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害怕去醫院看病,究竟是什麼心理作祟?

2020-12-17 鮮果健康

中國老人有一個普遍現狀,就是生病了不愛去醫院。據統計,我國有99%的老年人不愛上醫院,這個數據可謂龐大。為何老年人不喜歡去醫院看病呢?根據我國老年人的普遍心理,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錢的是事是大事,生病是小事

總說人越老越摳,不捨得往外掏錢,抱著一點退休金、養老金等著養老,或留給下一代。他們覺得醫院花銷太大了,總會把小病看大,花一些不必要的錢。所以,老年人生病都不愛去醫院,病就這樣被一拖再拖,最後小病變大病,花銷更大。

二、害怕進去了就再也出不來了

身邊總是會有這些信息在傳遞:誰誰去醫院看病,結果小病看完就沒出來了。一個小病去醫院看卻無端端要了命,太不值得了。老人會瞎想:「不害怕進醫院,我其實是害怕進去後出不來。」我還想好好活著,倒不如就這樣拖著,還能賴的久一點。

三、不願意拖累子女

現在到醫院看病的流程非常繁瑣,老人獨自去根本看不了病。多數老人都不願意給平時工作繁忙的女子增加負擔,所以不願意讓子女陪著去醫院看病。再加上現在的年輕人多數不耐煩陪伴父母,造成雙方都不重視老人的健康。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都是這樣無私的、無聲的,可子女對父母呢?

四、害怕被查出大病

老人不去醫院看病,不僅僅是因為對醫院的害怕,更多的是害怕被檢查出大病。很多老人都牴觸做體檢,即使體檢費用不用自己承擔,老人也不願意參加體檢,就是因為怕出現病來給自己「添堵」,給家人添加麻煩。

五、認為偏方可以治大病

何謂「偏方」,就是說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果。但現在人共有的「通病」就是寧可相信偏方可以治大病,病急亂投醫,也不會正經去醫院認真看病。

