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了春秋霸業,管仲雖然生前事事處理得都很完善,但身後之事的安排卻差強人意。管仲死後,齊桓公重用佞臣,諸子爭位,桓公死後停屍宮中數十日無人理睬,齊國霸業就此衰落。管仲百餘年後,齊又有賢相晏嬰。
晏嬰字仲,諡號曰平,故又稱晏平仲,尊稱晏子,齊國萊地夷維人。晏嬰輔佐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輔政長達5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晏子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危者,正也。
晏子出使列國,既堅持原則又非常靈活,不辱使命,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晏子出使楚國,用機智的反應妥善應對了楚靈王的三次刁難,讓楚靈王發出了聖人不能開玩笑的慨嘆。晏子還非常節儉,一件皮衣穿了三十餘年,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以其齊相之尊,而菜不重肉。
《晏子春秋》裡說,齊景公想把女兒嫁給晏子,他到晏子家飲酒酣暢時,景公看見了晏子的妻子,就問這是您的夫人嗎?晏子說是。景公說,她現在又老又醜啊。我有個女兒又年輕又漂亮,嫁給你怎麼樣?
晏子離席再拜答道,我的妻子如今確實又老又醜,可是我與她共同生活的時間很長了,過去她也曾經又年輕又漂亮。女人本來就是以少壯託付年老。她既然在年輕時委身於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託付。雖然君王有所恩賜,但我能因此而背棄她的託付嗎?乃再拜而辭。
越石父是齊國賢才,而遭難入獄為奴。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左驂贖之,載其歸家。晏子回家後沒有向越石父打招呼就走入內室,於是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吃驚道歉說,我雖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您擺脫了困境,您為什麼現在就要與我絕交呢?
越石父說,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委屈,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能舒張意志。當我在囚禁之中時,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使我免為奴役,說明您了解我,而您雖然了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那麼我還不如在縲紲之中。於是晏子再次致歉,待之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時,一次乘車外出,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窺見其夫。他丈夫替晏子駕車,頭上遮著大傘,揮動著鞭子趕著駟馬,神氣十足。車夫回家後,妻子要與他離婚,丈夫驚問她原因。
妻子說,晏子身高不過六尺,卻身為齊相,名顯諸侯。我見他志向深沉,而常有甘居人下的謙恭態度。現在你身高八尺,不過做人家的車夫,看你的神態卻洋洋自得,我感到羞愧,因此要和你離婚。車夫大悟,從此以後謙虛恭謹。晏子發現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原因,車夫如實相告,晏子認為他善於遷惡從善,就推薦他做了齊國的大夫。
司馬遷總結管仲和晏嬰說,管仲是世人所說的賢臣,然而孔子小之,難道是因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管仲卻不勉勵他實行王道而只輔佐他稱霸嗎?古語說,要順勢成就君主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失,這樣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這大概說的就是管仲吧?
當晏子伏齊莊公之屍而哭,成禮然後去,難道不是人們所說的「見義不為無勇」嗎?至於晏子直言進諫,敢於冒犯國君的威嚴,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吧!司馬遷曰: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