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直言:氣血不足:頭暈失眠,氣虛血瘀:乏力刺痛,5種氣血關係與解法

2021-02-07 我和健康的日常


每天都更新養生健康知識,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批註:本文素材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在回答讀者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有人問,「氣血不足」怎麼辦?有時候真的很難回答,很多人都對氣血一知半解,只是以為自己是氣血不足,其實不然,氣與血之前還有5種關係,今天咱們先簡單的了解一下

氣血是什麼

氣,更多的應該是屬於哲學範圍,很難用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完全,氣通常是指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本原

在中醫學中,氣是物質與運動、結構與功能的辯證統一。其基本含義,在宇宙,則為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在人體,則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以後有時間,咱們再系統的解釋一下氣和血。

血,即血液,是循行於脈中的富有營養的紅色的液態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血主於心,藏於肝,統於脾,布於肺,根於腎,有規律地循行脈管之中,在脈內營運不息,充分發揮灌溉一身的生理效應

氣和血的關係

氣屬陽,主動,主煦之;血屬陰,主靜,主濡之。這是氣與血在屬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區別。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與血不可須臾相離,乃陰陽互根,自然之理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氣為血帥包含著三方面的意義: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

血為氣母的含義有二:血能生氣、血能載氣

氣血同病辨證,是用於既有氣的病證,同時又兼見血的病證的一種辨證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下

氣血不足

原因:氣血為維護機體正常功能之物質基礎,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血可以運載氣,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久病傷氣耗血,而致氣血雙虧。

表現:頭暈目眩,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脈細弱等。」

治則:補氣養血

主方:八珍湯加減

氣虛血瘀

既有氣虛之象,同時又兼有血瘀的證候。多因久病氣虛,運血無力而逐漸形成瘀血內停所致。

表現:面色淡白或晦滯,身倦乏力,少氣懶言,疼痛如刺,常見於胸脅,痛處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脈沉澀。

治則:補氣活血

主方:補陽還五湯加減

氣滯血瘀

由於氣滯不行以致血運障礙,而出現既有氣滯又有血瘀的徵候。多由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襲,導致肝氣久鬱不解所引起。

表現:胸脅脹滿走竄疼痛,性情急躁,併兼見痞塊刺痛拒按,婦女經閉或痛經,經色紫暗夾有血塊,乳房痛脹等症,舌質紫暗或有紫斑,脈弦澀。

治則:活血祛瘀,疏肝理氣。

主方:柴胡舒肝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

氣不斂血

氣不攝血證,又稱氣虛失血證,是指因氣虛而不能統血,氣虛與失血並見的證候。多因久病氣虛,失其攝血之功所致。

表現: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氣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無華,舌淡,脈細弱等。

治則:補氣止血

主方:助氣斂血湯加減

氣隨血脫

大出血時所引起陽氣虛脫的證候。多由肝、胃、肺等臟器本有宿疾而脈道突然破裂,或外傷,或婦女崩中,分娩等引起。

表現:大出血時突然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暈厥。舌淡,脈微細欲絕,或浮大而散。

治則:補養氣血

主方:獨參湯加減

(氣隨血脫,多屬於是急症,僅做為了解)

此文探討了氣血的5個關係,意在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氣血,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專業人士詳細辯證才可。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點擊下面的連結,查看歷史文章

☛ 有一味中藥,可推遲血管衰老,縮小斑塊,清理血脂

☛ 有一味中藥潤腸潤肺,驅除腸道寄生蟲而不傷脾胃,而且無毒不傷人

☛ 黃芪補氣功效第一,和它搭配百病消退!

