導,引發不少市民關注。  二孩和老齡化社會,使請保姆照顧孩子、老人,成為不少家庭的必需。保姆體檢如何做到完善?溫州的家政服務行業應如何整頓和規範?
  • 創新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成都打造5個千億級消費市場
    到2022年,形成商貿、旅遊、文化、餐飲、康養5個千億級消費市場,生活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以上將從財政支持、用地保障、普惠金融、開放數據4個方面,加強對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的要素供給保障打造成都生活新場景圍繞彰顯天府文化特質、融合國際時尚潮流,打造生活服務重要載體,創造消費新模式、生活新場景,
  • 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政府應該發揮好七個方面作用
    其次,精細和高品質要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必須緊緊圍繞著需求這個中心,適應需求、創造需求。所以,在文件裡針對人民群眾對生活性服務需要的普遍關注和迫切期待,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生活性服務業三個發展導向:第一個發展導向是增加服務有效供給,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根據收入水平、人口的結構和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來創新服務業態和商業模式,增加短缺服務、開發新型服務。
  • 家政業升級呼喚高素質「新人」
    家政業升級呼喚高素質「新人」  高學歷人員進入家政行業可能會面臨挑戰:如何處理家務問題是其中之一,家教不只負責孩子的教育,不可避免地涉及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如何處理工作「超長待機」問題,個人不能隨意出門,也不能隨意玩手機,對個人的社會交往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 生活性服務業現狀、問題與「十四五」時期發展對策
    全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順應消費需求升級、消費需求分化趨勢,進一步深化生活性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雙輪驅動」戰略,要求通過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擴容,更好地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要求通過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拓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路徑;從戰略和現實的結合上更好地應對人口快速老齡化的挑戰
  • 58同城:中國家政市場就業及消費報告
    、培育產教融合家政企業、對在崗家政服務人員進行「回爐」培訓等方面,進一步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為了釐清當前家政行業的招聘需求、崗位要件、薪資水平、從業者情況及消費習慣,58同城對家政行業求職者、用工企業、消費者進行了深度的調研,並發布了《中國家政市場就業及消費報告》。
  • 急需住家保姆 市民維權暴露家政服務業亂象
    交了年費住家保姆只做三天就走了據張女士介紹,住家保姆是在去年12月22日到位的。當時籤訂了四方合同,分別為「58到家」平臺、家政公司、保姆和客戶。當時約定服務年費為住家保姆一個月工資,即6000元。加上預付的工資,張女士一共支付了12000元。之所以掏服務年費,就是因為住家保姆難找,付服務費後可以有個保障,找個「穩得住」的保姆。
  • 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成都打造國際消費中心
    新華社成都1月13日電(李力可、馬釗)無人零售、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社區集成化智能服務終端、體驗式酒店……13日,記者從成都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成都市將深化生活性服務業供給側改革,到2022年,成都生活性服務業產業增加值將達到5000
  • 科技,讓便利店更便民(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③)
    應運用新技術撬動便利店服務升級,推動品牌化發展、創新智能化經營、提升連鎖化水平,讓便利店更加便民。如果企業內部成本管控失效、管理不完善,加之產品購買頻率低、跟不上市場需求變化的腳步,便利店就很難實現盈利。」「便利店往往開在人流集中的地段,房租成本比較高。」 趙萌說,如果便利店房租達到每天每平方米20元,就很難盈利。盲目擴張,不僅其自身可能會面臨經營風險,也會給行業帶來壓力。
  • 人民日報:家政市場"野蠻生長",找個好保姆,有多難?
