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日記|無側切的自然分娩,你是這樣的嗎?

2020-12-18 Vike微殼

文字 | 浩媽媽

編輯丨Vike微微

出品丨微殼孕育團隊

我的分娩日記

2019.8.28

我的浩哥,今天已經三個月了,翻看手機相冊一看,發現剛生下來的時候怎麼看都像一個妹妹。趁著還沒孕傻,能回憶起分娩當天的狀況,我趕緊記錄下來留著以後讓浩哥看看,我有多不容易!

我也算的上是孕媽裡面的「好學者」了,整個孕期除了胎教和運動,每周還上孕期課程,特別是認真觀看了順產和剖腹產的種種區別,再根據自身和胎兒的情況,最後我決定順產。

為此,我在分娩前就學習好了拉瑪澤呼吸法,並且每天晚上睡前都進行練習和預演。

有了以上的準備,我想我的生產應該是這樣的:發作時不慌不忙去醫院,等醫生內檢、辦理住院、忍受十幾個小時的疼痛就可以生了。

我的分娩之旅

第一站

在家,陣痛發作

浩哥是2019.5.28早上5點開始發作的,肚子剛開始有點微痛,比痛經稍微還要弱一點,因為我孕後期睡眠比較淺,所以我醒了,想著不會是要發作了吧!畢竟離預產期也近了,於是我就躺著感受這個痛感,最開始十幾分鐘,二十分鐘不定時痛,痛一下下就沒了,然後又開始循環。

直到7點鐘,我起來上廁所,發現有一絲絲粉色,我有點確定,可能是開始發作了。

在分娩前,我就問了醫生朋友,她說可以說洗個頭洗個澡再去醫院,於是我不慌不忙的洗頭洗澡收拾好東西。

等到8點鐘的時候,記錄陣痛的APP上面記錄的數據已經是7~8分鐘陣痛一次,一次持續一分鐘左右,我知道我可以去醫院,就趕緊叫醒了我老公,我說了我發作了,要生了!哈哈哈,他瞬間嚇得直接跳起來,瞌睡全無,立刻去醫院。

第二站

醫院,開三指

到了醫院,醫生給我內檢,說已經開了兩三指了,並且在內檢的過程中,我就破水了,嚇死我了,一直擔心寶寶在裡面缺氧,一個勁地問醫生有沒有事。醫生淡定地安慰我,說沒事沒事,等開指就可以了,還讓我多走動,這樣更快生。

這時候醫生是老大,我只能乖乖地去走了唄!現在回想起當時的痛是那種揪心但還可以忍受的疼痛,走的過程中痛起來的我,只要扶牆休息一下就可以挺過去了。

但陣痛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而痛的時間越來越長,這時之前努力學習的拉瑪澤呼吸法就派上了用場,簡直不要太好用!

比起旁邊痛到呻吟的姐妹,我算是很安靜的了。後來我實在痛到受不了,就去待產室待著了,剛進待產室就聽到一個孕媽在嘶吼:「我要死了,我生不出來,帶我去剖吧」聽到這嘶喊聲,嚇得我一機靈。

雖然我也疼得全身發抖眼淚直流,但是我一聲沒吭,我知道無用的吼叫只能消耗我的體力,所以我不停調整自己的呼吸和狀態。

第三站

產房,一小時

下午四點,終於十指全開,我被推進了產房。老公還想陪我一起,但是被我無情地拒絕了,我之前聽說,丈夫陪完生產,內心會留下陰影,我還是孤軍奮戰吧!

進了產房,我聽了助產護士的指揮,只用了30分鐘就看到胎頭了,這時我的內心是有點小驕傲的。於是我就跟醫生說:醫生,我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我不想側切。醫生還調侃我說:你還沒痛夠呀!人家孕婦都是說快點幫我把寶寶弄出來。

不過醫生說,我和寶寶的狀態還可以,應該可以滿足我不側切的願望,產程差不多60分鐘,當寶寶出來的那一瞬間,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覺自己身體所有的痛感全無,渾身輕鬆。

