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孩子的自信是毀在父母身上?家長別再強迫孩子了

2020-09-26 小肖說育兒

前言:你知道不自信的孩子有多麼可怕嗎?不自信的孩子身上毫無亮點,他們雖然總是乖巧,但是總是乖巧的卻讓人非常心疼,而且不自信的孩子在生活當中無論做什麼都會不斷的懷疑自己,這樣的孩子會懷疑自我能力,信心非常低,而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每一個小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都無法無天,自信心爆棚,最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卑,而他們之所以沒有自信,原因來自於身邊的環境和他們的父母,有很多孩子的自信就是毀在父母的身上,父母一味的要求孩子努力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並且在孩子面前貶低,還說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是,總是讚揚別人家的孩子,所以就造成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

家長卻還需要孩子懂事且有禮貌,還能夠學習出眾。但如果孩子們連自信都沒有了,別說學習了,他見到別人連打招呼的能力都沒有,很多人都說這樣的孩子不懂禮貌,其實這樣的孩子才最為可憐。小陳每一次看到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都會對孩子臭罵一頓,因為他覺得孩子只有嚴厲對待,孩子才會聽話。有一次小陳的孩子出門問父母要了一包薯片,其實這件事情非常正常,每個孩子看到零食都想要吃,都想要買,小陳如果不想買完全可以說一句不買,但沒有想到小陳總是喜歡小題大做,當場把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頓時哭了起來,小陳因為覺得在超市太丟人,便告訴孩子別回去,不然就把他扔到大街上。

孩子因為非常害怕便憋了回去,但是還是很憋屈,因為孩子只不過是說了一句話,畢竟每個小孩子都非常嘴饞,父母應該理解他們的行為,但小陳卻把孩子直接罵了一頓,回家的時候更是把孩子關進了房間,讓他自己去反省,小春的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自信,因為率先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本人變得非常沒有自信,在生活當中小陳的孩子慢慢的變得非常膽怯,最重要的是和同齡人在一起顯得非常渺小,感覺整個人都沒有了閃光點,雖然成績出眾,可是卻讓人覺得像是一個受氣包。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教育孩子呢?怎樣教育才能不磨滅他的自信呢?

第一:不要在當眾之下教育孩子

有些人覺得教育一定要及時,遇到事情要及時指出,可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育孩子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傷害到了自尊心,就會讓孩子變得非常沮喪,而且很容易沒有自信。做事的時候總是會懷疑自己。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在現場只要稍微說一兩句就夠了,千萬不要對孩子說狠話,教育應該回到家關起門再教育。

第二:不要處處貶低孩子

很多人在教育孩子時都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你看看你怎麼這麼差勁,有些人還會說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差的孩子,我們家出了你這麼差的孩子,實在太丟臉了,這樣的孩子會傷及孩子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朝父母所說的那樣發展,便會覺得自己真的沒有一點點的優點,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做事還會瞻前顧後。

給家長的寄語: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懂事乖巧,但是在教育的時候,有時候可能因為太生氣會口無遮攔,但孰不知你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對孩子教育時千萬要三思而後行,切莫因為自己頭腦發熱對孩子說出一些影響他一生的話。

