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於《史記》上的預言,500年後被證實:一字不差

2020-12-17 音符歌劇院

記載於《史記》上的預言,500年後被證實:一字不差

說起預言,很多小夥伴都立刻來了興趣,眾所周知,離我們最近的預言是2012年的世界末日預言了吧,但是很不幸,現在已經2018年了。但是在世界的歷史中,卻有著很多準確到不可思議的預言,例如:關於1863年的關於20世紀巴黎面貌的預言、20年後發明原子彈的預言等等。在我們中華歷史的文明中,也曾經出現過了一本奇書《推背圖》,傳說是由袁天罡和李淳風共同編寫,預測了唐代以後中國2000多年的命運。那今天我們的主角不是這本《推背圖》,而是中國歷史上,在《史記》記載的最早的關於秦朝統一六國的預言。

《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紀傳體同時,詳細記錄了從上古傳說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的幾千年歷史,是在司馬遷家族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著作完成。為了完成史記的編寫,司馬遷從20歲開始變週遊全國各地,儘可能的搜集詳實可考證的資料,來增加史記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後來做了漢武帝的侍從官,跟隨漢武帝一起巡行各地,這樣一來搜集到的史料就更多了,也為史記的編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完成史記的過程中,司馬遷因罪被判死刑

當時免除死刑的方法有兩種:1.交50萬錢,2.接受宮刑。當時的司馬遷本想一死了之,但是為了完成史記的編寫,便在痛苦中選擇了宮刑,繼續在獄中完成自己的夢想。不負所望的是,《史記》成為了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說了這麼多史記,就是為了說明史記的偉大,而這句預言就來自於《史記·周本紀》中周太史儋對秦獻公說的話:始周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載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聽著比較繞嘴,我來解釋下。

周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國,秦國是其分封的一個諸侯國。秦朝的先祖秦非子一開始是給周王養馬的,還沒有秦國,所以這個時候成為始周與秦國合,合而分則時因為公元771年,周幽王繼位時昏庸無道,烽火戲諸侯就是他的事兒,後被西戎所殺,秦襄王率兵救周。第二年秦襄公護送周王東遷,因功被封為諸侯,自此有了秦國,被稱為始周與秦國合而別

別五百載複合是什麼意思呢?公元249年,秦國滅了東周,宣告了周朝的滅亡。自公元770年秦國建國,周、秦合而分,公元256年,秦滅西周,公元249年,秦滅東周,至此剛好約500年。秦國滅了周朝,等於秦、周又合二為一,所以叫做:別五百載複合。

合十七歲而霸王者出焉,可不是指的楚霸王項羽,這裡的霸王說的是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嬴政。公元238年,雖然不是嬴政剛登基的年份,但卻是嬴政真正掌握國家大權的一年,也代表了嬴政真正的站在了歷史的舞臺上。此時距離秦滅西周,剛好17年,所以這句話也沒錯

縱觀從周封秦到秦滅周的整個歷史,可以看出《史記》中的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而且這句話再史記中總共出現了四次,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馬遷的重視程度。司馬遷寫史記是在漢朝,事情的發生是在秦朝,所以很多人都在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也在猜測是不是民間的傳說故事被司馬遷收錄了上來。但是不管怎樣,這句話都反映出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歷史趨勢,不管是預言還是民心,都是當時萬千百姓的心願.

