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燉太久會致癌 怎麼吃肉才健康

2020-12-19 騰訊大申網

[摘要]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胺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很多人都喜歡吃肉,紅燒,燉煮的一個都不放過。不過研究指出每人每天攝入生肉不超過75克,紅燒肉最多兩塊,否則容易引發癌症。還有肉燉越久越香的謠言不可信,燉久了容易致癌。

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胺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汙染對人體致癌影響佔50%,而飲食的影響佔35%。以前我們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怎麼吃肉才健康呢?

1.多禽少畜

食用畜肉多者患腸癌的風險比普通人要高出很多,嗜吃畜肉可引起腦萎縮、降低智力甚至誘發痴呆;禽肉所含脂肪的化學結構接近於橄欖油,不僅無害於心臟,還有保護作用。因此喜歡肉食者,不妨適當增加禽肉的比例,而減少豬、牛、羊等畜肉的比例。

2.多骨少肉

眼睛不要只盯在肉上,肝、胃、腸、骨等更是美味佳餚。中老年人在一日三餐中多安排一點豬骨,既可減少豬肉的食量,又可獲得更多更全面的營養。

3.多燉少炒

就豬肉的烹調方式而言,在蒸、炒、燉等多種方式中,燉食使得豬肉中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增加了,而有害的膽固醇含量大大下降,吃起來安全放心。

4.和大蒜一起吃

吃肉時應適量吃一點蒜,可解腥去異味,還能增強營養吸收的效果,但注意烹調時間不宜過久。在量上,以每天一瓣生蒜或兩三瓣熟蒜即可,不宜多食,以免出現眼乾、視力下降等症狀。

5.喝湯也要食肉

很多人認為燉肉後的湯比肉更有營養,因此往往更傾向於選擇喝湯,這是一個誤解!其實,營養絕大多數還在肉裡,連吃帶喝是最好的。另外,還要注意燉湯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引起蛋白質變性;喝肉湯時也不宜過量飲用,以免升高血脂。血脂偏高者如果要補充蛋白質,可以用豆腐菜湯取代肉湯;同時,肉湯中嘌呤含量高,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患者和血尿酸濃度增高者應慎食。

肉的幾種吃飯

1.回鍋肉

1)帶皮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蔥段、薑片花椒7、8粒,黃酒適量煮開。

2)撇淨浮沫,煮至八成熟,取出自然冷卻。

3)將肉切成薄片,姜、蒜切片,蔥切成斜段。

4)將青蒜的白色部分先用刀拍一下,然後全部斜切成段備用。

5)炒鍋上火,加很少的油煸香辣椒、花椒及蔥姜蒜6)下入肉片煸炒,至肉片顏色變透明,邊緣略微捲起7)將肉撥到鍋一邊,下入郫縣豆瓣醬(可以先剁細)炒出紅油。

8)適當的加入少許醬油或甜麵醬調色,與肉片一起翻炒均勻。

9)下入青蒜,點少許料酒,糖調好味道即可出鍋。

2.土豆紅燒肉

1)將鍋洗淨,放油燒熱後下白糖小火炒糖色。

2)下入五花肉均勻裹上糖色。

3)下入醬油、薑片、八角炒勻,加入適量。

3.蒜泥白肉

1)鍋中加入清水,放入蔥姜,蒜瓣和洗淨的五花肉。

2)加入料酒大火煮開。

3)然後關小火燜煮至五花肉熟透。

4)撈出冷涼切薄片。

5)取一個小碗加入醬油,香醋,生薑汁,白糖,鹽,辣椒油,香油,蒜末和少許涼白開攪拌均勻成為料汁備用。

6)把切好的白肉擺盤,然後澆入料汁,可浸泡其中讓其入味。

【健康攻略】秋老虎,毒如虎,小心熱症留下病根!

【深度報導】「自殺式」減肥後,真的瘦了還是離死不遠了?!

【食療養生】《如懿傳》裡的藥方藥膳,真能養生嗎?

【當令節氣】處暑|補氣血解秋乏,許你一季神清氣爽!

轉播到騰訊微博

歡迎關注大申網健康頻道微信(微信號:sh-jiankang)或掃描左側二維碼

回復「1」就可看到訪談預告:揪出沉默殺手,遠離卵巢癌!

回復「2」就可看到健康攻略:體檢查出脂肪肝,我該怎麼辦?