相關焦點

  • 這塊「毒饅頭」毀了多少家庭和孩子,父母還不反思,別再坑娃了
    這塊「毒饅頭」,究竟毀了多少孩子,害了多少家庭!這位父親的初衷是好的,為了讓孩子多吃點能長得壯,但是孩子的飯量跟大人完全不一樣,而且每天吃的食物多少也不一定。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再強迫孩子多吃一點,是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甚至因吃得太飽太撐,會對身體發育反而出現反作用。
  • 來,給叔叔阿姨表演一個:有多少孩子,毀在父母的強制禮貌下
    在中國,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被父母強迫在別人面前表演的經歷,因為這會給父母帶來極大的面子,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既是尷尬,又是煎熬。這種強制性的炫娃,更是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的一生,因為它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育。
  • 最毀孩子自信+破壞安全感的五句話,家長別再說了
    ,當父母的嘴上容易沒個把門,容易說出一些傷害人的話語而不自知,看到孩子沉默還以為管教奏效,下次繼續進而加強傷害,不自信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是這樣養成的。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務必注意自己的言行,下面很多父母常說的打擊孩子自信+破壞安全感的5句話,說過的父母千萬不要再說了。
  •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父母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只見那個家裡的孩子極不熟練地用著刀叉,盤子弄得叮噹響,顯然是第一次吃牛排的孩子。再仔細一看,這一家三口只點了一個牛排,父母兩人只點了一點點非常便宜的食物,打算隨意填一下肚子。是的,很多父母窮盡一生,也想讓孩子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可往往父母這樣做的結果,是讓陷孩子於「危險」之中,很可能毀了孩子,別再好心辦壞事了。曾經見過一個普通工人家的孩子,一身全部是耐克等一線品牌,吃的全部是進口水果,甚至連玩具也都是按最新潮最流行的來。但這些「精緻」的背後,卻是父母每天吃著青菜白飯,穿著已微微發黃的衣服?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一個孩子本該精彩的一生,最終毀在了父母手裡。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遺憾!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家裡的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缺少愛的教育,又有多少父母因為沒有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壓力而最後釀成大禍?未成年人偷盜,搶劫,強姦,弒母,自殺等等案件時有發生!
  • 孩子3歲前不會分享再正常不過,家長別再強迫孩子了
    相比其他似乎很懂事的小朋友,家長就會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覺得孩子的不會分享是素質不高的表現,更間接說明了自己對孩子教育的不到位。因此很多家長都會有如出一轍的表現,那就是——強迫孩子分享。家長強迫孩子分享,初衷其實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夠學會分享,更受其他小朋友的歡迎。
  • 想要管孩子,家長要先「管」好自己,別讓「控制欲」毀了孩子
    ……當孩子與我們的意見發生分歧,產生不一致時,經常會通過這樣的話來試圖說服孩子:你太小,別浪費時間,聽我的。這何嘗不是家長的控制欲產生的限制和傷害。因為很多父母心裡都很明白,儘管孩子和自己是不一樣的,不管是身份還是人生的任何一個方面,我們仍然會不顧一切的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這就是「傳承」。像是血脈的流傳一樣,我們自顧自的把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有過分孩子內心是否接受。
  • 孩子說這四句話時,父母千萬別拒絕,否則毀孩子一生!
    如果當時這位媽媽能夠耐心的去問問孩子為什麼想要抱,也許受傷情況還不至於如此。我們總是習慣性的用大人的思維去定義孩子,所以總是忽略他們,覺得他們說的話無足輕重,不僅如此,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甚至還會用一些「延遲滿足」的藉口去敷衍孩子。比如「過會兒再吃」,「晚上再玩」,「下次再買」。
  • 父母還在罵孩子?"鏡中我效應"父母要了解,別毀了孩子的自信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身邊很常見,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貶低和打壓。孩子做得好了,父母打擊他們;孩子做得不好了,父母責罵他們。長期被父母貶低打壓,孩子的自我認知可能會出現偏差,進而變得不自信,就會導致&34;的出現。
  • 最傷孩子的五句口頭禪,家長管住嘴巴,別再「毀兒不倦」了
    導讀:最傷孩子的五句口頭禪,家長管住嘴巴,別再「毀兒不倦」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最傷孩子的五句口頭禪,家長管住嘴巴,別再「毀兒不倦」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強迫孩子吃飯的家長,比起吃多少,更該關心背後的傷害
