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中國高校的雙子星一直都是無數學子遙不可及的聖地。當代國人無不以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感到驕傲。幾乎每年全國每個地區的狀元都會在清華或者北大。這兩所學校也是神一樣的存在,裡面的人都是暫時公認的國家棟梁之材。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學校所選拔的老師也都是頗具實力和名氣的,不是留過洋就是得過獎。數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時代最難的學科,在學校裡哪個同學數學成績很優秀一定會收穫很多讚許的目光。但是數學即使再難對於清華大學或者北大的數學教授來說應該也是小兒科吧!不過一個中學的奧數題卻難倒了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
這位被數學難倒的清華大學教授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王文湛教授。王文湛教授也是國家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國家副總督學、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秘書長。這是在一次公開的講座上,王文湛教授表示現在的學習太應試,尤其是弄一下奧數競賽什麼的。他還以自己沒能做出自己孫子的奧數競賽題為例說明。他認為現在的奧數競賽不像是做科研訓練人更像是變戲法,考的更多的是技巧而不是運用知識。他表示現在很多小學生都在做高中的排列組合題目。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嚴重超標了,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壓力,是不可取的。
那麼為何王文湛教授覺得奧數不可取呢?奧數競賽究竟何去何從?
王文湛教授之所以覺得奧數競賽不可取主要在於,奧數競賽偏技巧性多於知識的運用上。變戲法一詞真的用的很好,最為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一生都在搞數學卻做不出中學的奧數競賽題。這樣的現象顯然是不合理的,奧數競賽題的偏技巧性正是憑藉著這樣的戲法騙過了一位清華大學教授。數學的本質在於鍛鍊邏輯思維和掌握核心知識,奧數競賽題的偏技巧性與數學的初衷嚴重偏離。
不過奧數競賽很火熱自有它的道理,多拿奧數競賽獎項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榮譽也是其所在學校的榮譽。也許有一天這位學生就用奧數競賽獎項獲得了某名牌大學的降分錄取。也許有一天學校就會因為自己學生參賽獎項多而奪得某教育優秀獎。奧數競賽存在著這麼多年,可謂是根深蒂固,他牽扯很多人的利益,一下取消也是不合情理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奧數競賽也終會隨著高考的變革和教育理念的發展而有所改變或者消亡。
讓孩子多參加奧數競賽在編者認為實在是不可取,過早地逼迫孩子往往會適得其反。現在的教育不應該變了味道,而過分的重視奧數競賽就是毀了這一鍋好湯的毒品。孩子的成才與否和奧數競賽獎項無關,我們不應該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有很多時候順其自然可能會更好!
一個連清華大學教授都做不出的奧數題,拿去給孩子做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奧數競賽題的偏技巧性可能會讓孩子失去真正了解數學的機會和興趣!
你怎麼看奧數競賽?該不該取消?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