相關焦點

  • 肉能致癌?我們還能好好吃肉嗎?
    加工肉致癌,醫學上公開的秘密近日,一則「火腿培根致癌堪比砒霜」的報導引爆輿論,有網友表示吃肉都能致癌,看到該新聞整個人都不好了。新聞介紹,據消息可靠人士透露(revealedto the Mail by a well-placed source),世界衛生組織將於10月26日周一宣布將培根、漢堡和香腸等(加工肉)列為與香菸一樣最有可能致癌的一類致癌物,同列一類致癌物的還有砷和石棉等。並進一步介紹說,新鮮紅肉將是下一個被入列的標的物。
  • 寶寶多大開始吃肉最好?怎麼吃才健康?
    給寶寶吃肉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什麼時候吃」「吃什麼肉」「吃多少肉」「怎麼吃肉」都很有講究哦肉怎麼烹飪最好?生的禽畜肉是大腸桿菌、弓形體病寄生蟲、沙門氏菌、布魯氏桿菌的藏身大戶;而生的水產、海鮮也可能「潛伏」寄生蟲或弧菌,一旦引發感染或毒素中毒,會嚴重影響寶寶健康。
  • 燉豬肉時間太久?試試加點它,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香濃軟爛,超下飯
    燉豬肉時間太久?試試加點它,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香濃軟爛,超下飯!作為一個對肉絲毫沒有抵抗力的吃貨,各種各樣的有關肉的美食總能夠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有一天不吃肉的話就感覺這一天像減肥了一樣,而豬肉更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因為價格比較便宜,味道也更符合大眾人的口味,所以他就成了吃貨們日常生活中的寵兒,但大部分人對於烹飪豬肉並沒有太好的辦法,更多的人則選擇去外面飯店裡邊吃,就比如說紅燒肉,自己在家燉,無論用什麼辦法,都無法將豬肉燉的像飯店做的那樣軟爛
  • 過年怎麼吃肉?10種做肉方法,這種做法最營養、最健康
    今天我們就對比一下,不同的烹飪方法,會對肉產生什麼影響?怎樣的烹飪方式才是最健康的?烹調,對肉類營養的影響食物多種多樣,生的、熟的、熱的、冷的,做法也很豐富,蒸、烤、燉、炸。所以,從營養的角度來說,吃肉重要,喝肉湯也很重要,骨頭湯也很重要。怎麼做肉,最大限度保留營養?
  • 肉夾饃的肉怎麼燉?掌握好技巧,一次直接燉一鍋,比買的還要好吃
    以前上班時,我就經常吃肉夾饃。因為我平常工作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去做飯。所以就在外面買了一個肉夾饃和一個冷麵來解決午餐,這樣吃既美味又有營養,還節省了很多時間。肉夾饃是陝西著名的小吃。外面的餅皮很脆,裡面的肉又軟又醇香,搭配著青椒的味道那是非常的好吃。
  • 肉對健康不是可有可無 什麼時候最該吃肉?
    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範志紅解放軍第309醫院營養科主任 左小霞中國營養聯盟高級營養講師 徐 靜肉在不同人的餐桌上,帶給人的感覺和聯想是不同的。有人看到肉就唾液分泌加速,恨不得馬上大快朵頤;有人則想到鼓起的肚腩、升高的血脂、致癌的恐懼,不敢動筷子;有些老年人,更是怕加重慢性病而戒肉食素。
  • 腎病患者可以吃肉嗎?怎麼吃才更好?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多數腎友為了穩血脂、降肌酐、減輕腎臟負擔,認為吃肉是大忌。其實,腎友們長此以往,最後營養狀況一定會缺了腿。學會吃肉既能減少腎臟負擔,又能保證營養。想要不增加腎臟負擔,怎麼健康吃肉?小技巧分享給您!
  • 【科學闢謠】肉和湯到底哪個更營養?健康吃肉避開三大誤區
    湯品一直被認為是「滋補」身體的最佳選擇,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認知: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山珍海味的精華都濃縮到湯裡面了,肉可以不吃,湯一定要喝。特別是一些人覺得吃肉會升高膽固醇,對身體不好,所以喝湯滋補對身體更好。
  • 白菜燉豆腐,萬萬不能加肉一起燉,多加一點「它」,比吃肉還香!
    白菜燉豆腐,萬萬不能加肉一起燉,多加一點「它」,比吃肉還香!白菜燉豆腐是北方人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尤其是天冷的時候這道菜營養美味,滋補身體還能讓身體變得特別暖和,吃完蔬菜之後還可以喝一些鮮美的湯粥。但是做白菜燉豆腐的時候,萬萬不可以加肉一起燉。加入肉一起燉就會變得比較油膩,孩子吃了很容易上火,上火的時候就會痰多,咳嗽不止。不管是豬肉還是牛肉都不要放,只需要多加一點「它」,吃著比肉還香呢。我們在做白菜燉豆腐的時候,想讓味道鮮美,有營養還可以喝到美味的湯粥,首先要把白菜清洗乾淨,一片分開撕成小塊兒,放在盤子裡面備用。
  • 過年健康吃肉有何秘訣_美食新聞_美食_濱州_齊魯網