    隨著家政行業迅速發展,找保姆不再是難事,但找個「靠譜」保姆並不容易。保姆與僱主之間容易產生什麼矛盾?為啥好保姆難尋?未來該如何規範家政服務業的發展,讓「保姆」這個行當吸引更多人才、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如今,保姆已成為許多城市家庭離不開的幫手,是穩定的就業渠道,是城市經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於海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家政行業市場規模近1.4萬億元,2017年預計達2萬億元。提升「保姆」的專業水準,是家政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保姆照顧一家老小,她們工作得力,能大大提升居民幸福感。這個職業看似「邊緣」,卻非常重要。
  • 【焦點】呼和浩特家政服務市場現狀調查
    然而伴隨著新生兒的增加,保姆需求量也在增加。如今人們越來越注意生活質量的提高,家政服務業需求量也逐漸增大。以前找保姆和月嫂很難,大部多人都是通過親戚介紹。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家政企業也孕育而生,這讓不少市民省心省力,也讓想進入這個行業人有了門道。有了家政企業牽線搭橋,並且前期還會進行培訓學習,這讓消費者來說更是一件好事。
  • 鄭州將建家政行業「紅黑榜」,嚴打保姆毆打老人、月嫂虐待嬰兒等行為
    未來,鄭州家政行業將有更高質量的發展。【關注】鄭州將建立家政服務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紅黑榜」制度保姆毆打老人、月嫂虐待嬰兒、家政企業「跑路」……這些讓我們心碎的事情,在媒體的報導中出現過多次,如何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除了從業人員自身素質需要提高外,也需要有強有力的監管手段。
  • 西安家政服務業進入信用時代 市民找放心保姆不再憑「緣分」
    「哪個家政企業服務更好?」「我選的月嫂有資質嗎?」「家政員臨時爽約怎麼辦?」隨著越來越多現代家庭對家政服務的需求,到哪兒能找到「放心阿姨」「靠譜保姆」成了市民心中最糾結的問題。近日,隨著西安家政誠信平臺上線,可輕鬆查詢到家政企業和從業人員基本信息,為市民消費選擇提供依據。
  • 「放心阿姨」難找,低門檻下亂象多……養老家政服務之痛如何破?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丁鵬志 葉竹 楊昱 實習生 廖靜旋 陳力 熊瑛 視頻文案/匡萍 視頻設計/周洋從養老護理到家政服務、從嬰幼兒照護到健康照護,近年來生活性服務業需求激增。消除生活服務消費之痛,成為諸多家庭的迫切期盼。民有所呼,黨有所應。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提出,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家政等服務業。
  • 餐飲業 織密安全「防護網」(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④)
    核心閱讀因新冠肺炎疫情,餐飲消費受到影響。保障消費安全,餐飲企業要把好食材安全、環境安全和經營安全三道關,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消費體驗抓源頭,做好食材安全工作應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決不能心存僥倖、違法違規「食材安心,我們才能吃得更放心。」
  • 加速家政服務升級,58「到家精選」構建家政新生態
    一方面,很多城市裡的朋友在疫情期間開始遠離人群接觸,對於陌生上門服務人員存在一定的戒心;另一方面,家政服務行業「主力軍」很多是來自鄉鎮地區的阿姨,開年前3個月出於對疫情形勢擔憂而延緩了進城務工,在一些地區存在著「用工荒」。如何進行供需兩端的匹配,推動行業適應後疫情時期的服務升級、行業標準化,對網際網路生活服務平臺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題和挑戰。
  • 保姆口碑咋樣上網查詢便知 江西啟動家庭服務業公共平臺試點
    日前,江西省正式啟動了省家庭服務業公共平臺試點工作,該平臺預計年底試運行。這意味著家政服務業這個新興產業,在江西省逐步由原先的「一盤散沙」,走上統一規範、自我約束的道路。  家庭服務業統一公共平臺的運行,將為我們帶來什麼?連日來,記者對相關部門進行了系列採訪。
  • 報告稱家政招聘回暖:月嫂月薪達9369元 保姆7680元
    報告分析稱,一方面,由於上述城市受疫情影響較輕,企業復工復產較早,企業招聘需求得到快速釋放;另一方面,成都、深圳、東莞都是生活性服務業發達地區,企業及時做好人員招聘以同步響應市場需求的回暖。報告還稱,今年3月,家政行業招聘活躍城市依次為成都、北京、重慶、深圳、東莞、廣州、武漢、天津、上海、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