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臨安昌化非遺文化裡的詩和遠方

2020-12-22 杭州網

杭州網 記者 樓子璇 通訊員 江萍

杭州網訊品非遺,讀昌化。6月24日,魅力昌化·非遺展示周啟動儀式在臨安區昌化南門弄古建築群舉行。在南門弄古建築群將開啟為期一周(6月24日—6月30日)的昌化雞血石、昌化竹編、昌化根藝等非遺項目展示活動,免費對市民開放。

看得見的時間

雞血石,石之美者。渾然天成,堪比寶玉。走進昌化國石廳,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座雕工精美、細膩靈動的雞血石雕刻品,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動人。作為四大國石之一,有「印石皇后」美譽的昌化雞血石,因其獨特的珍貴性與稀有性,被人津津樂道。

浙江每石文化創意公司負責人姜四海介紹,本次展出的50餘件作品中,有近一半作品是第一次「亮相」,包括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青山綠水·金山銀山》、致敬中國航天事業的《航天之路》,象徵喜慶吉祥的《鴻富齊天》等,精選上等的雞血石原料,聘請一流專家雕刻打磨,前後共花費數年時間,件件精品,處處出彩。

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一截截枯蔸樹根經藝人的巧手擺弄,就變廢為寶。昌化根藝,是以樹根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這樣用樹根書寫創作傳奇的人,在昌化有較大的一個群體。由潘琪潔、童建昌為代表的昌化根藝,從事根藝創作三十多年,創作出幾千餘件作品,許多作品在全國、省、市獲獎。本次非遺展,兩位手藝人近百件根藝作品在世人眼前「精彩亮相」,有根書《春夏秋冬》、《梅蘭竹菊》,也有根雕藝術品《荷花系列》、《人生百態》、《動物人物》,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在張弛間感受來自深山的饋贈,看鬼斧神工和巧奪天工之間的神奇碰撞。

指尖上的詩意

臨安是「竹子之鄉」,竹資源十分豐富,由此衍生出了以竹為原材料的「昌化竹編」,2000多年來,憑著竹編藝人的口授手教方式承續流傳至今,從製作鞋匾、烘籃等原始的生產用具為始,後融入藝術元素 ,創作出竹畫、竹書等工藝藝術品。

