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老字號包子鋪,超大肉包一元一個,爺爺奶奶一次買幾十個

2020-12-19 美食隨心吃

包子這種食物想必起大家從小吃到大吧,長沙有一家家譽戶曉的老字號包子鋪,不僅質量特別好,而且價格也特別低廉,鮮筍肉包居然只要一塊錢,不少的爺爺奶奶一次買好幾十個,可以看出他們家的性價比確實比較高,而且作為一家老字號的肉包店,在有名氣之後不僅沒有漲價,而且一直都維持原價,確實是一種比較難能可貴的行為。

這家包子鋪的名字叫做清泉閣包子鋪,裡面的裝修就是特別普通的老式包子鋪,包子整整齊齊的放在蒸籠裡面感覺非常的誘人,而且包子蒸熟之後散發出陣陣的肉香和麵粉香,也是非常的讓人流口水,因此他們家的客人特別多,隊伍已經排到了隔壁的店鋪,不僅如此,很多顧客一次買好多個,甚至有人拿著大塑膠袋來買,可以看出他們家的包子味道確實還是不錯,而且據旁邊的奶奶說,他們家的包子肉餡兒特別足,面特別筋道,吃起來特別的頂飽,所以很多人都喜歡買回家當早餐,或者當夜宵,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品嘗一下他們家的包子到底好不好吃。

這家包子鋪的餡料那種類還挺多的,我們一個口味買了一個,看起來也有好幾個,接下來就挨個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家的包子味道特點吧,首先是他們家的燒麥分量很足,外面的皮非常的筋道,裡面的糯米非常的糯,有一股胡椒味兒,夾雜著醬油的醬香味,雖然沒有肉,但是裡面有明顯的豬油渣香味。

肉包子的個頭特別大,一個包子的大小基本上跟我整個手掌差不多,包子的皮雖然不薄,但是裡面的餡料特別豐富,這麼大的包子不可能做到皮薄餡兒多,因為會包不住裡面的肉餡,但是總體來說包子的肉餡特別多,而且價格特別的便宜,肉餡兒的最貴的兩塊錢,便宜的才一塊錢,可以說性價比非常的高了。

但是說實話兩塊錢的肉包,裡面的肉餡雖然是純肉的,但是沒有其他的配料,吃起來有一點膩,而且本來包子皮就比較的厚,吃起來雖然有很強的飽腹感,但是味道確實沒有鮮筍和鹽菜的吃起來好吃,因此推薦大家去購買的時候,還是買他們家的招牌鮮筍肉包,價格便宜,而且吃起來口感非常不錯,但是在購買包子之後一定要記得買一杯飲品,不然會特別的噎嗓子。