相關焦點

  • 古墓中挖掘出一上古書籍,證實《史記》記載錯誤,歷史或將被改寫
    古墓中挖掘出一上古書籍,證實《史記》記載錯誤,歷史或將被改寫歷史由書籍承載,流傳到現在,讓後人了解以前人們所發生的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政治,他們的經濟,他們的文學……..。但是歷史可以很長,長到幾千年前。
  • 古墓挖出上古史書,證實《史記》的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
    事實上,不僅是現代考古家會挖出歷史失傳古籍,就連古代的一些「摸金校尉」也可能挖出不少記載上古史書的竹簡。其中起步名為《竹書紀年》的上古史書便是東晉時期一盜墓者從古墓中挖出的。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記載,在晉武帝太康二年,一盜墓者盜掘一座古墓,得到墓冢的竹簡數十車。竹簡上的文字都是「看不懂」的古文字,當地官府知道後立馬追回了這數十車的竹簡。
  • 上古史書被從古墓中挖出,證實了《史記》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
    文/小霏談歷史上古史書被從古墓中挖出,證實了《史記》錯誤,歷史或許徹底改寫!歷史上有許多古籍,有些是偉大的思想和哲學著作,有些是機械技術書籍,有些是記錄歷史的史書。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的記載,在晉武帝太康的第二年,盜墓賊挖掘出了一座古墓,尋得了墓冢的竹簡數十車。竹簡上的漢字都是古代漢字,甚是「看不懂」。當地官府得知之後隨即收回了這數十車的竹簡。晉代的大臣們都十分重視這些竹簡。經過學者們的解釋,他們發現了簡牘上的文字是古「蝌蚪文」寫作和一些前秦時期的文字。
  • 史記中的很多記載,都被考古發現證實是錯的,但這真不能怪司馬遷
    《史記》在中國史學界可謂是聖經一般的存在,無論是研究歷史的專業學者,還是喜歡歷史的歷史愛好者,都會去閱讀《史記》。但是《史記》中的記載都是真實的嗎?這是無數學者都懷疑和研究過的題目。很多學者都發現《史記》裡面的有些記載和其他史書有所出入,比如《戰國策》。
  • 出土甲骨文告訴你司馬遷《史記》對商朝歷史記載的準確度有多高
    在甲骨文發現之前,中國的早期歷史不僅不被國外史學界認可,甚至中國自己人都在否認,其中以疑古派的顧頡剛、胡適的疑古言論最為著名,他們認為周以前沒有信史,一開始連商朝都認為是不存在的。胡適:東周以前無一字可信。顧頡剛:「夏商周是全不可信的,中華五千年是胡說八道」。中國的先秦史,被他們說的一文不值。
  • 關於《史記》上谷郡記載的辨析
    《穀梁傳·隱公元年十二月》云:「寰內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會諸侯。」範寧註:「『寰』即古『縣』字」。二是郡與縣無統屬關係,甚至縣的地位比郡還高。《左傳·晉定公十九年》趙簡子率師伐鄭,其誓詞云:「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可見當時(公元前493年)縣的地位比郡高。
  • 考古出土一批竹簡,證實史記中的錯誤,內容讓人難以置信
    只不過在歷史上,由於戰爭的原因,導致了很多古籍資料沒有能夠流傳下來。舉個例子來說,就是現如今的《道德經》、《資治通鑑》等古籍資料,都是不完整的。很多古籍資料與歷史上的原版是不一樣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人對這些古籍進行了批註。這樣一來,古籍的內容難免有差錯。同時,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印刷術的,其次就是造紙也不如現代。
  • 古墓挖出9車上古奇書,全是失傳古籍,證實《史記》完全錯誤!
    但是,這些書籍與今天的紙質書籍不一樣,這些奇書是古墓中的竹簡。要知道,在晉朝之前,最流行的寫作材料便是竹簡,這竹簡便是古人通過竹子、木塊整理加工後,做成一種可以書寫的材料;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那這9車的古籍是怎麼出土的呢?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後說不可能,後被鄭和下西洋證實
    《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認知水平有了極大的發展,學者們越來越清楚的發現,山海經是一部有價值的地理著作,書中一些關於人文地理的描寫,很多都已經得到了證實。其實對山海經存在偏見的名人,除了司馬遷和魯迅之外,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皇帝。這位皇帝就是朱元璋。
  • 精絕古城發現一件國寶,上繡八個大字,預言20年後的中國?
    而司馬遷所著《史記》中也記載過,顓頊任命重為「南正」以司天,這裡的司字在古代指的是管理的意思,司天就是管理和記錄天文現象,這應該就是最古老的天文學家了。據說,大禹開始,華夏民族就已經開始建造專門的天文臺用以觀測各種天象了,夏代的叫清臺,商代叫神臺,周代叫靈臺,以後各個朝代分別沿襲舊制,但是一直沒有中斷。
