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言教語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這句話是由著名的「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先生提出的「世紀之問」。
人才,特別是傑出的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稱之為「得人才者,相當於得到了未來」都不為過。
而關於錢老的這個「世紀之問」,我國資深的教育家、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先生,就曾經提出過自己的解答。
王文湛教授認為:「要實施創新教育,就要從中小學抓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必須要承認的是:現如今的基礎教育,相比較曾經,取得了很明顯的進步,教師的素質、學生的能力都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然而,學生的創新能力依然不足!
而在很多人看來,學生的「創新能力」明明就進步了很多啊!
在各種比賽中,尤其是數理化的奧賽中,每年都有大批的學生嶄露頭角,取得一定名次後,甚至不少人被冠以「天才」的名號。
這是真的具有創新精神嗎?
當然不可否認,在比賽中獲獎的孩子大都很聰明,然而卻並不代表就具備了很高的創新精神。
年過八旬的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就曾公開痛批過奧數的「遍地開花」:「不過是一個文盲的變戲法」。
01何為奧數
奧數,很多人都不陌生,全稱:「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這是從小學、甚至學前教育階段,就進入到如今孩子學習生活的一項特殊的數學競賽。
發展至今,因為其特殊性,社會各界對其的評價褒貶不一。
因為奧數的本意是激發孩子的數學興趣,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在近些年,奧數「卻變味兒」了。
只因如今的奧數往往和升學掛鈎,如果一個學生在奧數比賽中獲得不俗的成績,那麼就意味著拿到了名校的「敲門磚」,無論是升學加分,還是獎金評定,是妥妥的「硬通貨」。
在國內,如果想要上好的學校,中考、高考被稱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毫不為過。
一分之差,往往就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而奧數卻可以實現「曲線」加分,增加了一個學生進入名校的籌碼,自然「越炒越熱」,成為家長、學生、學校、老師追逐的比賽。
然而,奧數辦了這麼久,卻並不代表,這些在奧數中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就真的達到了奧數曾經創辦的初衷,也許更多的人,反而是為了所謂的「升學」、「加分」。
02學界泰鬥談奧數
關於奧數的討論,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斷絕過,不同的人,對它自然有不同的看法,而對於學術界,這些泰鬥的看法卻往往出奇地「一致」。
一旦提起奧數,我國數學界泰鬥級大師——吳文俊院士(已於2017年不幸去世),就會充滿了「敵視」。
(奧數)害人、害數學。
吳文俊院士在拓撲學、數學機械化、中國數學史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數學領域是當之無愧的專家。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對數學有深厚認知的人,提及奧數,卻並沒有太多的贊同,甚至是反對。
在吳文俊院士看來,奧數並不利於數學的發展,也不利於孩子數學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才說出了上面的一番話。
無獨有偶,我國資深的教育家、曾任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的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也曾痛批奧數。
王文湛教授多年專注於中小學基礎教育工作,而且還曾在清華大學數學系任教,因此對於數學,有著自身獨到的認知。
就在一次演講中,王文湛教授就曾經專門談到奧數,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的奧數遍地開花,少數對數學有興趣的、天才的(孩子),可以上奧數,沒有必要幾千萬中學生都去參加奧數。我的孫子10歲,也在上奧數,他的數學題,有的我都做不出來,而我在清華大學上數學課,我都做不出來。它不是數學問題,是技巧,跟變戲法一樣,一個文盲在變戲法。
通過王文湛教授的演講可以看出,王文湛教授並不排斥孩子參加奧數,但是希望是那些真正有興趣、天賦的孩子參加。
其次,王文湛教授覺得如今的奧數題已經「偏離」了初衷,更加注重技巧,而不是數學本身的邏輯推理、演算。
最後,王文湛教授覺得這些奧數大都是超綱授課,讓孩子過早接觸到不該接觸的知識,只是為了增強應試能力,違背了教育的正常進行。
通過兩位學術界泰鬥對奧數的看法,可以得知在學術界專家看來,奧數並非不可取,但是並不適合於所有人,應該是讓那些真正適合的人參加,而不是為了加分、升學而參加。
03如何對待奧數
發展至今,我國中小學的奧數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
正所謂「存在就有其意義」,奧數能夠持續這麼多年,說明自然有著獨到之處,也在一定程度上,選拔出一批在數學方面獨具才能的人。
然而這些數學界大家的言論,自然是有著他們的道理,相比較奧數創辦的初衷,此時的奧數更多的被家長、學校賦予了「升學」的重要使命。
如今的奧數,因為牽扯到奧數教材、奧數培訓機構、奧數培訓老師、奧數冬令營夏令營、奧數國際比賽等等一系列的「產業鏈」,早已經是一個複雜、難以輕易改變的龐然大物。
尤其是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更是加劇了參加奧數的學子人數上升愈演愈烈,不管有沒有興趣,為了升學,都要參加奧數班,說不定就瞎貓碰生死耗子。
可是這真的對嗎?
當然不對,正如前文所言,一個國家的興盛發達靠的是傑出的人才,靠投機取巧、拔苗助長出來的學生,沒有創新能力,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人才。
關於奧數,不用「一棍子打死」,但是也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它。
儘量不要將奧數和升學掛鈎,讓那些真正有興趣、天賦的孩子參加奧數,從而鍛鍊數學思維,為以後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礎,而不是「為了升學」而學。
希望藉助奧數,能夠發現真正的在數學方面有興趣、有天賦的孩子,這樣才不違背奧數創辦的初衷。
本文內容【立言教語】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和分享,請勿抄襲或搬運,為你講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幫助的教育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