    原標題:過年健康吃肉有何秘訣  導語:如何能吃肉吃的更健康,吃得有品位呢?而哪幾種肉是過年期間不可或缺的美食,和什麼搭配能夠更有利於保存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呢?  一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六,按老理講「臘月二十六燉大肉」.過去,過年吃肉,對於大人孩子來說,都算是一年中最大的奢侈了。
  • 闢謠|肉和湯到底哪個更營養?健康吃肉避開3大誤區
    還有一些人覺得吃肉會升高膽固醇,對身體不好,所以喝湯滋補對身體更好。那麼,肉和湯到底哪個更營養?關於吃肉和喝湯的那些誤區,我們應該如何避開?01.吃肉會升高膽固醇?未必很多人不敢吃肉的原因是:害怕膽固醇攝入過多。
  • 醬豬蹄、紅燒肉、梅菜扣肉……關於吃肉,教你如何吃的更健康!
    但才過了幾十年,吃肉這事兒除了吐槽「漲得快」,還平添幾分健康疑慮。豬肺灰塵多?豬肉吃多會致癌?豬肝有重金屬?人造肉能吃嗎?野生魚更健康?……吃個肉,難不成還得拼膽識?  關於吃肉,令人擔心的事還真不少,但很多是誤解。接下來我們就普及下哪些肉吃得,哪些吃不得。
  • 吃肉的危險
    肉類除了含有太高膽固醇與飽和脂肪外,還會產生太多尿酸與其它毒素。動物在被屠宰,作生死掙扎,細胞就會產生激素,化學性相當高,它在極端恐懼與含恨之中,所產生的化學性激素,加上細胞所未排出的廢物,與死亡後屍體腐化所形成的毒素,都是對人體健康有毒害的。    尿素太多,會引起許多疾病,這已是一般常識。
  • 老中醫說:人過70無肉不飽!千萬別讓「健康飲食=粗茶淡飯」騙了您!
    而現在,越來越多高齡者,被營養學家、中醫師建議「要吃肉」。為什麼呢?「老人健康的關鍵,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粗茶淡飯不但沒有幫助,反會增加老化速度。」年紀越大,營養不足,每五位80到84歲的老人就有一位被歸類為「低營養族群」。85歲以上的人,則有1/3沒有攝取足夠營養。
  • 三歲內孩子吃肉講究兩吃三不吃,父母餵對了,娃才長肉又長個
    保證孩子飲食健康,對不少父母而言是頭等大事。不僅要講究營養豐富,科學搭配,更重要的問題則是關注食品安全,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為,多吃肉小孩才有營養才能長個,但吃肉有講究,父母需謹慎。不過父母選擇時需要多留心,尤其是給3歲內的兒童吃肉,講究「兩吃三不吃」,孩子才能長肉又長個,否則就相當於白吃了。
  • 雞肉燉湯後,你喜歡吃肉還是喝湯呢?為什麼?
    雞肉大家都經常吃,用雞肉燉湯大家是喜歡吃肉還是喝湯呢?我是更喜歡喝它的湯,因為營養在湯裡會更豐富,更有味道。好的精華都濃縮在湯裡,煮出來的營養!很多人生病了都會用雞肉煲湯,尤其是養了多年的老母雞湯,對我們的身體有大補的效果,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喝了雞湯會感覺渾身增添了不少的力量。燉雞肉喝湯也是一種習慣,不論是雞肉燉湯還是清燉魚肉,一般都喜歡喝它的湯,感覺湯的味道特別的好,其次就是它的營養成分,各種肉類燉湯都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熬煮,它的營養也會隨之而煮出來產生在湯裡面。
  • 孩子每天吃多少肉健康
    問題:孩子吃飯一直是父母關心的頭等大事,特別在吃肉方面更是話題不斷。在東早育兒堂群裡不少家長留言表示,「孩子只喜歡吃蔬菜,肉碰也不碰一下,很擔心營養不夠」;「燉了肉湯,孩子只喝湯不吃肉,愁」;「怎麼辦?孩子就愛吃肉,停都停不下來,蔬菜興趣不太,只挑喜歡的吃?」這次我們來聊下孩子怎麼吃肉更健康。
  • 寶寶吃肉有講究:3歲前不建議吃這幾種,又貴又不健康
    肉類怎麼吃才健康?)—半固體(肉沫)—固體(肉粒)過渡。殊不知,烤肉在烤的過程中,蛋白質會發生變性,大多數胺基酸在加熱分解時產生基因突變物質,會增加致癌風險。更可怕的是,長期食臘肉,致癌風險也比一般人高上許多。知道肉怎麼吃,當然還要知道肉怎麼挑,新鮮的肉才是做出好肉的根本。
  • 「劃重點」寶寶多大能吃肉、輔食吃什麼肉好?
    給寶寶吃肉是有必要的,但同時也要有節制哦!給寶寶吃肉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什麼時候吃」「吃什麼肉」「吃多少肉」「怎麼吃肉」都很有講究哦!肉怎麼烹飪最好?生的禽畜肉是大腸桿菌、弓形體病寄生蟲、沙門氏菌、布魯氏桿菌的藏身大戶;而生的水產、海鮮也可能「潛伏」寄生蟲或弧菌,一旦引發感染或毒素中毒,會嚴重影響寶寶健康
  • 爭議丨世衛組織說致癌,哈佛說對心臟不好,這豬肉到底還能吃嗎?
    而加工肉則被納入「1類致癌物」,稱每天吃50g加工肉,結腸癌風險發病風險提高18%,這搞得老百姓人心惶惶。 紅肉既傷心,又致癌,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豈不是要「滴肉不沾」,做一名素食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