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冇一個民意代表敢不請選民吃米粉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出品 | 虎嗅年輕組

作者 | 渣渣郡

題圖來自pacificties

在寶島臺灣,將民意代表和百姓選票勾連在一起的,不是宏偉政治理想或是什麼華麗詞藻鑲嵌的頂層設計,而是炒米粉。

圖片來源:Too Cheap Art

每逢選舉,島內下至村鄉民意代表上至地區領導人,為了吸引更多選民關注,心懷天下的候選人們總會屈尊,都會舉辦造勢大會,用免費炒米粉來吸引百姓過來聽自己的政見,獲得選票。

各級候選人請客吃飯的路子,在當地已經成為了一種潛規則,以至於當地人認為「冇(沒有)炒米粉就不像選舉」。

2018年9月3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來到國民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謝立功的競選總部,與支持者一起吃炒米粉。馬英九的操作在臺灣政治術語裡,叫母雞帶小雞,翻譯過來就是大哥挺小弟。

圖片來源:中時 張穎齊/攝

拉票會上的炒米粉,並不是臺灣山海樓裡的米其林珍饈,甚至看起來都不算講究;簡單來說,就是拿大鐵鍋把煮熟的米粉和炒熟的菜拌在一起,然後再拿一次性餐盒一裝就齊活。

為政治團體炒了多年米粉的資深義工吳秋香說,每到選舉期每天差不多要炒100多份,要是趕上大型造勢活動得要2000份,而每鍋米線僅能炒50份;因此每次大型選舉都要炒20到40鍋,跟馬拉松拉練一樣特別累。

圖片來源:中天新聞

從觀感上來說,這種炒米粉看著特別髒、特別土,覺得特別像前些年地板拉黏的髒攤出品。

不過臺灣當地人特別愛吃這種大鍋炒米粉,就連名廚阿基師都稱讚這種「吃免錢」的炒米粉應該走上世界美食舞臺,跟義大利麵拼拼高下。

名廚阿基師

圖片來源:三立都會臺

其實這種選舉文化並不是21世紀的新創舉,在《重修苗慄縣志:卷十‧自治志》裡就記載了當地1951年首次縣長選舉期間,就有民意代表通過食物討好選民的現象:

當時苗慄縣有兩位候選人同時競選縣長,其中一位黃姓縣長專門拿點心,給鄉親挨家挨戶地送,以至於競爭者專門搞了個順口溜編排他:「黃運金,目金金,拿錢分,食點心,食忒唔記得,票愛打分劉定國。」意思就是說:黃運金請大家吃點心,吃完之後卻忘記了,大家反而把票投給劉定國。

《重修苗慄縣志:卷十‧自治志》

圖片來源:臺灣記憶

這種食物與選舉掛鈎的行為,到了上世紀80世紀末90年代初開始徹底被炒米粉取代。

有一種觀點認為,讓炒米粉和選舉掛鈎的由來,是新竹一位林姓民意代表的巧思。據說當年他口才極好、魅力極大,所以好多聽眾聽到肚子餓了都不忍離去,這位代表就請出新竹炒米粉來增強「粉絲黏性」買個好人緣。

從此,炒米粉因其製作輕鬆、耐放、美味,逐漸成為臺灣地區選舉炒熱人氣的不二法門。到了21世紀,炒米粉政治已經從鄉村走向城市,就連臺灣地區領導人的競選也不能免俗。

2011年馬英九對陣蔡英文選舉場裡,雖然馬英九祭出三明治、爆米花,蔡英文送出手工煮玉米,但吸引選民少不了的靈魂食物,依然是帶著地攤兒氣的炒米粉。

圖片來源:中天新聞

今年年初結束的選戰,在蔡英文和韓國瑜論戰的背後,也是充斥著炒米粉的氛圍香。

無論是什麼級別的競選,炒米粉這道硬菜大多最後才上,因為團隊生怕選民吃完就跑,留下空場給候選人講。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像商場打折促銷一樣的鬧劇,但事實上,炒米粉是臺灣競選人必須重視的細節。畢竟在臺灣民眾眼裡:炒米粉味道如何,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是否投候選人一票。

圖片來源:網絡

島內媒體觀察政治團體情況時,也會將炒米粉場的變化,作為評價政治團體現狀的重要參數。

比如在前年,國民黨資產被凍結,沒錢辦選舉,因此地方選舉的免費食物從炒米粉、貢丸湯變成了開水饅頭,因此島內都用這事調侃他們,挺慘。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

但對於政治團體來說,請選民吃炒米粉意義非凡。

一方面可以趁著選民吃炒米粉「吃人嘴短」的時候,再次宣揚政見,引導民眾高呼凍蒜(當選),炒熱氛圍。

另一方面,據選戰老將透露,吃炒米粉的環境也是測算民調的晴雨表,他們每次都會細心觀察群眾熱度,然後匯報競選總部,分析下一步論戰的側重點、調整方向。

圖片來源:東網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奇怪:為啥臺灣地區競選者只請選民吃炒米粉這種廉價食物呢?要擺個英倫下午茶豈不是更能拉攏人氣嗎?