17:10分,我的浩哥降生了,孕周39+5,體重6斤8兩。孕期整整長了25斤,看來全都是長在我自己身上了!孕期的營養都補我一人身上了。

2019年5月28號,我第一次當媽媽,一切是那麼的神奇和難以相信。

1

END

1

相關焦點

  • 自然分娩一定要剪會陰嗎?
    為什麼要側切?陰道和肛門之間的部位就是會陰。通常只有2-3cm長、5cm厚,但生產時可以拉伸至約10cm長,0.5-1cm厚。這是由於為了寶寶的順利誕生,荷爾蒙使會陰變薄、變鬆軟、易拉伸來幫助生產。但初次分娩時,會陰仍緊,會陰,陰道口伸展性相對較差的。
  • 女性分娩必須側切嗎?看看專業人士怎麼說
    很多孕媽分娩時造成的自然撕裂傷口,往往是不能人為控制的,如果撕裂嚴重,傷口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會對日後夫妻親暱造成影響,影響夫妻間的感情。側切和自然撕裂的區別側切就是在分娩過程中,當胎頭即將出來時,醫生用特製的「側切剪」在會陰左側方傾斜45度角處剪開一個開口,長度約4~5釐米,剪開的部分包括皮膚、肌肉和部分的Y道黏膜。據統計,我國首胎側切率高達95%左右。側切到底好不好呢?
  • 順產無側切無撕裂,產程快,分娩順利,和產前這件事有關
    會陰肌肉如果能免有良好的韌性,就能夠讓產程更加順利,讓會陰側切、撕裂的機率大大降低。產後出現會陰疼痛、其他和會陰損傷相關的併發症的機率就會明顯下降。而通過會陰按摩,可提升會陰肌肉的韌性,且對生產更加有利,簡單而實用。
  • 哪些產婦分娩時必須側切?
    到底要不要側切:面對側切,很多準媽媽都充滿疑慮,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認為自己不需要側切,還有少數人甚至認為是醫生為了圖省事才給自己多開了一刀。到底要不要側切?在什麼情況下必須側切,而在什麼情況下不需要側切呢?
  • 分娩時側切其實並不可怕
    作者:寶寶知道 花開花落自有時側切是產婦順產過程中的常規手術。有限地使用側切並不會造成更多不良的後果,如陰道或會陰損傷、疼痛、性交困難或小便失禁。唯一的缺點是會增加前期會陰撕裂的危險性。為什麼國內要如此普遍地採用側切呢?不側切一定會有會陰撕裂的危險嗎?
  • 產婦分娩需要做好哪些準備,才能超快順產,又無側切無撕裂呢?
    導讀:女人分娩,就像在闖鬼門關,分娩過程中承受的痛苦,是我們平時難以想像的,其實每個媽媽都知道生孩子不容易,但是還是為了寶寶義無反顧,再痛,只要寶寶順利誕下,就值得了。雖說是義無反顧,但是如果在分娩過程中,一些風險和傷害,能避免的都希望能夠不發生,就比如順產過程中的撕裂和側切。那麼產婦分娩做好什麼準備,才能夠超快順產,不用側切,不會撕裂呢?
  • 順產時一定要側切嗎?分娩時都哪些情況需要側切?
    越是到孕晚期,很多準媽媽越是開始恐懼分娩,很多準媽媽都覺得順產會很疼,而且還可能側切或者撕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順產準媽媽都需要側切,側切也是有指徵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側切!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媽媽分娩時都需要側切,是有需要的情況才會側切,所以準媽媽根本不用擔心,只要自己選擇順產,肯定就會挨上一刀。為什麼要側切呢?陰道分娩的時候,總是會伴隨會陰的裂傷,發生率大約是 95%。也就是說,不發生撕裂才是小概率事件,生孩子就是要會陰裂傷的。
  • 自然分娩,讓天使寶貝溫柔降臨
    同時由於生產時的常規側切,給我產後生活帶來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吃飯睡覺如廁都是痛,哺乳時更是側切痛宮縮痛和乳頭皸裂的痛,不誇張說真是「以淚洗面」,相信很多媽媽都和我有相同的經歷。馬蕾醫生點評:在傳統觀念裡,生孩子就只能平躺在床上,忍受一陣又一陣痛得讓人死去活來的宮縮。其實,在分娩中提倡自由體位待產,很多非藥物性鎮痛的方法可以緩解宮縮疼痛。
  • 產婦分娩側切手術全過程
    作者:寶寶知道 落葉紛飛秋天導語:許多經歷過分娩的產婦都知道,在分娩的時候醫生要在她們的「私處」剪上一刀,這就我們常說的「側切」。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哪些人需要側切?側切手術過程怎樣的?為什麼要「側切」?孕婦在分娩時,陰道內層的黏膜皺褶完全展開,中間肌肉層充分擴張,以便於胎兒離開宮體,通過陰道,降臨人世間。
  • 順產分娩,為什麼會被側切?婦產科大夫說出了實話
    說實話,在生孩子之前,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慮,總是擔心在生孩子的時候會進行「側切」,特別是聽一些側切過的寶媽說當時在側切的時候的疼痛感真的是非常的強烈,因而給姐姐的心裡也留下了陰影。再之後,姐姐告訴我說,其實他在分娩之前也詢問過產科醫生,醫生說很多媽媽之所以會側切之痛,也是因為她們在懷孕期間並沒有太過於注意,或者是在生孩子的時候,因為迫不得已所以才會選擇這種事情,但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符合順產的標準,小寶寶和孕媽媽的各項指標都比較好的話,那麼並不會進行側切,像姐姐就是這般非常的幸運。
  • 為啥自然分娩越來越難?
