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二十四史是記錄咱們華夏文明的正史,記錄上下五千年歷史,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明朝崇禎十七年,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二十四史分別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的來歷
早在漢末三國時期,就已經有「三史」的概念了,「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替換了《東觀漢記》。
一直到大清,乾隆年間,《明史》刊行,後又增加了《舊唐書》和《舊五代史》,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
也就是在乾隆之前,史書是「二十一史」,乾隆之後,才有的「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可信度
人們普遍認為二十四史寫得最好和最公正是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前四史也都是私人編寫的。其實在《宋史》之前,所有的史書,都是私人編寫的,可信度應該都很高,宋史之後,多多少少有些人為的改動和側重點,有點不符合歷史真相也在所難免。
二十四史特別之處
唐朝是唯一有兩本正史的朝代,即《舊唐書》和《新唐書》,和漢朝時不一樣,而《漢書》記載的是西漢,《後漢書》記載的是東漢。
編寫最好的應該是《史記》,相比多數人也都認可,有最好的就有最壞的,編寫最壞的應該是《晉書》,《晉書》和《史記》雖然都有一些神話傳說,但《晉書》的作者卻是一個小說家,雖然文採不錯,但不寫實。
《漢書》的作者是班固兄妹,班固寫著寫著進了監獄,隨後死在獄中,他妹妹接著寫,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女性作者。
《三國志》也是正史,和《三國演義》不是一本書。
清史
從清朝滅亡後,無論是學者還是大眾都希望能有一本《清史》,但時至今日,依舊只有一本《清史稿》。
而我們的《清史》編撰工作,建國之初就考慮編撰,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被擱淺,但是從02年開始準備,於2004年已經全面啟動,但一直沒有正式出版,可能有其他方面的考慮。
洪武皇帝修撰《元史》,用時不到一年,《明史》的修撰從康熙到乾隆,前前後後近百年,也是二十四史中,質量很好的,相信我們從《清史稿》到最終的《清史》,也一定是最好的。
有必要學習《二十四史》嗎
這個問題也不是問題,現在問題是,不是說有沒有必要,而是有沒有能力,二十四史共計3千多卷,大約4000多萬字,就是對古文有研究的朋友,想通讀一遍二十四史恐怕也是得花十年左右的功夫,有誰有這份堅持嗎?
有很多朋友,喜歡讀古典版,小編竊以為,古文版的收藏挺好,但是沒有標點,沒有斷句,讀起來仍有一定困難,也完全沒有必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