  • 《聖經》裡有哪些被證實的預言?
    根據潘巴頓(J Barton Payne)所著的《聖經預言百科全書》記載,《聖經》中的預言共1817個,其中舊約聖經中有1239個預言,新約聖經中有578個預言,它們包含在8352個句子中。這些預言佔聖經內容的27%,它們沒有任何誤差,都一一地應驗了。
  • 考古隊在秦朝宮殿上挖了5年,證明司馬遷的《史記》存在致命錯誤
    阿房宮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修建的宮殿,號稱「天下第一宮」,可惜在秦末天下大亂之際被毀。古代很多史書中都記載,燒毀阿房宮的罪魁禍首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其中最早的記載同樣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劉邦在與項羽打仗對陣的過程中,為了製造聲勢,曾列舉了項羽的十項大罪,其中第四項是「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物。」對於項羽盜挖秦始皇陵墓、燒毀鹹陽宮殿之事,由於出自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所以數千年來人們都深信不疑,並且很多史料中都有引用。
  • 《史記》中司馬遷的錯誤,記載的是神話還是史實?
    我們在了解《史記》的時候是否想過司馬遷也會有錯誤呢?實際上司馬遷很清楚自己的錯誤所在,所以司馬遷才會一強調自己要成一家之言。同時司馬遷不是接受不了批評,但是後人卻誤解了司馬遷的內涵,總是以《史記》作為官方的依據。所以在後來的很多史書裡面,總能看到照搬《史記》的做法。
  • 火星男孩預言2020年,巴巴萬加對2021年留下預言,誰的預言更準?
    2020年發生了很多事故,事故的發生讓大家開始猜測今年究竟是怎麼了,在今年這種情況下,大家都開始在網絡上搜尋,曾經對2020年留下預言的未來人,比如一位自稱來自火星的7歲小男孩,除此之外網友陸陸續續找到了其他預言家,比如印度阿南德、巴巴萬家等等,他們為何都會對2020年留下預言呢?
  • 古墓出土這部「天書」,記載上古89位帝王,考古家:史記錯了嗎?
    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才寫下了《史記》。這本書的影響力巨大,成為了後世認識歷史的重要資料。但是史記的內容真的很正確嗎?有一個盜墓賊,他在進入一個戰國時期的墓穴時,他挖出了一本「天書」,上面記載著89位皇帝,顛覆了歷史認知。甚至讓考古學家大呼:《史記》錯了。
  • 百姓為什麼喜歡《史記》,古代統治者為什麼不喜歡《史記》?
    千百年來,《史記》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其實六個字就概括了「不虛美,不隱惡」。不虛美,就是不向權勢低頭,不美化強者,好的東西不吹上天;不隱惡,就是實事求是,不為尊者諱,壞的東西不藏起來。當然,《史記》的魅力除了價值觀上的「正」,還有寫作技巧上的「神」。
  • 河南盜墓賊挖出神秘竹簡,專家研究後發現:史記中錯誤原來這麼多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會通過頒布一系列的法令,更甚者會頒布一些殘暴的命令,我們知道的就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達的「焚書坑儒」的命令。然而在一個偏室中他發現了一批竹簡,但是上面的文字他卻看不懂,所以就把這些竹簡丟棄在了墓中。但是後來不準盜墓的事情被人揭發並上報了官府,官府派人去現場勘查時發現,墓中已經空蕩,只剩下了那些被遺棄的竹簡。
  • 霍金曾預言2032年是世界末日,是否真實?答案已經被證實
    隨著霍金的去世,他之前預言的各種理論也都被人們開始翻出,他的很多預言都有很強的真實性。就比如說霍金曾預言2032年是世界末日,將有小行星會撞擊地球,人類將面臨滅亡的風險,那麼這一預言是否真實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一預言的神秘面紗。霍金生前曾經說過,一顆直徑大約在400米左右的小行星將在2032年撞擊地球,其能量差不多是3000多顆核彈爆炸的威力。
  • 誰能解釋下,巧合還是迷信,史書記載的十大名人預言全部成真
    今天,我們不講馬前課、推背圖、燒餅歌。這些作品雖然名氣很大,但是真偽難辨,被人有意曲解之誤較多。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史書上確有記載的預言故事,看一看是不是很神奇。首先聲明一點,此文只供消遣,絕不是傳揚迷信。畢竟是史書上說的,雖然史書有時也會作假,或者巧合,姑且放鬆一下吧。如能找出解釋,請評論區留言討論。1.蔡澤四朝秦相。蔡澤本是燕國人,雖然機智善辯,但是周遊列國,都沒有得到任用。
  • 你走的每一步,都在證實你對自己的預言
    心理學上面有一個現象 自證預言 人會不自覺的按自己內心的期望來行事 最終令自己當初的預言發生 當我們認為某一件事情會發生的時候,會傾向於找尋更多符合該期望的訊息,會不知不覺做出一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