    4.其他因素:自然分娩所需觀察時間長,醫生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也要大很多,而剖宮產用時短,方法簡單。此外,許多醫院年輕的產科醫生不善於陰道助產技術,沒有陰道助產的保障自然會使剖宮產率升高。應該是順其自然。無論順產還是剖宮產,在寶寶出生12小時內醫院都會與家長溝通給寶寶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誤區4:自然分娩屁股會變大嗎?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骨盆會因子宮中胎兒變大而隨之增大,這和順產過程沒有關係。但能否恢復,和孕期的營養狀況和產前產後鍛鍊有關。誤區5:會陰切開會影響夫妻生活嗎?
  • 偉大母愛之:順產(自然分娩)
    視頻:順產(自然分娩)順產進行時  自然分娩有三個產程,只要孕媽媽了解了,其實自然分娩也不是很可怕,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三個產程吧。第二產程、(1-2小時)極限衝刺、配合用力、可見胎頭、破水、用力和呼吸1、宮縮用力,無宮縮放鬆       按照宮縮節奏用力,有宮縮時用力,宮縮停止後一定要放鬆,如果一直用力,會使你感覺異常疲勞。如果宮縮來臨時,你不能正確用力,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宮縮和胎兒完成分娩過程。
  • 順產時側切比自然撕裂恢復快嗎?側切傷口怎麼護理?
    一般而言,如果母嬰身體健康,自然生產是首選的分娩方式,對產婦恢復和嬰兒健康都有好處。雖然女性陰道具有一定的彈性,但嬰兒分娩時往往會造成一定的撕裂情況,因此國內習慣對順產女性進行側切地處理,這也讓一些女性感到恐懼。那麼,順產時側切比自然撕裂恢復快嗎?側切傷口要怎麼護理?
  • 自然分娩PK剖腹產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常用分娩方式自然陰道分娩:胎兒發育正常,孕婦骨盆發育也正常,孕婦身體狀況良好,靠子宮陣發的有力節律收縮將胎兒推出體外,這便是自然陰道分娩。自然陰道分娩是最為理想的分娩方式,因為它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母親和胎兒都沒有多大的損傷,而且母親產後很快能得以恢復。人工輔助陰道分娩: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出現子宮收縮無力或待產時間拖得過長時,適當加一些加速分娩的藥物來增加子宮收縮力,縮短產程。如遇到胎兒太大或宮縮無力、產婦體力不夠時,就要用會陰側切、胎頭吸引器幫助分娩。
  • 產婦:我不想側切!醫生:也不是不行,「自然撕裂」你了解一下
    二胎雖然沒有採用側切,卻給她造成了嚴重的撕裂傷,不僅沒有逃脫縫合的艱難過程,後期恢復時間也變得緩慢難熬,疼痛程度更是觸目驚心。難道女人生孩子,都是這樣嗎?原因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側切是產婦分娩過程中,人工幹預的一種助產方式,有助於幫助胎兒順利分娩,也是對產婦的一種有效保護。
  • 我的糖果日記:順產無側切無撕裂
    【糖果日記1[雞]】一直就想著要寫糖果日記,今天終於開始…2017年1月30日(大年初三)凌晨四點五十分左右睡在床上的我突然有點想上大便的感覺,又悶睡了會還是有這種感覺,就起身去衛生間,剛坐起來就感覺底下流出些東東來,孕晚期本來分泌物就會增加也就沒怎麼在意,上衛生間解了小便又沒有了大便的感覺
  • 順產分娩,是撕裂好還是側切好?如何選擇,還要看產婦這一特點
    對於即將分娩的產婦來說,現如今分娩方式的選擇餘地並不多,眾所周知順產分娩對寶寶更有好處,不過順產分娩時也是需要選擇的,產婦們難免要糾結到底是自然撕裂好還是側切好。
  • 自然分娩的準媽媽最擔憂什麼?
    自然分娩女人最擔憂什麼?醫生私房話:痛苦的感覺人總是對痛苦的畫面過目不忘。任憑你是個再堅強的女人,看到對面床上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大肚子正在痛苦地叫喊,也讓人後脊梁感覺冷颼颼。況且,我們從小看到的影視劇裡的女人們都在以各種不著邊際的誇張方式渲染這種痛苦,實在讓毫無經驗的我們感到更加恐懼。其實,那是演員按導演的要求秀出來的痛苦。
  • 順產不想側切挨一刀,孕媽媽怎麼破?這些分娩用力技巧一定要知道
    說到順產,相信大家腦子裡閃現出來的都是各種痛:分娩前的長時間的陣痛,分娩時的撕心嘞肺的撕裂痛和側切痛,分娩後的傷口痛……不少孕媽選擇剖腹產,除了一些特殊情況不適合順產外,還有相當多的孕媽是因為害怕順產的疼痛而選擇剖腹產。那麼,你覺得順產分娩時,哪個階段最讓你難忘呢?順產最怕的是什麼?
  • 分娩「挨一刀」不只有剖宮和側切,還有一種方式,外國人普遍愛用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提到分娩,寶媽們最羨慕的就是「無側切、無撕裂」的天選之子了。產後沒有傷疤,也沒有疼痛,實在是太幸福了。採用直切的產婦如果撕裂嚴重,依然會導致肛門撕裂,安全程度遠遠不及側切,這也是國內不推薦直切的原因。有些人總覺得國外的技術一定是最好的,其實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保持平和的心態,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才能把事情看得更立體。分娩為什麼幾乎都要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