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痛批奧數, 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 這怎麼解釋

2021-03-02 文學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文學控」,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從理論上說,這兩所大學的教授相對而言,無論是學術水平和培養學生的能力都應該相當強悍,見解自然也應該高人一等。

清華大學的王文湛教授公開痛批過奧數,他認為奧數隻不過是文盲的變戲法,注重的是技巧而不是運用知識。並用自己無法做出孫子的奧數競賽題來作為反例。

然而非常打臉的是,無論是清華還是北大,對奧數得獎選手的青睞度遠遠超過這個教授的認知,在頂級奧數選手的爭奪上,兩校競相開出優厚條件,在奧數人才的競爭上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奧數真如王教授所言,是文盲的變戲法,那麼,兩校的這種極端做法又作何解釋呢?

這位王教授所言,在邏輯上也根本站不住腳。既然認為奧數注重技巧,那不就是知識的運用能力嗎?難道說,在運用知識中有不得使用技巧的規定,必須簡單粗暴?

文盲的變戲法?開什麼玩笑,任何稍微複雜點的題型,注重的全部都是解題思路,本質上依然是一種技巧,一種邏輯思維能力,一種知識的運用能力。

難道非要直白無誤的直接代入,或者簡單粗暴的無腦運用,才是知識的正確使用方式?這位教授是不是對知識的運用有什麼誤解?

這位教授做不出小學奧數題,只不過是不擅長這個領域,或者思維的僵化。隨便找個數學出色的中學生,哪怕沒有學過奧數,也能輕鬆地解決大部分小學奧數題。

因為奧數說到底也不過就是知識的運用能力,重點無非是兩個,一個是思維的發散性,另外一個則是慎密的邏輯推理能力,而這兩項都是創造力的源泉。

事實上,奧數對學生思維的開拓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數學界的頂級大獎菲爾茨獎獲獎學者中,有一半以上是當年的IMO金牌選手。

比如獲得菲爾茨獎的華裔陶哲軒教授,當年就是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獲得者;又如舒爾茨也是當年的奧數達人,這位先後參加了4屆IMO,1銀3金的成績足以說明一切。

一個二個或許有一定的偶然性,但50%的概率就不是偶然可以解釋了,而是一種必然。這也間接地說明了奧數的重要性。

當然,奧數並不適合所有的學生,奧數極其需要天賦,對理解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要求極高,只有不到5%的孩子適合學習奧數。

全民奧數的時代早已經過去,現在奧數在中考和高考中也沒有任何加分項,即使得了省級,甚至是國家級的奧數一等獎,也沒有任何加分的可能。

除非進入國際集訓隊,才有可能被清華北大直接籤約,至於國際奧數金牌,那毫無疑問是香饃饃,連世界頂級名校都願意提供獎學金邀請這些天才前去就讀。奧數究竟有沒有用顯然已經非常清楚了。

現在國內依然堅持學習奧數的學生,只有兩類人,一類是天賦非常出色,直接奔著國家集訓隊為目標而去的,另一類是真正喜歡奧數,對數學極其感興趣的,無論哪一類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數學人才。

大學教授,尤其是知名大學教授,公開發表言論有的時候有相當的誤導性。即使是教授,也不可能是全領域專家,也必然有其知識的薄弱點。

但在公眾認知上,大學教授代表的就是知識淵博,代表的就是無所不知,代表的就是權威聲音,絕大部分都會對這種這類人的意見深信不疑。很少有人會去質疑。

查閱了這位王文湛教授的履歷,沒有找到任何學術性的研究。大道理和雞湯式的言論倒是不少,一個大學教授,且是頂級大學的教授,就這種認知和水平?