首先,是因為炒米粉有個好的寓意,意味炒熱氣氛,紅紅火火,是候選者希望看見的結果。

當年蔡英文翻炒米粉,被島內媒體視為重要信號。

其次,是因為法律約束。

之前臺灣地區民主轉型期賄選成風,為了約束這個現象,當地制定了《賄選犯行例舉》,裡面將賄選標準定為30元新臺幣(合7.2元人民幣),但炒米粉等食物不含其中。因此,競選者們只能老老實實地免費請人吃炒米粉。

圖片來源:網絡

即便規定如此嚴苛,但總有人試圖繞過它,試圖多獲得一點民意支持。

選舉一到,就有人過去蹭吃炒米粉,並在結束時候,會用「全家都會投給你」為由,順手多帶幾份炒米粉回家。因此,無論在哪裡舉辦選舉,政治團體炒米粉的量永遠準備到場人數兩倍的量,方便賣人情。

但隨著這種現象的愈發增多,島內政治正確已經開始精確到「打包炒米粉回家算不算賄選」的地步了。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現在,島內有兩撥政治團體,正也圍繞著炒米粉的問題互相攻殺。

在韓國瑜被罷免事件中,其中有一條「控訴」就是賄選,說韓國瑜請客吃飯超過30塊。但攻擊他的人屁股也不乾淨,比如允許選民打包。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雙方的孰是孰非是另外一件事,但即便對攻是一筆爛帳,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炒米粉與臺灣地區的選舉生態已經形成了一種共生關係。

圖片來源:網絡

事實上,對於很多臺灣民眾來說,每逢選舉就像過節。

桃園大溪鎮鄉王媽媽每逢選期,都會打聽各個團體的活動時間,並用手帳記錄下來,好精確地來回串場,聽個講座發個呆,還能帶一堆炒米粉回來,第二天早上都不用開夥做飯。而生活在臺北的一些上班族在選期的時候,也會拿選舉炒米粉代替工作餐,省下錢來買手辦。

慶祝韓國瑜當選,韓粉各種好吃的大放送,結果被對手攻擊是賄選

圖片來源:中天新聞

民眾很開心,但競選團體們很失望。因為在很多時候,費心費力做的炒米粉並不能換來民眾的選票。

對於一些臺灣民眾來說,吃是一回事,投票是另一回事。因此選舉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吃著別人的飯,也不給人投票。對此,一些立場堅定的厚道民眾頗為不滿,覺得這種蹭吃蹭喝的人沒有底線,就該被雷劈死。

在臺灣呆過半年的水原瓜子說,這份民進黨豪華便當在師大夜市最少賣40,絕對超過賄選標準了。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

面對這種局面,競選團體們也發出了一個疑問,就是送炒米粉這事不確定性太大了,咱們要不要開源節流給炒米粉砍掉。

比如一個倡導清廉政治的無黨派民意領袖叫戴兆華,就曾經在社交平臺上高呼要打一場沒有炒米粉的選戰。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

但感嘆號所抒發出的一腔熱血背後,卻得到的是落選結局,得票率倒數第二。

因此,有不少好事之人調侃他:在臺灣,炒米粉不一定有選票,但不炒米粉一定沒有選票。

圖片來源:中時新聞

事實上,在臺灣地區,選舉層級越低,炒米粉的效能也就越高。

在早些年,民進黨與國民黨選戰的時候,國民黨在鄉下的支持率總比民進黨要高很多;究其原因,很多新聞評論員都認為是國民黨財力雄厚比民進黨更能炒米粉的緣故。

儘管把炒米粉和競選靈魂勾連在一起顯得有些荒誕,但沒有一個臺灣人會否認,再宏大的政治野望也是抽象的,而再廉價的米粉也是實在的。

島內局勢浮浮沉沉,民意領袖起起落落,沒人能猜透廟堂之人的心態,更沒人會知道他們在消沉的時候,會不會後悔起當初請選民吃的那碗炒米粉。

圖片來源:pacificties

參考資料:

