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談奧數:真的有利於數學思維嗎

2020-12-16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奧數有利於數學思維嗎

一邊是十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奧」,一邊是奧數越禁越火,甚至連當前的大學生也在諮詢暑期高等數學研討班事宜,儼然奧數已成為高等學府精英教育的一部分。那麼奧數教學是否真的有利於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這一問題成為當前教育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在我們那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在沒有任何國際學術交流的封閉而簡陋的環境中,數學學習一直從培養興趣出發。我也因此在函數論研究領域有所成就,為數學發展做出了中國人的貢獻。

數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為此數學學習要理解和掌握數學的本質,學習蘊含的數學思考和思維方法。若是偏離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發思維能力的初衷,家長或學生學習奧數就具有太多的功利性。這就偏離了奧數的宗旨。

國際奧數競賽,是給對數學有興趣、學有餘力的高中生——尤其是高二、高三數學成績前5%的學生,準備的一種有益的學科拓展活動。1986年中國開始參與國際奧賽,來自北京和上海的兩名中學生去參加,上海那名學生得了三等獎。其實這也是中國比較真實的水平。隨後,中國正式參加國際奧數競賽活動,每隊派6名選手,並開始了選拔集訓模式,每年都收穫不少金牌,中國隊總成績逐步名列世界前茅,引起國際關注。

有一次,國際奧數競賽的組織者專門詢問我:「中國隊選手連續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賽前集訓多長時間?」了解他的言下之意,我輕描淡寫地說:「大概兩三周吧。」事實上,國際奧賽每年7月左右舉辦,中國隊選手經過寒假冬令營選拔後,就要開始長達半年的專項集訓,講授各種解題技巧。這與國外選手大多比較自然的參賽不同。

因為參賽獲獎選手大多被國內名校直接錄取,也是一條升學道路,引起了許多人的重視。結果本來是少數人的遊戲,現在愈演愈烈,竟然變成全民培訓,而且延伸到小學,甚至一年級就開始了。但是,這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一些數學興趣不高的孩子,會極大傷害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甚至影響其他功課的學習。

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有很大差別。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學好初等數學,打下一定基礎再學高等數學,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被外在力量強迫著學習。當下全民皆舉的數學培訓,基本是一些解題技巧的灌輸,已經脫離了數學教育思維鍛鍊的本質,尤其以得金牌為目標的培訓更是不可取。

就像許多運動員,通過大運動量的極限訓練,以金牌為唯一追求,這完全背離體育精神。這樣的運動員也很少能成為體育家。清華大學馬約翰先生是一名真正的體育家,他身體力行體育鍛鍊和運動精神,引導學生每天堅持體育鍛鍊,使體育運動在清華形成一個優良傳統,影響一代又一代人。這與金牌教育理念完全不一樣。

時下有一種「人才培養要贏在起跑線上」的流行說法,實則不然。現在的教育比較反常,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對學生管理得很嚴苛,把所有的力氣都消耗在考試上,造成許多學生上大學後對學習毫無興趣而怠學。

人的成才好比馬拉松賽跑,如果前幾百米或者一兩千米就把體力耗盡,精疲力竭,後面的長距離怎麼能跑得下去?有些機構已將課外學習辦成賺錢的產業,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作為幌子,實際上這是以賺錢為目的,增加家長和社會焦慮感,是糊弄人的,與教育成才沒有什麼關係。

學習數學,勤奮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現在數學領域分布很廣,人們需要很多數學積累才能深入研究,這與100年前存在許多領域待發展的數學世界不同。當然,學好數學需要有悟性,否則難以入門。天賦與勤奮對於數學家而言,都非常重要。這個不好具體量化,現在學好數學需要更加勤奮。

在社會的大環境下,一些家長、老師會給孩子灌輸一些功利想法,影響到孩子做出偏離數學的選擇。許多學純數學的人,紛紛轉身應用領域,甚至改學金融工程,投身投資界。對於有天賦的孩子,要有遠大的追求——為科學和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不僅僅是考慮職業和出路。

數學最本質、最核心的部分是純數學,只有純數學才可以感受到數學的真與美。應用數學不一樣,一般不是用真和美來衡量,而是以應用的廣度和效用來衡量。真正對數學有興趣、有才華的孩子,應該去研究純數學,才能做出較好的貢獻。一些頗有天賦學數學的孩子,因受到家長的影響而轉向應用甚至轉行,其實是頗可惜的。

當下孩子的學業負擔過重我也頗為擔心。聽說外地一些學校,孩子每天學到夜裡12點,早晨5點就起床,一天只休息五六個小時。長時間這樣,孩子怎麼受得了?

