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愛情到底是什麼?難道是孤獨半老

2020-12-25 煮酒談影視

《黃金時代》愛情到底是什麼?難道是孤獨半老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煮酒談影視,很高興今天又與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要給你們講解的一部電視劇是《黃金時代》該電影是由馮紹峰、黃軒、郝蕾、袁泉、王志文、朱亞文、田原、丁嘉麗、王千源、等著名演員主演的,該電影講述了女作家的人生經歷以及她的愛情故事,還演繹了一個充滿自由的理想,還原了一個海闊天空的時代。

黃金時代這詞是在作家王小波作品中得知,意外看到了黃金時代的電影作品,本以為是拍的王小波寫的內容,並不是。是作家蕭紅傳,這是第一次得知蕭紅,這一部電影是我第一次寫觀後感,看完之後覺得很多人物和事物都是可以用文字來表達的,只是我沒有早早的懂得這些。蕭紅的一生只能用悲與喜來表達,悲的是蕭紅的愛情,親情,喜確實蕭紅的文字,文學。我把蕭紅人生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與蕭軍的經歷,第二部分是與端木的經歷,第三部分是與自己孤獨逝去的過程。第一部分跟隨蕭軍認識了愛文學的朋友,能夠看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蕭紅是感到幸福的,文字是她的一生,她的一生經歷。第二部分蕭紅和端木在一起,那可能是絕望?茫然?不知所措?無所畏懼?大概是如此,她想要簡單的生活,幸福的愛情,不帶一切眾生的雜念,卻因為時代的變化而深深影響了她的人生,這是不可避免的。第三部分是蕭紅失去了她一生中兩個孩子,還有她愛過的,生命中遇到的任何困難,蕭紅頑強的毅力堅持活下去,而蕭紅逝去時身邊並沒有一個人,正如她所說可能她要孤獨終老吧。我認為蕭紅這一生並不是孤獨的,她的文字是她剩下人生最頑強的存在。

蕭紅當然是有才華的,23歲,已經深諳世界之兇殘,寫鄉村,寫得生猛強悍,處處是令人倒抽一口氣的蠻荒。寫生活,寫得冷硬、精準、苛刻,有鋼針式的穿透力,輕輕一捅,就能挑破瘡痂和膿包。即使寫《小城三月》的愛情,也是自毀式的固執,如棉絮裡的火籽,暗中燒著,要人命地壓抑和熾烈,等到發現時,已經成了灰,只剩下一口嘆息,堵在人的嗓子眼裡,用盡半生去幽幽吐盡。

她是苦難的革命女性的範例,愛自由、有理想、有才華、嚮往愛情、處世笨拙又天真。這些質素,使蕭紅永葆明亮與澄澈,如同她的光,她的水。她稟持著這些,在時局、感情和社會偏見的困境中,跌跌撞撞,固執地尋求溫飽,尋求愛,尋求一個安穩的書房,但直到晚年,她都沒有得到妥帖的收容。

同樣是畫家,同一個時代,還有一個與梵谷經歷相似的人名叫高更,他最終疾病纏身死在孤島上。關於高更,先請大家幻想一個身邊的普通人,一個每天吃飯、睡覺、上班、結婚生子的平常人,這種人平常不出風頭,不冒險,沒有什麼大起大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然後突然有一天他說,我要為了理想,放棄家庭,放棄婚姻,放棄安穩的工作,去遠方流浪,去追求理想,去畫畫。然後他就真的這麼做了,他不是說說而已,也不是在論壇裡發帖子搏關注圈粉絲。他是真的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畫畫去了,他的名字叫高更,並且還找到了當時更加苦逼的梵谷,由於兩人對藝術的分歧,大吵特吵。

梵谷這個二逼拿著刀子威脅高更:他媽的畫畫不僅僅只有印象派和象徵主義,還有我獨有的梵谷體!高更說:你太自大了,你一個人就想單獨立一個派系,怎麼可能。為了證明自己多麼堅持,梵谷說:你信不信我割了自己的耳朵,你信不信梵谷體!高更說:我不信。梵谷一刀割了自己的耳朵,血,射了高更一臉。兩人就鬧翻了,後來梵谷還把自己的耳朵拿到紋身店紋了「梵谷體」三個字證明自己藝術正確。高更傷心的離開了梵谷,他心想老子放棄家庭放棄事業跑來跟你約會,本以為同病相憐,沒想到藝術相輕。你跟我玩自殘,別以為我會為你自宮。帶著滿腔的怨恨,最終疾病纏身,死於孤島。

這部電影真的是太對我胃口,當時上映的時候是大三的國慶檔,拉著閨蜜陪我一起去看,她還可愛兮兮的睡著了,後來也介紹給室友,也是分了好幾次才看完的。

但我感覺這部電影太神奇了啊,講述的對象是我最欣賞的當代女作家,並且從導演許鞍華到演員全都是我關注並且喜歡的啊,女神湯唯袁泉郝蕾男神馮紹峰朱亞文祖峰,現在我對馮紹峰無感了,但當時我僅有的男神女神就是馮紹峰和湯唯,也是因為這部片子,我延續了對湯唯的喜愛至今

好了,今天小編就介紹到這吧,你們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可以在下方評論哦!