01.《大小選舉靠「這味」炒米粉! 親民+凝聚選民心》,中天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19KbJXpiY

02.《炒米粉場與肥皂箱 地方選舉不可少》,彭清仁,中廣新聞網,https://news.cnyes.com/news/id/1189387

03.《「炒米粉」的人情政治學》,邱星崴,關鍵評論,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951

04.《新竹米粉選舉場》,林冠年,故事,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hsinchu-election-rice-noodles/

相關焦點

  • 臺灣牙醫公會爆出賄賂民意代表弊案
    臺灣牙醫公會爆出賄賂民意代表弊案 ,6月14日,臺灣立法機構傳出消息,有近20名民意代表涉嫌收取了臺灣牙醫公會的賄賂,幫助牙醫公會通過了「口腔健康法」。  臺灣檢方透露說,有20多名臺灣地區民意代表涉嫌收取了臺灣牙醫公會的賄賂,金額從10萬元至350萬元不等,收賄總額高達2440萬元。其中一名民進黨籍「立委」收賄350萬元,金額最高。
  • 臺灣民意代表選區劃分通過抽籤方式確定
    臺灣民意代表選區劃分通過抽籤方式確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1日 18:23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1月31日,是臺灣選舉委員會對年底民意代表選舉選區劃分進行協調
  • 臺灣29名民意代表提案廢除大學「退學制」
    原標題:臺灣29名民意代表提案廢除大學「退學制」  據港媒報導,臺灣29名民意代表23日提案,認為退學制度影響學生受教權,要求廢除大學生「退學」、「開除學籍」制度。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表示,構成退學的事由除了成績不及格,還有品行不良、不法行為等,不宜貿然刪除,建議維持現有規定。
  •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舉行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立法機構第九屆民意代表選舉於今天(1月16日)舉行。臺灣地區下一屆正、副領導人及第九屆民意代表選舉今天同時進行投票、開票計票。投票時間為今日8時至16時,現已結束。今日16時進行開票計票。全臺灣設置15582個投開票所。按照往屆慣例,如無特殊情況,選舉結果預計今晚揭曉。
  • 臺灣桃園市民意代表萬美玲一行參訪婺源
    臺灣桃園市民意代表萬美玲一行參訪婺源 2016年03月16日 16:2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舉行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將於今日舉行。按慣例,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根據臺灣選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選舉共有3種選票,分別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票、區域民意代表選票,及全臺不分區也就是所謂的「政黨票」。投票結束後,投票所自動轉為開票所。
  • 桂林舉辦米粉論壇 臺灣新竹業界代表受邀出席
    桂林舉辦米粉論壇 臺灣新竹業界代表受邀出席 2008年04月01日 18: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4月1日電 廣西桂林市興安縣繼去年舉辦首屆興安桂林米粉節後
  • 臺灣高雄市基層民意代表來山東參訪
    中國臺灣網11月18日日照消息 11月10日至16日,高雄市基層民意代表參訪團在小港區民眾服務社理事長馮江山先生的率領下來山東參訪交流。  期間,參訪團一行先後參訪了日照、青島、煙臺、威海等市。(中國臺灣網、日照市臺辦聯合報導)
  • 臺灣桃園市民意代表萬美玲女士一行來贛參訪
    臺灣桃園市民意代表萬美玲女士一行來贛參訪 2016年03月16日 16:3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政壇醜聞 臺灣3名現任民意代表涉嫌受賄遭法院羈押禁見
    臺灣3名現任民意代表涉嫌受賄遭法院羈押禁見。(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8月5日訊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地檢署近日偵辦民意代表集體收賄案,臺北地方法院4日裁準收押禁見7名被告,其中包括3名現任民意代表,分別為民進黨籍蘇震清,國民黨籍廖國棟、陳超明。「時代力量」前黨主席徐永明則獲以80萬元新臺幣交保。臺媒稱,該案創下島內所謂「司法」史上一次收押3名現任民意代表的紀錄。
  • 臺灣民意代表寫「敗選感言」,可謂怪招頻出