    他們在關注孩子進食量的多少,卻忽略了這樣的做法給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傷害。不利於孩子的人格發展不管孩子有多小,他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權利決定自己吃多少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明白吃飽了就不能再吃了,而且也不能浪費食物。
  • 家長鬚知:別再對比孩子了
    「你這次考了90分,那你們班那誰考了多少分?」家長們的「比較」怪圈一直存在,從我們小時候被比較,再到我們為人父母,又拿自己的孩子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正因為這一直延續下來的「傳統」,讓很多家長自以為是正常的。
  • 都說中國孩子不尊重父母?責任卻在大人身上,家長別委屈了
    於是抱著期待點進去,以為能看到大量誇讚,誰知參與討論的家長卻在聲討中國孩子,要麼指責不似日本孩子感恩,要麼認為不如美國孩子獨立,總之怨聲載道,看得人目瞪口呆。我從不知道中國父母竟對孩子產生如此之多的怨懟不滿,要知道,孩子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性格雖天生,但形成主要來自後天父母的引導。如果中國父母認為孩子對自己不尊重,那究其根本,只能是大人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 別再強迫孩子分享,將心比心,請保護孩子的"自私"
    二.孩子被強迫分享後會受到哪些傷害: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不就是讓孩子委屈兩天嗎,小孩子只要哄哄再買點好吃的好玩的,也就不會記得了。其實真的沒有這麼簡單!可是當家長強迫他們進行分享時,孩子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沒有支配這個玩具的絕對權力,而是要看父母的意思才能決定玩具的去留。這除了讓他們感到傷心外,也會不確定自己到底擁有哪些支配權。難道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
  •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家長們也要教孩子發自內心的去禮讓,而不是強迫孩子每一次都要無私奉獻,捨己為人。二、逼迫孩子到處打招呼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小孩在小的時候讓他叫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孩子都會聽話,而且有時候自己還很開心,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他們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去跟別人打招呼,尤其是對陌生人。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 「窮養」的女孩,身上4個特徵一眼就看得出,別因為錢毀了孩子
    "窮養"的女孩,身上4個特徵一眼就看得出,別因為錢毀了孩子1、自卑、缺乏安全感作家張佳瑋曾說:最壞的教育,並不是物質上的窮養,而是強調對比與差距的優劣,不斷提醒孩子&"窮養"孩子的家庭,會經常跟孩子說一句話:"人家什麼條件,我們什麼條件?不該想的就別想。"面對困難,家長不是引導孩子通過努力等方法去克服,而是說這些話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打心底裡感到自己本身就不如別人,再努力也沒用。
  • 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
    導讀: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種家庭更容易養出自信的孩子,父母做到這幾點,不怕不成功
    自信的孩子身上總是閃耀著奪目的光彩,也許他們並不是表現最優秀的那個,但一定是亮眼的一顆星星。有的孩子喜歡主動表現自己,這和他們骨子裡的自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自信的孩子總是喜歡表現自己,他們並不會顯得愛炫耀,而是發自內心的閃爍著自信的光彩,這類孩子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喜愛,怎樣的家庭更容易養出自信的孩子呢?家長來看這幾點。
  • 有多少孩子的自信,是毀在父母手裡
    在外界沒有人看好她,甚至嚴重看貶她的潛力時,唯獨她的父母從來沒有看貶自己的孩子。她是多麼的幸運,有這樣有遠見,有耐心的父母。父母總是變著法鼓勵她,相信她總有一天會變得優秀,給予了她足夠的耐心和等待。父母沒有把眼前的成績當成孩子的未來,還總是鼓勵她,支持她閱讀。直到後來,培養出一個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詹青雲。
  • 做好父母,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
    但是再如何生氣,父母也切忌在孩子面前發洩。楊瀾和丈夫曾經在孩子面前發生過激烈的吵架,把孩子嚇到了。楊瀾的孩子因為有這樣的安撫而原諒了父母,但這世界上有多少父母在爭吵時往往太過自我,而忽視了自己的孩子正充滿著滿心的恐懼呢?孩子甚至會遺傳父母的壞習慣,而對身邊的人也做出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扭曲了心靈,這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