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玲,我校經濟法學系講師,畢業於安徽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在校任職期間,她曾獲 「科研積極分子」、「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稱號。對於這些榮譽,她認為這不僅是對自身努力付出的一種肯定,更是一種鞭策及激勵。
郭曉玲老師(一排右三)與其學生團隊合影
除了熱衷科研工作,她還熱心參賽。2019年,她與管理學院的師生參加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挑戰大賽,帶領其學生團隊取得廣東省區三等獎的佳績。
「我剛教書時沒有什麼宏偉的目標,就是單純地喜歡學校,喜歡和同學們在一起交流。和他們相處久了,覺得自己也變得更年輕更有活力。」
出於這份愛和熱情,研究生畢業後的郭曉玲,選擇以教師的身份回到校園,與學生們一起學習、成長。在與學生們的日常交流中,她能感覺到時代的快速更新,這促使她努力地更新自己的知識,以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郭曉玲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
在教學上,郭曉玲老師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
首先,每節課都要進行認真的備課,充實的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其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相應的限制性作業,並添加獎懲制度對課堂進行管理,保證能夠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還要在教學安排上充分調動各班班幹部,尤其是要發揮學習委員的作用,使其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郭曉玲老師(左二)獲得教師技能獎項
對郭曉玲老師來說,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是教學中的重要一環。今年教師節,她收到一位已經畢業了五、六年的學生發來的祝福微信,這讓她感到十分詫異,但更多的還是驚喜。
那位學生說:「郭老師,你原來給我改畢業論文的時候非常認真負責,尤其是細節方面的抓得非常到位,所以我一直記得您。」通過這件事,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給與學生尊重。老師對學生負責,學生自然會尊敬老師;反之,老師也要給學生一定的尊重,這樣才能保證教學過程的平衡。
最後,郭曉玲老師分享了一段她對於大學學習的感悟:「我認為大家現階段的學習,課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同學之間的交流探討。另外一個就是有良性競爭的意識,我希望大家都能在競爭方面放平心態,在互幫互助中走向成功。」
編輯排版:陳慧婷
初審:陳丹燕
終審:宋中友
責任審核:張 姣
資料來源:創新創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