相關焦點

  • 身體的快樂,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武器——王小波《黃金時代》
    用他的話來講:這兩本書如果要讀9遍,那麼《黃金時代》就必須讀10遍!難道《黃金時代》真的有這麼大的魅力嗎?不好說,但我想這應該是見仁見智吧。雖然這部小說篇幅並不長,只有五萬多字,算的上是一部中篇小說,對於現在看慣網文的朋友們來說,可能不到一天就可以看完。
  • 《黃金時代》:在充滿肉體欲望的描述中,我看到了愛情的純潔
    《黃金時代》:在充滿肉體欲望的描述中,我看到了愛情的純潔「人這一生,可以選擇的事很少,沒法選擇怎麼生,也沒法選擇怎麼死。我們能選擇的,只有兩件事,這一生怎麼愛,這一生怎麼活。」——王小波對性教育的無視,一直是中國社會的常見現象。
  • 《黃金時代》一部講述以蕭紅的角度所理解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黃金時代呢?於一個人而言,莫過於人生中最意氣風發的時期;於一個民族而言,莫過於全民族團結一致的時期;於一個國家而言,莫過於經濟發展繁榮期。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就是一部講述以蕭紅的角度所理解的黃金時代。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
    而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更是被視為這位怪傑最傑出的代表作。在如何評價《黃金時代》方面,文化界一直褒貶不一。例如李靜在給《黃金時代》的序中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
  • 王小波:為什麼就從黃金時代到了黑鐵時代?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兩次瞬間在野草地、破帳篷擦出了不少愛情的火花。《黃金時代》投稿內地出版社遭拒,原因是低俗《黃金時代》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全書僅僅3萬字,但是對於性的描寫,佔據了很長的篇幅。在大部分的人眼裡,雖然語言非常赤裸,卻讀不出什麼色情的味道。1992年,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香港和臺灣地區出版,並且獲得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獎金足足有250000元新臺幣,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天文數字」!
  • 王小波《黃金時代》被眾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男女之事描寫過於露骨
    帥氣的王小波,哪裡醜了?李銀河在他身邊的時,他恨不得「一天有49個小時和你在一起」;李銀河出差去,他孤獨難過得像一隻「在旗杆上吊死的貓」;李銀河要回來,他高興得要「放一個震響京城的大炮仗」!就在那愛情美好,春暖花開的日子裡,王小波完成了自己的小說《黃金時代》,這本書前前後後寫了20年。
  • 王小波《黃金時代》:用幽默大膽的口氣,諷刺現實,說出人生事實
    1997年,王小波在寫作的時候突發心臟病去世,他捲曲著自己的身體,不斷的掙扎,直到一個人孤獨地死去。他的身邊沒有一個人,但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雖然他只活到了45歲,短短的一生,但無數的現代人,卻還在讀著他的書,討論這裡面的思想。
  • 充滿爭議的小說,你不懂的愛情,一種延遲的藝術—《黃金時代》
    但是《黃金時代》一經問世,它一出世就被讀者搶著買,一度脫銷。一種充滿藝術的愛情我們倆吵架時,仍然是不著一絲。在月光下披了一身塑料,倒是閃閃發光。我聽了這話不高興,她也發現了。——《黃金時代》節選王二與陳清揚之間的愛情是隨性而真實的。他們也是兩者之間非常簡單而單純的肉體分享,打開並探索體內未知的地方。而當兩人第二次他們在小木屋裡"相愛",彼此之間的關係眾所周知時,他們才擺脫了思想包袱,開始放心大膽的幹。
  •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他自由的夢實現了,但遺憾的是,馬洛伊未等到祖國自由,他太老了,太孤獨了。有靈魂的人是孤獨的,他們被迫鑽進各地的塋窟,就像在中世紀懷揣密文、到處藏身的僧侶們躲避徵服者的迫害那樣。他寫婚姻與家庭的關係,友情與愛情的辯證,階級和文化的攻守,冷靜的敘述下暗流洶湧,富含詩意和深深的哲理。《燭燼》中對很多和生命相關的命題都進行了深入探討,引入深思:(1)什麼是衰老有一天你醒來後,揉揉眼睛:你已經不再知道,你到底為什麼醒來了?日子所呈現的一切,你都精確地知道:春天或冬天,生活的場景,天氣,日常程序。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第一次讀的時候不堪入目,不敢讓父母看到
    也從來沒有哪部作品如同他的《黃金時代》一樣,被討論了這麼久。我在讀書的時代就讀過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當時我還小,這本書也解禁有些年了。我從書店借出來,辦了個讀書卡,可以借書的。當時我讀這本書的時候,讀著越發覺得不對勁,裡面對性愛的描寫是那樣的直接、那樣的露骨,不堪入目。我不敢讓父母看到,生怕他們說。