(作者系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鍾秀斌採訪整理)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15日第5版

(責編:蕭瀟、張鑫)

相關焦點

  • 越禁越火 楊樂院士:奧數有利於數學思維嗎
    據中國教育報10月15日報導,一邊是十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奧」,一邊是奧數越禁越火,甚至連當前的大學生也在諮詢暑期高等數學研討班事宜,儼然奧數已成為高等學府精英教育的一部分。那麼奧數教學是否真的有利於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這一問題成為當前教育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 奧數越禁越火,著名數學家解析「奧數有利於數學思維嗎」
    一邊是十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奧」,一邊是奧數越禁越火,甚至連當前的大學生也在諮詢暑期高等數學研討班事宜,儼然奧數已成為高等學府精英教育的一部分。那麼奧數教學是否真的有利於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這一問題成為當前教育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 著名數學家解析「奧數有利於數學思維嗎」
    一邊是十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奧」,一邊是奧數越禁越火,甚至連當前的大學生也在諮詢暑期高等數學研討班事宜,儼然奧數已成為高等學府精英教育的一部分。那麼奧數教學是否真的有利於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
  • 奧數競賽該參加嗎?浙大院士、數學家孫斌勇給出答案,家長可參考
    那麼,究竟該不該讓孩子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呢?每年都有家長為此問題傷透腦筋,尤其是小學生和高一學生的家長。網上也有不少的文章討論這個問題,可是多數泛泛而談,很少看到權威人士的見解。數學家又是如何來看待該不該參加奧數競賽這個問題呢?一起來看看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已入職浙江大學的青年數學家孫斌勇給出的答案。
  • 天賦真的很重要: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一篇論文未發就博士畢業!
    在香港大學參加了莫毅明院士等人組織的李群研習課程後,孫斌勇於2001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師從勵建書院士學習李群表示論,並於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2005年起,孫斌勇入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1年,孫斌勇被破格晉升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他曾獲2014年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獎、2016年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
  • 還在為數學成績不好而發愁?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分享學習之道,贊
    11月22日,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出爐,有一個人倍受關注,因為他年僅42歲就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成為本次增選名單中,最年輕的院士。那麼,他到底有多牛?這位院士叫孫斌勇。自小孫斌勇就對數字特別敏感,在數學上可謂天賦異稟。
  • 中科院院士林群:奧數金牌與數學家相差什麼?
    林群院士本文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群在2009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活動期間所做的報告,後發表於《湖南教育》申建春主持的名家論壇。正如林群院士在文中提到的:我們培養學生不只會證明,還要會發明,不只會解決問題,還要會提出問題、開闢新的問題。這樣,我們不僅會在國際奧賽中保持好的成績,而且能造就世界級的大數學家。
  • 「奧數」真的有用嗎?孩子初中數學跟不上,和小學沒學奧數有關?
    此話一出讓我們不禁開始深思,難道上不上奧數班,真會影響初中階段的數學成績嗎?一位資深數學老師表示:"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小學不上奧數班,數學成績就受到很大影響,這根本就是家長的片面之詞。」可能跟上奧數班有少許聯繫,但初中數學成績下滑,原因可絕非上不上奧數這一方面決定的。
  • 高中數學以及奧數的思考
    具體到我自己,由於高中目標的轉移,我的精力主要放在學科平衡、學生會活動以及留學準備上,對數學的投入很少,也沒有什麼新的方法,因此談不出更多的經驗和感悟了。」我點點頭。雖然對高中部分略有失望,但我知道洋洋的情況確實如此。不過這麼結束又有點不甘心,突然想起來奧數還沒談呢。
  • 奧數到底能不能鍛鍊數學思維?
