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愛情到底是什麼?難道是孤獨半老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煮酒談影視,很高興今天又與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要給你們講解的一部電視劇是《黃金時代》該電影是由馮紹峰、黃軒、郝蕾、袁泉、王志文、朱亞文、田原、丁嘉麗、王千源、等著名演員主演的,該電影講述了女作家的人生經歷以及她的愛情故事,還演繹了一個充滿自由的理想,還原了一個海闊天空的時代。
黃金時代這詞是在作家王小波作品中得知,意外看到了黃金時代的電影作品,本以為是拍的王小波寫的內容,並不是。是作家蕭紅傳,這是第一次得知蕭紅,這一部電影是我第一次寫觀後感,看完之後覺得很多人物和事物都是可以用文字來表達的,只是我沒有早早的懂得這些。蕭紅的一生只能用悲與喜來表達,悲的是蕭紅的愛情,親情,喜確實蕭紅的文字,文學。我把蕭紅人生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與蕭軍的經歷,第二部分是與端木的經歷,第三部分是與自己孤獨逝去的過程。第一部分跟隨蕭軍認識了愛文學的朋友,能夠看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蕭紅是感到幸福的,文字是她的一生,她的一生經歷。第二部分蕭紅和端木在一起,那可能是絕望?茫然?不知所措?無所畏懼?大概是如此,她想要簡單的生活,幸福的愛情,不帶一切眾生的雜念,卻因為時代的變化而深深影響了她的人生,這是不可避免的。第三部分是蕭紅失去了她一生中兩個孩子,還有她愛過的,生命中遇到的任何困難,蕭紅頑強的毅力堅持活下去,而蕭紅逝去時身邊並沒有一個人,正如她所說可能她要孤獨終老吧。我認為蕭紅這一生並不是孤獨的,她的文字是她剩下人生最頑強的存在。
蕭紅當然是有才華的,23歲,已經深諳世界之兇殘,寫鄉村,寫得生猛強悍,處處是令人倒抽一口氣的蠻荒。寫生活,寫得冷硬、精準、苛刻,有鋼針式的穿透力,輕輕一捅,就能挑破瘡痂和膿包。即使寫《小城三月》的愛情,也是自毀式的固執,如棉絮裡的火籽,暗中燒著,要人命地壓抑和熾烈,等到發現時,已經成了灰,只剩下一口嘆息,堵在人的嗓子眼裡,用盡半生去幽幽吐盡。
她是苦難的革命女性的範例,愛自由、有理想、有才華、嚮往愛情、處世笨拙又天真。這些質素,使蕭紅永葆明亮與澄澈,如同她的光,她的水。她稟持著這些,在時局、感情和社會偏見的困境中,跌跌撞撞,固執地尋求溫飽,尋求愛,尋求一個安穩的書房,但直到晚年,她都沒有得到妥帖的收容。
同樣是畫家,同一個時代,還有一個與梵谷經歷相似的人名叫高更,他最終疾病纏身死在孤島上。關於高更,先請大家幻想一個身邊的普通人,一個每天吃飯、睡覺、上班、結婚生子的平常人,這種人平常不出風頭,不冒險,沒有什麼大起大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然後突然有一天他說,我要為了理想,放棄家庭,放棄婚姻,放棄安穩的工作,去遠方流浪,去追求理想,去畫畫。然後他就真的這麼做了,他不是說說而已,也不是在論壇裡發帖子搏關注圈粉絲。他是真的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畫畫去了,他的名字叫高更,並且還找到了當時更加苦逼的梵谷,由於兩人對藝術的分歧,大吵特吵。
梵谷這個二逼拿著刀子威脅高更:他媽的畫畫不僅僅只有印象派和象徵主義,還有我獨有的梵谷體!高更說:你太自大了,你一個人就想單獨立一個派系,怎麼可能。為了證明自己多麼堅持,梵谷說:你信不信我割了自己的耳朵,你信不信梵谷體!高更說:我不信。梵谷一刀割了自己的耳朵,血,射了高更一臉。兩人就鬧翻了,後來梵谷還把自己的耳朵拿到紋身店紋了「梵谷體」三個字證明自己藝術正確。高更傷心的離開了梵谷,他心想老子放棄家庭放棄事業跑來跟你約會,本以為同病相憐,沒想到藝術相輕。你跟我玩自殘,別以為我會為你自宮。帶著滿腔的怨恨,最終疾病纏身,死於孤島。
這部電影真的是太對我胃口,當時上映的時候是大三的國慶檔,拉著閨蜜陪我一起去看,她還可愛兮兮的睡著了,後來也介紹給室友,也是分了好幾次才看完的。
但我感覺這部電影太神奇了啊,講述的對象是我最欣賞的當代女作家,並且從導演許鞍華到演員全都是我關注並且喜歡的啊,女神湯唯袁泉郝蕾男神馮紹峰朱亞文祖峰,現在我對馮紹峰無感了,但當時我僅有的男神女神就是馮紹峰和湯唯,也是因為這部片子,我延續了對湯唯的喜愛至今
好了,今天小編就介紹到這吧,你們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可以在下方評論哦!