相關焦點

  • 氣血不足:頭暈失眠,氣虛血瘀:乏力刺痛,5種氣血關係與解法
    有時候真的很難回答,很多人都對氣血一知半解,只是以為自己是氣血不足,其實不然,氣與血之前還有5種關係,今天咱們先簡單的了解一下氣血是什麼氣氣,更多的應該是屬於哲學範圍,很難用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完全,氣通常是指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本原在中醫學中,氣是物質與運動、結構與功能的辯證統一。
  • 氣血不足怎麼辦?中醫調理有妙招
    我們經常會說道氣血不足,氣血不足即中醫上說的氣血和血虛,氣血充足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氣血不足就會出現各種身體疾病,如手腳冰涼,精神萎靡,心悸氣短等不適症狀,那麼氣血不足該如何調理呢?來聽聽專家的介紹。體虛是人們身體不健康氣血不足的表現。長時間體虛會見底身體抵抗力易生病。
  • 氣血不足有哪些症狀 這些症狀說明氣血不足
    很多人都聽說「氣血」這個詞語,也有很多人聽說過氣血不足,有人說氣血不足很難長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便是關於氣血不足的話題:氣血不足有哪些症狀、中醫調理氣血不足。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氣虛則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
  • 正確調理氣血失調
    氣血失調,不僅僅是氣血不足,它還可能伴有氣滯血瘀。      氣血兩虛      氣血失調時,不僅會存在氣或血的不足,兩者相互依存的關係也會被破壞,時間久了,就會造成氣血兩虛,也就是氣血不足。
  • 女人氣血不足容易老,身體出現三種表現,或許該補充氣血了
    殊不知,出現這些狀態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天生的,其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狀態來表達女性體內的氣血是否充盈。中醫認為,「氣血有著相輔相生的關係,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而血可以運載氣,所以。當氣虛時,則血少;當血少時,則表氣虛,所以也可以說氣血相生相息」。
  • 當歸黃芪燉羊肉 氣血不足的人群值得嘗試!
    中醫認為"久坐傷肉",肉傷則肌無力,氣血運行不暢,引起肌肉萎縮、氣血鬱滯等。而老年人即使沒有慢性疾病,由於血管硬化,血流緩慢,以及衰老的變化,也會有全身性的氣血運行滯緩或有瘀阻的情況,只不過每個人每種疾病的瘀滯程度不同而已。專家說,這種氣滯血瘀就是由於氣血不足所引起。那麼,如何調理氣血不足呢?下面,營養膳食專家將為大家推薦一道特色食療方法--當歸、黃芪燉羊肉,以此有效地調理氣血不足。
  • 脾虛氣血不足怎樣調理9大診斷法給你解決此問題
    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氣虛則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血虛可見面色無華萎黃、皮膚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氣血不足屬氣血同病。氣血虧虛則會形體失養,以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脈弱等為常見證候。病因病機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血可以運載氣,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久病傷氣耗血,而致氣血雙虧。
  • 怎樣改善氣血不足?
    調理氣血不足,要辨證,一是要根據主要身體不舒服的表現來選擇補益氣血的藥物,二是要搞明白氣血不足的情況,哪個更嚴重一些。我們先來看看,女人氣血不足五大表現看頭髮頭髮烏黑、濃密、柔順、光亮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發、白髮等都是女人氣血不足的表現。
  • 十種氣血雙補的中成藥
    氣血關係密切,氣虛不能轉化為血,可導致血虛,而血虛可導致陰血流失,加重氣虛。氣血兩虛的結果會導致臟器功能下降,導致過早衰老的病理變化。氣血兩虛是中醫的氣血兩虛證。氣虛常表現為臉色蒼白、心悸、氣短、出汗、頭暈、食欲不振、怕冷四肢冷、疲勞虛弱、精神不適。血虛常表現為臉色蒼白,牙齦顏色蒼白,唇色蒼白,頭髮乾枯,頭髮黃髮,皮膚乾燥,頭少白,指甲乾裂縱紋,手腳麻木,物品頭暈,失眠和健忘。
  • 如何有效的調節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如何調理在中醫學中氣血不足就是因為氣虛和血虛這兩種情況。氣血不足嚴重的話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氣血不足不僅僅是體現在女人身上,同樣的男性同胞也會存在此類現象。下面我們就針對氣血不足大致的介紹一下症狀、原因、飲食以及相關的調理方法。
  • 氣血不足容易年老虛弱!藥食並用補氣養血
    編者按:人以氣血為本。我們形容一個人身體好,通常認為其「氣色好」,反之,氣血不足則是不夠健康的表現。氣血不足也就是中醫常說的氣虛和血虛,常可通過身體的一些症狀表現出來。氣血不足也會使抗病能力下降,時間長了會影響人體健康狀況。
  • 肝氣鬱結氣血不足是怎麼回事 如何調理氣血不足