北大黃金一代,幾乎全部在國外名校滯留不歸。顏寧回國貢獻10年青春後依然離開,許晨陽回北大執教6年後決定再次離開。

現在倒有些理解這些人了,周圍全都是這類人,找不到同類,長此以往,要不被同化,要不就是一直痛苦下去,或許出走也實在是不得已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奧數真的有用嗎?清華教授怒批奧數稱:我都不會做
    前兩天看到一則消息,清華教授怒批奧數,稱自己10歲的孫子的奧數題目,他一個人清華教授看半天都不會做。說實話,現在的奧數題是真的難,超綱不說,學了還沒有用。奧數題基本上和以前的腦筋急轉彎差不多,對學習毫無用處。奧數班就是老師教授解題思路,直接套公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 娃有必要學奧數嗎?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奧數題我不會做
    或者是說學習奧數的孩子都能取得進步、變得更聰明呢?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清華大學數學教授是怎麼看待奧數的。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的題我不會做,基本全是超綱授課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在某次演講的時候曾說過,有一次他10歲的孫子拿著奧數題過來請教他,作為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自然是非常有興趣的,但他嘗試了一下後,發現很多題目他壓根想不出來。為什麼呢?
  • 「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清華教授痛批奧數引熱議
    奧數在生活中已經是非常熟悉的科目了,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思路更加靈活,為了他們長大後可以適應更高強度的考試和訓練,都會送他們去學習奧數。但是近幾年,奧數的性質好像發生了改變,此前一位清華教授痛批奧數就引起了熱議。
  • 「10歲孫子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
    在選擇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發現之前很火的奧數班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當然這和每個地方的具體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不少地方都出臺了新的規定,要求停辦奧數班。其實奧數的題目就是競賽的題目,要說難不難,當然難,競賽的題目能不難麼?但家長們為了能夠讓孩子們在數學考試中獲得好成績,依舊會把孩子送去奧數班。清華數學教授的孫子十歲時,上小學四年級,有一天孩子日常練習時遇到一道難解的奧數題,便去詢問教授。可教授一看題目,這道題分明就是高中的題目,竟讓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解答,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
  • 「10歲孫子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
    在選擇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發現之前很火的奧數班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當然這和每個地方的具體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不少地方都出臺了新的規定,要求停辦奧數班。 其實奧數的題目就是競賽的題目,要說難不難,當然難,競賽的題目能不難麼?但家長們為了能夠讓孩子們在數學考試中獲得好成績,依舊會把孩子送去奧數班。 清華數學教授的孫子十歲時,上小學四年級,有一天孩子日常練習時遇到一道難解的奧數題,便去詢問教授。可教授一看題目,這道題分明就是高中的題目,竟讓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解答,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
  • 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我的孫子僅10歲,他的奧數題目我都做不來
    很多家長就會覺得孩子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提高了,覺得奧數班真的很有用處。但是這樣類型的奧數班,會衍生一個「致命」的弊端。就是題目換一個樣子,孩子馬上就不知道該用哪個解題技巧了,也就是說孩子不認識這道題目了。
  •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的題我不會做,基本全是超綱授課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奧數呢?或者是說學習奧數的孩子都能取得進步、變得更聰明呢?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清華大學數學教授是怎麼看待奧數的。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的題我不會做,基本全是超綱授課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在某次演講的時候曾說過,有一次他10歲的孫子拿著奧數題過來請教他,作為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自然是非常有興趣的,但他嘗試了一下後,發現很多題目他壓根想不出來
  • 清華數學教授狠批奧數:我孫子才十歲,他做的奧數題我竟不會做!
    「我的孫子10歲,而他的奧數題,有的我都做不出來,而我在清華大學教數學。」清華大學數學系王文湛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道。教授更痛批,如今遍地開花的奧數隻不過是」一個文盲的變戲法。」他指出,如今的奧數題已經「偏離」了初衷,更加注重技巧,而不是數學本身的邏輯推理、演算。因而,沒有一點數學依據或者價值。他的孫子上小學四年級,他看見之後說這是高二才應該有的題,現在卻拿到四年級來教學。這是不應該的。
  •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作為數學教授這種「套模板」的題,我做不出來