相關焦點

  • 長沙排隊最兇的包子鋪,爺爺奶奶拿著籃子來買,稱是原來的老味道
    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山珍海味是偶爾打打牙祭,滋養我們的是那些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食物,像包子,饅頭,米飯,普通的蔬菜和肉類。包子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食物,每天早上來一個包子喝一碗粥,營養豐富又暖胃。因此大街上很多味道不錯的包子鋪,還是很受歡迎的。
  • 上海有名的包子鋪,都為你找齊了,你認為哪家的包子好吃?
    弘興的包子是蘇式的,偏甜。肉包是「醬肉包」,麵粉口感很緊實,內部的餡心更是普通肉包的三倍大!更重要的是,肉包裡還有許多湯汁!一口要下去,汁水滿溢,鮮甜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菜包也是甜口。由於不像肉包有湯汁的原因,菜包吃上去略幹,少了湯汁的「溼潤」,菜包的麵皮咬上去感覺更厚實一點。
  • 貴陽街頭這家不起眼包子鋪,開門排長隊,多數人買十幾二十幾個
    原先包子只是早餐,而現在的包子已經堂而皇之地成為了中午晚上的正餐,甚至有人夜宵也會吃包子,包子不光便宜而且容易消化,啥時候吃都可以。貴陽街頭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包子店,名字叫玉林麵食。他家只賣包子和饅頭,包子分肉包,素包兩種,店面很小,就在一個早市街頭。
  • 魔都包子鋪哪家強?我們跑遍上海五個區為你找出好吃的包子!
    花費了一周的時間吃遍了網上呼聲比較高的幾家包子鋪其中有多年的老字號也有連鎖的老品牌吃下來感覺有的的確很不錯有的則不盡如人意本篇包子測評僅代表小資君的個人意見如有不認同,純屬個人口味差異那麼,魔都包子鋪到底哪家強?讓我們一起來快快揭曉吧!
  • 北京老字號慶生,引出「西四包子鋪」之爭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在西四路口經營到2001年,因周邊環境整治、道路拓寬而停業的「西四包子鋪」,是眾多老北京人記在心裡的老味道。但很少有人知道,2001年停業的老字號「西四包子鋪」已恢復二友居的名號繼續經營,而如今開遍北京城的「西四包子鋪」與原來的「西四包子鋪」沒有一毛錢關係。
  • 上海有名的包子鋪,都給你找到了,快看看你都吃過嗎?
    導語:上海有名的包子鋪,都給你找到了,快看看你都吃過嗎?上海市區這一繁榮都市中,從不缺好吃的包子,知名的、網絡紅人的、排長隊2鐘頭的,但常言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吃的包子萬裡挑一。上海市包子界的武林中,也一樣是臥虎藏龍、大神人才濟濟。
  • 長沙包子鋪玩高端:外表似高檔西餐廳 包廂最低消費200元
    原標題:長沙包子鋪玩高端:外表似高檔西餐廳 包廂最低消費200元包子鋪玩高端,最低消費200元外表似高檔西餐廳的包子鋪在長沙悄然興起 小年輕愛嘗新,老爹爹不愛這口近日,長沙的傳統面點餐飲界颳起「小清新」風,如烈士公園年嘉湖旁的食膳包子鋪,運達中央廣場地鐵商業內的伶籠包包,還有將分店開到了海外的向博士都引發了長沙消費者的熱議。「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的銷售額能到3000多元。」伶籠包包創始人譚勝向記者介紹,這個不到30平方米、主營外帶的小店一天要賣出近千個包子。
  • 蒸蒸日上 :一個西單包子鋪的進化史
    他思前想後,決定給萬興居來一次徹底的變身,把主要產品改為方便實惠,又對場地要求不高的包子。可是當時的情況是包括他自己在內,店裡20多號職工誰也不會包包子。成全旺就讓員工去西四的「二友居」「狗不理」等飯館取經。成全旺說,別小看這一個包子,它也是系統工程,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行,而好包子必須是熱氣騰騰剛出鍋的包子,「燙舌頭,一咬一嘟嚕湯」。
  • 天津這家老字號包子鋪,連辣椒油都收費,卻因口味地道天天滿座
    天津是一座美食寶藏城市,這裡藏有太多的美食,在眾多的美食當中天津人最喜歡吃的,做的最好吃的,自然是包子,我國最早的知名美食品牌就是天津狗不理包子。當時其他地方的遊客去天津,這天津狗不理包子可是很體面的伴手禮。
  • 青島超好吃的10家包子鋪,還沒試過你就out了
    光頭許包子鋪快捷包子鋪,乾淨衛生,招牌是素包,如果嫌膩可以點份鹹菜,他家小黃瓜鹹菜味道也很好。附近上班的人早上順路買個包子當早點,包子的味道還不錯,肉也很新鮮,衛生條件比較好,吃著很放心。
  • 始建於1921年,二友居西四包子鋪回來了
