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襄陽吃貨小分隊,ID:xych5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這一碗在襄陽城隨處可見的面
各個麵館都少不了的必備單品
卻是老覃家不外傳的拿手絕活
老襄陽的色彩
#炸醬麵
這家位於大慶西路和米公路交叉口的覃師傅炸醬麵,這家店主很年輕,這家店卻很老,從1999年開店,中間挪過地址,至今已經21年了。但相比起旁邊前進路上的風風火火,這裡顯得有些冷清。
來的人除了周圍的街坊,其他的都是為了這碗炸醬麵,在襄陽任何一個麵館都必備的單品炸醬麵,做的好吃的本身就少之又少,但能在好吃的基礎上發揮出自己特點的,那更是鳳毛麟角。
面用的是襄陽的老傳統——鹼水面,炸醬是自己熬的,每家麵館用的方法都不同,味道也有千差萬別。店裡還有自做的酸蓮白,愛吃酸菜的可以自行添加。
選材是新鮮的五花,用小火慢炸出油,這樣炸出來的醬才香,配上燙熟的鹼水面拌一拌,再撒點兒蔥花,一碗獨屬於襄陽人的元氣早餐就出爐了。
吃到嘴裡最先感受到的是炸醬的香,然後才是特點的麻,醬的味道很容易偏鹹,覃師傅家的竟然還挺適中,味道沒有很鹹,醬香味很濃,適合作為秋日的早餐。
老襄陽的習慣
#豆腐面
有多少學生黨,上班族甚至是七八十歲的老人,每天早上來到自己習慣的那家麵館,總是扯著嗓子先喊一聲:「老闆兒,一兩豆腐面。」
熱乎乎的豆腐面,最能驅趕秋風裡的寒氣,湯底是凌晨起來熬好的,深鍋裡是實打的是筒子骨,也不知道老闆要熬上多少分鐘,才能收穫一桶泛著奶白的高湯。
豆腐是事先炸過的,炸過的豆腐吃起來外酥內軟,香香的,面上的紅油不是牛油,是用色拉油+豬板油煉出來的豬油配比的。
沒有牛油的餬口,紅油非常的香和爽口,不過作為老襄陽人的味覺,辣味並不霸道,如果喜歡吃辣的話需要自己根據口味加幹辣椒。
老襄陽的驕傲
#自釀黃酒
看到它的第一眼,你是不是會以為這是一杯藥酒?NONONO!這是一杯實打實的黃酒。
這可是老闆的私藏,從前年春上就用糯米釀上的,到現在已經有兩個多年頭了,等到明年春上,就是三個年頭。
入口的一瞬間,就能感到黃酒獨有的酸,回甘,糯米的醇香帶著後勁兒漸漸地在口腔瀰漫。不愧是兩年多的老黃酒,味道迷人的同時也意味著它的珍貴。聽說只有老熟人去了,老闆才捨得拿出來給他們嘗一嘗。
雖然不像老黃酒那般色澤誘人,新釀的黃酒也是清甜可口,最適宜配上一碗麵,再加上兩瓣大蒜,這就是一頓郎瑟的早餐。
工作很忙
生活很累
在我們日益加快的腳步下
最值得我們回頭看看的
還是那些沒有被歲月洪流侵蝕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