    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在一個講座中,王文湛教授說以前人們學奧數,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奧數來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但如今人們學奧數,更多的是為了掌握解題技巧和方法,已經不再是為了追求數學本身的邏輯和驗算,已經完完全全變樣了。很多的孩子上奧數壓根就聽不懂,但是老師會說,沒關係,只要掌握技巧就好了,考試的時候把方法套進去就好了,題目自然就解出來了。
  • 清華教授王文湛痛批奧數,不像題目更像變戲法,如此教法難成才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中國高校的雙子星一直都是無數學子遙不可及的聖地。當代國人無不以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感到驕傲。幾乎每年全國每個地區的狀元都會在清華或者北大。這兩所學校也是神一樣的存在,裡面的人都是暫時公認的國家棟梁之材。
  • 清華大學數學教授痛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
    說到奧數我們都非常熟悉了,是奧林匹克數學的簡稱,現在學習奧數的基本都是小學生,但是教育部門不允許私下開設奧數的科目,奧數這麼難,為什麼還有家長要送去學習?其實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適應這種高難度的課題和考試,能夠讓孩子未來在數學領域嶄露頭角,不過如今的奧數已經不是當年的奧數了,它已經變了性質,
  • 清華數學系教授因10歲孫子的作業批奧數是文盲戲法,獲網友大讚
    別說普通家長了,就連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教授都這麼認為,你一定覺得很誇張吧,清華的,還是數學系的教授,怎麼可能? 可事實就是這樣,在某個講座中,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痛批奧數,他說:「現在的奧數題,不過是文盲的戲法罷了,可偏偏有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卻選擇相信這種教育。」
  • 「10歲孩子的奧數題,我都做不出來」,清華教授直言奧數題太難
    文/樺樺教育說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在上網衝浪的時候,看到這篇報導:清華教師怒批奧數。我在看過這篇報導之後也開始有些疑惑,現在小學生的奧數到底是有多難?就連教授都做不出來?當我看了一道奧數題的時候,我還覺得可能只有這道題比較難,但是接下來越看越覺得「頭暈目眩」。這哪是小學生的題,相信很多大學生看到之後都不一定能夠解出來。很多家長已經告別校園好多年了,很多知識點都忘得差不多了,自然也無法輔導孩子寫作業。
  • 中國隊國際奧數大賽再稱雄 滿分選手已保送清華 「中國二隊」並列...
    中國隊和美國隊以227分並列第一名,韓國隊以一分之差位居第三。這也是中國繼2014年後再度獲得團隊冠軍。(下圖P1-P6是每題的全隊總分)根據國家教育部相關規定,國際奧賽國家隊的選手可以保送,而袁祉禎早已確定被保送到清華姚班。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數學競賽之一。中國隊自從1985年參賽以來,一直保持著優異的成績,獲得過157枚金牌、35枚銀牌和6枚銅牌,包括今年在內已奪得20次團體冠軍。除中國外,美國和俄羅斯也是傳統強隊,這三支隊伍都曾有過連續4年獲得冠軍的紀錄。
  • 清華教授「質疑」奧數:10歲孫子的奧數作業,自己完全看不懂
    一說到數學,相信很多家長都很能理解其意義,很多小學生剛剛步入小學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去奧數班學習,很多家長認為奧數比較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開發思維,對於以後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很多家長不禁懷疑,是不是讓孩子學習奧數沒有用呢?最近,網絡上一篇文章受到眾多網友的熱切討論,文章的題目是:「清華大學怒批奧數,原因竟然是自己做不出10歲孫子的作業題目?」看了這篇文章,不禁做出質疑,現在小學生的數學作業已經這麼難了,就連清華大學的教授都不會?
  • 娃有必要學奧數嗎?清華數學教授:我10歲孫子的題目我都不會做
    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我的孫子只有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做不出來看到過這樣一個講座,主講人是清華教授數學系的王文湛教授,他在講座中狠狠地痛批奧數,王文湛教授說,如今的奧數隻不過是「文盲的戲法」罷了。如今人們學奧數,更多的是為了掌握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已經不再純粹是「追求數學本身的邏輯推理和驗算了」。
  • 奧數真有用嗎?清華教授怒批奧數:10歲孫子的題我都不會做
    有些問題根本就是「毀三觀」,請看下圖↓↓↓我當時真是絞盡了腦汁,認為自己確實不能靠智商混飯吃,可是看完答案以後,我只想說這是在耍流氓嗎!難怪清華數學教授劉文湛說:「奧數不過是一個文盲的變戲法」。不得不說王文湛教授說話真的很犀利,他甚至在一次講座中怒批了奧數,表示自己的孫子才十歲,也參加了奧數班,那題拿回來,連他這個數學教授都做不出來。
  • 看2020年保送清華北大名單,讓孩子學奧數,你還心動嗎?
    看2020年保送清華北大名單,讓孩子學奧數,你還心動嗎?2020年保送清華北大名單新型出爐。共計367名。其中北京大學人數為176人,清華大學191人。數奧曾經火遍南北,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奧數培訓廣告,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奧數。然而,現在還有家長時不時問老師要不要學習奧數?
  • 清華教授:我孫子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教授批評奧數引爭議
    清華教授王文湛曾在一個講座中說道,現在的奧數題大多數是按照基本公式而改編的,根本毫無規律可言,當王文湛嘗試做孫子的奧數題時,發現根本沒有章法,完全不需要思維轉變,只是把公式帶進去即可,就好像這只是為公式而創造出來的題一樣。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我孫子10歲,他的作業題,有的我都做不出來
    雖然有些人是奔著升學加分去的,但是研究過奧數的人都知道,時間長了之後,思維的反應速度是真的快了不少。 因為在那時,奧數對邏輯思維、規律發現的極致拓展,確實能讓思路變得開闊和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