    ①氣血足夠則手心老是溫暖的②偏熱出汗冰冷都是氣血缺乏③指腹扁平單薄指尖細則氣血缺乏④手掌厚而無力彈性差多為精力欠佳疲憊乏力。指甲半月形,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假如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有說明體內寒氣重,血液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如果過大則容易患甲亢高血壓。
  • 女人是非常容易氣血虛,氣血虛的女人吃什麼好
    女性由於月經失血、飲食營養不足、勞累過度等容易引起血虛,血虛的症狀表現有容易疲勞乏力、出汗皮膚白、蹲起後眩暈。 而一旦發現自己是血虛、氣虛的體質,就要及時選擇科學的飲食搭配,可以吃牛奶、雞、蛋黃、瘦肉、各種魚類、豆製品、蝦、花生、紅棗、桂圓、枸杞、菠菜、胡蘿蔔等各種深綠色蔬菜和紅色蔬菜。
  • 氣血足則陽氣足!氣血不足的表現與危害如何?如何彌補氣血不足?
    氣血的說法來自中醫,中醫認為氣血是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的主要物質基礎,中醫將氣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功能各不同,主來自先天、食物、呼吸,能激發推動人體經氣運行,血液、津液生成、循環、運行以及排洩等,保持經絡臟腑活動、調理體溫等,中醫認為血是由營氣與津液組成,"氣能生血,血能藏氣",氣血之間相互依存,精血之間相互轉化,精氣也是血化生的一個來源。
  • 氣虛血瘀導致月經不調的中醫調理方法
    在我們的身邊是有很多女性有婦科上的毛病,而要是不怎麼注意的話自然是會影響其健康的,因此就會有很多女性會選擇一些好辦法來進行調理和治療,只有做好了這些才能保證健康,那麼,氣虛血瘀導致月經不調的中醫調理方法?接著就隨專家去了解下吧。中醫認為月經量少多是由於患者體內氣血虛、寒凝血脈、氣滯血瘀或痰阻等因素導致的。
  • 氣血不足如何調理,吃這幾種食物讓你氣色越來越紅潤
    甘蔗相信許多氣血不足的人都知道,之所以氣血不足很大的關係跟身體內的鐵元素不足有關。而甘蔗不但富含鈣、鋅等人體需要的元素,而且它含有的鐵元素還特別多,沒有哪幾種水果有它這麼多,所以缺血的人要注意啦,多吃甘蔗有利於補鐵。但要注意的是甘蔗心寒,某些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 氣虛血瘀是腦供血不足主因
    名醫面對面雷秀珍 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擁有40餘年臨床經驗,研究的課題有《急性腦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的臨床觀察》。出診時間:周一、五上午近幾年,人們腦供血不足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有研究數據顯示,中老年人群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腦供血不足。原因在於,中老年人的腦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相對較低,腦血管的自動調節機能逐漸下降,因此只要供血發生輕微的變化,就會明顯影響腦血流量,從而導致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發生。
  • 怎樣判斷自己氣血不足,正確補氣血的方法有哪些!
    人以氣血為本,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氣血是生命之本,是機體保持年輕活力的源泉,無論是誰,都離不開氣血的滋養。氣血盛則神清氣爽、思維敏捷,氣血不足則容易精神恍惚、睡眠不安。那麼如何判斷知道自己是否氣血不足呢?
  • 氣血不足,這5個表現很難「隱藏」,多喝「2種粥」,氣血雙補!
    氣血是中醫的一種說法,中醫認為氣血是人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兩種物質,氣與血如果少了任何一種,生命活動就不能正常運行。氣在人體起到推動調節、中介以及防禦作用,而血則起到滋養調和的作用。氣血不足有何表現?氣血不足指的是氣虛以及血虛,長期氣血不足會導致腹髒功能衰減,從而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影響。氣血不足的人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表現: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人通常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無論外界氣溫如何變化。
  • 氣血不足人易老,出現這10種情況,說明氣血虧虛了
    說到「氣血不足」,恐怕是我們很多注重養生保健的「中醫粉」,最常聽到的一個概念,那麼同時也是,非常容易被誤用的一個概念。市面許多的這種或正規,或不太正規養生保健品,在宣傳的時候都會使用「補氣血」作為吸引眼球的方式;而許多的經驗不太豐富的中醫師,在臨床上當他不太確定患者到底屬於哪一種情況的時候呢,也會籠統的以「氣血不足」來概括患者的亞健康狀態。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患者才是真正的「氣血不足」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我們說中醫是很博大精深的,它的神奇,就神奇在它「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