    除了這三位拉選票忙,現在一些民意代表的選舉競爭同樣非常的激烈。第十屆民意代表選舉公報現在已經出爐,為了勝利許多人怪招頻出。大佬助陣催選票民意代表的選舉事關在臺灣的一些行政機構,自己黨派的席位以及基層代表的一些作用,因此為現在的民意代表選舉也呈現了白熱化的競爭,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邀請自己陣營的一些有影響力的大佬幫助自己推選,南投選區民進黨主席卓榮泰親自去基層拜票,不僅是為了自己黨派的候選人蔡英文催票,同時也為了鞏固民意代表選情
  • 臺灣基層民意代表湖南行:期待下次再相聚
    中新網長沙5月31日電   記者 傅煜  「希望湖南同胞也能到臺灣嘗嘗我們的高粱酒和烏農茶!」帶著無限眷戀和期待,臺灣高雄市地方基層民意代表團一行今日下午結束了為期十天的湖南之旅返回臺灣。兩岸同胞紛紛揮手含淚告別,期待有緣下次再相聚。
  • 蔡英文囂張回應大陸 環球時報:背離臺灣民意誤入歧途
    原標題:蔡英文今天居然敢這樣回應大陸!蔡英文2日下午強硬表態稱,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還聲稱,臺灣絕大多數民意也不會接受,這是「臺灣共識」。臺民進黨也發聲明,囂張地要求大陸「必須正視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民進黨當局在聽到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後會受到震動,並且因驚慌而跳腳,早在大陸方面的意料之中。
  • 第一次給寶寶吃米粉,發現是一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小寶寶也不可能一直靠著吃奶粉補充營養,當四五個月的時候就需要讓他嘗試一些別的吃的了。讓他明白原來除了奶這個好吃的外,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的好吃的呢。於是寶爸在網上就買了原味的米粉給寶寶吃,在吃之前也在網上做了很多的功課。說要先給寶寶吃原味的就吃有味道的,這樣的話他就不會怎麼挑食了。米粉呢要在11點左右的時候吃,先開始少吃一點觀察下寶寶有什麼反應,如果反應比較大應該馬上停止的。
  • 蔡英文當局背離臺灣民意誤入歧途
    蔡英文2日下午強硬表態稱,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還聲稱,臺灣絕大多數民意也不會接受,這是「臺灣共識」。  然而民進黨當局的反應能代表臺灣民意嗎?當然不能。這些年兩岸交流不斷增多,來大陸發展被越來越多的臺灣居民和企業看好,誰都知道大陸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兩岸統一,臺灣民眾願意與大陸的促統措施積極互動,是這些互動,最能反映臺灣的民意,而非臺當局的叫囂。
  • 王毅寄語兩岸民意代表 籲兩岸求同存異聚同化異
    兩岸基層民意代表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履行應有職責,為造福兩岸基層民眾、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王毅向參會的兩岸基層民意代表提出四點希望。  王毅表示,兩岸基層民意代表一是要反映民聲,引導民意。能否及時準確了解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基層民眾的需求,直接關係到各項對臺政策舉措能否取得實際效果。
  • 港媒:和平相處 臺灣主流民意
    一、什麼才是臺灣的主流民意? 先來看臺灣的「主流民意」是什麼? 如果蘇貞昌還不相信這麼高的主和者是「主流民意」,那麼就再來看「是否贊成兩岸人民多交流往來」者,贊成者也高達81.4%,不贊成者只有13.2%。兩個相關的題目問臺灣民眾所得到的答案,主和者都超過8成,怎麼「與中國唱和」,就會被「主流民意」所唾棄呢?蘇貞昌的說法真的經得起檢驗嗎?
  • 蔡英文敢認?臺灣民代已「全軍覆沒」
    民進黨民意代表蘇震清更是成為了貪汙案中的焦點人物,他長期以來收受賄賂,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蘇震清所收賄賂至少達到5000萬新臺幣。臺灣民意代表是民進黨當局為了促進民生、體察民情而設置的。沒想到這些民意代表卻淪為了企業高管的受賄人,絲毫沒有為老百姓的福利而出一份心力,而是在個人利益方面不斷的鑽營。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回想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慘敗、更被「韓流」所震撼,當時民意怒火被點燃的導火索,起源於一個被冠以「高薪實習生」的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讓「搶了菜攤,丟了江山」的八字金句成為一時佳話。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 臺灣美食炒米粉和米篩目,不同的妙用,卻都讓味蕾迷戀
    黃春明那天人在香港,陸續耳聞此事,很不甘心,表示要為他的炒米粉申冤。臺灣米粉的外形大別為粗細兩種,粗絲以埔裡為代表,細絲以新竹聞名。在生活貧困的年代,先民用積留的碎米製作「米條」,貯存以應急糧食短缺時。早期的臺灣社會,炒米粉是一般家庭鄭重宴客的菜餚;大拜拜時,供桌上擺出炒米粉是很熱情、虔誠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