呼籲親愛的中老年人,請您一定要正視疾病,走出心理怪圈,以免延誤病情。同時希望各位子女多關心父母。

相關焦點

  •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希望他們不害怕醫院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希望他們不害怕醫院時間:2020-12-01 23: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希望他們不害怕醫院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因為日常接診患者中孩子居多,於是增加了各種緩解孩子情緒的設施:坐小火車代替排隊,讓小丑為病床上的孩子表演
  • 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打針 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是什麼意思
    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打針夢見看病,意味著自己身體健康強壯。夢見看病,預示著自己身體康健強壯。夢見自己看病,被護士扎針,說明你的壓力太大了,要注意放鬆身心。夢見醫院,表示你現在有不安的情緒,或擔心的事情,需要找人幫助解決。
  • 重慶胃癌去什麼醫院看病好
    重慶聖佑肛腸醫院 胃腫瘤、結腸腫瘤、直腸腫瘤、直腸息肉、痔瘡、肛瘻、肛裂、肛周膿腫、便秘等胃腸肛腸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重慶胃癌去什麼醫院看病好?胃癌的發病率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胃癌病人的病情複雜,建議病人積極治療,選擇好的治療醫院才能保障效果,那麼,重慶胃癌去什麼醫院看病好?
  • 周公解夢——夢見去醫院看病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夢見去醫院看病是什麼意思
  • 先預約再就診,各大醫院看病究竟難不難?
    「我父親去年一直在301醫院的神經外科就診,專家醫術高明,讓老人的病情得到了緩解,可疫情期間不得不暫停治療,現在我們想繼續去看病,但試了一個星期也掛不上那位專家的號。」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最近一直為父親看病的事發愁。為了能儘快掛號,王女士動員愛人和女兒女婿輪流在醫院微信掛號平臺和京醫通上「守候」,一旦發現號源馬上告訴她,以便「下單」。
  • 手機購物看病 老年人搞不掂
    記者體驗2掛號看病有多種渠道選擇「用智慧型手機預約掛號」,或許在一些人的印象裡,並不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打開微信、支付寶就搞定了。其實,為了讓老年人擺脫智慧型手機看病的困擾,省會石家莊的多家醫院都有了應對措施。因為尚處在疫情期間,因此進入河北省中醫院大門需要掃描健康碼。為了讓那些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順利進入醫院,河北省中醫院特地安排了工作人員幫助無法掃描健康碼的老人進行信息登記,他們只要在登記表上寫下自己的姓名、手機號和身份證號即可。
  • 繪本書單|6本打針看病繪本推薦,讓寶寶不害怕打針,不害怕打疫苗
    如果能讓小孩子了解到其實打針的疼是在可以忍受的範圍,我想可能會緩解這種害怕的情緒。下面推薦給大家6本關於打針、看病的繪本,讓我們去管理寶寶們對於疼痛的預期,讓寶寶不害怕上醫院,不害怕打預防針。鱷魚先生牙齒壞了,不得不去找牙醫補牙。可是像小朋友一樣,鱷魚也害怕上醫院,害怕看醫生。鱷魚先生從不想去,到不得不去,到鼓足勇氣,到接受治療,到完成治療。全過程的心理活動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找到共鳴。本書的奇妙有趣之處在於,牙醫不象生活中的醫生一樣權威十足。牙醫有他自己的擔心和害怕。
  • 為何農村去鄉鎮醫院看病的人很少,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
    現在農村的就醫情況,一般來說,小病是去私人診所看,嚴重一些起步就是去縣醫院,或者再往上去市醫院,再是省城,最後去一線城市的大醫院。 而鄉鎮醫院的確很尷尬,大家都有默契的不去鄉鎮醫院看病,最多去輸輸液什麼的,因為鄉鎮醫院沒什麼好大夫,即使醫療設備上比私人診所齊全,但是看病技術真不如那些私人診所的醫生,於是乎就形成惡性循環,好的大夫都想辦法去了縣醫院,而鄉鎮醫院沒有好的大夫,大家越發不會去看病。
  • 沒預約就不能看病?老人就診之難:不會網上掛號,去醫院咋就是白跑...
    陪同陳阿婆來看病的女兒諮詢了服務臺後告訴記者,「我媽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以後她看病,我要幫她在網上預約。」70歲的崔國強是龍華醫院的老病號,他的腰不太好,平時定期會去醫院做針灸推拿治療,「以前我帶著病歷卡直接到窗口排隊就可以。疫情一來,要網上預約了。」
  • 「我想看病,哪裡能預約?」「網上預約掛號」難倒老年人
    隨後,記者以患者的身份詢問了華山醫院總機關於預約掛號的事宜,接線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不會網絡預約,可撥打96886電話預約,但記者撥通後被告知「沒號」。當記者再次電話詢問「醫院裡的自助預約機是否能預約」時,醫院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去試試,但每晚6點放號,醫院下午4點下班,只能第二天上班後再去自助機上預約。
  • "go to hospital"難道不是去醫院看病嗎?
    在這個特別的假期裡,醫院成為我們與病毒的戰場。去醫院看病是go to hospital還是go to the hospital呢?在醫院到底是用in還是用at呢?
  • 孩子說「我害怕去醫院"最怕聽到媽媽回答"怕什麼怕"
    尤其是在孩子周歲以內,差不多每個月都要打預防針,有些孩子身體偏弱,還會隔三差五的被媽媽抱去醫院看病。所以,在孩子的印象中,每次與醫生見面都沒有什麼好事情,不是被扎針就是要吃藥。而且醫生使用的聽診器接觸皮膚的時候涼涼的、那些自己從沒見過的檢查器材還會發出「嗡嗡「的響聲。。。等等這些都構成了孩子對醫院和醫生的基本印象。
  • 消除老年人就醫「數字鴻溝」,我們去這幾家醫院看了看……
    看病就醫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剛性需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50條措施,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國家出手,從掛號渠道、服務窗口、就醫指導、簡化流程、居家老人服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 ...看病就診有困難,家居生活盼親情|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調查報告發布
    健康服務需求多關於老年人想要了解的健康信息,養生保健、防病治病、心理衛生等知識類為61.49%,飲食營養、生活消費、休閒娛樂等生活類為58.2%,養老、照護、醫保等政策類為57.46%,求醫問藥、養老機構、居家照護等服務類為51.19%。
  • 醫院看病什麼流程
    很多朋友去醫院看病,到了醫院不知道該幹什麼,所以都要去導診臺去問,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醫院看病什麼流程,方便以後大家去看病的時候知道具體是怎麼個流程。我們到了醫院後,首先要去掛號,還要填寫小本(姓名,年齡等),同時要把病人的身份證帶著,把證件,填寫的小本,掛號費交到掛號窗口裡,等著給你掛號成功,然後會給你一個掛號卡,帶著這個掛號卡就可以找大夫了。
  • 健康服務需求多,看病就診有困難,家居生活盼親情|老年人健康養老...
    健康服務需求多關於老年人想要了解的健康信息,養生保健、防病治病、心理衛生等知識類為61.49%,飲食營養、生活消費、休閒娛樂等生活類為58.2%,養老、照護、醫保等政策類為57.46%,求醫問藥、養老機構、居家照護等服務類為51.19%。
  • 天津去男科醫院看病流程
    核心提示:現在有無數的男性和他們的家庭遭受著男性疾病的困擾,相信很多朋友也在關注天津陽光男科醫院就診流程的問題。其實,大家前往醫院就診的流程都是大同小異的,主要還是要關注醫院的醫師力量。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天津去男科醫院看病流程。
  • 數位化對老年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當大到國家社會發展、城市治理,小到諸如購物、公交出行、看病等等生活日常都逐漸被「數位化」的時候,可以說,我們正面臨已經到來的老齡化社會,迎面撞上了「數位化」這個「年輕」的社會激變,所以,我們該怎麼辦?二、「數位化」,對老年人究竟意味著什麼?在討論老人在「數位化」時代中面臨的困境時,人們往往更多強調老年人機體的全面退化導致他們難以適應數位化帶來的全面變革。筆者通過與20多位老人開展的較長時間的訪談交流和觀察,發現這未必是全部事實。
  • 去醫院看病,有些「潛規則」
    本文作者:劉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網上流傳著一些去醫院看病的「潛規則」,倒不如說是看病的一些小技巧,有些也頗有道理,能讓醫務人員更好地為自己「服務」,何樂而不為呢?1:看病最佳時間是周一至周三,權威醫生在這個時間坐診的最多。
  •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讓孩子在遊樂中忘記對醫生了恐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讓孩子在遊樂中忘記對醫生了恐懼 近日,湖南長沙,湖南婦女兒童醫院為了舒緩孩子去醫院的抗拒心理,居然把遊樂園搬進了醫院。 原來由於醫院日常接診中孩子是比較多的,為了緩解等待時的枯燥和讓孩子不再害怕醫院才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