  • 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表面上看,這是一本充滿情愛描寫的故事,實際上這是一本純情的愛情故事。這就是王小波的成功。其實,《黃金時代》之所以這麼出名,靠的就是大膽直白的性描寫,這在當時真是非常非常少見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的時代,壓抑的人性,肆意張狂的靈魂
    那位風情萬種、總是渾身溼漉漉的女醫生,不禁叫人心頭閃過王小波《黃金時代》的女主人公:陳清揚。有評論家說,《黃金時代》為中國當代文學史貢獻了最叫人浮想聯翩的女性形象,同時,也打破了人們對「愛情」及兩性關係的刻板印象——看似三觀盡毀,實則純情至極。
  • 黃金時代:敦倫偉大友誼
    他的「革命+戀愛」小說中,愛情,特別是性愛,不僅是日常化的欲望力量,更被賦予了超凡脫俗的主體價值。深刻揭示革命與愛情在中國複雜的生成關係,是王小波「革命+戀愛」小說獨特的思想價值。在王小波的筆下,道德烏託邦的革命變成了「愛情」與「性愛」的青春狂歡。王小波的小說試驗了兩性交往遵循由「性」及「情」,由肉慾到愛情的升華,達到了性情交融、靈肉一致的美好境界。
  • 《愛情公寓》即將上映,恰巧和它撞擋,難道《愛情公寓》要涼?
    導語:《愛情公寓》即將上映,恰巧和它撞擋,難道《愛情公寓》要涼?《愛情公寓》這部電視劇播出時可是受到了很多的人追捧,它以幽默搞笑的風格引來了大批粉絲,就比如小編我也是其中之一。愛情公寓這部劇一共播了四季,每一季結束的時候都會給觀眾留一個懸念,讓大家思考。這其中前三季的懸念都已經揭曉,而第四季的懸念卻遲遲沒有動靜。當大家都以為以後再也看不上愛情公寓的時候,導演宣布要拍電影版的愛情公寓了。這個消息對追過電視劇的粉絲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就連我都覺得這像一個夢一樣。
  • 《黃金時代》中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才發現人性到底有多「賤」
    但是在最終發表後,《黃金時代》一時間受到了跟多人的追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樺高度評價:「《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的小說全槍斃了!」在《黃金時代》中有著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後才會明白,所謂的人性到底有多「賤」。《黃金時代》中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才發現人性到底有多「賤」1、越是無可懷疑的事就越值得懷疑。
  • 柏拉圖式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愛情
    蘇格拉底大腿一拍:「這就是愛情!」柏拉圖太老實,要是現在我們中的一些人,不管大不大黃不黃,怎麼都會信手摘一串來,說我看到這個就是大而黃的,看蘇格拉底又能胡謅什麼。以上這則故事估計也是胡謅,我有想把事情搞明白的衝動,通過很多途徑找了半天一無所獲,連我都佩服自己的執著。它竟然是,一本正經轉發的傳說。
  • 論孤獨:你身邊的「孤獨人」到底是怎樣的人?
    難道一個人真的認「梅」為妻,會每天都「妻子,妻子」的喚「它嗎?」當然不會,一個人要是真的推「梅」為妻,會發自內心的去喜愛「她,」真情的流露不會在於言表,真正的情感是發自內心之中的。更何況是「孤獨」的人,更不會將情感流於言表。
  •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
    只會寫"桃色小說"的王小波,憑什麼能夠獲得珍貴的愛情與自由高曉松說: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什麼叫破鞋呢?破鞋指的是亂搞男女關係的女人。很顯然,這是個不雅的詞,而且帶著貶義。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中都會有比較粗俗的詞彙,所以拿"破鞋"一詞的出現來論證中國人的刻薄惡毒還不夠充分,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有上千年文明傳統的"禮儀之邦"在道德方面上的禁忌――男女關係是不能亂搞的。
  • 《21克拉》:什麼是愛情 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閒來無事,本想著看點什麼電影呢,偶然間發現學校的公告欄上貼著這部影片的海報,同事也帶著同學的推薦,我便決定要看這部電影。剛開始覺得這個標題似乎是想表達什麼,我猜應該是為了一個21克拉的鑽戒而展開的故事。
  • 是什麼造就了荷蘭的「黃金時代」?-虎嗅網
    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什麼造就了荷蘭的『黃金時代』」。這個問題我分成幾個部分來講:第一,黃金時代的荷蘭,簡單回顧荷蘭的歷史;第二,荷蘭在黃金時代到底有些什麼表現;第三,分析荷蘭黃金時代的成因,為什麼它有一個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