    最近不少市民發現,西四南大街一號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鋪又回來了。「以前只要是從西四路過,必定被饞蟲勾引,進去喝一碗炒肝兒來二兩包子,吃飽喝足了才有勁兒繼續溜達。現在二友居又回到原址了,心裡真是高興。」張大爺說。王大姐也是打小就吃二友居西四包子鋪的包子,她說那是最香不過的。
  • 北京:真假「西四包子鋪」
    真假「西四包子鋪」老字號品牌保護已成為北京的重點工作,但市場上卻仍然存在著靠打擦邊球試圖和老字號品牌產生聯繫販賣情懷的現象。5月21日,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旗下的老字號餐飲品牌二友居在其西四門店舉辦了二友居98周年店慶活動,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二友居從上世紀60年代末到2001年期間曾以「西四包子鋪」這一名稱開店,但這一名稱與當下已經成為網紅包子店的「西四包子鋪」並非同一店鋪。
  • 皮薄餡大的鹹頭菜肉包,包子皮這樣做最好吃
    鹹頭菜肉包在廣西,很多農家種植頭菜,冬季時用鹽醃製,醃製一段時間後拿到太陽下曬乾水份再放入罈子裡保存,夏季作小菜喝粥,特別開胃。本款鹹頭菜肉包,皮薄餡多,鹹鮮可口,深受家人喜愛。第5步、食指沾上麵粉,在中間戳個洞,洞口不塌陷不回縮,扒開麵團中間能看到裡面已經成了蜂窩狀,就發酵好了。第6步、將發酵好的麵團揉勻至表面光滑,搓成長條,分成大小相當的面劑子。第7步、將小劑子擀成包子皮,包入肉餡。
  • 南京金陵大肉包限購了 一次只能買10個
    4.5元一個的金陵大肉包素有「包子中的愛馬仕」之稱。限購一出,不少吃貨紛紛表示:本來就排隊,這下更難買了! 王先生(化姓)專門從揚州開車過來買金陵大肉包,「幫別人代購的,30份差不多有一百個包子,回去賣9元一個。」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以前都是找代購買,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到南京買金陵大肉包就趕上了限購。因為每人限購10個,王先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排隊,花了近三個小時,才買夠了數量。
  • 包子鋪變身高端餐廳,客單價超過80元 長沙老口子怎麼看?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9日訊(記者 黃亞蘋)遠看像家咖啡廳,走進去卻發現是包子鋪?與普通包子鋪在店門攤位擺上幾個大蒸籠、再搭售豆漿油條不同,長沙街頭不少新派包子鋪憑藉洋氣的裝潢、創新的口味引來年輕消費者關注。
  • 不想當「網紅」的包子鋪,不是好包子鋪!看這裡的人間煙火氣如何...
    沒有嗆人的油煙,也沒有瀰漫的蒸汽,卻毫不影響包子鋪本該有的「煙火氣」,並與高安路街區的風貌感融為一體。經過了一次特別的裝修,這家伊麗包子鋪脫胎換骨,小清新的氣息還特別受到年輕顧客的青睞,漸漸成為一個網紅包子鋪。而這,只是高安路街區風貌的一角。
  • 河北肉包出口加拿大,揚州包子已銷往10多個國家
    揚州包子出口多為素餡一企業20年前獲批肉包出口「揚州包子出口國外已經不是稀罕事,但一直以來都是以素餡為主。」市烹飪協會秘書長邱楊毅介紹,目前,揚州五亭、楊揚、豐禾、五豐富春等包子生產企業均有包子產品出口國外,其中揚州楊揚食品有限公司就有肉包出口。
  • 尋找包子背後的故事
    通過包子大會,小記者不僅可以尋訪到犄角旮旯裡人氣高的包子店,品嘗到鮮美可口的味道,還可以採訪參與的常州百年老店以及常州包子王,尋找味道背後的悠久歷史故事。第五屆常州包子大會隆重開幕。現場有30餘家品牌老店,有迎桂饅頭店、常州銀絲麵館、虹記牌蟹黃包、鳴凰國際大酒店等等,他們準備了很多品種的包子,有肉包、三丁包、小籠包、生煎包、水餃等等。
  • 爺爺奶奶的故事
    沒上幾年生活就搞上去了,爺爺奶奶住在上坑,生兒育女撫育培養後代,爺爺主外,奶奶主內,真是紅紅火火,大發財人,可以說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風生水起,一下子就富起來了!當時村裡有個地主,也是我本家堂上爺爺,還特意調侃我爺爺,說他一個地主也沒我爺爺那麼多稻穀呢!聽爺爺說過也確實如此。爺爺能有如此發展,完全是搭幫奶奶帶來的土地和勤儉持家的美德,所以,我譽奶奶為我家的貴人。
  • 狗不理沒有專心做包子,賣完咖啡賣面膜
    「一個肉包三十塊,如果要看大師傅現捏褶子再加五十,你正猶豫要不要點,服務員大姐的冷眼馬上就把你剜成了土包子。你吃著粘皮兒的包子,盤算著這麼難吃的早飯怎麼會人均小二百,外面的世態炎涼,而你的內心冰涼——比農藥排位拿敗方MVP情人節當天媳婦跟最好的兄弟跑了還要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