    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今天再來給各位老母親補一刀:奧數到底能不能鍛鍊數學思維?
  • 清華教授王文湛談奧數遍地開花,教授:有的題我都不會做
    這是真的具有創新精神嗎?當然不可否認,在比賽中獲獎的孩子大都很聰明,然而卻並不代表就具備了很高的創新精神。年過八旬的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就曾公開痛批過奧數的「遍地開花」:「不過是一個文盲的變戲法」。吳文俊院士02學界泰鬥談奧數關於奧數的討論,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斷絕過,不同的人,對它自然有不同的看法
  • 奧數班與鍛鍊數學思維有沒有關聯?孩子應不應該上奧數班?
    孩子應該上奧數班嗎?不上奧數班的話,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去上奧數班,真的對孩子學習成績有用嗎?我小時候屬於數學不好的類型,所以即使小學三年級上了奧數班,感覺也並沒有對開拓數學思維起到多麼根深蒂固的作用。
  • 【爭鳴第二彈】「開拓數學思維並不等同於奧數」 博雅小學堂
    >>>苑 「開拓數學思維不能和奧數等同起來,非左即右的觀點有時害人不淺。人大附中數學特級教師王金戰認為奧數隻適合少數學生。他指出,「只有大約5%的智力超常的學生適合學奧數」,那些學習特別輕鬆,且特別喜歡數學的學生才能從奧數學習中得到樂趣,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習奧數容易成為一種負擔。他特別指出:「我堅決反對『全民奧數』。
  • 中科院院士張景中來重慶開講:數學學不好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
    「研究一道題持續幾年幾十年是常事」……這一席話,出自中科院院士張景中的嘴裡,張院士昨日(16日)下午做客重慶南渝中學,就自己研究的教育數學等方面與初中生進行探討。神採奕奕、邏輯清晰、說起數學來滔滔不絕,而一身夾克加運動鞋的低調打扮,就猶如他的性子一樣:耐得住寂寞,為了一道題研究十多年、幾十年。
  • 中科院院士陳木法加盟江蘇師範大學,擔任數學研究院院長
    中科院院士陳木法加盟江蘇師範大學,擔任數學研究院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10-12 19:27 來源:澎湃新聞
  • 清華大學數學教授不會奧數,說明了什麼?奧數學習真的有用嗎?
    說到奧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現在的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都會給孩子報名奧數的學習,在家長的常規意識之中,孩子學習奧數無論有沒有用,都可以開拓思維,所以很多家長花再多的錢也要給孩子報名奧數的學習。其實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報名奧數學習的目的十分的簡單,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在小升初考試中考出好成績,認為只有給孩子打好基礎才能夠讓孩子更加適應初高中的學習。但是現在的一些奧數題實在是太難了,據悉最近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都不會自己孫子的奧數題,所以他認為奧數現在就是變戲法的文盲,已經改變了鍛鍊孩子思維能力的初衷。
  • 【中國科學報】院士專家熱議一流數學人才培養:「不要論文」只是...
    丘成桐曾說:「奧數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一流的數學人才?近日,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數學院)舉行20周年院慶人才培養論壇,來自數學領域的數十位院士、專家圍繞數學人才培養的話題展開研討。
  • 數學家吳文俊批判「中國式奧數」:害人害數學
    一談起「奧數」,國內當今數學界的泰鬥級人物吳文俊院士就急了。但是教育部門必須釜底抽薪,奧數等競賽成績不能與升學掛鈎。  小學生提問數學家:奧數有用嗎?  這與深圳市的中學數學教師劉偉的主張不謀而合。  劉偉認為,當務之急是取消奧數獲獎免試升學制度。
  • 4道小學3年級奧數題,你會做嗎?除了做題還可以這樣提高數學成績
    4道小學3年級奧數題,你會做嗎?除了做題還可以這樣提高數學成績4道小學3年級奧數題.這4道小學三年級的奧數題涉及到不同知識點,考察的能力也不一樣。其中還有的試題有做題陷阱。思考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除了做題還可以這樣提高數學成績小學三年級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分水嶺。進入四年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都會相應的高。不再是僅僅細心認真就能做對的。需要有靈活的思維能力及創造力。
  • 奧數叫停 少兒「數學思維」火了
    靠「奧數輔導」起家的好未來當年還叫「學而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好未來會在後來成為綜合教育集團並轉型教育科技公司,成為培訓行業內當之無愧的龍頭。它亦不會想到,當他成功赴美上市成為中概股龍頭之時,「奧數」卻被國家叫停了。如今的風口,刮向了一個叫「數學思維」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