本次展覽有6件特別的竹編作品,《山水摺疊》、《竹夫人》、《幻境》···這些融入生活美學,展現意象美感的竹藝品,在光與影的交錯中,刻畫出竹絲間的精神世界。

相關焦點

  • 拆、整、建、美,臨安昌化的8300廠的「蛻變」之路
    浙江在線10月29日訊(通訊員 童耀南)最近,臨安昌化的8300文化體驗中心變成了臨安乃至杭州的新網紅,吸引著不少人前來打卡。在這裡拍下承載鄉愁的臨安特色農產品,翻看帶有時光記憶的工廠老物件,品嘗誘人精緻的咖啡甜品……一步一風景,一景一陶然。在昌化人眼中,如今的8300廠正華麗變身。
  • 這個春節,臨安處處年味濃
    前天,一年一度的臨安年俗風情旅遊節暨湍口索麵文化節,在臨安湍口鎮拉開帷幕。逛年貨市集、廟會燈會,體驗走街串巷的快樂;寫春聯、貼窗花、尋福字,感受濃鬱「年味」;看春晚、聊家常、圍著火盆守歲,回味記憶中的溫馨……濃濃的年味一直將持續到鼠年正月底。
  •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耳邊是悅耳動聽的輕音樂……這本是「大城市」裡嚮往的生活,現在,在臨安區昌化鎮一座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老建築裡成為了可能。
  • 浙江電視臺《新視點快報》報導杭州市臨安區昌化職業高中
    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近年來,浙江省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其中臨安區昌化職業高中是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而其昌化雞血石雕專業教學模式引起了我們的關注!位於杭州市臨安區的昌化職業高中成立於北倚美麗和南傍和溪河的武隆山是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以杭州為依託,秉承杭州和現代服務業「兩輪驅動」的發展思路,整合開發了數控技術應用和旅遊商務兩大示範專業和民族石刻特色專業,學校以昌化雞血石文化為內涵,構建「融·精·雅」核心文化體系,提出學校融入區域發展的新思路。
  • 臨安:打造"昌化片美鎮圈"構建西部經濟增長極
    昌化,在時光長河裡,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和榮光。這個建制已有1300餘年的古鎮,原為昌化縣治所在,如今隨著臨安城區東移,曾經的古縣城成為了西部龍頭、副中心城市,肩挑引領「西部富美」的使命。  時至今日,5鎮聯動發展仍將以昌化為核心展開,河橋、湍口、龍崗、清涼峰等地共同聯動發展,組成「昌化片美鎮圈」,為實現「西部富美」創造重要路徑。
  • 臨安:昌化特色菜 迎新流水席
    臨安:昌化特色菜 迎新流水席
  • 浙江杭州臨安: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
    國家旅遊地理浙江杭州9月26日訊(通訊員 張偉星 童耀南 黃玭)品嘗一杯香濃的咖啡,翻看一本記錄著時光印記的書籍,眼前是地方特色鮮明的非遺文化創意作品,耳邊是悅耳動聽的輕音樂·····這本是「大城市」裡嚮往的生活,現在,在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一座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老建築裡成為了可能。
  • 美食民俗齊上陣 臨安昌化「河坊街」為半馬添旺人氣
    4月13號,在浙江杭州臨安區的一個小山村裡,一場特色民俗美食嘉年華——昌化版「河坊街」熱鬧上演,上千名遊客和百姓集聚東街步行街,當地美食、特色民俗……不僅為2019杭州臨安半程馬拉松的到來添旺了「人氣」,同時也展示了昌化鎮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的美好成果,為結合當地特色優勢、打響富美昌化名氣、助推旅遊業更好發展打下了基礎。
  • 今日「芒種」,「品味浙裡,尋味昌化」專場直播「芒」著下單,「種...
    6月5日,相約在「芒種」節氣,杭州市財政局「助萬企、幫萬戶」駐臨安區昌化鎮服務小分隊,聯合杭州市婦聯、臨安區昌化鎮人民政府開展「品味浙裡,尋味昌化」專場直播帶貨活動。直播帶貨是貫徹落實市委深化「走親連心三服務」和「助萬企、幫萬戶」活動的重要載體,幫助企業和困難農戶紓困解壓,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
  • 20秒入園30秒入住,浙裡好玩·碼上遊臨安,一部手機如何快速玩遍...
    7月29-30日,浙裡好玩·碼上遊臨安,由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數字文旅「活力浙西行」奔赴臨安西部,感受文旅數字專線(點)的智慧旅遊新魅力。臨安文旅年卡碼上遊風之谷在臨安昌化鎮邊上,有家佔地2700多畝的自然樂園,叫風之谷戶外樂園,它是依山而建,營業還不到2年時間。
  • 國慶中秋假期自駕遊受熱捧 綠水青山中感受詩和遠方
    (李榮鑫 陳起拓 攝) 自駕完成「小目標」 「三人女團」登頂戴雲山主峰 「爬完山,賞賞月,泡泡溫泉露露營……」昨天上午,在德化縣南埕塔兜溫泉,許女士和小夥伴們一邊泡著溫泉、品著茶,一邊在朋友圈裡分享著旅途的美景和感受。
  • 臨安又一批「村落景區」等你來!
    同時,挖掘和弘揚地方特色文化,將紅毛獅子、三聯索麵、洪嶺饅頭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農特產品融入示範型村落景區建設中,展現溫泉小鎮新魅力,續寫吳越泉鄉新故事。湍口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示範型村落景區的建成,為湍口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也是湍口藉助項目建設不斷改善鎮村人居環境,提升小鎮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此外,村落景區運營商的介入,也讓小鎮更加煥發活力。
  • 「e家書房」:宅家也能遇見詩和遠方
    婺劇書畫攝影閱讀文物非遺應有盡有| 「e家書房」:宅家也能遇見詩和遠方 婺劇書畫攝影閱讀文物非遺應有盡有|
  • 溫州文旅:精心打造「詩和遠方」
    「詩畫山水·溫潤之州」已經成為更多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將再添一張國字號「金名片」  昨晚,南塘街城市書房,眾多讀者捧著書籍,暢遊在知識的海洋。市民林女士說:「如今的溫州城市,公共圖書館和城市書房環境優美,閱讀氛圍好,感覺很舒適。」  今年以來,我市高質量打造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為市民提供一流閱讀環境與服務。
  • 臨安龍門秘境喊你過大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江萍從《詩經》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詩》裡的「千樹萬樹梨花開」,晶瑩剔透的雪花在詩詞文章中紛飛了百年千年。吳越古城臨安,冬天的雪景更是美不勝收,在雪中的天目村落過大年,聽聽就很吸引人。今天(1月8日),第十屆臨安年俗風情旅遊節在天目村落龍門秘境拉開帷幕。
  • 杭州臨安打造昌化片美鎮圈 因地制宜穩抓特色助推美麗城鎮建設
    那麼想要成功打造昌片化美鎮圈,臨安是怎麼做的呢?臨安美麗城鎮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圍繞昌化片區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出發,因地制宜,因時而動,通過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產業一條龍、文化一脈承、治理一平臺舉措,全力推進美麗城鎮集群齊頭並進,有序發展。」
  • 8300誕生記:昌化神秘軍工廠的往事,揭開面紗……
    8300廠,在臨安昌化度過了二十年。這座曾經讓人們充滿好奇的軍工廠,也從喧鬧走向寂靜。2020年,規劃打造成為新型鄉村文化中心和臨安西部文旅中心的八三〇〇文化體驗中心將在這裡誕生,在8300廠改造重生之際,讓我們一起回溯那段神秘而輝煌的歲月……8300廠的故事,要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國際風雲說起~20世紀60年代,中國處在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勢力的包圍和威脅之中。
  • 臨安在餐飲文化上做起「文章」
    室外亭臺樓閣,山清水秀靜享鄉村風情、室內布置風格獨特,隨處滲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店鋪離臨安博物館僅一溪之隔,緊挨著臨安汽車東站,在主城區內同時擁有山水河流僅此一家。店裡主打十大天目暖鍋系列,暖鍋是臨安獨有的一種就餐形式,而且店家也將天目暖鍋註冊為商標。不僅有暖鍋,還有河鮮、臨安土菜等,到了夜晚,還有樂隊演出,是家庭聚餐與夜宵的好去處。在這可以讓你吃到媽媽的味道,外婆的手藝。
  • 鄭州學子三下鄉:走進家鄉文化,感受非遺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的文化基因,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為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非遺文化,讓新時代的大學生走進傳統文化,感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都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的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2020年7月30日,鄭州財經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豫承堅守,探尋非遺」暑期三下鄉實踐團在河南省內開展了為期10天的非遺文化調研活動,記錄非遺故事,感悟非遺魅力。
  • 金山這條非遺文化旅遊線路,讓你大飽眼福口福!
    金山這條非遺文化旅遊線路,讓你大飽眼福口福!一場金山非遺路線之旅,悠悠古鎮、濱海沙灘、歷史漁村......在風景裡感受金山文化的魅力,遇見心中的詩和遠方~2天時間,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