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津期間,慄戰書委員長赴河西區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開展調研,與河西區全國、市、區三級人大代表進行座談交流,了解代表履職情況。
在津期間,慄戰書委員長赴河西區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開展調研。攝影/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9月4日下午,在天津市河西區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幾位代表正圍站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等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的周圍,向他們介紹桌上一個古色古香的條匾背後的代表履職故事。那條匾上書寫著「人民與政府的橋梁」幾個雋永大字,右下方落款是天津市河西區天塔街天賦裡48戶居民。
原來,天津市、河西區兩級人大代表劉智了解到河西區居民住房31年無產權證的「老大難」問題,及時提交建議並多方調研奔走,天津市人大積極協調,最終推動問題解決。感動於人大代表為群眾煩心事敢擔當、善作為,百姓自發送來條匾以表謝意。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代表建議還引起了天津市委、市政府對百姓存在的同類歷史遺留產權證辦理難問題的重視。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已先後為28萬多戶居民解決了產權證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近30萬戶居民房子住了幾十年,最後人大代表通過提建議幫助解決了產權證的問題,這個例子很生動啊!」慄戰書對這一人大代表發揮作用的例子表示充分肯定,並強調,「人大代表生活在人民群眾當中,一定要當好人民的代表,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意願。」
這一互動場景,正是省級人大立法工作交流會期間,慄戰書委員長在天津調研座談活動中的一個生動片段。
履職小中心展現大作為
「這個服務中心設在區人大機關內,代表怎麼使用?」「平時代表怎麼在服務中心開展履職活動?」「服務中心的信息查詢系統能給代表提供哪些幫助?」走進寬敞明亮的河西區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慄戰書向河西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蘇智詳細詢問相關情況。
蘇智介紹,近年來,河西區人大在各社區建立了代表聯繫選民接待站,在各街道建立了「代表之家」,為直接選舉的代表打通了和選民聯繫的「最後一公裡」。但同時,工作中的短板也逐漸顯現,那就是為間接選舉的全國、市兩級人大代表的服務上還存在差距。
如何加強代表與選民的密切聯繫?河西區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就這樣應運而生。中心於2018年8月15日正式啟用,位於區人大機關內,面積170平方米,向全國、市、區人大代表開放,如今已成為代表們的「學習交流之園、履職盡責之所、匯聚民意之家、資源共享之地」。
慄戰書說,如何搭建平臺,加強同代表的聯繫,更多了解社情民意,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嘗試,都是為了讓代表充分發揮作用,在這一點上是共通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創新工作方法,不僅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還建立委員長與列席常委會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座談工作機制,讓代表能夠將來自基層的呼聲、情況及時充分反映上來,為代表充分發揮作用提供平臺和機會。
與全國、市、區三級人大代表面對面交流
在河西區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慄戰書與河西區全國、市、區三級人大代表進行座談交流,了解代表履職情況。
來自民營企業的全國、河西區兩級人大代表李響第一個發言。「現在,我所在的企業接收學生實習,每個學生每月政府給企業補貼1700元錢,如果在實習結束後聘用其中的一些畢業生,政府再一次性按每個學生2000元給企業發放補貼。今年,我所在的企業享受的政府優惠、減免、補貼等累計已達300多萬元。」
李響說:「從9月1日起,《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法治軌道。希望天津的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企業能夠做得更好並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為國家和天津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年近62歲的劉智是一名連任多屆的老代表,正是他的執著建言與持續推動,最終幫助老百姓解決無房產證的「老大難」問題。劉智在座談中表示,「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力』,新時代的人大代表履職也應具備和掌握『四力』。」
律師楊威是一名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楊威介紹,她和經驗豐富的老代表劉智多次在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交流探討,共同提出建立多元糾紛化解機制的相關建議,並推動天津市一中院建立了多元糾紛化解中心,在化解社會矛盾、緩解法院「案多人少」問題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孫衛東是一名來自國企的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同時還擔任天津市人大財經委委員。除了建言幫助老百姓改善水、電、下水道等民生方面問題,他還在預算監督中較好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讓財政資金花得更明白,為國家管好「錢袋子」。
人大代表在本職崗位上也要表現優異。孫衛東說,在科技創新方面,他所在的天津市光電集團表現亮眼。今年研發投入超過1.6億元,依靠持續不斷的技術投入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今年主要營業收入預計比去年增長10%,利潤預計達1.2億元。
身兼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社區代表聯繫選民接待站站長多職的趙婷,是一位市、區兩級人大代表。趙婷在座談中談到她多方協調,最終為居民解決家裡下水道返臭味兒煩心事的例子。她說:「在社區工作,每天都在為老百姓化解矛盾、解決困難。人民信任我,選我當了代表,我就要真正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
要全面履行人大代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不負時代重託,代表們重擔在肩,仍需盡心履職、奮鬥不止。
慄戰書在座談會上指出,要充分發揮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和優勢,既要積極傾聽和反映群眾的意願呼聲,又要及時將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傳遞到人民群眾中去。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中的橋梁紐帶作用,主動宣傳闡釋、帶頭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
慄戰書指出,除了開展「兩會」精神宣講這種形式外,人大代表對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的傳遞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要靈活運用多種形式。比如,人大代表參加了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執法檢查、立法調研、專題調研等活動,列席了人大常委會會議,都可以及時向老百姓傳遞。人大代表就生活在老百姓當中,最了解老百姓的家長裡短。在日常生活中和老百姓接觸時的三言兩語,雖然簡短,也是一種傳遞。
慄戰書強調,人大代表是一種政治榮譽,但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除了依法進行表決、大會審議發言、提交建議議案等,人大代表主動宣傳闡釋、帶頭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也是履行職責。人大代表要在這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慄戰書說,代表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殊權利,不是特殊公民,應當模範遵守憲法法律,大力弘揚社會公德,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見義勇為、扶貧濟困、尊老愛幼等,要珍惜政治榮譽,維護好代表形象。代表日常的道德行為要體現代表的素質,不能搞特殊。代表要認清肩上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要全面履行一個人大代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越往基層,人大代表就越接近人民群眾,就越要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文/《中國人大》記者 王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